电大作业-现代科技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的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社会也变得更加繁荣。

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科学原理和基本知识。

科学原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它们是通过科学方法从观察、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总结。

基本知识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经验。

这些科学原理和基本知识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

这些学科提供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理论支持和实验方法。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数学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数学概念与关系。

这些学科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方法论。

科学方法强调观察、实验和理论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修正理论,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要求科学家们遵循客观事实、精确测量、实证验证和逻辑推理等原则,以确保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结论的正确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还包括实验设备、科学仪器和实验技术。

实验设备和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提供精确的测量和实验条件,帮助科学家们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实验技术则是科学家们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它们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见证了一系列惊人的科技成果。

例如,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享受到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材料科学的突破使得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强、更轻、更耐用的材料等等。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没有问题和挑战。

[开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记分作业三).

[开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记分作业三).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记分作业三一、单选题1、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独特的新型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 C )米。

A.一千万分之一B.一亿分之一C.十亿分之一D.一百亿分之一2、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新型固体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 A )。

A.甲烷和水B.甲醇和水C.丁烷和水D.硫化氢和水3、、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关键在于( D )。

A.自然界核燃料的储藏量B.核辐射的控制C.链式反应的实现D.可控链式反应的实现4、、参与“神舟七号”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六号”是一艘( D )。

A.地质勘察船B.海洋监测船C.极地考察船D.航天测量船5、卫星通信所用的载波是( D )。

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6、目前世界上用得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 A )。

A.硅B.锗C.砷化镓D.磷化稼7、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 C )。

A.51%B.61%C.71%D.81%8、原子是由( C )所组成。

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9、以下哪一波段的电磁波会穿透电离层( D )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10、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人造卫星种类是( A )。

A.应用卫星B.技术试验卫星C.科学卫星D.物理探测卫星11、微波通信使用的电磁波波长一般为( B )。

A.小于0.001mmB.0.1mm——1mC.10m——100mD.100m ——1000m12、下列人物中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是( C )A.牛顿B.爱因斯坦C.伽莫夫D.哈勃13、运用距地面20km左右的飞艇或气球作为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叫做( C )。

A.光纤通信B.卫星通信C.平流层通信D.对流层通信14、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是( B )。

A.病毒B.细胞C.细胞核D.线粒体15、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中,最神秘和复杂的阶段是( D )。

A.从无机物分子到有机物小分子B.从有机物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6、《通信的数学理论》的作者是( D )A.笛卡儿B.欧几里德C.牛顿D.申农17、以下航天器中,往返于地面和太空,并能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是( C )。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类别
内容
科学技术基本概念
科学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发现的过程
技术
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是发明的过程
科学研究
包括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类型
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进入“信息时代”
重要科学技术领域
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
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
通信技术
信息社会与电信新业务,现代通信网络等
生物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DNA研究、生命体操作、新生物物种设计等
新材料技术
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
激光技术
特殊性能的光源,激光与人类生活,激光高技术等
航天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等
科学技术的影响
生产力提升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推动经济增长
生活方式改变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国际格局变化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021秋季电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资料

2021秋季电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资料

2021秋季电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资料单选1.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是(c、制陶)技术的发明2.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需要力的维持)3.(c、量子)是组成一切能量的最小单元4.实验和数学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由(b、伽利略)创办的。

5.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首先被(b、电子)绕射实验所证实6.(a、狭义相对论)的实质就是明确提出了一种代莱时空观7.(b、dna芯片)就是一种高密度的核苷酸阵列8.(a、光量子论)说明,光具备波粒二象性9.酶的主要成分就是(d、蛋白质)10.在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是由(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d、就是相同的,能量就是单向性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12.下表为电磁波谱序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r射线,以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c、波长由左至右渐减,频率则渐增)13.高密度的核苷酸阵列是(b、dna芯片)14.以下哪一波段的电磁波可以反射电离层(d、微波)15.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关键在于(d、可控链式反应的实现)填空题:1.(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就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部分。

2.(细胞)就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

3.被称作古代“最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最博学的人”就是(亚里士多德)。

4.(天文)研习和力学就是近代自然科学最先发展出来的两门学科。

5.古希腊的科学成就最注重的整体表现就是在(自然哲学)方面。

1913年,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

7.dna所随身携带的遗传信息在从细胞核中传达至细胞质的过程中,必须靠另一种核酸——(rna)。

8.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发酵工程亦称为(微生物)工程,借助发酵工程,人类获得了无数美味食品和药物。

10.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确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1]2篇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1]2篇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第一篇: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的进步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讨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包括科学方法、创新、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科学方法是通过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来寻找和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一种方法。

科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证据和数据来推断或验证观点和理论。

运用科学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并推动科技的发展。

其次,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创新是指通过不断地引入新的理念、方法、技术和应用,改变现有的模式和方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价值。

创新通常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另外,实验设计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设计是指按照科学方法的原则,制定和规划实验以验证假设或观察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实验条件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家们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推动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产生。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主要包括科学方法、创新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方法是发现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基本途径,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实验设计则保证了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不断掌握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为科技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各个方面,如医疗、交通、通信、环境保护等。

科技的不断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效益,然而,科技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篇文章将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挑战,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答案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答案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答案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改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挑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现代科技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现代科技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科技。

1.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络。

通过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和进行远程工作。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浏览器的作用是什么?浏览器是用来访问互联网上的网页资源的软件。

它可以显示网页内容,支持用户进行网页浏览、链接点击和信息搜索等操作。

常见的浏览器有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和微软Edge等。

3.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和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

它的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协调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4. 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远程计算机上进行处理的技术。

通过云计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资源,实现快速计算和存储。

云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在线储存和大数据分析等。

5. 人工智能的概念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学科。

通过模拟和实现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动驾驶等。

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6.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实物与网络连接起来的技术。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管理。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和智能工业等。

7. 什么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人机交互技术,将用户置身于虚拟的三维环境中。

通过佩戴特殊设备,用户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虚拟现实已经应用于游戏、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大纲(12年12月)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大纲(12年12月)

页眉内容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大纲12年12月一、考试说明本课程考试由上海电大统一命题,根据本课程特点,其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2×10,20%)、填空题(2×10,20%)、判断改正(3×5,15%)、简答题(10×3,30%)和论述题(15×1,15%)五种类型。

其中简答题不超出重点掌握所要求的内容范围,论述题需作一定的综合分析。

二、复习方法及答题要求1、选择、填空题主要考核:常识性知识(如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基本概念(如量子、超导电性等);基本理论(如生物进化论、狭义相对论等);科学家及其著作(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通论》等);科技发展史(如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谁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等),这部分内容主要靠平时学习的积累,网上的自测题、形考练习册提供了这方面的练习。

涉及面广泛,但以“重点掌握”内容为主。

2、判断改正题主要考核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容易混淆的问题。

题目给出的信息量一般比较大,要注意甄别。

答题时,先判断对错,在题目错误的地方画线并在“改正”处写上正确答案。

例如: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叫做超导材料。

因此,超导材料是指电阻无限小的材料。

判断:错误改正:不是指3、简答题涉及的内容一般在“重点掌握”所要求的范围内,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进行回答,回答时应注意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4、论述题此题属于开放式题目,主要考核学生的概括、分析、综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审题,按要求答题。

对于论述部分,应亮出自己的观点,运用学过的知识(应注意各章内容的联系),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一般不少于300字。

复习范围是复习要求中“重点思考”的内容。

三、复习要求第1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历史进程重点掌握1、五次生产力高潮的形成2、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3、文艺复兴运动4、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一般掌握:古希腊文明、古代中国在科学文化上的辉煌成就。

现代科技知识有哪些_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科技知识有哪些_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科技知识有哪些_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能催生各种文化,传统文化面临来自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压力。

你对公共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科技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现代科技知识一、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将开辟广阔的前景,因此越来越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关注,与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并列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是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一)遗传工程遗传工程的研究发展,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手段——利用动物的器官代替人的器官。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异种器官移植,猪较为合适。

首先猪器官的大小与人的相当,生理上也比较接近;其次猪在无病原体条件下比较容易饲养和容易保证无病的供体;此外猪的繁殖率高,每窝可产十几只猪崽,存活率也较高。

为了保证植入的器官不被排斥,生物学者正在培养具有人的基因的新型猪,这种猪叫转基因猪。

(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个热点。

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人体内并在体内(器官、组织、细胞等)表达,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开辟了医学预防和治疗的崭新领域。

自从1990年临床上首次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白细胞,治疗遗传病——重度联合免疫缺损病以来,利用基因治疗的手段治疗囊性纤维化(CF)、血友病,还扩大用于治疗肿瘤和艾滋病的临床试验已数以百计,基因治疗将引起临床医学的一场革命,将为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手段的大部分遗传病、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各型肝炎、艾滋病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可以比较乐观地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即将到来,人类23对染色体大约60亿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被测定,人类基因组所包含的约3万个基因中与人的重要生命功能和重要疾病相关的基因将不断被发现,6000多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和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将有可能由此得到预防、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在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出现在()。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中国
2、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律,最早出现在()数学著作中。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数学九章》
D.《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3、最早运用公理化方法演绎数学体系,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A.《算术》
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
D.《周髀算经》
4、提出科学的氧化燃烧理论,完成划时代“化学革命”的法国化学家是()。

A.拉普拉斯
B.李比希
C.维勒
D.拉瓦锡
5、著名的“丝绸之路”形成于()代。

A.秦
B.汉
C.唐
D.宋
6、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麦克斯韦
7、最早把实验引入力学研究,并通过望远镜进行天文学研究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阿基米德
D.伽利略
8、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的古希腊物理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朗开米基罗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
9、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欧几里得
D.爱因斯坦
10、提出光量子理论的是()
A.普朗克
B.爱因斯坦
C.海森堡
D.德布罗意
11、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

A.阿基米德
B.朗开米基罗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
12、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巴比伦
13、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勇敢提出“日心说”观点的科学家是()。

A.布鲁诺
B.哥白尼
C.拉普拉斯
D.伽利略
14、近代欧洲第一个科技强国是16世纪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5、中医采用的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最早是()所采用的。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16、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建立
C.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D.量子论与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17、1158年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的近代大学以()为发祥地。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8、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和“农业化学之父”的德国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波义耳
C.李比希
D.维勒
19、中国传统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风格,大约形成于()代。

A.秦
B.汉
C.唐
D.宋
20、英国对于()的发明和改进,使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并以此为标志迎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A.蒸汽机
B.织布机
C.炼钢炉
D.发电机
二、多选题
1、诺贝尔基金会设立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奖项包括()。

A.物理学
B.数学
C.化学
D.生理学或医学
2、从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有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包括()。

A.摩尔斯发明电报
B.贝尔发明电话
C.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D.莱特兄弟发明动力滑翔机
3、现代科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A.基础科学
B.技术科学
C.应用科学
D.操作科学
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

A.细胞学说
B.牛顿力学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5、下列属于基础科学的有()。

A.化学
B.材料科学
C.物理学
D.生物学
6、现代物理学理论的两大基石是()。

A.量子理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7、下列作品中属于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的有()。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百草经》
D.《本草纲目》
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在()等学科方面。

A.农学
B.医药学
C.天文学
D.逻辑学
9、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农学方面的著作有()。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笠翁对韵》
D.《农政全书》
10、现代技术一般分为()三大类。

A.实验技术
B.基本技术
C.生物技术
D.产业技术
三、判断题
1、技术不但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
2、一般来说,科学的任务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而技术的任务则是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
3、世界上最早的力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4、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可燃物中含有燃素可以燃烧,而不可燃物因为不含燃素因而不能燃烧。

√×
5、维萨留斯在《人体构造》中通过人体解剖得出的结论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6、最早提出高等教育要实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的国家是意大利。

√×
7、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之后,电力技术迅速推广,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
8、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最辉煌的国家是古埃及。

√×
9、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的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
10、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
11、技术除了需要经验、理论和技能等主体要素,还需要借助于工具和机器等客体要素。

√×
12、科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而科学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13、科学的成立需要经过技术的检验,而技术的形成不需要科学的根据。

√×
14、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15、最早运用公理化方法演绎数学体系的著作是丢番图的《算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