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我看了《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后,感触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
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倡导孩子读经。
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
每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像弟子规主要教人孝顺。
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且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
只要我们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就会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同时,现在全国兴起“国学”热,不禁让我一点担忧:
孔子不是说要因材施教吗?我感觉王教授的读经计划似乎分量过重了。
也许孩子对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其他事物更为感兴趣,对语言不“感冒”,过多读经是否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呢?教育部门又如何把握分寸呢?“知心姐姐”说过:“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我觉得一方面注重经典的质量,还要注重孩子情绪。
听王财贵老师演讲感想

听王财贵老师演讲有感今天,在老师的推举下,我观看了王财贵老师在北师大的演讲,这场演讲,百年震撼。
王财贵老师独特的观点,睿智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了我。
同时,“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他的这些话,在我脑海里不断萦绕,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简单、简单,而又有效果呢?一、确立正确的目标。
信任大家都听说过南辕北辙的故事:一个人,他要到南边去,可是他偏偏往北走,不管他如何努力,他是注定到达不了目的地的。
我们的数学教育也是这样。
大家都是非常尽心尽力。
但是,如果这个尽心尽力没有对准焦点,那就非常惋惜,费力多而收功少。
如果我们对于教育的本质,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对于儿童心理的开展,认识得不够清楚。
那么我们所做的教育,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反效果。
所以先要确立目标,先要有智慧,然后加上努力,才可以成功。
二、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呈现顺序。
王财贵老师在他的演讲中提到,X的数学教育很失败,它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王财贵老师告诉我们不要畏惧学生不会,学生现在不会,以后就会了。
王财贵老师的观点很好,但不合适我们现在的教育。
如果他现在不会,他如何升学,如何以后再会呢?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的调整教材内容呈现顺序,让数学知识由易到难,更有连贯性和结构性。
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有意思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愉快,然后在学生的愉快中加深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三、学会思考,面对问题。
学习数学教育,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计算,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出学生内心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兴四、从小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数学违背了儿童的心理,对于儿童而言比拟难,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增进学生学习的智慧。
那么虽然只在小学阶段,我们现在这么深的数学,他都能够自然的、轻而易举的学会。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那就是顺应学生心理开展规律,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学生看多了、读多了、记多了,思维自然而然也就开展了,学习能力也就提升了。
王财贵教育心得

王财贵教育心得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地点:深圳梧桐山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02,04)主讲人:王财贵录音提供:哲萱文字录入:智楷一、从人性出发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
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宣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
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
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
」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
因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
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
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5篇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5篇参考!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一这堂课,温老师给我们看了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演讲,这一场演讲,被称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财贵教授是儒学大师牟宗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复兴传统文化的活动,所以王财贵教授的这场演讲主要围绕着中国古典文学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展开.在演讲的开篇,王教授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建党的事情;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潜力无穷,但是有许多的老师,许多的家长一直在残害障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请你们千万.千万!拜托.拜托!不要再去残害我们自己的孩子了.〞这段话刚开始在我听来,实在是有点言过其实,一直被称为浇灌祖国花朵园丁的教师和一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怎么竟会被冠上残害孩子的罪名;但是当我看完整个演讲视频,我终于明白为何王教授会有这样的言论,因为我自己都不由自主地觉得:原来我也是被残害的孩子之一.在视频中,王教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只是在个别人一句〝古言繁琐〞的批判下就全盘否决,开始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替代博大精深的文言文,开始不再让孩子们学习古代的经典篇章,开始让孩子们放弃我国本身最应该追捧学习的`四书五经,而这个别的批判者还是背诵着四书五经长大,因为这些四书五经而到达文化巅峰的高度,所以王教授说〝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损失,也是一种对于其他民族的罪过〞.古人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金大学生何其多,但是真正能做到古人从前所定义的大学之道的,寥寥无几.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璀璨的文化特点,都有名垂青史的文章诗句,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在几千年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名言警句,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学习的东西.看完这个视频的时候,我总在感叹,为何这个视频不是再早一些出现,如果它再早一些出现,或许现在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成长起来.读经,不但是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的活动,还是一个让更多孩子茁壮成长的运动,更是一个让中国更优秀的一场革命.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二看过很多批判当今教育的话题,可惜都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当今教育实的施方案.刚开始听演讲的时候,我也认为这个演讲不会有可实行的策略的,可是听到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王财贵教授认为现在的教育实在吹残祖国的花朵,其实这是完全不容置疑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接受能力,一切从零开始慢慢去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作为家长老师,不应该去硬性规定他们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是指导他们,辅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讲过:小孩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不应该像我们一样只懂得看书,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书呆子,除了书,什么都不会,不爱学习却偏偏挨压着去学习.小孩子应该与同龄人嬉戏,让她们自己爱上学习,而不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作为孩子,要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有什么不满或不愉快的应该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反应,及时沟通,而不应该闷在心里,长期积压,要懂得处理情绪与学习的关系.作为家长要以一颗纯真幼小大的心灵与小孩成为朋友,去开启他们心灵智慧之门,去和她们一起成长.而不是当他们做得不好时,对他们非打即骂,家长也不应该盲目的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作为老师,当学生感到困难或不解时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打压或要他们放弃.作为老师要真正明白:〝小朋友,跟我念〞的真正含义,上课要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从最基本的教他们念书开始,可选《论语》.《四书五经》等名著来教,要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兴趣.中华五千年文化,我们问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文化源远流长,造福每个炎黄子孙,开启更多儿童的智力之门!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三观看了王财贵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讲座,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讲座是针对教师家长的,但也在我心中激起共鸣,使我得到一些启发.讲座主要讲述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观看过程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心潮澎湃,先是讲到我们是当今大量存在的文化侏儒,没有能力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王财贵教授讲中国留学生回答不出外国学生关于《易经》,《老子》,《礼记》等中国经典著作的提问,这些著作在我二十几年人生中几乎都没看过,身边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没有奠定好的基础,我们的身体长大,文化和精神却停滞不前,心灵中没有自己祖国的好的文化信仰,再去学别人的文化就只能全盘接收,学到的大多不是精髓.可惜我懂的太晚,再去读经已经效果不大,人生观基本形成,但我还愿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使自己心胸宽阔.在讲到不管是科学还是非科学,都要早一点教.最重要的时间阶段是0_3岁,超过3岁到6岁机会小一点,_岁以后就基本没用了.尤其是最后十几分钟王财贵教授告诉我们的关于他教育自己孩子们的经历,让我感到期待,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给他听古典音乐,听英语,读经给他听,等他会说话了就让他背经,学语文,培养他的智力和记忆力,来补上遗憾.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四看完了那个讲座之后,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几乎让我们〝送〞出去多少了,又还剩多少了.就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阴阳八卦图,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中的一颗星,可是却成了韩国旗的标志物.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可转眼间却上了韩国的国旗.再如,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国际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韩国人和日本人却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石祖,他是韩国人.是日本人.因为孔子倡导尊老爱幼,可中国人却做不到,韩国人.日本人能做到.由于中国人的陋习而让我们的历史被别国所不认可.中国人的陋习是可耻的.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我们如果想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历史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就要改掉那些陋习,改掉那些被外国人鄙视的行为.〝国学〞包含着许多的中国文化,如四书五经.《论语》等等.其中礼节在外国人眼中最有礼貌和特色的.而学习国学中的精华部分,提高个人修养,有助于增强爱国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提高纵向思维,开发右脑.而且你一但有了高尚的品质,你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与众不同,就会比一般的人更高雅.国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那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一起徜徉在国学智慧的殿堂,让我们用国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优秀的人.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五一部《论语》兴天下,耳濡目染成栋梁.这应该是台中师大教授王财贵演讲的核心,他批判了现行的教育,批判了日益西化的失败教育,倡导古文经典诵读,认为这些古文经典诸如《四书》.《五经》应为学好语文及其他科目的基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我对孩子的教育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这是一次伟大的演讲,也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猛烈抨击,这次演讲同时也为我补上了怎样教育孩子的一课,使我倍感震撼,同时也为失去孩子教育的最佳黄金期深感自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我们却不十分重视,听完王财贵教授的演讲,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啊!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否也应该从《论语》.《老子》等经典之作开始呢?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件事.《四书》.《五经》这些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我们现在就应该万分重视起来,认认真真的学习这些古文经典,使人们变得更加理性,更加聪慧,愿天下的孩子真正能成为中华崛起的栋梁.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五篇分享。
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心得体会

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心得体会我很荣幸能够参加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这次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演讲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和感受,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启示和收获。
首先,我惊叹于王财贵教授的渊博知识和洞察力。
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清晰的思路,讲述了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探索和思考。
他的话语像一泓清泉,引领我们深入探究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对于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现象给予了深刻而具体的阐释。
其次,我认为王财贵教授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关于文化的阐释。
他认为文化是世界人文宝库的最高之光,具有独特的智慧和魅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中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可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通过深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在他的演讲中,我特别受益于他对世界文化的比较研究。
他指出每种文化都有其特点和价值,并发现中西文化之间也有不少的相通之处。
他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的优缺点,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我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王财贵教授的演讲突出重点,重点论述了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和思考体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开了对文化的探究与思考,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和感悟。
此外,我很喜欢王财贵教授在演讲中所展现的思辨能力,他的思维开阔、心思细腻,所谓的学术判别力也非同凡响,让我感到非常惊异。
他能够看到并挖掘出文化的深层本质,发现并道出了许多人们没能看到或者看不清的东西,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最后,我认为王财贵教授的演讲造诣高超,语言精妙、优美,用词简练、准确,句子流畅、有力,结构简洁、条理清晰。
他的演讲风格大方得体,感性和理性兼具,不仅让听众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更为人们带来的是心灵上的激荡和触动。
经典诵读也要讲科学

诵读经典也要讲科学《王财贵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山东禹城市实验小学南区高兴利山东禹城李屯中学徐金英内容摘要:诵读经典是一项关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工程,但要讲科学,一方面要尊重经典、学习经典,运用经典;另一方面,也要科学对待,吸其精华,祛其糟粕,要把精典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使经典真正放出时代的异彩。
关键词:经典时代科学不久前,根据学校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都认真学习了被称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的王财贵经典诵读讲座。
看了王财贵讲座以后,顿时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似平静无声地湖面投进了一颗巨型的炸弹,顿时激起了冲天水柱,大家各抒己见,赞成的有,反对的有,不置可否的也有。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让经典与现代元素结合,才能使经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经典是什么?经典是历经几千年的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结晶,历经百代而不朽的国之瑰宝,是成长民族精神之身、铸就民族之魂的精神维生素。
《论语》、《孟子》、《老子》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涵养人品,陶冶性情,提升文化品位。
在我们告别文言文,远离经典近一个世纪的时候,1988年《巴黎宣言》中,75位诺贝尔奖得主却提出: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到东方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
正当我们拒绝儒家文化时,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却将《论语》视为宝贝,请进学堂。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美国人问起我们的留学生《论语》、《老子》,我们的学生说“I am sorry”时,我们只有感到汗颜。
读经诵经的确应该引起政府和国民的重视。
经典诵读是关乎国家文化复兴的重要工程之一。
要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须使我国的经典文化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使每个中国人,无分男女老少,尊卑贵贱皆亲近经典,与圣贤为伍。
十七大中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可见,经典诵读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
王财贵教授视频观后感

王财贵教授演讲观后感
观看了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他重点讲述了儿童教育。
讲教育者应该如何施教,什么才是有利于孩子的教育。
虽说是儿童教育,确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教授讲的两方面我特别认同。
一方面,主要意思是讲要尊重个人的成长,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可着急的实行超前教育。
我们要尊重人性,教得时机恰当。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国家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虽然起步的时候感觉我们孩子学得的知识比美国的孩子多,但,正如教授讲的“我们赢美国6年,人家却赢我们一辈子”。
可见,一个好的教育有多么重要。
第二方面,读经典。
现在小孩子学习的课本,大量出现小华小明等人物,识字识图认识物质世界的教科书,很生活化的知识,一种表面现象的知识,我们却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教学,这些知识,等孩子长大了并不受用。
教授推行的读经典很好,识字的同时,又可受用一辈子。
时间是不容浪费的,每一分的流逝都应体现出其价值。
王教授的教育方式,重点针对的是13岁以前的教育。
孩童时期,对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是孩子习惯、性格、品行培养与定型的关键期。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孩童的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童教育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
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人性,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
不要把儿童当作尚未长成的大人来看待,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不要把儿童在未长成大人之前看作似乎无甚价值,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教育要时机得当。
关于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关于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关于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范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1观看了王财贵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讲座,我感触颇深。
原来这个讲座是针对教师家长的,但也在我心中激起共鸣,使我得到一些启发。
讲座主要讲述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观看过程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心潮澎湃,先是讲到我们是当今大量存在的文化侏儒,没有能力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王财贵教授讲中国留学生回答不出外国学生关于《易经》,《老子》,《礼记》等中国经典著作的提问,这些著作在我二十几年人生中几乎都没看过,身边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没有奠定好的基础,我们的身体长大,文化和精神却停滞不前,心灵中没有自己祖国的好的文化信仰,再去学别人的文化就只能全盘接收,学到的大多不是精髓。
可惜我懂的太晚,再去读经已经效果不大,人生观基本形成,但我还愿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使自己心胸宽阔。
在讲到不管是科学还是非科学,都要早一点教。
最重要的时间阶段是0~3岁,超过3岁到6岁机会小一点,13岁以后就基本没用了。
尤其是最后十几分钟王财贵教授告诉我们的关于他教育自己孩子们的经历,让我感到期待,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给他听古典音乐,听英语,读经给他听,等他会说话了就让他背经,学语文,培养他的智力和记忆力,来补上遗憾。
王财贵讲座的观后感2看完了那个讲座之后,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几乎让我们“送”出去多少了,又还剩多少了。
就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阴阳八卦图,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中的一颗星,可是却成了韩国旗的标志物。
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可转眼间却上了韩国的国旗。
再如,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国际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韩国人和日本人却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石祖,他是韩国人、是日本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我看了《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后,感触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
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倡导孩子读经。
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
每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像弟子规主要教人孝顺。
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且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
只要我们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就会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同时,现在全国兴起“国学”热,不禁让我一点担忧:
孔子不是说要因材施教吗?我感觉王教授的读经计划似乎分量过重了。
也许孩子对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其他事物更为感兴趣,对语言不“感冒”,过多读经是否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呢?教育部门又如何把握分寸呢?“知心姐姐”说过:“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我觉得一方面注重经典的质量,还要注重孩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