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抗战遗址教育活动心得
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心得体会

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心得体会在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抗战英烈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对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感敬佩。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背景介绍龙陵松山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斗遗址,这里曾经是日军南下进攻中国的重要通道。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发生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人们保留并修复了这些抗战遗址,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纪念地。
二、参观过程我们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过程非常有序和紧凑。
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述了抗战期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战斗的发生地点。
我们首先来到了抗战纪念馆,这里展览了大量的照片、文物和文字材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抗战遗址的实地景点,包括战壕、碉堡和阵亡将士墓地等。
在这里,我们深感战斗的激烈和英勇,同时也思考着战争对人们的伤害和破坏。
三、心得体会通过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抗战年代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他们的杰出表现让我深感自豪和骄傲。
参观抗战遗址还让我反思了战争的可怕和残酷。
在这些景点中,我看到了死难将士的墓地,想象着他们当年的战斗情景,我不禁感到沉痛和悲伤。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无法计量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痛苦的经历,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除了沉痛和悲伤,参观抗战遗址还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和坚毅的力量。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通过团结一心、坚持抵抗,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永不退缩。
四、对未来的启示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抗战英烈的精神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也应该秉持和传承团结的精神,不分贫富,不分族裔,共同为实现国家强大和富裕而奋斗。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3篇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3篇本文是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范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一: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单位组织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胜利》展览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
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员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多么无比光荣,没有共产党当年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何来今天的美好生活。
让我深刻了解到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一个党员同志在社会中所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想象一下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曾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电影中,一名士兵在战场上临牺牲那一刻不停的喊着妈妈、妈妈……共产党员也是人,谁都有亲人,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他们与家人离别到战场上杀敌,多么艰难……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我想这不光是心情沉重所能表达的,虽然那个战乱年代牺牲了很多人,惨死了很多百姓……然而他们还是走过来了,他们胜利了,他们战胜了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发挥伟大作用,共产党员应该是旗帜,是模范!我们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学习上有所建树,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是平凡的,他们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今天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参观,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但使我受益良多。
为此谈谈我参观的心得体会。
本文是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19月2日,公司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参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有幸参加了这次参观教育活动。
在参观纪念馆的活动中我看到了《伟大胜利》主题展览,它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
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
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列强便用血与火来教会我们认识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残忍,什么叫不平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14年中华民族的宏伟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战争,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悲壮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是非常珍贵的。
龙陵松山抗战遗址观后感

龙陵松山抗战遗址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历史背景三、参观松山抗战遗址的感受四、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五一假期,我有幸来到龙陵县的松山抗战遗址参观。
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一段血与火的故事。
在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与悲壮。
二、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历史背景松山抗战遗址位于龙陵县的松山山顶,这里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的重要阵地。
1942 年,为了阻止日军进攻昆明,中国远征军在松山建立防御工事,与日军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
最终,中国远征军以牺牲近万人的代价,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昆明。
三、参观松山抗战遗址的感受站在松山抗战遗址的山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场激战的场景。
山顶的战壕、炮台、指挥所等遗址,无不在诉说着当年中国军人的英勇与坚韧。
走在这些遗址之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先烈们的伟大。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例如,有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战士,在战斗中负伤被俘,遭受日军长时间的酷刑,仍坚决不屈。
她的英勇事迹,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忠诚。
四、结论通过参观龙陵松山抗战遗址,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与悲壮。
这段历史,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尊敬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目录(篇2)一、引言二、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历史背景三、参观松山抗战遗址的感受四、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2023 年 5 月 1 日劳动节,五一假期是中国的法定假日,也是很多人出游的好时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来到了龙陵,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龙陵松山抗战遗址。
二、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历史背景龙陵松山抗战遗址位于中国云南省龙陵县,是二战时期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
1942 年,为了切断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援助通道,日本军队占领了缅甸,并进一步侵犯中国西南边境。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集锦450字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集锦450字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深受触动。
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中的伟大勇气和牺牲精神。
通过参观,我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痛损失和深刻教训,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在馆内,我看到了日本军队制造的各种毁灭性武器,那些战争遗留下来的刀剑、炮弹和子弹仍然带有鲜明的血腥气息。
这些战争遗物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英勇的中国军队和百姓们,他们为保家卫国、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损失。
馆内还展示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我看到了当时战争的惨状和人民的苦难。
那些血淋淋的画面让我揪心不已,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祖辈们,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他们为了家园和亲人,经受了无尽的痛苦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
战争给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正是因为抗战的胜利,才让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立、自由和富强的国家。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努力为和平奋斗。
抗日战争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牢记战争的残酷和伤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侵略,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实现民族富强和全人类的和平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让我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我会牢记历史的教训,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民族富强和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篇】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篇】今日驶车入铺青石板路的宛平城,阳光耀眼,青砖灰瓦的民居上那片片泛黄的瓦块给人一种惬意的温柔,随着脚下木屐清脆的响声,我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门。
大厅正中矗立着《铜墙铁壁》的巨型浮雕,人们眼中的愤怒,是他们奋起反抗的前奏,人们毅然举起武器的决绝,证明着华夏着头雄狮觉醒了,中华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站在抗日战争的记录表前,看着9.18抗日战争开始,7.7事变的全民皆兵,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等话语,人们终于晓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道理,是的,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保住尊严,胸中澎湃着激情的中华儿女们将抗日定位了神圣天职,从民族危机的那一刻起,人们终于明白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强,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
当再次蓦然回首杨靖宇的壮烈殉国、八女投江的故事,当眼前再次浮现赵一曼英勇就义的场面,正是由这些大无畏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即使我们匍匐在重机枪的枪林弹雨之下,中华人民也不会屈服,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不正是印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吗?民族自卫,共赴国难,实行抗战,方能自强!目睹被残暴的日军用炮火轰击过的残垣断壁,那具具赤条条的尸体,那幢幢伤痕累累的炮楼,尸体填满了战壕,落后是要挨打的,人们心中的怒火喷涌而出。
虽然我们开始了正义的反击,但依旧不能北平城沦陷的现实,我感叹战事何时终了,或许这一刻可日军的子弹将将这段史迹记录在册,可能略述数语,以告后人这段永久定格的历史吧!“日军暴行,惨绝人寰。
”这时我对日本军队最深的印象。
我紧闭双眸,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石,画出了那五个圆圈。
啊,三十万啊!三十万无辜生命死于魔爪,三十万群众生灵惨遭涂炭,鲜血洒满人间,三十万人民被日军的“三光”政策狂轰滥炸。
中国的沃土上尸堆如山,三十万,那时中国的耻辱,南京惨痛的灭顶之灾!我觉得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莫过于南京大屠杀。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
下面是整理的“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参考。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_,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
在我来到_之前,_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_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_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_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
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_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
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
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
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心得体会(精选10篇)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心得体会(篇1)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
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
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纪念馆里,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用过的一些用具——简陋而粗糙,使人想到当时生活的艰苦,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在馆内,我们仔细的观看展出的珍贵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认真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班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骑过的白马、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刘志丹穿过的棉衣??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为我们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真实情景。
在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当解说员讲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大家被一幅巨大的照片吸引住,在看什么?在找什么?啊,看见了,看见了我们的第一任老院长任虹!当年任虹老院长参加了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
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在照片前合影留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十月参观抗战遗址
教育活动心得
王明波为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熏陶。
10月14日清晨,小关乡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党员速赴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战斗遗址参加红色教育活动。
青杠坡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在土城镇东北约3千米。
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
在现场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抗战主题石雕壁画、中心雕塑、抗战故事紫砂浮雕壁画。
青杠坡位于赤水河东岸,距离土城镇3公里,是娄山山脉中呈东北往西南走向白马山的一个陡坡,好似一个“葫芦”。
中间是约2公里的狭长坝子,周围有石高咀、桐子窝、桶木山、猴子丫、尖子山、营棚顶等山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从遵义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土城、赤水进发,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土城四周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
24日开始,中央红军陆续抵达土城。
与此同时,川军郭勋祺部尾追而来,27日与红军后卫部队接火。
前有阻敌,后有追兵。
中革军委决定在青杠坡歼灭尾敌再全力北进。
28日拂晓,战斗打响。
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指挥战斗,由彭德怀、杨尚昆负责战场指挥。
由于敌情有误,敌我展开激烈拉锯战,红军部分阵地被突破。
危急关头,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亲上火线指挥。
毛泽东命令陈赓、宋任穷率干部团发起冲锋,夺回了部分阵地;又令红二师跑步回援,阵地得以巩固。
红军向营棚顶主阵地发起冲锋十余次,与川军展开白刃肉搏战,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夺取营棚顶,与敌对峙。
形势依然万分危急,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建国后的一任国务院总理,两代党的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元帅,数百名将军参加了战斗。
杨勇、张震等指挥员均负伤,一千多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歼敌三千多人。
土城青杠坡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青杠坡战斗为一渡赤水争取了时间,揭开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序幕,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一万五千多年前,便有人类在习水繁衍生息,巴蜀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在习水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远的痕迹。
境内摹崖石刻、悬棺、崖墓,袁氏家祠等文化遗物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习水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其中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
红军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挥部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住居,青杠坡战斗、梅溪河战斗等红军与川军、黔军殊死决战的战地遗址,红军书写的
反蒋抗日标语等长征文化遗迹犹存,是昭示后人奋发向上,排除艰险的精神财富。
随后党员们还认真参观了青杠坡抗战遗址。
遗址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即战火初燃硝烟起、血雨腥风青杠坡、同仇敌忾捍山河、众志成城得胜利。
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历历在目。
党员们在每一幅雕塑、每一件展品前驻足凝视,互话感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战争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神洗礼。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往事不忘,要将抗战红军们顽强拼搏、忠诚爱国的精神牢记心间,要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