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生活小轶事

合集下载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的人生经历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更是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都博学多识,所以陆游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也造就了他极大的文学天赋。

陆游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十分坎坷,当时爆发战乱,金兵攻战遭受国难。

这些残酷无情的场面在当时小小的陆游心里留下影子,也为后来陆游所写爱国诗歌打下基础。

(一)年少家境由于祖父和父亲的缘故,所以被朝廷任命官职。

后来到了考试的时间,他便进京赶考,考试结果出来得了第一名,本该是开心的事情,却因这次考试里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名次却输给陆游,导致秦桧心中恼怒,他便视陆游为仇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在仕途上给陆游使绊子。

后来秦桧死后,他的仕途才有所前进,却因看不惯官场腐败,直言进谏而被贬官。

宣和年间,陆游的父亲陆宰奉官家诏书入朝,当时走水路会快点,便选择了水路进京。

不料在淮河的船上生下了陆游,因为生于船舟,取名陆游。

那年冬天,金兵南下,北宋却节节败退。

靖康二年金人攻破汴京,陆宰带着全家逃回老家山阴。

侥幸逃跑的皇族赵构,跑到南边建立了南宋朝廷。

金兵知道后渡过长江继续攻打,宋高宗听到这个消息,率群臣南逃,陆宰也带领着全家投奔东阳,后来岳飞击败了金兵,朝廷得到暂时的安稳,陆游一家也在东阳安定下来,那年陆游四岁。

出生于南北宋朝的时代更迭,其他民族入侵,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仕途经历后来,陆游才能进入仕途,在福州宁德县当主簿。

没多久,便调入京师,按照敕令册封的官职任职。

陆游进入朝中后,当时南宋初建,官家急于拉拢人心,想要加封很多人为王爷,陆游进言官家说,不是皇亲国戚,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要随意加封。

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便不好收拾。

官家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后金宋议和,国家处于相对安稳的时间,高宗和他的父亲不同,他迷上了古玩珍奇,陆游认为国家处于国土沦丧,受人欺凌,天子应该勤于国事,甚至讲出来了天子没有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应该是国富民强,收复失地。

几年后,陆游又认为杨存中掌握禁军时间太久,权威日盛,长此以往禁军会只知道杨存中,不知道天子,因此向官家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觉得有道理,降了杨存中的官。

陆游的人生经历作文

陆游的人生经历作文

陆游的人生经历作文陆游,这名字一提起,就仿佛让人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诗意盎然的时代。

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成长在南宋的风雨飘摇之中。

陆游打小就聪慧过人,那脑袋瓜里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

年少时的陆游,家庭氛围那可是相当浓厚的文化气息。

他老爹陆宰,那可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主儿,家里的书房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陆游就像一只掉进米缸的小老鼠,整天在书堆里钻来钻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随着年岁渐长,陆游那颗炽热的心开始为国家的命运而跳动。

当时的南宋,那叫一个憋屈,北方大片土地被金人占着,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立下了宏伟的志向,要为收复失地、重振大宋雄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陆游那是刻苦攻读,准备科举考试。

他日夜埋头苦读,眼睛都熬红了,笔杆子都快被他磨秃了。

终于,他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

可这命运啊,有时候就爱跟人开玩笑。

陆游才华横溢,文章写得那叫一个精彩,本来妥妥能拿个好名次。

谁知道,却因为得罪了秦桧那老家伙,被硬生生地刷了下来。

这可把陆游气坏了,他心里那个憋屈啊,“我陆游一身才华,难道就因为这奸臣当道,就没个出头之日?”不过,陆游可不是那种轻易被打倒的人。

虽然科举之路受挫,但他的报国之心丝毫未减。

后来,秦桧挂了,陆游终于迎来了机会,踏入了仕途。

他满心欢喜地以为可以一展抱负,为国家大干一场。

可现实又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南宋朝廷里,那些个当官的,大多都是些只想着自己享乐,根本不把国家安危放在心上的家伙。

陆游一腔热血,提出了一堆改革的建议和主张,结果却被那些人当成了耳旁风。

不仅如此,还因为他直言不讳,得罪了不少权贵,被排挤出了朝廷。

这一遭,陆游算是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可他不甘心啊,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国家和百姓。

于是,他干脆回到了家乡,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在家乡的日子里,陆游也没闲着。

他每天不是跑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们唠唠嗑,了解民生疾苦;就是坐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写下一篇篇忧国忧民的诗词。

陆游的人生经历50字

陆游的人生经历50字

《陆游的人生经历》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陆游的故事。

陆游出生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里。

他小时候就特别聪明,喜欢读书,还能写诗呢。

长大以后,陆游想为国家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那时候,国家不太安宁,经常有敌人来捣乱。

陆游就想着要去打仗,把敌人都赶走,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可是呀,陆游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有一些坏人不让他去,还给他找麻烦。

但是陆游没有放弃,他还是一直想着怎么能让国家变好。

有一次,陆游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当官。

那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辛苦,他就努力地帮助他们,让大家能过得好一点。

后来,陆游年纪大了,可他还是关心着国家。

他写了好多好多的诗,这些诗里都有他对国家的爱和希望。

小朋友们,陆游是不是很了不起呀?《陆游的人生经历》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陆游。

陆游从小就立下了大志向,要为国家出力。

他努力学习,天天读书,就想着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参加过考试,本来考得很好,但是因为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他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

这可没有让陆游灰心,他还是继续努力。

有一段时间,陆游去了军队里。

他看到了战士们的辛苦,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他心里很难过,就把这些感受都写在了诗里。

陆游还去过很多地方,看到了老百姓因为战争受了很多苦。

他想办法帮助他们,给他们送吃的,送穿的。

就算到老了,陆游躺在床上动不了了,心里还是想着国家。

他的诗一直流传下来,让我们知道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国家。

小朋友们,要向陆游学习哟!《陆游的人生经历》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陆游。

陆游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他天天看,特别喜欢。

长大了,国家有了困难,陆游着急得不行,一心想要去保卫国家。

他去当官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做事,对老百姓可好啦。

有一次,一个老百姓家里没有粮食吃,陆游就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了他们。

陆游也有伤心的时候,他的想法有时候别人不理解,还反对他。

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一定要为国家做更多的好事。

他写的诗可多啦,每一首都充满了他对国家的感情。

比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算他知道自己可能看不到国家胜利的那一天,还是希望以后能有人告诉他。

陆游的生平事迹20字

陆游的生平事迹20字

《陆游的生平事迹》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叫陆游。

陆游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

小时候,他就特别聪明,喜欢读书。

那个时候,国家不太安宁,金兵老是来捣乱。

这让小小的陆游心里就有了一个大大的愿望,那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赶走金兵。

长大以后,陆游参加了科举考试,本来考得挺好,可是因为他批评了秦桧,结果就没被录取。

不过,陆游可没有灰心,他还是一直在努力。

后来,陆游终于有机会为国家做事了。

他在军队里出谋划策,想了好多办法对抗金兵。

可是,朝廷里有些人不想打仗,只想求和,这让陆游的计划没办法好好实施。

尽管这样,陆游还是不停地写诗词,表达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心。

他写的诗,就像是他的心声,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就算躺在床上,心里想的还是国家的安危。

还有一次,陆游看到老百姓生活很苦,他心里特别难受,就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陆游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操心,为百姓着想。

就算年纪大了,他还是放不下这份心。

同学们,陆游是不是很让人敬佩呀?《陆游的生平事迹》同学们,咱们来说说陆游这个人。

陆游小时候,国家不太平,到处都有战争。

他看到老百姓受苦,心里特别不好受,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国家变好。

他读书可努力啦,学到了好多知识。

但是,他的路可不太顺。

考试的时候,因为说了真话,得罪了坏人,没能得到好结果。

不过,陆游没有放弃。

他去了军队,想靠着打仗来保卫国家。

在军队里,他不怕危险,总是冲在前面。

有一回,敌人来进攻,陆游一点都不害怕,带着士兵们拼命抵抗。

虽然最后打退了敌人,可他也受了伤。

陆游还写了好多好多的诗词。

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哪怕自己快不行了,还想着国家能收复失地。

他对国家的这份爱,一直到他老了都没有变。

他总是跟身边的人说,要爱国,要为国家做事情。

同学们,陆游是不是很了不起呢?《陆游的生平事迹》同学们,今天咱们讲讲陆游的故事。

陆游生在一个不平静的时代。

金兵老是欺负咱们,国家到处乱糟糟的。

陆游轶事典故

陆游轶事典故

陆游轶事典故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 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 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 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 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 虽种种哀告, 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 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 ( 《剑南诗稿》 卷十四) 是因为唐婉不孕, 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 另娶王氏为妻, 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 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 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

正 当他独坐独饮, 借酒浇愁之时, 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 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 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

不料这时 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 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 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 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 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

陆游走后,唐婉孤零 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 己的感情, 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中, 她愁怨难解, 于是也和了一首 《钗头凤》 词。

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 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 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的人生经历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更是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都博学多识,所以陆游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也造就了他极大的文学天赋。

陆游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十分坎坷,当时爆发战乱,金兵攻战遭受国难。

这些残酷无情的场面在当时小小的陆游心里留下影子,也为后来陆游所写爱国诗歌打下基础。

(一)年少家境由于祖父和父亲的缘故,所以被朝廷任命官职。

后来到了考试的时间,他便进京赶考,考试结果出来得了第一名,本该是开心的事情,却因这次考试里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名次却输给陆游,导致秦桧心中恼怒,他便视陆游为仇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在仕途上给陆游使绊子。

后来秦桧死后,他的仕途才有所前进,却因看不惯官场腐败,直言进谏而被贬官。

宣和年间,陆游的父亲陆宰奉官家诏书入朝,当时走水路会快点,便选择了水路进京。

不料在淮河的船上生下了陆游,因为生于船舟,取名陆游。

那年冬天,金兵南下,北宋却节节败退。

靖康二年金人攻破汴京,陆宰带着全家逃回老家山阴。

侥幸逃跑的皇族赵构,跑到南边建立了南宋朝廷。

金兵知道后渡过长江继续攻打,宋高宗听到这个消息,率群臣南逃,陆宰也带领着全家投奔东阳,后来岳飞击败了金兵,朝廷得到暂时的安稳,陆游一家也在东阳安定下来,那年陆游四岁。

出生于南北宋朝的时代更迭,其他民族入侵,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仕途经历后来,陆游才能进入仕途,在福州宁德县当主簿。

没多久,便调入京师,按照敕令册封的官职任职。

陆游进入朝中后,当时南宋初建,官家急于拉拢人心,想要加封很多人为王爷,陆游进言官家说,不是皇亲国戚,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要随意加封。

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便不好收拾。

官家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后金宋议和,国家处于相对安稳的时间,高宗和他的父亲不同,他迷上了古玩珍奇,陆游认为国家处于国土沦丧,受人欺凌,天子应该勤于国事,甚至讲出来了天子没有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应该是国富民强,收复失地。

几年后,陆游又认为杨存中掌握禁军时间太久,权威日盛,长此以往禁军会只知道杨存中,不知道天子,因此向官家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觉得有道理,降了杨存中的官。

诗人陆游的爱国事迹简介5篇

诗人陆游的爱国事迹简介5篇

诗人陆游的爱国事迹简介5篇诗人陆游的爱国事迹简介【篇1】陆游生平介绍陆游平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幼年时受到父辈的熏陶,怀报国之志。

29岁时考中进土,因主张恢复中原,被秦桧罢黜。

南宋孝宗时被起用。

先后在王炎、范成大的幕中担任军职。

他亲至前沿视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采纳。

又因故土没有收复,遗民于水火之中,内心非常痛苦,经常“脱巾漉酒,柱笏看山”,又不谙官场的礼法,遂遭“不拘礼法,待酒颓放”的讥讽。

因此,自号“放翁”。

121月26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他怀着悲愤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

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

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

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

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

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

陆游的轶闻故事

陆游的轶闻故事

陆游的轶闻故事陆游的轶闻故事感情生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

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两人互相寒暄了几句。

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

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生活小轶事
从陆游浩瀚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养生之篇章,并可从中发现他的养生之道。

我们也不难得知,陆游的养生涉及面广,包括运动、饮食、爱好、心境等各个方面。

一.坚持体力劳动
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作锻炼自己身体的活动。

他曾在诗中写道:“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即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

按摩与引导,虽善亦多事。

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扫地是一项力所能及的活动,可疏通血气,活络筋骨,既做了家务又锻炼了身体。

他认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是有益的,犹如“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陆游在闲居乡村时,经常从事一些拾柴、割草的体力劳动,他常常说自己是“作废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后来,他虽然年高体弱,不能再干重活了,还要“拥杖木鸡啄”,做些养鸡、养猪的活计,不让自己闲呆着,总是要活动活动筋骨。

二.坚持户外活动
陆游在《看钟》中写道:“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

”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从登山这项运动中是获益非浅的。

登山既可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舒缓心情,还可在运动中活动筋骨,可说是好处多多。

现在提倡老人要经常散步,而陆游也做到了这一点。

“饮罢忌久坐,时须曳筇杖。

”吃完饭切忌坐着不动,适当走走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爱好广泛
种花陆游把种花视为老翁童心之举。

其诗云:“荟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

”品茶下棋品茶弈棋能陶冶情操,他在《秋怀》中这样吟道:“活火常煮茗,残枰静弈棋。

”书法书法对延年益寿是有利的,历代医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陆游喜欢练书法,并说习书能“驱尽心中愁”。

四.饮食养生
陆游的饮食以素食为主,不主张“以肉养人”,在其诗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食物是菱角、山药和粥。

菱角陆游退居故乡后,就每年采食菱角。

他的《夜归诗》中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本草纲目》记载:吃菱角能“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

生吃鲜菱角能“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

”晒干后碾成粉食用,能“补中延年”。

陆游一生喜欢吃粥,他还专写了《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老年人吃粥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的保健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山药陆游认为体弱多病的人食山药能增强体质,有利健康。

有诗云:“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山药)。

”据现代科学分析,山药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它含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过早发生。

山药中的粘多糖物质与无机盐结合,可使软骨的弹性增加。

山药还含有消化酶,有促进蛋白质和淀粉分解的作用。

五.胸怀豁达
从陆游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太多的时候不得志,被免职、罢官,甚至遭诬陷。

尽管如此,他却保持乐观,心胸豁达,“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毁誉、贫富、讥讽、赞颂,对他来说都是无足挂齿的事情,对逆境总是微笑以对。

他力主戒怒善忍,认为怒非常伤身,晚年自号“龟堂”,意即自己要时时忍住愤怒,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陆游的养生之道,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从里面摄取了精华。

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最精华的部分就是热爱生活,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他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注重养生之道,想达到长寿也就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了。

陆游亦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1191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因为力主抗金而得罪了权贵们,被免职后隐居山阴三山。

他乐于助人,同情百姓,深得当地群众的拥护。

二年后,他被推荐为地方上的甲长。

从此,只要村庄里有什么事,大伙儿都愿意来找他商量,要他帮忙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

特别是老百姓怕打官司,要是遇到邻里之间的纠纷,百姓总爱让陆游解决。

而陆游总能断得一清二楚,令双方心服口服。

有一天,陆游正在自家屋前饮酒,一群人急匆匆地来找他。

一问,方知鉴湖村的陈大与塘湾村的赵四因为搭建猪棚闹意见,不知怎的打了起来。

当时有的人手里还操着棍子、扁担之类的器械。

陆游自然不敢马虎,他看到气势汹汹的人群中有人受伤了,头上直流血,显然是受了重伤。

陆游马上将那名伤员扶进屋里,叫人去请医生,并亲自取来清水和毛巾,料理伤员。

陈大和赵四都等在外头,想请陆游马上解决问题。

陆游叫他们说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陈大在建猪棚时,不小心弄碎了隔壁赵四猪棚的瓦片,赵四要赔,陈大就是不情愿。

于是赵四推翻了陈大的墙,接着双方打了起来,而陈大的兄弟因此受了伤。

陆游听后,叫双方回家去安心的等着。

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和赵四又来到陆游家,要求陆游评理。

而陆游只是一个劲地询问伤员的情况,谈论双方以前友好相处的事情,而对于打架伤人之事,则闭口不谈。

这样过了几天,陈大兄弟的伤势好转,而赵四也心生悔恨。

赵四主动地买了一些东西上门去看望陈大的兄弟,陈大也愿意赔偿赵四的损失。

就这样,一场官司风平浪静了。

事后陈大和赵四问陆游为什么不当场解决问题。

陆游笑笑说:“我当时不急于调解纠纷,就是为了让你们两家人回去消消气,这样也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听了陆游的一番话,陈大和赵四感激得说不出话来,长跪在陆游面前不肯起来。

这就是陆游,我们一般只知道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但是陆游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英雄。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对陆游的了解从浅层次逐渐深入,又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南宋王朝,感受他那惊天动地的拳拳爱国心!
―――――高一三班施煜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