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判读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十一: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高考地理专题十一: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教学内容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初中地理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虽没有在明显的位置上提出,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既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又是高中地理学习、历年高考频繁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的难点知识,还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知识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可以预料到在未来几年的高考中,该部分内容将会继续以更灵活和新颖的形式出现。

因此,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必要继续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达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为学好高中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想】本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要求,借助初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这一知识的学习,拓展到地理学科中其它重要的等值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及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积温线、等温度差线、等震线、酸雨等PH值线、等海底年龄线等等)的判读与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初中地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迁移。

但学生仅仅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还未能真正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及将等高线地形图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也不能迁移到其它等值线的判读和运用。

【学习目标的确定】一、知识和技能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地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海拔、读懂等高距、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看懂示坡线。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坡度陡缓程度。

3.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4.能正确绘制地形剖面图,并能进行两种图的相互转换和对照。

二、过程与方法1.图示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加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理解。

2.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等值线的判定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等值线的判定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等值线规则之“高低低高”:2、作用
这个规则往往是用来判断一组弯曲的等值线中间与两侧的关系。
等值线规则之“高低低高”:3、应用
①地形图中判断山谷和山脊:凸高为低,即为山谷;
凸低为高,即为山脊。
②气压场图中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
凸高为低,即为低压槽;
凸低为高,即为高压
③海洋等温线图判断寒暖流:凸高为低,即为寒流;
2.创设情境,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直接导入:等值线“高低低高”规则的含义
等值线“高低低高”规则的作用
等值线“高低低高”规则的应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等值线规则之“高低低高”:1、含义
“高低低高”的规则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是指一组弯曲的等值线,如果凸向高数值方向,则这组弯曲的等值线中间的值比两边的值更低;反之,如果这组弯曲的等值线凸向低数值区域,则这组弯曲的等值线中间的值比两边的值更高。(可以用切线法来例证)。
凸低为高,即为暖流。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读图判断
小结
看数值,看疏密,看走向,看凸向。
教师姓名
王香香
单位名称
和田市肖尔巴格乡中学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0日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等值线的判读
难点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需要看数值,看疏密,看走向,看凸向。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有限。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启示,学生总结学习主要内容。

第5讲等值线图判读学案

第5讲等值线图判读学案

课题:地理图表的判读编写:王清第5讲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纲原文】:等值线内容在考纲中没有单独提出,但绘制和阅读等值线图,能够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纲能力要求之一。

【考纲分析】:一、结合具体等值线图,特别是等高线图、等温线图和等压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二、结合区域地图,考查等值线的散布、特点和延伸方向等。

3、结合地理要素,创设新型等值线,考查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地理要素的散布及特点。

知识建构一、等值线的基础知识一、含义把地理要素在一按时空范围内以数值显示,并将数值相同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在地图上,则可称为等值线图。

二、常见类型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等温差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太阳辐射线、等降水量线、等降水PH值线、等物候线、等地租线、等交通流量线等等。

3、一般特征(1)同线等值且在必然地域内闭合(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外)(3)一般不相交、不重叠(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二、等值线判读的大体方式一、读数值范围和极值按照等值线数值和转变趋势判断某点的数值范围。

肯定必然地域范围内的某地理要素的极端表现:如山顶、谷底、低(高)压中心、酷热(酷寒)中心、震中、直射点等正确的极值判定及合理的原因分析是等值线解题中的重要环节。

二、读延伸方向3、读疏密程度等值线的疏密状态表示在必然地域范围内地理要素的转变速度。

别离有以下意义:坡度大小---工程、生产(交通、农业)温度差异---季节判定、生产及生活活动气压梯度力---风力大小4、读弯曲方向等高线的弯曲1、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2、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示山脊;等温线的弯曲1、受地形影响2、受海陆分布影响3、受洋流影响等压线(面)的弯曲1、高压脊和低压槽2、高压区和低压区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三、气温的相关知识(判读等温线的基础)1、影响气温的因素2、等温线散布的一般规律气温的水平散布(1)纬度散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一般规律。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 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

4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如图一中的 D 处。

5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如图一中的 MN 。

6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如图一中的 HI 。

7 .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如图一中的 E 处,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如图一中的 F 处。

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如图二 A 为山顶,图三 B 处为盆地。

(二)实际应用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等值线的判读说课稿

等值线的判读说课稿

怀乡中学2009年高二年级学考冲刺观摩课材料等值线的判读说课稿学科:地理授课人:张小明授课时间:2009、5、13 班级:0716一、说高考命题趋势利用等值线考查地理内容是近几年地理学考的一大特点,因其思维能力较强,故难度较大,成为考生得分的“瓶颈”。

今后的命题仍将注重: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面的位置及天气状况。

等值线图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出题,以选择题或读图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并且题目能很好地体现高考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讲解、诱思、启发、归纳三、说知识突破和能力培养等值线知识是高考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突破。

(1)确定为重点知识,以难点形式系统讲解、训练。

通过列表比较,让学生整体感知:(2)注重难点的剖析和讲解,重内涵的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等值线的判读一般需掌握“五读”(以等高线为例)。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4)研究学考试题,以点带面,延伸知识内容。

在能力方面一是加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题目能力与读图能力,掌握地理信息重要载体,如各种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以地图为工具去解决地理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高三地理
区县
学校名称
教学题目
等值线图的判读
所选教材
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能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并依据等值线的特征,总结出主要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方法;并能够简要分析造成各种等值线弯曲变形的原因。
4、判读读疏密程度
展示:中国某时天气图(等压线)
设问:比较A、B两地风力的大小?为什么?
(过渡)局部地区的闭合常有发生,在等值线图中如何去判读闭合区内数值的大小,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
展示:2012年全国新课标1(等高线图)
设问:1、A、B为什么会闭合?
2、A、B的数值范围是多少?
讲解: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把某地理要素数值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示范:等地价线的定义。并总结出等某某线的表达式。
设问:什么是年蒸发量等值线?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判读出这幅图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等值线有哪些共同特点?
展示:图“年答。
学生开口回答问题,迅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
图表直观,内容丰富,比老师单纯的强调等值线判读在等值线专题中的作用效果要好。
组织
教学
等值线的概念
等值线的共同特点
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图片
(过渡)这堂课我们围绕三个课题展开:
1、什么是等值线?2、等值线有哪些特点?
3、怎样判读等值线?
一.什么是等值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联系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值线的判读油菜花教案设计

等值线的判读油菜花教案设计

《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对比不同类型等值线图,说出等值线的一般特征2、结合案例,归纳等值线的判读方法3、通过读等值线图,描述等值线分布特征并能分析原因 【重点难点】: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导入新课】高考地理试题中有这样一个特征“无图不成题”,其中等值线图几乎年年出现,例如【2010上海卷】(二十)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2010新课标卷】36题等雪期线,26分;【2011新课标卷】等高线图,12分;【2012新课标卷】8分;【2013新课标卷】12分等等,分析这些试题发现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形态特征及成因,等值线数值的计算等内容,因此我们得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过程】问题引导1、什么是等值线呢?等值线概念:在地图上,将某些地理要素数值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问题引导2、有哪些类型的等值线呢?常见的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其它等值线图: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梅雨期起迄等日期线图、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图、地层年龄等值线图、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的等值线图、地租等值线图…… 问题引导3、为什么高考热衷于等值线图呢?因为通过等值线图能充分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点一:等值线的一般特征对比两幅等值线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归纳等值线的一般特征:1.同线等值。

2.一般等值距全图相同。

3.同一幅图中,等值线越密集,变化幅度越大。

4.等值线弯曲处凸向高值,为低值;凸向低值,为高值。

(用切线法讲解等值线弯曲,让学生理解)15 1020 25甲乙DC10℃ 15℃ 25℃ 20℃ 图一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图二 某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考点二: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2010年上海卷】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PPT教案

等值线图的判读PPT教案
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第11页/共85页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第12页/共85页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第13页/共85页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 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综合分析。如 果该地气候主要受地形影响,那么气温和降水等值线与等 高线走向基本一致.
一般情况下,山地垂直自然带主要受地形影响,其分布 受海拔高度.坡向(阴坡/阳坡)/(迎风/背风坡)等的影响.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避免通过高寒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断崖、沼泽地、 沙漠等地段。
②引水线路的选线基本要求:
关键是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
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
避免山脊等障碍区,这样经济投入才
会较少。并适当考虑水质问题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
集。(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
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第地10页势/共陡85页峻,等高线较密集。
(2地貌类型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 等高线最弯曲处的点连成的线-----
第3页/共85页
等值线特征:
同线等值 等值距全图相同,相邻两条等值线值相等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值线判读学习目标:1.知道等值线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理解等值线的一般特点、运用。

3.学会等值线数据读法、弯曲判读方法和疏密判读。

4. 通过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三种基本等值线方法归纳,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运用,能独立判读其他类型的等值线图,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回顾1、等值线的概念和类型◆将某地理要素数值相等的点用光滑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值线。

◆等值线可以反映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等值线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

2、等值线的一般特点(1)同线等值。

(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外)。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5)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6)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考点一:等值线上数据的判读1、数值大小的确定【典例剖析】例1:右面为等压线图,单位为百帕,等值距为2,箭头为风向,回答:(1)此图表示哪个半球的气压情况?(2)a的数值是多少?(3)比较①②③点数值的大小【规律总结】大多数等值线图上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方向数值大小趋向相同,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值距(有例外情况)。

2、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封闭等值线的判读(小区域闭合等值线的读法)例2 :读下列等温线图回答:(1)各地温度判断正确的是A、A地<2℃B、B地<0℃C、C地> 2℃D、D地>4 ℃(2)A、B两地各为什么地形?【规律总结】闭合等值线的判断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

如下图中200<A<300、100<B<200。

3、任意两点数值差的计算及等值线中最值计算【典例剖析】例3: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

回答下题: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例4:(1)图中关于P、Q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B. P一定比Q高C.P可能比Q低5mD.P可能比Q高5m(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范围可能是( )A. [40m,50m]B. [45m,60m]①②③ɑ100C.[50m,60m] D.[50m,55m](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规律总结】以等高线为例: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②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③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④陡崖相对高度:取值范围公式是(n-1)×d≤H<(n+1)×d。

注: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拓展:温度差和高度差的转换计算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米H相。

H相=T差/0.6℃x100米如右面等温线图中A、B两地间的温差和高差分别为多少?温差:2℃<A<4 ℃, -2℃<B<0℃,2℃<A-B<6℃高差:2℃/0.6℃x100米<H<6℃/0.6℃x100米考点二:等值线弯曲的判读方法【典例剖析】例5:等值线a、b、c,若数值a>b>c,读图后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则:①该地位于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是月。

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气压中心。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山脊或山谷)。

【规律总结】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凸的地方(部位)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凸的地方(部位)数值大。

(即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考点三:等值线疏密的判读【典例剖析】例6:读图3,完成下题。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规律总结】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如:在等高线图上:稠密,表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河流流速快;反之,稀疏,表示地势起伏小,坡度陡缓,河流流速慢。

等压线图上:稠密,表示气压差值大,变化大,风速快,反之,稀疏,表示气压差值小,变化小,风速慢。

等温线图上:稠密,表示温度差值大,变化大;反之,稀疏,表示温度差值小,变化小。

考点四: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的描述属于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如年等降水量线。

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等值线的总体分布规律。

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数值变化等方面去考虑。

【典例剖析】例7:下图中的左图为世界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右图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图3(1)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是________百帕,并在丁点画出此时的风向。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1)小区域闭合等值线上标的数值可以是与它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上的数值:1000或1002 ;风向的画法:在图中画出丁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应是东北风,(画在图中,保留作图过程)。

(2)北美洲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2分)(3)①北段呈东西延伸(或沿纬线延伸),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

②南段呈南北延伸(或沿经线延伸)(2分),受地形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一致。

【规律总结】描述一条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若弯曲较多,可分段描述,如北段什么走向,南段什么走向;东段什么走向,中段什么走向,西段什么走向等。

例8:读世界某区域图,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6分)【解题思路】分布特点:向西北(北)方向凸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分布密集(降水差异大)。

原因:C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夏季风越往西北势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山区地形相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规律总结】描述多条等值线的总体分布规律。

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数值变化等方面去考虑。

【反思归纳】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3)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下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为A→B,河流流向为B→A。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巩固练习】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3.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4.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

3.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4.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A.从西北流向东南B.从东南流向西北C.从东北流向西南D.从西南流向东北6.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68m B.588m C.778m D.808m7.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