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 等值线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概述]一、等值线的主要类型中学地理中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高度线等。

其中又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

主干知识脉络等高线图(等深线) 地形图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海拔高度基本地形的判断:山顶、盆地、陡崖、山谷、山脊、鞍部综合判读与应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阴阳坡、迎背风坡降水:迎、背风坡(雪线);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流向、流速、水能、航运水系特征、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形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分异坡向差异:迎、背风坡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垂直分异水库大坝选址、水电、航运、交通选线、城市选址剖面图的绘制与判断应用绘制的一般方法判读问题等温线图等温线的走向与纬线平行〔一致〕――>太阳辐射递变律与海岸线平行――>海水对气温起调节作用,经度地带性与等高线走向一致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等温线向高纬突出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暖流经过地势低夏季大陆冬季海洋寒流经过地势高冬季大陆夏季海洋暖锋经过冷锋经过等温线的疏密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疏:气温差异小〔我国夏季〕密:气温差异大〔我国冬季〕各种等值线的基本原理相似,了解其中一项,其它可以类推。

如下表:(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一般情况下,等值线两侧一边高于等值线的数值,另一边低于等值线的数值。

[要点诠释]一、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1、观察等值线的稀密等压线图气压场的类型高、低气压中心 高压脊和低压槽 脊线和槽线 鞍部风向和风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磨擦力的合成 风力: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和等压距的大小 锋面气旋低压中心――>气旋――>低压槽 ――>气流交汇――>主、被动风 ――>冷暖锋气旋左侧为冷锋气旋右侧为暖锋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
《等值线图的判读》
本课件将介绍等值线图的原理、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其基本特点和应用领 域。我们还将学习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重点概述。
原理介绍
等值线图是用等高位线将地形、气象等连续变量的数值分布表示在二维或三 维平面上的一种方法,通常用来观测和解释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
制作方法
了解数据的处理和绘制步骤,掌握对等值线图进行修饰的技巧和方法。
判读技巧
善于观察等值线的密度、形态和交叉情况,掌握判读等值线图的方法与技巧。
图表修饰
对等值线图进行修饰,包括添加标题、标注和 图例等,提升图表的可读性。
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
1 数据显示
等值线图能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空 间分布,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பைடு நூலகம்2 模式识别
通过观察等值线的形态和走势,可以发现隐 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
3 决策支持
等值线图可用于辅助决策,帮助人们预测趋 势、评估风险、制定策略等。
4 应用领域
等值线图广泛应用于气象学、地理学、地质 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
等值线密度
观察等值线的密度,密集区域 表示数值变化大,稀疏区域表 示数值变化小。
等值线形态
注意等值线的形态,锐利的弯 曲表示数值变化陡峭,平滑的 形态表示数值变化缓慢。
等值线交叉
分析等值线的交叉情况,交叉 点表示数值相等,但变化趋势 不同。
定义和概念
等值线图是一种以等值线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图表,通过等值线的形态、走势 和空间分布,展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制作方法和步骤
数据收集
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和 完整。

高三地理 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和原则

高三地理 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和原则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和原则I重难点突破等值线是某地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一读图名;二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三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四读疏密程度;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六结合具体相关知识进行解读。

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等值线的考查重点:描述其数值变化、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并分析原因1、等高线的判读原则(1)看等高线的数值。

可读出任意一点的海拔高度,及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

(2)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

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3)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在等高距一定时,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4)看等高线的形状。

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

如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的等高线,则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3、山谷与山脊的判断4、地理要素综合分析(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山地应考虑迎风坡、背风坡的区别。

盆地、谷地不易散热,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盆地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及利用相结合:根据山脊、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和流向。

与流域内的干湿状况结合,判断河流的流量大小。

选择水库坝址,应通过读图分析落差的大小、降水的丰沛程度和流量的大小,是否有峡谷地段,地基是否稳固,有没有库区等条件。

(3)与地区规划相结合:如选择公路线、铁路线要考虑就近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交通干线要修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在相同的情况下,交通干线要少穿越等高线。

修建港口,应考虑有避风条件,最好建在海湾内,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沙岸地区不宜建港。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_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_
等温线凸出方向 洋流流向
2.判断洋流性质
等温线凸向低值(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高值(低纬) 寒流
3.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海陆或季节 依据:由于海陆比热容不同,海洋(水)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所以陆地具有遇热
1
升温快(热),遇冷降温快(冷)的特点。所以简单来讲陆地有:可以用陆北点北,陆南点南 的口诀来记忆和判断 看下图让学生讨论判断半球、海陆、洋流及地形
3~4 题。
2
3.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2013·新课标全国Ⅱ·6~8】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 5~7 题。
5.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6.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 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
8℃
12℃
a
b
四、闭合等温线区域内温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的较高 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其等温线的温度值更高,即(高的更高,低的更低)。
12℃
12℃ A
等温线图的判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 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

4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如图一中的 D 处。

5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如图一中的 MN 。

6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如图一中的 HI 。

7 .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如图一中的 E 处,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如图一中的 F 处。

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如图二 A 为山顶,图三 B 处为盆地。

(二)实际应用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等值线图的判读ppt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等值线图的判读ppt

1B
2C
例5 右面四幅等 压线图,气压值 正确的是:
A、 ① ② B、②③ 、①④ C、①④ D、③④
等值线图判读要注意五读
1.读数值范围与极值
2.弯曲状况 3.疏密程度 4.局部小范围的闭合 5.延伸方向
二、等温线的判读
(一)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差异 3、地形 4、洋流 5、等温线的疏密 4、极端气温分析
一、等压线的判读



(一)、判断气压系统 (二)、判断风力大小 (三)、判断风向 (四)、判断天气状况 (五)、判断锋面气旋
例4:下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 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 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 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 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 ③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1—14题. 1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b B.b < c C. a=b D.b=c 12.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山脉 B.湖泊 C.河流 D.城市 13.甲地比乙地 A.纬度低、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例3、 据图判断下列关于①地和③地表层海水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高三地理
区县
学校名称
教学题目
等值线图的判读
所选教材
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能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并依据等值线的特征,总结出主要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方法;并能够简要分析造成各种等值线弯曲变形的原因。
4、判读读疏密程度
展示:中国某时天气图(等压线)
设问:比较A、B两地风力的大小?为什么?
(过渡)局部地区的闭合常有发生,在等值线图中如何去判读闭合区内数值的大小,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
展示:2012年全国新课标1(等高线图)
设问:1、A、B为什么会闭合?
2、A、B的数值范围是多少?
讲解: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把某地理要素数值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示范:等地价线的定义。并总结出等某某线的表达式。
设问:什么是年蒸发量等值线?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判读出这幅图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等值线有哪些共同特点?
展示:图“年答。
学生开口回答问题,迅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
图表直观,内容丰富,比老师单纯的强调等值线判读在等值线专题中的作用效果要好。
组织
教学
等值线的概念
等值线的共同特点
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图片
(过渡)这堂课我们围绕三个课题展开:
1、什么是等值线?2、等值线有哪些特点?
3、怎样判读等值线?
一.什么是等值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联系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

由于等值线上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等值距)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和延伸方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况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

1. 等值线图的种类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深)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图等,近年来又出现了较为新颖的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地下水(潜水)位线图。

等值线图的种类繁多,尤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

2. 等值线图的基本特性① 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② 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值距。

③ 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的状态。

④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陡崖除外)⑤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3. 等值线图的共同特征稀疏→差值小平直----影响因素单一疏密程度密集→差值大等值线弯曲----影响因素复杂高→低值方向弯曲(凸低为高)→脊、高、多、大、强弯曲方向低→高值方向弯曲(凸高为低)→谷、槽、低、少、小、弱4.等值线的性质特征5.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判读等值线图要做到“五读一分析”。

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

如下表(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为例):②区域气温差别幅度大小④陆地密,海洋疏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 ③分布规律:“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高高低低” 。

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等压线①区域气压差别幅度大小②判读高、低气压中心位置①判读近地面风向: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分析天气变化 判断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①高压脊: 高气压中向数值低处凸出的区域②低压槽:低气压中向数值高处凸出的区域③垂直方向:“高凸低凹”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①判读气压场类型: 高气压:中高周低 低气压:周高中低 ②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C 处。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

4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如图一中的D 处。

5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如图一中的MN 。

6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如图一中的HI 。

7 .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如图一中的E 处,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如图一中的F 处。

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如图二A 为山顶,图三B 处为盆地。

(二)实际应用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

3 .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 .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

5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6 .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①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②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③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④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⑤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3、分析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4、锋面气旋的判读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

北半球某地区气压③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

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

⑤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四、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②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典型例题]例 1 .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西部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知是盆地地形,且西侧有海拔7556 米的高峰,东侧高度在1000 米的山地。

再根据比例尺,判断这是一个较大的盆地,结合30 ° N ,105 ° E, 可推断该地为:四川盆地。

例2、读下图,判断2~4题:2.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3.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 B.99m C.199m D.259m4.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解题思路第2题,在信用证据等高线判断了流经宽谷中河流的大的流向之后,再看方位标注明的方向,就不难判断ab河段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第3题,图中100m~250m的4条等高线汇集在断崖E处,题目又明确指出“E”点位于断崖的顶部,所以尽管E的高程有很大的可能尺度,但是其高程却必须在大于和等于200m到小于300m之间。

第4题,能够从地形上看出甲坡是最陡的,同时读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要求选择的是“不合适”的,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应该选择的是A项。

答案:2B3、D 4、A例3、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5~7题:5.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7.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 .放牧山羊 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 .修梯田,种植水稻D .营造混交林解题思路 第5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第72题是地面坡度的简单判断题。

第六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第73题则需要较细密的思考,才能够确实有把握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七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答案:5、C 6、B 7、D [能力训练]读等高线图回答1—2题。

单位:cm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A .①地气温肯定较②地高B .②地为分水岭C .③地降水较①地丰富D .④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3.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 。

读图回答4—6题4.有关P 、Q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 .P 为山坡上的洼地,Q 为山坡上的洼地B .Q 为山坡上的洼地,P 为山坡上的小丘C .P 、Q 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 .P 、Q 均为山坡上的洼地5.若b 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 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 、Q 处的海拔高度为( )A .200<P <300,300<P <400B .300<P <400,100<Q <200C .100<Q <200,200<P <300D .200<Q <300,300<P <400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b ,则P 、Q 处的地形可能( )A .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B .只能是洼地C .同为缓坡D .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7.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数字注记单位为百帕,读后回答:(1)根据图中字母所示的位置,填注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部区)A , B,E 。

(2)C 、D 两点的风向:C ,D 。

(3)F 、G 两地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F 地: ,G 地: 。

8.读下列一组等高线地形图(图一)和地形剖面图(图二),该图所在的地理位置约为28°36′N 、117°49′E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形是 ;其 较陡、 较缓 (2)图中的地质构造为 ;其走向为 。

(3)在图一上画出地质构造的位置(4)判断图中C、D两地点,年降水较多的是点,理由;岩层较老的是点,理由[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 A 7、(1)A为高气压中心B为低压中心E为高压脊(2)C:西南风D:西北风(3)F地:晴,暖锋后无雨。

G地:阴雨,冷锋后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