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脚下有钻石
钻石就在脚下

印度有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叫阿利·哈费持:一天,一位老者去拜访阿利·哈费特,对他说:“倘若你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你能得到钻石矿,就能让你的儿子坐上王位:”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吸引了阿利·哈费特,于是,他请那位老者告诉他在哪里能找到钻石。
老者想打消他的念头,但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
老者只好告诉他:“你去很大很大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那白沙里—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出门去寻找钻石:他找啊找,都始终没有找到。
他终于失望了,最后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投海白尽了。
可是.买下阿利·哈费特房子的人牵着骆驼到院后小河边时,无意中发现了河沙中有块发光的石头,就把它带口家,放在炉架山,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挥访这户人家,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发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不,阿利还没个回来,这块石头是在院后的小河里发现的。
”新房主答道。
于是,两人到那条小河边控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一块更有光泽的石头。
后来这个地方成了印度最大的钻石基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舍近求远。
有些人对自己身边的东西视而不见,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自己身边已有的东西。
生活给人们的机会是均等的,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不去抓住身边的机会呢?在教育工作中,不少教师好高骛远,个愿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好,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对教育工作怨天尤人。
有的教师总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学生不理解、家长不配合、领导不重视,于是对工作缺少热情,没有激情,甚至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家长没有起码的感情。
有的教师缺乏责任感,不能立足实际去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遇事知难而退,这样必然会失去自我发展的机会。
教师应该静下心来钻研教育艺术,学习业务知识,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教好书、育好人人追求美好的东西无可厚非,但不能舍近求远一味追求虑无的东西。
【励志故事】钻石的价值不由他人决定

【励志故事】钻石的价值不由他人决定从前有一块钻石,它生长在地底深处,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磨练,成为了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宝石之一。
人们把它视作珍宝,赋予了无尽的价值。
这颗钻石非常自豪,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每一次被人们赞美和仰视,它都充满着自豪感。
钻石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并不是由别人决定的。
它的价值来自于它自身的独特性和稀缺性,这是无法被任何外部因素所改变的。
有一天,一位经过的商人看中了这颗钻石,他认为它的价值非常高,愿意付出一笔天价的价格来购买。
钻石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觉得自己的价值再次得到了肯定。
可是,就在钻石为自己的价值而高兴的时候,突然,一颗普通的石头闯入了钻石的视线。
这颗普通的石头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
普通的石头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赞美,他们说这颗石头是一块天然的艺术品,价值连城。
钻石非常吃惊和气愤,它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块普通的石头会比自己更受人们的喜爱。
于是,它开始询问人们为什么,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一个智者告诉钻石,价值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和喜好。
钻石的价值只是一种社会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
人们之所以觉得钻石是宝贵的,是因为它稀缺,而且拥有独特的光泽和硬度。
而这颗普通的石头,虽然看上去平凡,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形状和纹理,被视为一种艺术品。
听到这些话,钻石茅塞顿开。
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并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来自于它自身的特性和独特性。
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它,它都是一颗宝贵的钻石。
钻石从此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它不再在乎别人对它的评价,而是专注于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不管是被人们趋之若鹜,还是被人们忽视,钻石都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光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性。
我们不应该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我们才能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励志故事】在压力下成长为一颗钻石

【励志故事】在压力下成长为一颗钻石我小时候是个非常胆怯的孩子,对新环境总是感到害怕和不安。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级举行了一场选手之间的模拟演讲比赛,我被选中,但当我在台上,我开始感到心跳加快,嘴唇凝结,好像无法说出任何话来。
我感到非常丢脸和愧疚,我当时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开始越来越自信。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现在发现自己变成了当时的反面。
现在我是一个能够自如地在大众面前演讲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过成长的高峰和低谷,但我从未真正放弃过或打算放弃。
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锤炼了我的意志和勇气,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我。
像一颗钻石,总是经过艰苦的加工和压力才能显露出它的真正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找到了我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我渴望达到的目标。
我发现我对公众演讲和和其他人交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我参加了许多演讲和辩论课程,让自己更好地表达和沟通。
我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我曾经一遍遍地磨练我的口才,一遍遍地去纠正我的语言和用词。
每一次,我都尽力做得更好,以便让自己的表现更加完美。
而这些努力最终导致了我的成功。
我的自信和勇气现在也得到了加强。
我已经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辩论手,我每次都能够感觉到我的进步和成功。
我认为这就是成长的真正意义,通过不断地锤炼和学习使自己变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有耐心和负责任。
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并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
我开始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真正价值,并知道如何为之努力。
对于那些和我曾经一样害怕的人来说,我想说的是,不要失去希望和勇气。
从小的挫折和失败是建立自信,勇气和毅力的一个显著的步骤。
正如钻石,我们需要承受压力和挫折,才能成为最璀璨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改善自己,以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钻石的人生哲理故事

钻石的人生哲理故事10年前我16岁,情窦初开。
在一个女同学家里,她哥哥的一个叫阿豪的朋友令我怦然心动……不知怎的,我和这个大排档的厨师便拍起拖来。
不久,父亲就发现了我们的恋情。
强烈的.逆反心理却使我置父亲的打骂如耳边风。
他终于没办法,也不怕家丑外扬,求助于我的班主任了。
我觉得挺可笑,因为这班主任恰恰是我读书以来最不怕的老师。
没一个同学会怕他,也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他。
父亲气呼呼地告完状,等着班主任如何臭骂我。
谁知班主任却笑起来,向我说:“昭仪你知道自己值多少钱吗?如果说女子无才便靠靓,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
”父亲和我都愣了。
班主任停了停,打趣地说:“你的厨师朋友却出鹅卵石的价钱买走你,你不亏了吗?”我的心动了动。
父亲满脸迷惘。
“反过来,”班主任聊天般地说,“你那厨师朋友不过是一颗不值钱的鹅卵。
只不过不知世上有宝石、钻石的小孩子,也会把鹅卵石当宝贝……你不想长大后捡到钻石吗?”这颇令父亲失望的教育却使我开了窍。
当晚,当我悄悄地从远处看着曾令我怦然心动的阿豪与大排档的那些女熟客打情骂俏是如何恶心后,我毫不犹豫地扔掉这鹅卵石!不久,我突然醒悟我之所以对阿豪不屑一顾是因为班主任取代了他。
不过这暗恋似乎不是什么坏事,我因此学习劲头十足,乐意去做任何一件班主任高兴同学们去做的事。
我成了学习尖子,学雷锋积极分子……毕业前夕,当班主任把某大银行聘用我的聘书递给我时,我鼓起所有的勇气,颤抖地说:“老师,我找到钻石了!是---你!”班主任没有震惊,甚至没有惊讶,但却像疼爱自己儿女般摸了摸我的头说:“昭仪,你会捡到钻石的。
但需要时间和眼光……”……十年后的今天,我找到了人见人羡的如意郎君。
当他告诉我他是感到如何幸福和幸运时,我告诉了他这钻石的。
他以为这如钻石般珍贵,怂恿我把它献给花季的少女们……。
钻石就在你脚下

钻石就在你脚下
钻石就在你脚下
钻石,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但往往身边的微不足道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钻石,钻石就在你脚下。
耶稣与其弟子彼得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耶稣让彼得建起马蹄铁,彼得装作没听见,殊不知,当初的马蹄铁却成了解除他饥渴的东西。
严重一些,马蹄铁救了彼得的命。
那么,这块破旧的马蹄铁就是彼得的钻石,只不过,彼得没有好好把握住他脚下的钻石。
其实,不只只是神话中有这样的例子,在人们的真实生活中也有不是么?
东施,丑女也;西施,美女也。
然而东施却一味的羡慕西施的貌美如花,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甚至去模仿她造就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笑话:东施效颦。
她为什么不多瞧瞧自己的长处呢?只知道一味的羡慕别人,殊不知她脚下属于她的钻石已被别人挖走,再也没有了原来属于自己的那份光泽与靓丽。
所以说,钻石就在脚下,关键是你如何对待。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你有你的条条框框的教养,我有我无拘无束的洒脱;你习惯在餐桌旁慢条斯理,我喜欢在篝火旁狼吞虎咽;你是绅士,我是游侠;你喜欢在枝头翩翩起舞,我习惯在树下默默轻摇;你有你色彩缤纷的`娇艳,我有我色调单一的朴素;你是鲜花,我是小草。
”是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不必一味的去羡慕别人,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哪怕是无声无息,是普通平凡,是追悔,是无奈……永远不要在羡慕他人的沼泽中失去自己,有时你会认为伟人真伟大殊不知你是跪在地上仰视他们的,站起来,你将同样伟大!
其实钻石就在脚下,不必一味的去追寻别人所拥有的,捡起脚下的钻石,努力去开创,就已经足矣!。
《你的脚边有钻石》读后感_六年级读后感

《你的脚边有钻石》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六年级读后感的《你的脚边有钻石》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我之前读过一篇故事,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叫阿利的年轻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知,在很高很高的山里有流淌着白沙的河,那里面一定有钻石。
于是,他为了寻找钻石变卖了自己的地产,到很远的地方寻找宝藏了。
而买下阿利房产的人,把骆驼牵到河边喝水,却意外地发现了钻石。
不久,阿利空手而归,来到了自己的住处,发现在自己原来的地产上,正在开掘钻石。
如果,阿利不贪图富贵,不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会不会有另一种结局呢?
在他的心中,一味追求钻石,抛弃了身边的东西。
可笑的是,他倾家荡产,结果发现自己抛弃的,却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
而在这世上,又有多少人珍惜在乎自己所拥有的呢?有人一生都在追求,对自己身边的,不屑一顾,可最后又得到了什么?是家财散尽?还是妻离子散?
虽说人生要有追求,但是得不到的也莫要强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要只看见自己没有的,而忽略自己拥有的。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最想要的,就在自己身边。
只有身边的东西才最现实。
人们往往舍近求远,却不知,其实钻石就在你的脚边。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钻石,就在你的脚下

以本 文 开 端就说 ,人 类 的 巨大 悲剧 并不是 天然 资 源的 巨大浪 费,而是 人 的潜 能 的被 埋 没 。
在 美国麻 省 的一 个研 究 院 曾经进 行 了一个 有 意思 的研 究 。 实验 人 员用很 多铁 圈将 一 个 小 南瓜整 个 箍住 ,以观 察 当 南瓜 逐 渐 长 大时 ,对 这 个铁 圈产 生的压 力有 多 大。
的 第一 步 ! ”
有 一位 女 人 怀 孕 了,她 已经 生 了 8 孩 子 ,其 中有 3个耳 朵聋 了 ,两个 孩 子 眼 睛 瞎 了 , 个
一
个孩子是弱智,而这个女人 自己也有梅毒 。当时很 多人都劝她 堕胎 ,劝她不要 生下这个孩
子 。可她 坚信 自己一 定能 够 生 出一 个聪 慧 与健 康 的孩 子 ,她 坚持 将这 个 孩子 生 了下 来 。
一
只 南 瓜 居 然 能 承 受 如 此 之 大 的 压 力 .这 是 因为 外 界 恶 劣 环 境 激 发 了 它 的 潜 能 ,从 而 它
的 内部 也 随之 发 生 了 巨大的 变化 。 同样 的道 理 ,人 只 有 不断 地挑 战 自我 ,才能使 自己越 来越
强大。
据说镌 刻在 古希腊宗教 中心戴 尔菲 阿波 罗神 庙墙 上惟一一 句箴言就是——认识 你 自己! 这句话备 受西方人的推 崇,影响 了西方几千年。的确 ,人类可以探 索神秘的宇宙,认识奇妙 的万物 ,却很难正确地认识 自己。有一位 哲人这样说过 : “ 知道 自己是谁 ,是人 生奔赴成功
现在回想起 来,我们真该感谢 那位英雄的母亲,她 没有听信 别人的劝说与议论 。那个女 人就是 贝多芬的母亲 ,那个她怀着并坚持 生下来的孩子就是 贝多芬。是这位勇敢的母亲为人 类孕育 了一位伟 大的音乐家,是这位伟大的音 乐家为人类奉献 了响彻环宇的美妙音 乐。 苏格拉底曾这样告诫后人 :常常说话 的是别人 ,但 真正做 事的人却是你 自己。没有主见
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哲理故事

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哲理故事
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哲理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
但是,他听说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就可以富得难以想像。
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
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没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
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
他拿给别人鉴定,才发现这是一块钻石。
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财富不是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只属于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依靠自己的奋斗的人,也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生活的最大秘密——每个人都拥有钻石宝藏,那就是你的潜力和能力。
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
你必须做到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地付出辛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这么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
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
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
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无奈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最后老者只好告诉他:您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
倘若能够找到,那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地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门去寻找钻石。
但他走啊走,始终没有找到要找的宝藏。
他终于失望,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边投海死了。
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
一天,买下阿利·哈费特的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
后院里有条小河。
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河沙中有块发着奇光的东西。
他立即挖出那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户人家,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吗?”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有回来。
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
”新房住答道。
“您在骗我。
”老者不相信,“我一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
别看我有些唠唠叨叨,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啊!”
于是,两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有光泽的石头,而且以后又从这块土地上挖掘出许多钻石。
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有名的钻石也是出自那里,净重达一百克拉。
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经不住诱惑,会到别处出去寻找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身边的东西。
其实,远处的东西往往只是海市蜃楼,只要善于发现,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座宝藏。
残疾人励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