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卷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班级:座号:姓名: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D
5. A
二、填空题
1. 根据题目所给的上下文,填入合适的词语。
2. 根据语法规则,填入正确的时态或形式。
3. 根据阅读理解,填入文章中提到的信息。
三、阅读理解
1.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2. 从文中找出支持答案的证据。
3.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回答问题。
四、完形填空
1. 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结构,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2. 注意固定搭配和语境。
3. 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答案。
五、短文写作
1. 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短文。
2. 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3.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表达清晰。
六、数学问题
1. 解决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数学方程。
2. 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答案。
3. 检查计算过程,确保无误。
七、科学探究
1. 根据科学原理,解释现象。
2. 进行实验设计,预测结果。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八、综合应用
1.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2. 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请根据具体的试卷内容,将上述模板中的示例答案替换为实际的答案。
如果需要针对特定教材或试卷的具体答案,请提供相应的教材信息或
试卷内容。
【三套试卷】【北京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包含答案)1.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有一个高为6.28分米的圆柱体的机件,它的侧面积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机件的体积.3.要制作容量是62.8升的圆柱形铁桶,如果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应是多少分米?4.一个圆柱形油桶,装满了油,把桶里的油倒出3/4 ,还剩20升,油桶高8分米,油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5.把一种空心混凝土管道,内直径是40厘米,外直径是80厘米,长300厘米,求浇制100节这种管道需要多少混凝土?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8厘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7.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30厘米,底面直径2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桶能装多少千克的水?(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1、一个圆柱形油桶,从里面量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是2分米。
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2、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需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块?3、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10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5、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多少?6、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的茶杯里,装有7厘米高的水,放入一块小石头,水面上升到10厘米,这个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把一张长62.8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体积是多少?8、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一个圆柱体汽油桶,从里面量底面半径20厘米、高1米。
如果每立方米汽油重0.73千克,这个油桶最多能装汽油多少千克?2、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将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钢材熔铸成底面半径为3分米的圆柱体,这个圆柱有多长?4、一个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为8分米圆柱形水槽,把一块石块完全浸入这个水槽,水面上升了2分米,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周长是62.8分米。
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单元复习测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3.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1周角=()平角4.下列图中,∠1与∠2构成的角是()角,已知∠1=40°,那么∠2=()。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 )时与( )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时辰是( )。
二、写出下边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三、选择题。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过一点能够画()条射线。
A.1B.2C.3D.无数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直线B.射线C.线段D.曲线: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A.5°B.25°°()。
D.平角5°的角,看到的角是D.45°()。
能够测出长度的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的边四、给下边的角分类。
93°24°100°89°2°75°121°90°五、先量一量,再在锐角里填上“>”或<“。
”直角钝角( ) ( )( )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极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用适合的方法画出下边度数的角。
135°110°72°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此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3.已知∠1=30°,那么∠2=(),∠3=(),∠4=()。
十、三个正方形的摆放以下列图,已知∠2=30°,∠3=45°,求∠1。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2B.2O2C.2O D.O2-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套试卷】东莞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下面算式中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有(),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①150+140=145+145②(10+20)+30+40=10+(20+30)+40③a+78=78+a④a+(20+9)=(a+20)+9⑤47+36+53=36+(47+53)⑥186+(14+m)=(186+14)+m⑦81+67+19+33=(81+19)+(67+33)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260+175 228+34+166+172 37+55+92+45+6312+431+56+69+132 77+(123+94)(337+464)+2363.小明妈妈为小明买以上四种用品,一共花了多少钱?4.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地震,王林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分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金额如下表。
王林共给灾区捐款多少元?5.用简便方法计算:9+99+999+9999+99999。
参考答案1.③ ②④⑥ ⑤⑦2.760 600 292 700 294 10373.78+52+35+75=240(元)4.990元5.原式=(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5=111105《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达标检测21.算一算,填一填。
(1)(2)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72+66+134 119+978+81283+36+64+17 18+324+75+46+153.天天书店批发了一些图书,上午卖出152本,下午卖出230本,还剩248本。
天天书店一共批发了多少本图书?4.禾禾的妈妈去商场买了下面所有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5.春天小学四年级4个班为洪水灾区的灾民捐款。
四(1)班捐款458元,四(2)班捐款436元,四(3)班捐款464元,四(4)班捐款442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填空题1. 16 ÷ 4 = ?()A. 2B. 4C. 8答案:B2. 20 ÷ 10 = ?()A. 10B. 2C. 12答案:A3. 哥哥一天骑自行车骑了 30 公里,照片每张消耗 2 元,他一共粘了多少张照片?()A. 10B. 15C. 20答案:B4. 张老师去年 6 月份买了 2 条围巾,每条花了 15 元,她一共花了多少元?()A. 20B. 25C. 30答案:C二、判断正误题1. 45 ÷ 9 = 5。
()答案:正确2. 77 ÷ 11 = 6。
()答案:错误3. 我们班有 30 张桌子,5 张桌子为 uncorrect。
()答案:错误4. 5 可以被 1 整除。
()答案:正确三、计算1. 43 ÷ 7 = ?答案:6 余 12. 52 ÷ 6 = ?答案:8 余 43. 93 ÷ 12 = ?答案:7 余 94. 68 ÷ 15 = ?答案:4 余 8四、解决问题1. 一根绳子长 25 米,每次剪下来 2 米,可以剪多少次?答案:可以剪 12 次2. 小华买了 35 枚铅笔,把它们每 5 枚装在一个盒子里,可以装多少个盒子?答案:可以装 7 个盒子3. 妈妈做糖果共用了 1000 克的糖,分成每个糖 5 克,可以做多少个糖果?答案:可以做 200 个糖果4. 食堂有 60 个学生用餐,每桌就餐 6 人,可以排多少桌?答案:可以排 10 桌。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五年级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五年级亲爱的同学们,以下是我们五年级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答案。
请认真核对,确保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一、选择题1. A。
根据课文内容,正确答案是A。
2. C。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状语,选择C。
3. B。
根据语法规则,此处应使用B选项。
4. D。
注意题目中的主谓一致问题,正确答案是D。
5. A。
根据课文中的对话,选择A。
二、填空题1. 根据上下文,第一个空应填入“visit”。
2. 第二个空应填入“library”,注意首字母大写。
3. 第三个空应填入“often”,表示频率。
4. 第四个空应填入“reading”,根据句子结构判断。
5. 第五个空应填入“with”,表示伴随。
三、阅读理解1. T。
根据文章第一段,可以判断此题为真。
2. F。
文章第二段提到了相反的观点,故此题为假。
3. T。
文章第三段明确提到了这个信息。
4. F。
注意题目中的时态,文章中使用的是过去时,而题目是现在时,故此题为假。
5. T。
文章最后一段有提及,可以判断此题为真。
四、完形填空1. A。
根据句子结构和上下文,选择A。
2. C。
根据语境,此处应使用C选项。
3. B。
根据文章的叙述,选择B。
4. D。
根据语法规则,此处应使用D选项。
5. A。
根据文章的语境,选择A。
五、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60字的短文。
- 描述你上个周末的活动。
- 你去了哪里?- 你做了什么?- 你的感受如何?参考答案:上个周末,我去了公园。
那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和树。
我和家人一起散步,还玩了飞盘。
我们非常开心,因为天气很好,阳光明媚。
我感到非常放松,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测试卷的练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三单元的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祝你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