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应用题

三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应用题1. 超市里的苹果每斤 3 元,一箱苹果有 125 斤,买一箱苹果需要多少钱?解析:一箱苹果 125 斤,每斤 3 元,总价 = 单价×数量,即125×3 = 375(元)2.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 325 元,学校要购买 4 辆这样的自行车,一共需要多少钱?解析:一辆自行车 325 元,买 4 辆,总价 = 单价×数量,即325×4 = 1300(元)3. 每套校服 135 元,三年级有 5 个班,每班 40 人,给三年级全体同学每人买一套校服,一共需要多少钱?解析:三年级共有5×40 = 200人,每套校服 135 元,总价 = 单价×数量,即135×200 = 27000(元)4. 小明每分钟跑 128 米,跑了 5 分钟,一共跑了多少米?解析:速度×时间 = 路程,即128×5 = 640(米)5. 一本书有 218 页,小红每天看 3 页,多少天可以看完这本书?解析:总页数÷每天看的页数 = 看完需要的天数,即218÷3 = 72·s·s2,72 + 1 = 73(天)6. 果园里有苹果树 145 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3 倍,梨树有多少棵?解析:苹果树 145 棵,梨树是苹果树的 3 倍,梨树的棵数 = 苹果树的棵数×3,即145×3 = 435(棵)7. 一张桌子 158 元,一把椅子 85 元,买 5 套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解析:一套桌椅包括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套的价格为158 + 85 = 243元,买 5 套需要243×5 = 1215元。
8. 一头大象每天吃 185 千克食物,9 头大象一天吃多少千克食物?解析:一头大象每天吃 185 千克,9 头大象一天吃的食物量 = 一头大象每天吃的量×9,即185×9 = 1665(千克)9.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 256 千米,行驶 8 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解析:速度×时间 = 路程,即256×8 = 2048(千米)10. 一件上衣 238 元,一条裤子 165 元,买 3 套这样的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钱?解析:一套衣服包括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套的价格为238 + 165 = 403元,买3 套需要403×3 = 1209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精选5篇)

Please get the right person into the car, and get off the unsuitable perso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比较、对比、迁移类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设疑,引入新课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二、探究新知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
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4)小组汇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三位 数乘以一位数计算题

4
7
10
13
4× 878=
5× 681=
618× 6=
4× 481=
9× 815=
2
5
8
11
14
6× 209=
2× 439=
9× 437=
561× 9=
3× 748=
3
6
9
12
15
311× 3=
7× 772=
2× 826=
8× 436=
701× 5=
习题编号:1322-0-6-t-3-5第7页
姓名
3× 499=
752× 3=
3× 694=
9× 937=
592× 9=
2
5
8
11
14
7× 738=
196× 6=
485× 2=
854× 4=
5× 871=
3
6
9
12
15
2× 942=
4× 723=
4× 591=
4× 213=
500× 3=
第5页
姓名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日期成绩
1
4
7
10
13
964× 7=
姓名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日期成绩
1
4
7
10
13
619× 7=
5×129=
293× 9=
9× 745=
282× 4=
2
5
8
11
14
701× 4=
826× 7=
302× 6=
9× 507=
6× 224=
3
6
9
12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2.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件衣服、一箱牛奶和一袋大米,衣服的价格是123元,牛奶的价格是45元,大米的价格是78元。小华想知道,如果她给营业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总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如进位、对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2.教学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提出讨论主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2)学生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4)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思考探索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问题,通过适时提醒、变换教学方式等方法,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
3.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
(3)巩固: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位数乘一位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及时验算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难点:处理乘法中的进位问题,特别是连续进位的情况。
教具学具:•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口算复习:教师出示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如:26×4、115×5、224×4等,让学生快速口答,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2.笔算复习:教师再出示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题,如:48×3、135×2等,请学生尝试笔算,并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
3.情境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富饶的大海景象,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海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海产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海,去探究一下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展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等问题。
2.探究不进位乘法:教师以“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观察并思考。
o教师讲解:先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
如果乘积没有超过10,就不需要进位。
o学生试做: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的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小学数学新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了解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自主尝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3. 在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估算积是几位数。
教学难点: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笔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授:1、谈话交流:老师每天都骑自行车到学校。
2、出示例图:老师家————老道口————学校老师:“我骑自行车到校,每分钟行248米,到老道口需4分钟,再到学校需要5分钟”从老师的介绍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交流: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⑴老师家离学校有多少米?⑵老师家离老道口有多少米?⑶老道口离学校有多少米?根据学生的问答出示第⑴第⑵两个问题。
3、解决第⑴个问题(1)指名列式,师板书:248×4或4×248师:我们以前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该怎么算呢?这就是今天我所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出竖式算算看,注意在写竖式时我们一般要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
生独立尝试笔算,师巡视。
出示学生的笔算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认为谁的计算结果正确,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再计算一遍来检验先算个位,8×4=32,向十位进三,再算十位,4×4=16,十位写9,向百位进一,最后算百位,2×4=8,8+1=9,因此248×4的积是992。
②估算的方法来检验200×4=800,48×4超过100,因此积一定比900大得多。
(3)让做错的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并集体找出错在哪。
(4)指名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的计算过程。
(5)师小结:如果哪一位上满了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几,算的时候不能忘了进位。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2页信息窗1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经历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含义,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会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考考你。
课件出示表格。
(二)情境导入。
大家喜欢吃海鲜吗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吃。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海鲜市场上看一看!(多媒体展示情境图)真是大丰收啊!仔细观察情境图,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出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在市场交易忙碌的情景)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上节课我们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扇贝一共312千克,每千克3元。
这批扇贝能卖多少钱?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12×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2.根据“探究提示”自主探究探究提示(1)想一想怎样计算312×3,写出计算过程。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讲解自己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请同学们介绍介绍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把自己的算法写到黑板上。
(重点让生介绍自己计算的过程)算法1:口算。
个位:2个一乘3得6个一,也就是6;十位:1个十乘3得3个十,也就是30;百位:3个百乘3得9个百,也就是900;所以得到的结果是936。
算法2:用小棒摆一摆。
算法3:加法。
312+312+312=936算法4:竖式3 1 2× 39 3 6(通过摆小棒、口算等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为教授笔算的方法铺垫),让生充分感受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每种算法的算理,师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第一部分:概述1. 说明文章的主题:本文将就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展开讨论。
2. 简要介绍该主题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乘法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算之一,而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在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掌握这一技能不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实际意义,而且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及规则1. 阐述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基本概念: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是指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与一个个位数的数相乘的运算。
2. 介绍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基本规则:在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需遵循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乘的方法,然后将各位上的乘积相加得出最终结果。
第三部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1. 介绍列竖式的解题方法:列竖式是解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竖直排列被乘数与乘数,并按照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最终得到结果。
2. 介绍交叉相乘法的解题方法:交叉相乘法是另一种解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方法,通过将三位数的每一位与个位数相乘,然后将各位乘积相加得出结果。
3. 给出解题示例,详细解释解题步骤。
第四部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应用举例1. 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情况,说明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购物时的总价计算、距离与速度的关系计算等。
2. 详细分析实例,并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五部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拓展1. 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关联:比如与小学阶段学过的加减法、数学逻辑等的通联。
2. 给出相应拓展题目,进行解题讨论,提出解题策略和方法。
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介绍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以及应用举例和拓展,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的这一重要知识点。
2. 展望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应用:本文所介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课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老师板书竖式: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
1.对比练习
(1)(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
3.在○内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