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3课,主要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了猫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通过具体事例描述人物性格的课文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尤其是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猫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生字词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13猫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 强的北京韵味。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 3】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出示课件 4、5、6】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贪玩 解闷 花盆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 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蹭、遭”,翘舌音“职、折、蛇 ”。

其中有两个多音字“屏、折”, “屏”在这里读“ bǐng ”, 还有一个读音是“ píng ”,组词“屏风”;“折”在这里 读“ shé”,还有一个读音是“ zhé”,组词“折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虑 遭”。

“虑”半包围结构,注意“虍”的撇写长一些,下面的“心” 写得小一些,藏在虎字头的下面 。

“遭”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曹”,再写“辶”。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 7】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虑和顾虑。

枝折花落:枝断了 , 花也落了 ,“萧条”与“破败”的意思。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生气勃勃:形容气势旺盛的样子。

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 自由轻声读课文。

新课教学()分钟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可以提高自学能 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 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 指名读,交流。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它与人们相处的趣事的描述,展现了猫的可爱和人们对猫的喜爱。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猫这种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猫的古怪性格和与人们相处的趣事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描述的猫的古怪性格和与人们相处的趣事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4.分组学习的小组安排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跟读。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猫的动作和叫声,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课《猫》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课《猫》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课《猫》 (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猫》。

本文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猫的习性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猫的形象特点以及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的朗读节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猫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教学难点:1. 理解猫的形象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猫的性格。

2. 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养过小动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小动物的。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 教师提供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生字词。

3. 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交流猫的形象特点。

-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猫的性格特点。

4. 讨论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猫?他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的?-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猫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猫的形象特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阅读内容和语音语调。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13 猫》导入
通过谈论猫的形象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为后续的阅读做好
准备。

2. 课文阅读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快速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

2.逐段进行解析,注重生字词的理解和拼音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
的核心内容。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3. 语文练习
1.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

2.布置相关的语文练习题,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4. 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相关情节,增强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思考:你家里有宠物吗?你会怎样对待它?为什么?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能否自如地阅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2.课后作业:语文练习的完成情况和表现。

3.考查总结:通过课后考查,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13 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提供更好的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提升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

–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拼写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学习乐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3.提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课前准备
•复习相关知识点,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3. 学习内容
•按照课文的逻辑顺序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注重重点、难点。

4. 学习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与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内容延伸相关话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2.巩固生词,完成相关练习。

3.创作有关动物的故事或诗歌。

五、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13 猫》教案(1)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
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猫》,使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猫》的大意。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课文板书。

2.课文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3.图片资料或小动画,展示猫的生活习性。

4.相关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生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引入话题:你家养过猫吗?你知道猫的生活习性吗?•准备好课件和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世界。

2. 学习课文《猫》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关键词。

2.学生理解课文,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辅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生词搭配。

3. 活动展示1.展示猫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猫的特点。

2.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口头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猫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复习课文重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自主搜索有关猫的资料,并写一篇有关猫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猫》的学习,让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增加了学生对猫的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这篇课文,增加对猫的了解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当作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 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来。
3.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猫真老实。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 “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 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课文。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品词品句细细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写得小一些,藏在虎字头的下面 。
“遭”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曹”,再写“辶”。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虑和顾虑。
枝折花落:枝断了,花也落了,“萧条”与“破败”的意思。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生气勃勃:形容气势旺盛的样子。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1)复习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二)强化训练目标1.自读第二部分,想一想第二部分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分总)2.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板书: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 “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
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 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虑 职”等8个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 字形。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你们看,这只“猫”的动作是多么的温柔可亲啊,分明像一个孩子在向大人一一(生:撒 娇)
6师小结:是啊,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觉到的不是猫碰了他,而是猫像 一个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地蹭着他。由此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啊!谁能把作者的这 份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7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句子。 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猫脏的脚印比喻成“小梅花” 。让淘气的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非但不冒火, 反而赞赏它是“踩印了几朵小梅花” ,表达出老舍的爱猫之情。
②喜爱之情: 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理解“蹭”:
1“蹭”是什么意思?(磨、擦)
2请大家读句子,说说你从这个“蹭”字中读出什么味来了。生读文。
3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这个句子的意思大家都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老 师来演大作家老舍先生,谁来演猫呢?生表演。
4你们觉得刚才那位同学演得怎样?谁愿意再来演一次。
2.朗读第三节,读出老舍对猫既疼爱又赞赏的感情。
(二)品词品句体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 (第二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反复自由地朗读。
2.交流:
①词语:
更一一特别得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读好词句)
淘气一一顽皮。把小猫当作了孩子。(读好词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尽职抓痒稿纸咕噜 屏息凝视丰富多腔遭殃 彼此任凭逐渐
无忧无虑 贪玩解闷花盆性格古怪粗细各异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一句。
出示比较: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实在:的确。
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猫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 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板书总结: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小结这一节: 作者抓住了猫的性格中又一对矛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现来写,写得细致、逼真,说明作 者和猫的关系亲近,作者非常喜欢猫。
5.齐读第二节,把老舍爱猫的语气读出来。
[3]集体学第三节
1.师:老舍不仅喜爱猫的“老实、贪玩、尽职” ,而且喜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现,还喜 爱猫既胆小又勇敢的性格。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 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 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默读第一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 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自由朗读第一节,并用“一一”划出有关语句。
2•朗读交流。
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
① 的确 成天 无忧无虑 多么 屏息凝视 非……不可
(用“词素合成法”理解“屏息凝视”)
1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虑、职”等8个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字形。会用“无优无虑” “生气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 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绝不会一一嬉闹的猫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 爱。(读好词句)

句子:一根鸡毛……枝折花落。
板书:屋里一一耍个没完没了一一摔、跌、撞
院子里一一花草遭殃
请你用词素合成法理解“枝折花落”。
3.根据板书,说说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预设:说小猫温柔吧,它的确有时候很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有时候又那么 勇猛,别说老鼠和小虫,就是见到蛇也敢斗一斗。
5.小结:“老实,贪玩,尽职”集于猫的一身,的确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6.齐读第一部分,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2]小组学第二节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它一一(师指板书)
(2)猫很尽职。
(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4)这堂自习课真静啊!
4.阅读链接
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同样写猫,有什么不同?
预设:夏丐尊写对猫的喜爱,用了衬托的方法,从妻子孩子对猫的喜爱,表达自身的喜爱之 情。
预设:周而复写猫,是直接描写,写出猫的外形、动作、神态等。
板书内容:
气勃勃 天真可爱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蹭、遭”,翘舌音“职、折、蛇”。
其中有两个多音字“屏、折”,“屏”在这里读“bing”,还有一个读音是“ping”,组词“屏 风”;“折”在这里读“she:还有一个读音是“zhe:组词“折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虑遭”。
“虑”半包围结构,注意“虍”的撇写长一些,下面的“心”
四、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如何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归纳。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默读课文,学习用“摘句法”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揭题:出示猫的图片,你喜欢图中的小动物吗?说说它的样子。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好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 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享受。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生齐读: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2.小组学习第二节,提要求:
1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
3.交流朗读。
①猫的温柔可亲:
a.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b.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c.丰富多腔地叫唤
d.给自己解闷。
②比较
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它老实在一一
它贪玩在
它尽职在一一
4.一起来看课后第三题的小练笔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 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上面段落中红色的词“说……吧……可是……”写一段话。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预设: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
2分段:第一段:1、2、3自然段,第二段:第4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