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组成部分

合集下载

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

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

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表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见图1)。

所以,“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图1 “微课”教学资源组成2.“微课”的主要特点(1)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所以,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能够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所以又能够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微课课程总结(3篇)

微课课程总结(3篇)

微课课程总结(3篇)微课课程总结篇一“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教师学习与培训。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局部组成,它没有讲解的声音,在美丽的轻音乐中,悄悄地阅读文字,观赏画面,进而引发思索。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受一次思索“,可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洁易学。

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本钱低的特性,使用便利,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争论。

主要针对教师专业进展,内容直接指向详细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索。

现在社会进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利用网络来相互探讨教育教学也极为普遍。

网上也有许多的课堂教学视频,但大多数是完整的一整节课,40多分钟的在线视频,要从头渐渐看,而往往我们只是需要借鉴其中某一个学问点的教学内容,这样无疑是对时间和资源的一种铺张。

然而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

让学生能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对某个学问点的教学进展学习。

微课程是顺应时代的进展的产物,最终将制造一个新的学习潮流。

微课课程总结篇二现在是富饶的阅读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孩子理应是幸福的阅读者。

然而事与愿违,我发觉我的孩子在阅读兴趣,阅读数量以及阅读面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如何让孩子喜爱阅读呢?透过看《阅读策略》雷夫教师的才智让我有所感受。

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现在由于升学压力大,许多家长不太鼓舞学生进展课外阅读,认为这是不必要的铺张时间。

因此在家庭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会爱上阅读呢?同时,孩子阅读不只是个体行为,更需要能有人与之沟通,共谈阅读心得,共享阅读的体验和欢乐。

微课主要观点

微课主要观点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研究主要观点课题批准号1252015035课题名称借助“微课”提高小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吴连水所在单位鹤壁市淇滨区嵩山小学填表日期2015年9月6日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一、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课堂生态系统”。

1、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作文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作文练习、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课堂生态系统”。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微课简介

微课简介

"微课"简介"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微课"的组成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理念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宗旨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的组成和特点

微课的组成和特点

微课的组成和特点一、“微课”的组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3](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微课相关概念辨析

微课相关概念辨析

・课程整合 - 72 -2017年7月下 第14期(总第416期)10.3969/j.issn.1671-489X.2017.14.072微课相关概念辨析*◆郑小军摘 要 针对当前微课相关概念众多,令人望文生义、混淆不清的状况,给出微课与微课程的界定,并且讨论微课与微视频、课堂实录、微课件、说课、赛课、微课程、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消除概念困惑和认识混乱。

关键词 微课;微视频;课堂实录;慕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72-02Discrimination of Concept of Micro-lesson and its Related Con-cepts //ZHENG Xiaojun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 many micro-class related concepts.Many people are confused about these concep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confusion of concept, the author gives his defi nition of micro-lesson and micro-course,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icro-class and its related concept, such as micro-video,class-record video, micro-courseware, teaching report competition, micro-course, MOOC, and fl ipped classroom.Key words micro-class; micro-video; class-record video; MOOC1 引言当前,微课相关概念众多,包括微视频、课堂实录、微课件、说课、赛课、微课程、慕课和翻转课堂等。

微课是什么以及其特点

微课是什么以及其特点

微课是什么以及其特点1、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 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好微课组成三要素

好微课组成三要素

好微课组成三要素:技术、内容、表达“简单的技术、充实的内容和清晰的表达”,这是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认为的好微课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且,三个因素相加才能构成好的微课。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样解读三要素的。

如果微课仅仅是时间上的短、内容上的微,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让张艺谋拍一个十几分钟的宣传片,能叫微课吗?还要花几百上千万的制作费。

一些专业制作公司拍摄的微课,花费的时间与金钱也不少,虽然比普通一线教师制作的微课高端大气上档次得多,但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微课的意义,就在于适应了网络时代快节奏生活对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因此,它的制作、流通、更新也应该是碎片式的、快节奏的。

如果让普通一线教师多花几十倍的时间来制作一节几分钟到十来分钟的微课,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

你能保证你的微课真的有那么多受众、那么普遍的价值、那么长久的意义吗?我一直主张,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研究、教学、思考、写作等方面,至于技术制作之类,交给熟练的人做,教师没必要专门去学。

除非有特别需要,才值得花时间去学习某项复杂的技术。

我有一个“著名”的革命性技术的三项标准:一、与以前的技术相比有突破性的优点;二、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三、免费或廉价,易学易用,能很快入门。

微课制作技术也应该符合这三个条件,才有前途。

所以我提出:好微课=简单的技术+充实的内容+清晰的表达,能做到这三点就足够了,至于公司制作的商业性微课,又另当别论。

也许会有人说,如果再加点动画、特技,语速再快一点,你那个微课可以做得更好。

我承认,这完全有可能。

但对我来说,我最初的目的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一件事上花更多工夫呢?即使现在重做那门微课,我要补充和修改的也主要是内容,而不是技术。

对于我来说,易做、易用、易修改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还是我微课中的那句话:好微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至于风格是简洁好还是华丽好,我只能说对普通一线教师和学习者来说,简洁更好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的组成部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微课的组成部分
微课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学习任务单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

微课资源嵌入教学活动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两者融合的混合式学习。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资源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

“微课”资源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A.微课视频: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10分钟以内。

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
B.进阶练习:是微课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

进阶练习与一般常模测试不同,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查缺补漏学习过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
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实现学习的查缺补漏。

进阶练习以word文档方式提交。

C.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

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单以word文档方式提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