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构建了“乐意写(一、二)年级→自由些(三、四)年级→学会写(五、六)年级→独立些(七、八)年级的训练序列。其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过程与乐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需要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那如何正确把握写作课程目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有序训练

低年级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基本能说出图意,但是怎样才能将图的内容全面、流畅的写下来,还应当分两部进行训练。第一步,训练学生会写最简单的句子。第二步,训练学生写有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三年级为作文启蒙阶段,应以“放胆文”的形式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人,经历的事,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植物、小物件等,写出真情实感,而升入四年级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把内容写具体的训练,通过优秀作文和内容空洞作文的对比,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中那些内容不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补充内容。

进入高年级后,由于记叙的事物比较复杂,学生常常出现条理不清,

主次不分,缺乏想象等现象。因此,就要具体的指导学生编写作文的提纲,把文章的中心一层一层的表达出来,分清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把与表现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祥写,使文章主次分明祥略得当,还要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使“放胆文”与命题文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运用相结合,细水长流与作文强化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二、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乐意去写。只要写了,就会有收获,写作能力就会有提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有收获了,能力提高了,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这样的良性循环的局面一旦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费时多,效率低”的尴尬局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呢?

1.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写作目标中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

的内容”。这就是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谢一些想象类的作文。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成功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那些在成年人眼里没有生命的事物,在他们眼里大部分是有意识,有生命的。正如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佩、他常常想到月亮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鼓励小学低年级多写一些想象作文,不仅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的生命体验得到拓展,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2、要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除了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外,还必须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新课标》也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的束缚,鼓励自己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这与学生没有宽松的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很大的关系。从表达的内容上来看,学生喜欢写的内容,不让写或没有机会写,相反,学生不喜欢的内容,老师非要逼着写,写作内容完全被老师框死,这样做,学生怎么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呢?从表达方式来看,过分强调形式,规定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写才好,怎样写不好……这无异给学生戴上了一副副沉重的枷锁,使他们从此

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这给学生造成的内伤是很难愈合的,面且。这必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能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学生写作的兴趣会大大增强。而且,这种由写作产生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并由此形成热爱学习的内驱力,这无疑对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式作文由于受题目的限制,学生有时还不能完全自由表达,但是周记学生就能完全自由表达。本学期我们写了三篇周记,第一篇我让学生学习荷花后观察一种花,然后写。第二篇恰逢三八节,那周队会课上,我让学生给老师或妈妈做贺卡,双休日我又让孩子们为妈妈做一件事,周记就围绕三八来写,孩子们有写做贺卡的,有写做家务的,有写送礼物的......由于孩子们都亲自做了,有真切的感受,绝大部分学生都写的不错。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完全相同,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第三篇周记我没有限制内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孩子们写的内容更丰富,有写放风筝的,有写踢足球的,有写种花的......内容非常真实。

二、引导观察,丰富素材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有人曾提出:10岁儿童所细历的生

活足可应付小学时代所接触的作文题目,不必再引导学生去专门观察、认识事物。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就行了,不应把观察事物列入作文教学的范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学生作文时,有些题目所需的素材虽然是学生已经经历过的事物,但这种经历大都是无意注意。这些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的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因此,对这些事物,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

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

小学生写作时,一个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天下奇观”,等待着“舍已求人”、“勇斗歹徒”等感人场面的到来,当然,这些内容如果有的话应该写。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题材,例如一棵小草、一只虫、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想、心中的一点小秘密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认识生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知识的阅历较肤浅。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去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在此我有如下做法:

(1)组织学生进行有意观察。如开展“找春天”“找秋天”等活动。这学期按教材安排,我们的第一篇习作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三月初还很荒凉,如果让学生去写,只能凭印象去写,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很难写好。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对习作在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