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欠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交流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交流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交流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源检测电路:该电路负责对输入交流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
可以采用电压比较器等元件或芯片来实现,当交流输入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该电路会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
2. 触发电路:该电路负责接收电源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并根据需要进行触发操作。
触发操作可以是关断输出负载、关闭电源开关等。
可以采用继电器、晶体管等元件来实现。
3. 过压保护电路:该电路负责对输出负载进行过压保护。
一般来说,交流电源欠压出现的情况往往伴随着输出负载电压的异常变化。
因此,在交流电源欠压情况下,过压保护电路也应当起到相应的作用。
4. 过流保护电路:该电路负责对输出负载进行过流保护。
在交流电源欠压情况下,由于输出负载电压异常,很容易导致输出负载电流大幅增加。
因此,过流保护电路应当能够及时检测到过流情况,并触发相应的保护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应当结合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有不同的保护需求,因此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另外,设计时还应当注意选择适当的元件和线路布局,以确保保护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路欠压保护设计如何保护电路免受欠低电压的损害

电路欠压保护设计如何保护电路免受欠低电压的损害电路欠压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电路保护措施,其目的是保护电路免受欠低电压的损害。
欠压指的是电路供电电压低于一定的合理使用范围,这可能会对电路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电路的破坏。
因此,合理设计电路欠压保护系统对于确保电路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电路欠压保护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保护电路免受欠低电压的损害。
一、电路欠压保护设计原理电路欠压保护的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电路供电电压,当电路供电电压低于设定的欠压阈值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电路受到损害。
一般来说,欠压保护系统包括电压检测模块、触发控制模块和保护动作模块。
1. 电压检测模块:该模块负责检测电路供电电压的大小,通常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电压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压值进行处理。
这个模块必须能够精确地测量电压,并能够及时响应供电电压的变化。
2. 触发控制模块:当检测到电路供电电压低于设定的欠压阈值时,触发控制模块会发出相关信号,控制保护动作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触发控制模块通常由微处理器或电子开关电路组成,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3. 保护动作模块:该模块负责根据触发信号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根据具体的电路特点和需求,保护动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切断电路电源、降低电路负载、关闭关键设备等。
保护动作模块必须能够可靠地执行保护动作,并确保对电路的损害最小化。
二、电路欠压保护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和使用环境,可以采取不同的电路欠压保护设计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1. 欠压检测电路设计:欠压检测电路是电路欠压保护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实时检测电路供电电压,判断是否低于设定的欠压阈值。
欠压检测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电压传感器的选择、放大电路的设计和精确度要求等因素。
2. 保护动作策略选择:根据具体的电路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保护动作策略。
对于一些对电压波动敏感的电路,可以选择切断电源的保护动作;对于一些对电压波动相对不敏感的电路,可以选择降低电路负载或关闭关键设备的保护动作。
过欠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过欠电压保护电路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设计是一种用于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免受低电压损害的电子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输入电压是否低于设定值,如果低于设定值,就会触发保护装置,从而切断对电路的供电,以避免电路和设备的损坏。
在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检测电压的稳定性、工作电压的范围、触发电压设定以及触发的保护机制。
首先,稳定性是保证欠电压保护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检测电压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稳压电源,如使用稳压二极管或稳压模块等。
这些稳压电源可以提供经过滤波和稳定化处理的电压,从而减少电压波动对检测电路的干扰。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等电子元件来制作一个高精度的检测电路,以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工作电压的范围是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电路中的元件和设备都有一定的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如果电压低于该范围,就会导致电路和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受损。
因此,在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时,应该根据实际应用来选择适合的工作电压范围,并确保保护装置可以在此范围内正常工作。
第三,触发电压的设定是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触发电压是指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值时,保护装置将其切断的电压阈值。
触发电压的设定应该根据被保护电路和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来确定,以确保在电压降低到危险范围之前,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地触发。
最后,触发的保护机制是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触发保护装置后,保护电路应该能够切断对电路和设备的供电,以避免损坏。
可以采用电子开关或继电器等元件来实现保护装置的触发和断电。
此外,还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单片机等微控制器来实现更复杂的保护逻辑和控制功能。
总结起来,设计欠电压保护电路需要考虑检测电压的稳定性、工作电压范围、触发电压设定以及触发的保护机制。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电子元件和设备,我们可以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欠电压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免受低电压损害。
欠电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欠电压保护电路的设计概述:设计要点:1.阈值设定: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阈值的设定。
阈值设置应适应所需的负载电压范围,并使负载在电源电压降低时及时断开以避免损坏。
2.反馈机制:为了确保欠电压保护电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准确的测量电路可以用于检测电源电压和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异。
3.继电器或开关:当电源电压低于阈值时,继电器或开关可以断开负载电源以保护电路。
选择适当的继电器或开关至关重要,需要考虑负载电流和电源电压。
具体设计步骤:1.确定阈值:根据负载要求和电源能力来确定所需的欠电压阈值。
可以考虑使用可调电压参考电路,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调整欠电压阈值。
2.设计反馈机制:使用电压差放大器或比较器来测量电源电压和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将负载的供电电压输入一个反馈回路中的比较器来实现。
当电源电压下降到阈值以下时,比较器将发出一个触发信号。
3.选择继电器或开关:根据负载电流和电源电压来选择适当的继电器或开关。
确保选择的继电器或开关具有足够的容量来断开负载和电源之间的电流。
4.连接电路:将反馈机制和继电器或开关连接到相应的电路中。
确保合适地连接电源和负载以实现正确的欠电压保护。
5.调试和测试: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保护电路按照预期工作。
测试电路的性能,包括阈值的准确性、反馈机制的可靠性和继电器或开关的运行情况。
总结:欠电压保护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保护机制,可以帮助防止因电源电压低于阈值而引起的设备损坏和故障。
通过设定适当的阈值、设计准确的反馈机制和选择适当的继电器或开关,可以实现可靠的欠电压保护。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仔细考虑负载要求、电源能力和电路的性能,以确保保护电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大赛试题

试题一:过欠电压保护电路设计要求:1.电网电压≥250伏,或者≤180伏时,经3-4秒钟切断用电器的交流供电,同时指示灯显示过电压状态。
2.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经3-5分钟延迟后,自动恢复用电器的供电,同时指示灯显示正常工作状态。
试题二: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要求:1.测频、显示范围为:1H Z~1MH Z;2.显示采用六位十进制方式。
试题三:音调控制电路设计要求:1. 通频带:20H Z~20KH Z;2.音频控制范围:低音100H Z:±12dB;高音10Khz:±12dB;3.失真度:γ≤2%试题四:智能化函数发生器设计要求:1.在键控方式下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波形;2.波形的极性、幅度、周期、占空比(对矩形波而言)可以任意设置和修改;3.参数要求:频率范围:10H Z~10KH Z;幅度要求:波形幅度U pp≤10伏;方波上升时间小于2μS;三角波非线性失真小于1%。
试题五:智能化TTL集成电路测试仪设计要求:1.系统能对基本TTL集成芯片进行区分;2.系统能实现对基本TTL集成电路芯片的测试功能(如测试74LS00、74LS02、74LS08、74LS32和74LS274、74LS373等器件);3.测试结果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若芯片功能正常,则绿色发光二极管亮;若功能错误,则红色发光二极管亮。
试题五:温控系统设计要求:1.在20℃~70℃温度范围内,按照任意设定的理想温度可以进行恒温控制,控制误差不超过±1℃;2.当温度超过额定值时,发出响铃报警信号;3.实测的水温和需要达到的理想温度均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试题六:多参数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可以来集两路参数、参数分辨率为8位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2.两路参数对应的直流电压均在O v~5V范围内变化,要求对通道0每隔1s采样一次,共采10次;对通道1每隔5s采样一次,共采20次;3.将不同通道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以电压值的形式分别显示在CRT屏幕的不同区域上。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

buck型DC-DC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转换器,用于将高压直流电源转换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
在设计buck型DC-DC变换器时,保护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可以有效保护电路和相关元器件,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保护电路的设计入手,对buck型DC-DC变换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1. 保护电路的作用保护电路是buck型DC-DC变换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过流、过压、过温等异常情况对电路和元器件造成损坏。
通过及时检测异常信号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电路的故障和损坏,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2.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过流是buck型DC-DC变换器中常见的故障情况之一,如果电流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将会对电路和元器件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设计过流保护电路时,需要合理选择电流传感器和保护元件,并设置合适的保护触发门槛。
常用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限制器、熔断器和过流保护芯片等,通过这些器件的合理组合可以实现对电路的有效保护。
3. 过压保护电路设计过压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情况,当输入电压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将对电路和元器件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设计过压保护电路时,需要考虑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和保护触发门槛,并选择合适的过压保护器件进行搭配。
常用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芯片、击穿二极管和电容滤波器等,通过这些器件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防止过压对电路的损坏。
4. 过温保护电路设计过温是buck型DC-DC变换器中的另一个重要故障情况,当工作温度超过元器件的最大承受温度时,将会导致电路的失效和损坏。
在设计过温保护电路时,需要合理选择温度传感器和保护器件,并设置适当的保护触发温度。
常用的过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开关、热敏电阻和温度保护芯片等,通过这些器件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及时保护。
5. 其他保护电路设计除了上述提到的过流、过压和过温保护电路外,buck型DC-DC变换器的保护系统还需要考虑短路保护、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失稳保护等其他故障情况。
蓄电池供电系统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4) 当输入电压由欠压转为正常值时,比较器U1A输出恢复至高电 平,此时输入电压为:
(5)
• 147 •
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
电平转换电路由电阻R8、二极管D4、电阻R11、开关管Q1、电 阻R9、二极管D5组成。当过压或欠压时,比较器U1B或U1A输出低电 平,则二极管D2或D6导通,节点 / VP为低电平,二极管D4截止,开 关管Q1关断,输出高电平信号SD,断开功率负载。
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
蓄电池供电系统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 田普涛 徐晓伟
引言: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蓄电池作为清洁、高效的 储能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电力系统中,如手持智能设备、 电动汽车、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 称AUV)等。由于内部的化学反应,蓄电池会表现出大量的非线性现 象,当输出电流逐渐增大时,电压会逐渐下降(其关系近似于反正弦 函数)。而且诸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在过放电后会永久失效,因此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蓄电池的过放电进行保护。
图1 保护电路组成框图
1.1 电压保护电路原理 电压保护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包括电压取样电路、过压保护
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保护信号隔离上传电路。
36v欠压保护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36v欠压保护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36v欠压保护电路图(一)电路工作原理:输出电压低于规定值时,反映了输入直流电源、开关稳压器内部或者输出负载发生了异常。
输入直流电源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之下时,会导致开关稳压器的输出电压跌落,输入电流增大,既危及开关三极管,也危及输入电源。
因此,要设欠电压保护。
简单的欠电压保护如图1所示。
当未稳压输入的电压值正常时,稳压管ZD击穿,晶体管V导通,继电器动作,触点吸合,开关稳压器加电。
当输入低于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值时,稳压管ZD不通,V截止,触点跳开,开关稳压器不能工作。
开关稳压器内部,由于控制电路失常或者开关三极管失效会使输出电压下降;负载发生短路也会使输出电压下降。
特别在升压型或反相升压型的直流开关稳压器中欠电压的保护是跟过电流保护紧密相关的,因而更加重要。
实现方法是在开关稳压器的输出端接电压比较器,如图2所示。
正常时,比较器没有输出,一旦电压跌落在允许值之下比较器就翻转,驱动告警电路;同时反馈到开关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使开关三极管截止或切断输入电源。
36v欠压保护电路图(二)电路工作原理:本电路由11个元件组成,电路简洁,反应灵敏,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宽广,电压范围和功率容量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器件而改变,并且可采用贴片元件,使体积进一步减小。
电路如上图所示。
在电压正常的情况下,b点电位较高,故a点电位相应也较高;晶闸管导通,所以Ql导通,输出端的负载正常1工作。
当输入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b点电位相应下降,Q2导通程度减弱使a点电位降低,可控硅关断,使Ql截止,切断了对负载的供电。
当外部电压正常或电池充足电后,对其手动复位即可。
若需安装指示电路可按下图所示安装,采用三色发光二极管进行指示即可。
本电路可用于电动车、充电灯、矿灯等对铅酸电池进行过放电保护,也可接入低压直流供电回路中保护负载。
在此,在应用铅酸电池的场合中,应尽量加装欠压保护器,并能在单格电压降至1.9V左右时实行保护,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过欠电压保护提示电路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9101 班学生姓名:曾凡林学生学号: 200916010111 指导教师:潘湘高完成时间:2011.6.4报告成绩:摘要当异动的电网电压高于或低于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时,过、欠压报警装置能自动切断用电设备的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
当电网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后,经过过、欠压报警装置电路的延迟,将自动恢复电网电压对用电设备的供电,保证了用电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当电网交流电压≥250V或≤180V时,经3~4秒后本装置将切断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
在电网交流电压恢复正常后,经本装置延迟3~5分钟后恢复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
ABSTRACTWhen the voltage changes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bove or below the normal operating voltage range, too, under-voltage alarm device to automatically cut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equipment in order to play a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When the grid voltage back to the normal range after, and under-voltage alarm circuit of the delay in the resumption of the automatic voltage power supply to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run normal. When the power grid or ≥ 250V AC voltage ≤ 180V when, after 3 to 4 seconds after the device to cut off the exchange of electricity supply equipment, while using light-emitting LED warning. AC voltage in the grid back to normal after delays in the device 3 to 5 minutes after the resumption of exchange of electricity supply equipment.目录引言 (4)1、设计任务及要求 (4)2、电路的系统硬件 (4)2.1电路的设计步骤 (4)2.2电路的简介 (4)2.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5)2.4继电器的特性 (5)3、电路的设计思想 (7)3.1电路工作原理 (7)结论 (9)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引言当异动的电网电压高于或低于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时,过、欠压报警装置能自动切断用电设备的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
当电网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后,经过过、欠压报警装置电路的延迟,将自动恢复电网电压对用电设备的供电,保证了用电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1、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过欠电压保护电路,当电网交流电压大于250V或小于180V时,经3~4s本装置将切断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并用LED发光警示。
(2)在电网交流电压恢复正常后,经本装置延时3~5分钟后恢复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
2、电路的系统硬件2.1电路的设计步骤1)电路的简介2)电路涉及的元器3)元器件的性能4)电路的工作原理2.2 电路的简介本例电源过、欠压保护电路采用电位器调节上下限保护电压,通过触发单向晶闸管的导通,驱动继电器来切断工作电源,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本电路的组成分过电压保护和欠电压保护两部分,均有单向晶闸管,继电器和保护电压调节电位器组成。
2.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2-1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在工作时,电路中的四只二极管都是作为开关运用,根据图2-1的电路图可知:当正半周时,二极管D1、D3导通(D2、D4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当负半周时,二极管D2、D4导通(D1、D3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负半周。
2.4继电器的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4.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4.2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
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
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
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
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2.4.3继电器测试1)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
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 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
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
2.4.4晶闸管简介晶体闸流管简称晶闸管,也称为可控硅整流元件(SCR),是由三个PN结构成的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在性能上,晶闸管不仅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还具有比硅整流元件更为可贵的可控性,它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
晶闸管的优点很多,例如: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反应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声、效率高,成本低等。
因此,特别是在大功率UPS供电系统中,晶闸管在整流电路、静态旁路开关、无触点输出开关等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晶闸管的弱点:静态及动态的过载能力较差,容易受干扰而误导通。
晶闸管从外形上分类主要有:螺栓形、平板形和平底形。
晶闸管的工作条件有如下几点:(1)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无论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关断状态。
(2)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
(3)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3、电路的设计思想3.1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中,继电器K1、晶闸管VDH1与RP1组成过电压保护电路,继电器K2、晶闸管VDH2与RP2组成欠电压保护电路。
交流电源经过降压变压器T降压、桥式全波整流,变为低压直流电压后,通过R1、R2的分压,输出电源电压变化的取样电压。
一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P1取出上限控制电压,加至晶闸管VDH1的触发端,当电源电压超过最高限制电压后,VDH1被触发导通,继电器K1通电吸合,通过常闭触点将被控电源切断。
另一路通过RP2取出下限控制电压,加至晶闸管VDH2的触发端,当电源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晶闸管VDH2被触发导通,继电器K2通电吸合,将被控电源接通,当电源电压为设定的最低电压时,晶闸管VDH2因触发电压降低而截止。
继电器K2断电释放,常开触点断开被控工作电源。
与继电器K1、K2并联的二极管VD1、VD2为单向晶闸管的续流二极管,用来保护单向晶闸管,SB为复位开关。
图3-1 过、欠压保护电路结论中小型设备在电网电压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往往会因无法正常工作而损坏,本课题的内容是当异动的电网电压高于或低于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时,过、欠压报警装置能自动切断用电设备的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
当电网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后,经过过、欠压报警装置电路的延迟,将自动恢复电网电压对用电设备的供电,保证了用电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当电网交流电压≥250V或≤180V时,经本装置将切断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
在电网交流电压恢复正常后,经过本装置恢复用电设备的交流供电。
致谢本课程设计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得道理。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此,谨向陆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参考文献1、王华奎电子电路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2、王恺电子线路仿真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3、钱聪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54、肖景和实用报警电路300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5、赵晶电路设计与制版Protel99高级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