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期末备考作文《学会列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期末备考作文《学会列提纲》

教案对 ,甜的吃 ,酸的也吃!可这梨……也太酸了吧!梨虽然酸 ,但这是最好的奖赏!点评:本文叙事确实灵活生动 ,以一个对话形式来开篇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经过写得亦是精彩 ,先有设置悬念 ,后有二伯启发的道理 ,通过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将这一事件写得富有趣味 ,最后以“我〞的领悟收束全篇 ,点明了文章主旨。

例2.原来 ,我是如此任性时光在白日与黑夜的光线间跳跃 ,很多事情被它一扫而光。

风儿却又把它们勾起;思绪在往事中回梭 ,终停落在那一页记忆之纸上。

我低着头 ,望着自己脚上那双掉了点皮的皮鞋 ,在人群中匆匆走过 ,地上印下了我急躁与烦乱的步伐。

我想起了今早上被同班同学欺侮的情景 ,心里既羞愧又可怕 ,一丝丝火辣在我脸上燃烧。

我萌生了“再买一双〞的念头。

我迈着欢乐而又担忧的脚步走进家门 ,对着那一向很勤俭的妈妈 ,喉咙却仿佛被棉花塞住了 ,半天吐不出个字儿来 ,可又害怕明天仍被笑话 ,许久之后 ,我才慢慢地张开口:“妈 ,我……我想……想买一双新鞋……子。

〞母亲停下手上的活 ,望了望我 ,又望了望我脚上的鞋 ,继而又忙着自己的活儿 ,只是许久 ,才平静地说:“家里光景不怎么好 ,我没太多的钱 ,能用就将就着用吧。

〞说完 ,又瞄了我一眼。

我知道 ,如果我依旧是穿着这双鞋去上学 ,便仍会被笑话的。

对于敏感的我 ,一句无谓的嘲笑也足以让平静的大海波涛汹涌 ,我无法忍受那刺耳的嘲笑。

我固执地答复:“我要买鞋!〞母亲默不作声。

“我要买鞋。

〞我嚷着。

“不行。

〞母亲坚决地答复。

我怒了 ,拿起书包狠狠地往地上摔。

“哼 ,不行就不行 ,吝啬鬼!〞我说完 ,便向门外冲出去 ,委屈的心化成一颗颗豆大的泪珠从脸上滑落下来。

太阳渐落山了 ,有气无力地发出微弱的光辉。

我躺在离家不远的公园草坪上 ,望着天上飘浮的几朵白云 ,心中不停地骂着妈妈。

黑夜的冷风向我袭来 ,如同刺般扎着我的皮肤。

饥饿卷席着我 ,不禁在肚子里唱起“空城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供一个概述。

以下是
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背景、情节、主要人物
等要素。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型,了解其构造和运用。

二、基础知识复习
1. 复习词语的词义、拼音、词性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熟悉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阅读理解
1. 练习阅读短文或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分析短文或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推理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
1. 练习书写短文、作文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 学习合理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语言错误。

五、背诵和默写
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默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巩固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其他技巧
1.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进行复习。

3.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概述,希望能对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 总结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情节,并能够简要概括。

二、词汇复习
1. 复习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根据课本提供的词汇表,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

三、语法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学习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介词用法等。

2. 掌握每个单元中的重点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在自己的写
作中。

四、写作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人物描写、写景描写等。

2. 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 阅读课外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参加语文俱乐部或写作班,与他人交流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
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复习 提纲
〖现代文〗
1.《春》
⑴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⑵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济南的冬天》
⑴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⑵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⑴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⑵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⑶文体:议论文。
9.《猫》
⑴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10.《动物笑谈》
⑴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⑶吕不韦,战国末秦相。
⑷《穿井得一人》文学体裁:寓言。
⑸出自《吕氏春秋》的寓言: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10.《杞人忧天》
⑴选自《列子·天瑞》
⑵《列子》的作者,旧题为列御寇著,也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列寇,战国道家人物。
⑶《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名著〗
1.《朝花夕拾》
⑴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鲁迅。
7.《再塑生命的人》
⑴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⑵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⑶文中作者的家庭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⑷主旨: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她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
8.《纪念白求恩》
⑷代表寓言:
《狼和小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期末总复习专题03: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专题03: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总复习专题专题02: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知识能力点一:赏析重要词语【中考真题】例一:(2022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⑴探听着,热烈地希望着,有访问一位受伤的将军.....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将劫后的长治城比喻成“受伤的将军”,突出长治城的坚强与威武,表达作者的心痛与崇敬。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语的特殊用法(修辞)。

很明显,本题加点的词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二:(2021年福建卷)1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⑴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

【解析】此题考查动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侧重动词的情感色彩分析。

动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动词的表达效果主要有:①具体细致地描绘事物的复杂情态;②准确生动地描写动作的全过程;③刻画人物的行为特征,表现特定情境;④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情感;⑤表示强调。

“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

例三:(2020年福建卷)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⑴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

(赏析加点词语)(2分)参考答案:“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解析】此题考查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形容词是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它可以表示描摹对象的状态、性质、颜色、形状等,许多形容词的前边可以加表示程度的副词来修饰。

句中的“枯瘦”就是抓住村庄的状态来描摹的。

结合语境,我们可知瘟疫弥漫下的村庄萧条、了无生气,就像枯瘦的病人。

例四:(2018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6分)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指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指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指南目标本期末复习指南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复习语文上册内容,提高语文水平,达到以下目标:- 熟悉并掌握上册所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复习内容1. 课文复习- 逐课复习教材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意思、结构、重点词汇和句型等。

-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 通过朗读和默写巩固课文的记忆。

2. 词汇复习- 复习并掌握上册所学的词汇,包括词义、读音和用法。

- 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句型复习- 复习并掌握各种常用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 运用不同的句型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

4.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中的相关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多读一些其他的文章、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

5. 写作能力- 复习并掌握书面表达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和语言表达等。

- 练习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复习方法和建议-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和内容。

- 制作复习笔记或mind map,将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形式。

- 多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

- 多参加语文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注意事项- 按时复习,不要拖延到最后。

-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 注意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的要求,按要求作答。

- 多做试卷模拟,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

希望以上复习指南能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取得好成绩!加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总结资料一重点字音、字形资料二重点词义资料三古诗文名句一、古诗词名句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山岛竦峙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9.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二、古文名句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部编版)专题01七年级上册字音字形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部编版)专题01七年级上册字音字形知识

专题01 七年级上册字音字形知识一、考试内容1.字音多考查多音多义字、近音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和一些常用字。

其中以形声字为最多(其中又以声旁部分表音的字为最多)。

(1)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多种读音,这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例如:“咬文嚼字”的“嚼(jiáo)”易被误读成jué。

?(2)音近字,就是读音相近易混的字,例如:鞠躬尽瘁(cuì)、荟萃(cuì)、精粹(cuì)、心碎(suì)。

(3)形声字,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和该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该字的读音有关。

如“液”字,该字的形旁表示其与水有关,而声旁则提示了该字的读音。

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

(4)习惯性误读字,是指那些常见的、易被误读的字,主要是指生活中常用的字当中那些受方言发音习惯等的影响而容易被误读的字。

这也是字音题的考查热点之一。

比如“档案”中的“档(dàng)”就常常被误读为dǎng。

2.字形多考查错别字,一般为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的混淆和误用。

3.拼音题考查范围是人教版课内的字词,一般是书下注释和书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二、考试题型字音字形题主要着眼于汉字的正确的认读和书写。

在题型上以客观题为主,亦即选择题,基本表述为:选出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选出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形全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题型特点: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

单项选择题强调答案的惟一性,因此在解题时要充分发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语文字音、字形类的选择无非是“完全正确的”“不完全正确的”或“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答题技巧:其一先审题干,精读题干找准关键词。

其二再审题肢,看看是考察对知识的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还是多音多义字、形近字等。

其三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筛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文言文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
(2)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3)投以骨( 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4)一狼仍从( 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5)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6)一狼洞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7)屠乃奔倚其下(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8)顾野有麦场( 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2)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3)意暇甚( 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4)身已半入( 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
(2)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二、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1.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子女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3.去.后乃至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屈、委托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7.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
8.不亦君子
..乎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0.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1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12.匹夫
..不可夺志也古义: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
14.非宁静
..无以致远古义:精力集中今义:安静、不嘈杂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
17.少.时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18.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9.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21.身亡所寄.古义:依附,依托今义:寄托
22.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今义:知道
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部。

1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1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译文: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17.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译文:日月星辰,也是聚集的气体中发光的东西。

四、文言文之词类活用
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五、文言文之通假字
1.尊君在不( 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七、文言文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3.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4.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拟,相比)
6.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7.太丘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
8.门外戏( 玩耍)
9.相委而去( 委,舍弃;去,离开)
10.下车引之( 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12.学而时习之( 按时)
13.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1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19.学而不思则罔( 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20.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21.静以修身( 个人的品德修养)
22.俭以养德( 培养品德)
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4.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才干)
25.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
26.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
27.意与日去( 消失,逝去)
28.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 接触社会)
30.将复何及( 来得及)
31.一狼径去( 径直)
32.屠暴起( 突然)
33.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35.苫蔽成丘( 覆盖、遮盖)
36.目似瞑( 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 狡猾)
38.眈眈相向( 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 跟从)
40.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 看,视)
42.积薪其中( 柴草
43.又数刀毙之( 杀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 假装睡觉)
47.止有剩骨( 仅,只)
48.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 这里指攻击)
50.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 倒塌坠落)
52.天果积气( 果然、果真)
53.只使坠( 纵使,即使)
54.充塞四虚( 四方)
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56.国人道之( 讲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