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城区大图,大家先睹为快(原摄图)

合集下载

吴家山街道

吴家山街道

社会事业
1
教育事业
2
科学技术
3
文体事业
4
医疗卫生
5
社会保障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吴家山街道有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3622人,专任教师219人;小学5所,在校 生8480人,专任教师4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14人,专任教师308 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 生4222人,专任教师354人;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4800人,专任教师165人;区老年大 学1所。
社会保障
2011年,吴家山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02户,人数172人,支出36.6万元,比2010年增 长9.3%,月人均178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4户,人数301人,支出 29.6万元,比2010年减少15%,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13.5%;全年共发放“春节慰问物 资”666份,为55户特困户发放“两节”慰问金元,春荒救灾物资27份,为10户特困家庭发放临 时救济金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2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 128万元,比2010年增长17.8%。有社区服务设施1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2个; 有慈善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8000元,使70户(次)困难群众受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 数达3301人,收缴参保费51万元,通过地税划扣方式收缴社会保险189万元。
01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人口
Hale Waihona Puke 05 经济07 交通
目录
06 社会事业 08 历史文化

蔡甸生态文明新城区

蔡甸生态文明新城区

武汉蔡甸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区引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2013-12-05 09:52:45来源: 新华网有0人参与分享到新华网武汉12月5日电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武汉市蔡甸区政府在后官湖区域先行先试,通过后官湖绿道建设规划锁定了生态红线,为城市生态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蔡甸后官湖郊野绿道隶属于武汉城市绿道体系中的郊野绿道,依托于后官湖沿岸滨水生态景观,是知音湖-索河郊野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长度110公里,占地总面积约550公顷,预计投资6亿元。

后官湖郊野绿道从汉阳月湖主题公园绿道引出,沿琴台大道、江城大道、天鹅湖大道向西经索河渡口至嵩阳山森林公园和索河风景区。

绿道规划兴建I级驿站24个、II级驿站48个、自行车道110千米、人行步道60千米、游艇码头10座。

作为全市规划建设的六个生态绿楔之一,在后官湖郊野绿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首先,为阻止湖岸线被周边的房地产项目蚕食,区政府自2011年底依法要求沿湖十多个楼盘将规划红线退后50米,为绿道建设让出空间。

其次确保湖水洁净,在全市率先取缔湖泊珍珠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

第三,完全拆除索子长河和后官湖内的拦网,严禁人工投放饵料避免污染水质。

第四,关停沿湖规模畜禽养殖小区7家。

第五,采石企业由高峰期的300多家减少到目前6家,今年将全部取缔,同时关停化肥厂、水泥厂等10多家“城中厂”,依法淘汰29家落后产能,全区30多家实心粘土砖厂实现全面关停。

通过综合手段治理,全区重点湖泊、河流水质现已全部恢复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后官湖被武汉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储备水源。

截止目前,绿道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已完成44公里的路基、水稳、沥青及路缘石的铺设;完成标识标牌15处,完成自行车标识90余处;沿线植树近7万株,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沿线绿化率达98%,修建驿站4处,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预计全长110公里绿道可于2014年年底全部建成。

蔡甸将崛起17个风情小镇

蔡甸将崛起17个风情小镇

蔡甸将崛起17个风情小镇蔡甸将崛起17个风情小镇蔡甸新闻网讯奓山318国道南侧,一片米黄色的现代化民居拔地而起,中间的小广场和步行街也正在建设之中。

在它们附近,就是美丽的小篬湖。

大集街,一条长3500米、宽100米的人工河由西向东直通后官湖,一排排居民小高楼倒映在湖水中。

不远处的小山上,树木葱郁,鸟语花香。

它们是正在兴建的新型宜居小镇,奓山的叫白鹤泉小镇,大集的叫莲溪小镇,是蔡甸重点打造的“八大风情小镇”中的两个。

按计划,八镇将于两年内全部建成,改变蔡甸的城镇面貌,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村民新生活:住上湖景房,楼下有商圈6月7日下午,58岁的李云作来到奓山新社区,探望他即将分得的新房。

李云作是原奓山街联盟村农民,以种地为生,家里有130平方米的平房,还有6亩多地。

2011年,联盟村的地块被纳入奓山新社区建设,李云作家的地被征,得到补偿约5万元;房屋随后也被拆迁,他住进了临时安置房。

和李云作一起拆迁的,有联盟村、联谊村、小东村等10多个村的村民。

在安置房里,他们眼看着村子和稻田慢慢消失,全新的还建楼房拔地而起。

去年9月开始,706户村民率先搬进奓山新社区,从农民变身为新居民;今年6月底到7月初,还将有872户农民作为社区二期居民搬进来。

李云作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目前还没开始抓阄选房,但他已经得知自家户型是12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

最近每天下午,他都要来社区里转一圈,有时还去楼内参观,提前感受一下乔迁之喜。

“房子里面已经装修好了,非常整洁漂亮,我们买了家具就可以进去住。

”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33岁的周刚,则已经成为奓山新社区首期居民。

他原是联谊村村民,以前一家三口住在两层楼的房子里,“尽管生活条件在村里还算不错,但总感觉冷冷清清的。

开着小面包车行驶在村路上,不到两天就变得灰头土脸。

”那时他还很羡慕附近的星光村社区,整个社区沿路看不到垃圾,巡逻车24小时巡逻保障居民的安全。

如今,这样的生活也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将新房好好装修了一番,“今后可以在家门口逛街购物,在阳台上观赏湖光美景。

【大美荆门】穿越大半个荆门拍摄雨后绝美荆门,美到你不敢看!

【大美荆门】穿越大半个荆门拍摄雨后绝美荆门,美到你不敢看!

【大美荆门】穿越大半个荆门拍摄雨后绝美荆门,美到你不敢
看!
大美荆门
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冷雨过后,今天荆门迎来了雨过天晴。

天空如洗,大朵大朵的白云绽放在澄澈的蓝天上,不少网友纷纷在朋友圈Po出了蓝天白云的美图。

为了记录荆门远离雾霾,晴空如洗的美好一天,荆楚荆门记者安从斌穿越了大半个荆门城,驱车前往城区多个游园景点拍摄蓝天白云的照片。

下面请你屏住呼吸,一大波美图即将来袭,就是要颠覆你心中对荆门的印象!偷偷告诉你,这些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哦~
站在岚光阁拍摄的荆门全景
有了蓝天白云的映衬,这些高楼大厦显得更加“高大上”了!
蓝天白云下的星球商业中心
华侨大厦看着是这样
柏景酒店看着是这样
文化宫附近看着是这样
人力资源局看着是这样
体育文化中心看着是这样
荆门大酒店是这样
正在建设中的万达广场连拥挤的街道都变美了~
各大游园风景区更是美不胜收
今天的生态运动公园
今天的天鹅湖公园
凤凰水库美Cry了~
海慧沟的盘山公路
远处的黑山电视塔
登上岚光阁,俯瞰荆门城市全景,林立的高楼也是十分壮观
红红的枫叶,愿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一辆货车从天鹅湖公园对面的铁路上驶过,仿佛载着荆门人驶向了更美好的明天。

工作照:持手机拍摄的本网记者
荆门这么美,你真的造吗?
(摄影:安从斌编辑:荆楚荆门编辑部)。

蔡甸“知音汇”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武汉规划研究院

蔡甸“知音汇”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武汉规划研究院
10
一、审时势——背景及要求
Idyllic Urban Complex Concept Planning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3 理思路
thinking
新思维 · 新转型
突破传统城乡规划范式
对标武汉市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标准、建设任务、保障措施的要求,本次规划应是“产业规划(定功能)+主题策划(定特色)+空间规划(定布局)”三者综合的统筹 性、全局性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整体打造、综合示范,整合项目、聚合资金,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五) 突出“持续”理念
坚持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不是人工打造的盆景,更不能借此机会,开发房地产或度假村之类的大规模建设项目,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在各建设主体各有侧重、各取所需的基础上,为农业、农村、农民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全 新生产、生活方式。
(三) 突出“生态”理念
坚持宜居宜业,三生统筹。生态是都市田园综合体的根本立足点。要把生态的理念贯穿到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外延之中,要保持农村田园生态风光,保护好青山绿 水,留住乡愁,实现生态可持续。要建设循环农业模式,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绿色发展模式。将生态绿色理念牢牢根植在田园综合体之中,始终保持生产、生活、生态 统筹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在此总体部署下,蔡甸区积极行动,从全区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认真谋划,研究制定全区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积极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蔡甸亮点, 激活传统农村内生动力,推进全区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位于武汉蔡甸区境内,是武汉市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

该区域山水资源保护良好,湖泊岸线自然曲折,港汊天然交错,山体远近相映,湖光山色形成独特环境。

新城属于武汉新区范围,毗邻武汉经济开发区和汉阳区,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具备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的优越条件。

区域范围内已建成连通318国道和107国道的知音湖大道,东西向有连接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天鹅湖大道,连接汉阳区的新天大道、以及武汉城市圈快速出口路汉蔡高速及三环线等道路,交通便捷。

该区域共涉及42个行政村,现有人口4万人。

低密度人口和较大面积可用地为科学规划提供了条件。

加快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服务配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承接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外移,减轻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承载压力;有利于吸纳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武汉市和中部地区在建设宜居新城方面探索途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市级重要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为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推进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现拟定总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切入点,秉承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规划建设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生态环保、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上实现新的跨越,努力把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成“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民创业高新产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武汉东西湖区景点

武汉东西湖区景点

武汉东西湖区景点
武汉东西湖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区域,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景点:
1. 东湖风景区:是武汉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山峦和花园。

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钓鱼或者漫步湖畔,欣赏湖光山色。

2. 蔡甸古城:是武汉市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漫步,欣赏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3. 武汉植物园:是中国最大的植物园之一,内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美丽的花卉。

游客可以在园内散步、观赏花卉、参观温室等。

4. 五里界文化景区:是东西湖区内的一个历史文化景区,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木雕、草编等手工艺品,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湖北美食。

5. 雷神山森林公园:是东西湖区内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有着原始森林和瀑布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以上仅为部分景点,武汉东西湖区还有更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进行选择。

航拍湖北宜都迷人秋景:如打翻的调色板

航拍湖北宜都迷人秋景:如打翻的调色板

航拍湖北宜都迷人秋景:如打翻的调色板近日,湖北宜都的迷人秋景被人们用航拍所捕捉。

秋天妥善地涂抹在宜都的天地之间,仿佛是一片打翻的调色板。

绿色、黄色和橙色,把大地染成了五颜六色,令人叹为观止。

宜都是个山水美景之地,青山绿水,十里画廊,美景尽收眼底。

航拍时,你可以看到山头的林海交错,远山的云霞缭绕在一起,犹如一片婀娜多姿的画卷,被一块湛蓝的天空笼罩着。

山谷深处,秋意袭人,微风轻拂,落叶纷飞,将树下点缀成一片金色。

宜都的秋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湖边,秋意盎然,湖面波光粼粼,蓝天白云,落叶小舟撒线航行,水面上漂浮着金色的秋叶,令人回味无穷。

远处小山,秋阳映照,树影斑驳,绿色和黄色混在一起,连绵的视野,醉人心魄。

秋景更多的表达了一种优美的悠然,一种宁静的静谧。

当湖面上五颜六色的秋叶缤纷飞舞,当湖边翠绿的山丘发出金凤的千钧森林时,你可以闻到秋的气息,感受到秋的祥和。

宜都的秋景,令人无比惊叹。

它充满活力,将大地染成了绚丽多彩,仿佛把它变成一片打翻的调色板。

它照耀着每一个视野,描绘着秋天的真实生活。

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存的无限美丽,充满着思想和喜悦。

宜都秋色如此美丽,是每一个寻梦者对自然,对美的最强烈的追求和感受,也是日复一日探索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新接力。

宜都的秋景一定会让每一个来这里的游客都留下一份美丽的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甸城区大图,大家先睹为快(原摄图)
蔡甸城区大图,大家先睹为快(原摄图)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大门,地处长江和汉江夹角地带,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距武汉中心10公里,距汉
口火车站、武汉港各20公里,距天河机场30多公里。

蔡甸资源丰富,南湖水质清纯,景点密布;环绕6个街镇的沉湖水系,鱼肥水美,百鸟鸣栖,有天然珍稀湿地保护面积150万亩;闻名遐迩的莲花湖穿布城关,形成“三面荷花一面柳,满城春光半城湖”的亮丽风貌;境内的“江汉平原第一峰”九真山、佛教圣地嵩阳山,均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后官湖、沉湖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

目前,连通武汉中心城
区的地铁蔡甸线已全面动工,早已落户蔡甸后官湖畔的中法生态新城已经完成详规,作为武汉新城区中最具活力与发展前景的蔡甸区打出的口号是“创新创业中法城,宜居宜游新蔡甸”,蔡甸这个知音故里、莲花水乡的热土正在吸聚全世界的目光!蔡甸街距市中心仅8公里,是武汉市新城区
蔡甸区的城关,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武汉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卫星城。

版图面积102平方公里。

全街因历史沿革由3大块组成,东南部为新农地区,西北部为蔡甸城关地区,南部为高庙地区。

常住人口20余万,占全区人口
的1/3。

城区内莲花湖穿插流布,湖城相间辉映,沿
湖半岛、湖港互伸互拥,水乡风情浓郁。

改革开放后,这座千年古镇更是雄姿英发:城区街道再三拓展,市政设施日趋完善,水电路讯已具现代化水平;以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电子、纺织为主体的制造业不断壮大;以莲藕、蔬菜和水产养殖为支柱的农业方兴未艾,旅游开发、商贸流通和各项社会事业无不欣欣向荣;全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蔡甸区领先地位,并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旅游明星乡镇”、“楚天明星乡镇”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强乡镇”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