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何区别?
名称 时间 1917年 3月 1917年 11月 性质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无产阶 级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沙 皇统治 推翻临 时政府 结果 两个政 权并存 建立社 会主义 制度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巩固苏维埃政权 1、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将银行、铁路、 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 ; 2、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结束同德、 奥集团的交战状态,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方面措施的目的各是什么? ——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为赢得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
二月革命期间, 革命群众喊出了 “打倒战争”、 “打倒沙皇政府” 的口号,沙皇成 为一切罪恶的根 源。
图为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的权 力的标志。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
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革命后是革命权 力机关,它是革命新政权的萌芽。苏维埃 得到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并拥有 武装力量。
• 俄国民众:关于十月革命,俄罗斯的民意测验表明了超过 半数的民众积极评价“十月革命”。55%的受访者称,十月 革命“开辟了俄罗斯民族史的新纪元”,“推动了社会和 经济发展”;29%的人持相反观点。对于十月革命的发起人 和组织者的态度是:58%的俄罗斯人认为列宁在国家历史中 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持肯定态度的民众比 例在增加,说明人们的思考更为理性了。
内 容
这是苏联画家弗· 塞 罗夫创作的油画, 它描绘十月革命胜 利后,列宁在一间 简陋的办公室里接 见从外省步行来访 的农民的情况。列 宁正以专注的神情 倾听农民讲述农村 的情况,表现出革 命领袖和苏维埃政 权对人民疾苦的巨 大关注。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苏联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苏联成立: 年
十 月 革 命 胜 利 的 历 史 意 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是俄国历史进 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开创了 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格局
3、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使社会主义 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沙皇统治, 年爆发了二月革命 夫王朝覆灭。 夫王朝覆灭。
2、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革命爆发,占领冬宫,推 十月革命的胜利: 年 月 日 革命爆发,占领冬宫,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 府。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 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人 类社会在这近百年间取得的最主要成就之一就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立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
从理论走向实践
条件 十月革命 的胜利 经过 特点 意义 背景 苏维埃政 权的巩固 措施 结果 原因 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 新经济政策 内容 意义 (重点把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本 节 知 识 结 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阶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段
第四章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两极格局下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的世界 4、美苏争霸
5、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世界格 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
3、世界经济的发展
2
第一章 前言分析
把握两条线索:1、即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革命胜 利后苏俄(苏联)为建设社会主义 而进行的探索;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阅读页去广告
列宁《四月提纲》---由资产阶级革命 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十 月革命形势ຫໍສະໝຸດ 和平(人民掌握武装) 的发展 暴力(七月流血事件)
革 命 十月革
▪10月决议 ▪11月7日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的 命概况 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世上第一
胜
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胜利)
利
❖ 政治:废旧——平等
革命 ❖ 经济:银行铁路大工业国有化没收
世界现代史概况
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现在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线索: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相互对抗
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
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
C
9.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无论是我, 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 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 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 要是围绕 (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解析]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应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分歧在于要不要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故选A项。 10.“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 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 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 ( )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 令》的要求
c
C
3.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 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 (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 智慧 C.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D.逐步明确俄国革命 18 的任务和方式
(1)背景: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 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 ②,_________ 义战争。 1917年4月 、彼得格勒 (2)时间地点:___________ (3)内容: 民主革命 转变为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_________ 社会主义 革命的任务。 _________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和平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______ 方式取得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及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及评价班级:学号:姓名: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不是一个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胜利的原因。
1.1十月革命胜利的客观原因(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着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使俄国帝国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有因实力不足而依赖于西方强国的懦弱性。
(2)阶级上: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封建军事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低,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政治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满足民众要求,继续参加世界大战,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当时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以及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异常尖锐,俄国已具备了革命的各种条件。
20 世纪初,俄国既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又有农民同封建主阶级的矛盾,既有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有俄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等等。
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
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俄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
1.2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观原因(1)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工兵联合《四月提纲》制定了正确的策略方针。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①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基础: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成熟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是其革命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夺取政权(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武装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革命后出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
)③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为革命指明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军战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镇压。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七月流血事件,是俄国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
【优质】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
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高涨。
其胜利原因主要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一)客观原因①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
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严重冲突,在社会生活领域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异常尖锐复杂, 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
20 世纪初, 俄国既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又有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既有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有俄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等等。
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灾难, 使俄国的“‘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战对俄国的影响:沙俄参加“一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分析

回首十月革命(姓名:袁宇学号:1200901937学院:信息学院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客观原因(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有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使俄国帝国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因实力不足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赖地位。
(2)阶级上: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封建军事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较低,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3)政治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满足民众要求,继续参加世界大战,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各种矛盾: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沙皇专制同人民矛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同东方殖民地的矛盾。
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革命出现高潮。
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
②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但是,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归纳: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政权、革命
任务、革命手段、革命性质)
①政权:
沙皇专 制政权
→
两个政 权并存
→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
工兵苏 维埃政府
②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 → 武装起义
④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
本课探究主题 主题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主题三、十月革命的结果 主题四、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主题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初世,纪俄初国俄进入国帝进国入主帝义国阶主段。义第阶一段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 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资经本济主生活义中经起济决有定一性定作用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取代了人类历史数千年来旧有的上层建筑,第一 次作为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权力。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 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 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 ——据星岛环球网《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吴恩远《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进程》
1、对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
(1)政治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 俄初步确立。 (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 的道路。 (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全面发展。
主题四: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思考: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何不同
性质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目标
“面包、停止战争”
领导者
工人、士兵
组织者
自发
指导纲领
没有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
有组织有准备 《四月提纲》 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主题三:十月革命的结果
材料二: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 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
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落英后国的的农1/业5,国法国的1/4。
材料三: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 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 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主题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2、对世界:
(1)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统治; (2)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主题四: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三: 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 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据星岛环球网《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根据这首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革谁的命?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 上存在着什么样的特殊情况? (2)四月提纲指明了什么方向?如何实现这一方向?
(3)七月事件抛弃什么样的幻想?开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过渡?
(4)十月革命结果如何?革命的对象是谁?性质如何?
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召开: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代表大会开幕。
2、内容: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_《__告__工__人__、__士__兵__和__农__民__书_ 》
(2)通过了_《__和__平__法__令__》_ (3)通过了__《__土__地__法__令__》
(4)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__人__民__委__员__会___ ,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主题四: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建立没有人剥削 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 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 目的的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主题四:十月革命源自历史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以列宁为 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中心任务,就 是改变小农经济,发展国家大机器工业,即发展重工业。列宁指 出:“红十月为大规模文化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苏维埃政 权要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弥补千百年来文化的缺失”。
Victory Of The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
VICTORY
《课程标准》: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 史意义。
《考试说明》:二月革命、《四月提 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经济条件: 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客
观 条
2.政治条件: 社会矛盾尖锐
件
3.社会条件: 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帝国主义 链条上最 薄弱的环 节
主 观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并建立了工农联盟 条 件
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夺取政权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 曙 光。
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社会矛盾突出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 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
主题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四: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