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免疫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升高可影响肝细胞的合成,令肝脏无法代谢胆红素,加快
2.3 炎性因子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疾病的进展 [8]。聂小红 [9] 研究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四联
CRP、IL-6、TNF-α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 活菌片能有效调控新生儿黄疸的肠道菌群数,增强肠道功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见表 3。
补充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发挥促进肠 [2] 巩会杰 , 张逸强 , 胡景岚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乌司他丁
表 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
组别
例数
CD3+(%)
治疗前
治疗后
CD4+(%)
治疗前
治疗后
CD8+(%)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5
60.03±7.87 64.71±8.46* 29.45±3.87 40.86±4.97* 30.75±3.95 23.85±2.96*
组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免疫功能,同时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
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免疫功能 ; C- 反应蛋白 ; 白介素 -6 ; 肿瘤坏死因子 -α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试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1 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 能及血清 CRP、IL-6、TNF-α 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 CRP、IL-6、TNF-α 水平、外周血 CD8+ 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而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 CD3+、CD4+ 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
茵陈五苓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防治新生儿黄疸150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黄疸是指 出生 2 8 d 内的新生儿出现的黄 疸, 又称 新 生儿 高 胆 红素 血症 , 是新 生 儿 就诊 最 常见 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 由于新生儿产生较多的胆红素 ,
1 . 1 一般资料
值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尸< 0 . 0 5 ) , 结 果 见表 1 。
表 1两组新生儿的T CB 值 比较 { d , X 士s )
出生 的足 月正 常新 生 儿 1 5 0 例, 排 除新 生 儿缺 氧缺 血
性 脑病 、 新 生儿 窒息 、 颅 内出血 、 R DS 、 用 鲁米 那 、 白蛋 白及先 天缺 陷外 , 羊水 吸入综 合征 、 极低 体重 儿 、 早 产 儿、 肝胆疾患 、 新生 儿 溶 血病 以及 遗 传代 谢 性疾 病 所 致 黄疸 。随 机分 为两 组 , 防治组 7 5 例, 男3 4 例、 女4 l 例, 顺产 5 0 例、 剖宫 产 2 1 例, 胎 头 吸引术 4 例, 出生体
持续时间的比较 ( - + S )
组 别 胎便排空时间( h ) 每天大便次数 黄疸持续 时间( h )
例, 男3 9 例、 女3 6 例, 顺产4 8 例、 剖 宫产 2 4 例、 胎 头吸 引术 3 例, 出生体 重 ( 3 4 0 7  ̄ 1 3 4 . 9 ) g , 胎龄( 3 8 . 9 士 1 . 4 1 ) 周 。两组病 例在 性别 、 出生 体重 、 病因、 分 娩方式 等方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

【 关键 词 】新生儿 ;黄疸 ;双歧杆 菌四联 活菌片
新生 儿黄疸 是 新生 儿期 最常 见 的症 状 之一 ,是 由于 胆红素 代 学处理 ,数据 以均数 ± 标准 差 ( ±s ) 表 示 ,采用 x 检验 。
谢 异 常 引起 血 中胆 红素 水平 升 高所 引起 的。 导致体 内胆 红素 水平 2结 果
升 高 的主 要原 因有 红细 胞破 坏过 快 、过 多,肝 细胞 摄取 、结合 及
2 . 1 不 同时间经皮 胆红素 值及黄疸 持续 时间 比较 实验组 新
排 泄胆 红素 障碍 或胆 管堵 塞 ,胆红 素排 泄至 小肠受 阻等 原 因 。 生儿 经皮 胆 红素值 明显 低于 对照 组 ,峰值 出现 时间及 经皮 胆红 素
间新生儿血 清胆 红素达 高胆红 素血症 标准者 , 转入 新生儿 科治疗 。 新生 儿 出生时肠 道 内无 细菌 ,当并 发感 染、 窒息 、酸 中毒 时致新
两组 新生儿 随母亲 出院后 均进行 电话 指导 、 随访 , 必 要时返 院复查 。 生儿入 量不 足 ,肠 蠕 动减 少及 开奶 延迟 ,肠道 内正 常菌 群建 立相 1 . 3 观 察项 目 由专职 护士监测 新生 儿经皮胆 红素值 ,在 正 对 较 晚,使 肠 内结合 胆红 素排 出减 少 。此 外 ,新生 儿小 肠腔 内的
1资料 与方法
表 1 两组新 生儿不同时间检测经皮胆红素值比较 ±s ,m g / d 1 )
组别
L n
2 4 h
4 8 h
第3 d
第5 d
第7 d
用 口服 双歧 杆菌 四联活 菌片 对新 生儿 黄疸 进行 早期 干预 ,收 到满 实 验 组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疗效观察

生儿高胆红素 血症 患儿 15例 , 0 随机 分为 两 组 。治 疗组 5 2 例, 3 男 1例 , 2 女 1例 ; 日龄 1—2 ; 6d 出生 体 质量 ( 0 300± 4 0 g胎龄( 5+2 8 周。主要 病 因为 : B 8) 3 .) A O溶血 1 5例 , 葡 萄糖_一 酸脱氢 酶 ( 6磷 G一6P 缺乏 9例 , 管外 溶 血 8例 , -D) 血 红细胞增多症 4例 , 败血症 7例 , 胎粪排 出延迟 3例 , 母乳 性
维普资讯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0 0 8年 5月 第 2卷第 1 O期
C i M dD p lMa 0 8 V 12. 01 hnJ o mgA p 。 y20 . 0. N .0
・
4 ・ 9
等 心脉瘀 阻之候 。治宜豁痰化瘀 , 降气平 喘。方用杏 苏二陈
将 15 0 例新生儿 高胆红
素血症病例随机分为治疗 观察组 和常规治疗 对照组 , 观察组加 用金双 歧 口服 。结 果 两组 日平 均胆 红 素下降值分别为 (0 2 ± 5 3 ) m lL和 (7 9 6.1 2.1 I o  ̄ / 3 . 8±2 . 2 p lL 胆 红素 降至 12I o L以下天 数 39 ), / ; mo 0 m l  ̄ / 分别 为( . 4 8±13 ) ( . 3 2 ) 。两组 比较 , . 1 d和 6 2± .3 d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 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 金 双歧 辅助治疗新生儿
肿 。治疗组在 综合 治疗基 础 上加 用金 双歧 口服 , 1片/ , 次 2
我科 20 0 2年 1 一 0 4年 1 月 20 2月住 院的新 次/ , d 用温开水或母乳溶解后喂服 , 连用 5— 。 7d 13 观察方 法 . 每天应用 N 3 J3婴幼儿 经皮黄 疽测试 仪测 定经皮胆红素 指数 , 再换算成血清胆红 素相应定 量值。监测 每天胆红素变化 , 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6天取静脉血 测定胆 红素浓度复核 。
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双歧杆菌 四联 活菌片( 杭州龙达新 科生 物制药有 限公 司生
产 , 行 标 准 : 4 I 0 1 20 2 批 准 文 号 :20 0 1 )药 物 执 WS 一S 0] 0 3 , 一 一 ¥0600 ,
成份 由婴儿双歧杆菌 、 嗜酸杆菌 、 粪肠杆菌 、 蜡样 芽胞杆 菌组成 ,
者将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的 10例 ,随机 2 由表 1 可见 :治疗 前两组 胆红 素水 平差异 无统 计学意 义
分 为两组 , 实验组 6 0例 , 3 , 2 男 6例 女 4例 , 足月儿 4 3例 , 产 早
儿 1 , 龄 0 4 ; 照组 6 7例 天 ~1d 对 O例 , 3 男 9例 , 2 例 , 月 儿 女 1 足
素排泄 , 减少其重 吸收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措施
之一 。在成人结合胆 红素被肠道细菌还原成尿胆素和尿胆素原 而排 出体外 , 很少 被肠道壁吸收 , 而新生儿 出生 时 , 肠道 内无 细 菌, 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生成 尿胆 素随粪便排 出1 4 ] 。近年来 随 着对母乳性 黄疸认识 的提高 ,加之创 建爱婴 医院大力提倡母乳 喂养 , 使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H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初
每 片 0 g 用法为每 日3次 , ., 5 每次半 片 , 开水送 服 , 根据病 温 并
情, 与对照组 同时用蓝光照射 , 退黄药 、 酶诱 导剂 、 肝 必要 时应用
白蛋 白等治疗。
1 观 察 方 法 . 3
注意观察患儿皮肤 黄染 情况 、 精神神经症状 、 大小便情 况 、
并应用美 能达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每天进行胆红素检测 ,动态观
例, 取得较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综合评价研究PPT课件

05
06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如 何?
02
研究方法与流程
文献来源与筛选标准
文献来源
包括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等。
筛选标准
根据研究主题、研究类型、发表时间 等进行筛选。
数据提取与整理方法
数据提取
从筛选后的文献中提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数 据。
数据整理
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对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清晰、易 读。
安全性评价
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 全性较高。
成本效益分析
相较于其他同类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价格适中,性价比较高。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探讨
研究方法局限性
目前研究多采用小样本量、短观察时间的实验设计,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未来研究可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量、长 观察时间的设计方案。
评价指标不全面
02
无严重不良反应
03
孕妇和儿童可用
在临床研究中,未发现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片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表明其安全性较高。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双歧杆菌四 联活菌片在孕妇和儿童中使用也 相对安全。
不同剂量/疗程效果比较
剂量差异对疗效影响较小
在临床研究中,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疗效方面差异较小,但高剂量可能在部分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 疗效。
06
关指南、共 识、标准
参考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指南 、共识和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等,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2
系统评价/Meta分析 文章
引用已发表的高质量系统评价/Meta 分析文章,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 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

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洪淑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5(000)015【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运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方法120例患有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患儿运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患儿运用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3.3%,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黄疸得到控制的时间相对较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采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的方式对患有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其血清胆红素含量的下降较为明显,黄疸控制较为理想,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36-137)【作者】洪淑芳【作者单位】515300 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J], 胡素元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评价 [J], 董蓓蓓; 杨凡; 闫红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评价 [J], 董蓓蓓; 杨凡; 闫红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赵婷婷;王登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J], 兰兴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9-08T16:52:26.2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作者:唐倩[导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在保护肝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河南商丘 476100)[摘要] 目的:探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黄疸患儿60例,根据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在保护肝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黄疸;胆红素;肝功能Effect of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chip for jaundice bilirubin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Qian Ta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ICU NICU Shangqiu 476100)[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chip for jaundice bilirubin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 Methods: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treated 60 cases of jaundice,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tim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lue light 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 taking pieces of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treatment, observation bilirubin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ealth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bilirubin levels of th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liver function values a 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chip for jaundice significantly, reduce bilirubin levels in children, in the protection of liver function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applied.[Key words] of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chip; jaundice; bilirubin; liver function黄疸是由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过高导致,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呈黄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 住 院时间分 别为 ( 1 3 0± 2 8 )  ̄ mo l / L 、 ( 8 9±1 3 ) i x m o l / L 、 ( 8±1 ) d低于对 照组 ( 1 9 3±3 0 ) m o l / L 、 ( 1 3 8±1 9 )  ̄ m o l / L 、 ( 1 0± 2 ) d , 人均下降水平 ( 5 1± 2 2 )  ̄ m o l / L高于对 照组 ( 2 4±2 0 )  ̄ mo l / L , 差异 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 良反应 与副作用 。结 论 器官损 伤 , 且不会增 加不 良反应风 险。 在常 规治疗基础 上 , 联合 双歧杆菌 四联 活菌片 ,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 血症 , 有助 于增 进疗 效 , 尽快促血清 高胆红素水平转归 , 减 轻靶
一
3 . 观察指标 : 分别于第 1 、 3 、 7 d , 晨起 以真 空采血 管采 集 手肘部 静脉 血 , 立 即送检 , 以菲利普 2 0 0自动生化分析仪 以及 配套试剂 ,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 或取患儿身体三个不 同部 位, 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定 3次取平均值 ( m s / d 1 )× 1 7 . 1 换算 。 4 . 疗效判定 : ①痊愈 : 3 d内血 清总胆 红素水 平下 降 至正
血 症 的疗 效 观 察
张 燕
【 摘要】 目的 观察 评价双歧杆菌 四联 活菌 片治疗 新生 儿高胆 红素血 症 临床 疗效 , 起效 特点 , 总结 准备两套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治疗方案 , 一套为蓝光 +碳酸氢钠 , 选择 以此法治疗患 儿 4 4例纳入对照组 , 选择在此基础 上联合双歧杆菌 四联 活菌片治疗 患儿 4 3例纳入 观察组 , 对 比临床疗效 与
、
4 O周 , 平均 ( 3 8 . 2±2 . 0 ) 周 。病 因 : 感染 2 9例 、 围产 因 素 l 8 例、 不 明原 因 4 O例 。均 出现 不 同程 度 黄疸 症 状 。治 疗适 应
常水平 ( 参照纳入标准 ) , 黄疸等 相关症状 消失 ; ②显 效 : 4~ 7 d内, 血清总胆红素下 降至正 常水平 , 黄疸症 状消失 ; ③好转 : 7 d内, 血清 总胆 红素显著下降 , 但 未达到正常水平 , 黄疸 症状 明显改善 , 但仍存在 ; ④无 效 : 7 d内, 血 清总 胆红 素未见 明显
【 关键词 】 双歧杆菌 ; 活菌片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疗效观察
高胆 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 、 多发病 , 可致神经 系统 损 害, 是引发核黄疸 、 新生 儿脑病 等疾 病 的高危 因素 。近年来 , 随着产科 学的进步 、 产检 的普及 、 相 关宣传 力度 的较 大 , 高 胆 红素 血症 发生率有下 降趋 势 , 但绝对数仍 十分庞大 , 部分地 区 仍可 达 4 0 % 以上 … 。早发现 、 早治疗是 改善新生 儿高胆 红素 血症 预后关键 , 目前常用 症疗法 包括 药物 治疗 、 蓝光 治疗 、 抚 知晓告知 同意书 。对 照组 : 给予常规疗法 , 蓝光照射 8—1 0 h / 次, 静 脉补液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 2 . 5 m l / k g / 次, 1次/ 天。 观察组 : 在对照组 基 础上 给予 双歧 杆菌 四联活 菌 片 ( 杭 州龙大新科 产 , ¥ 2 0 0 7 0 2 3 0 ) 0 . 5 /次 , S 3次/ d , 联用 1周 左右 , 以温开水调 匀奶 瓶喂服 。
但有资料表明血清高胆红素水平持续时间越长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越重影响长远预后且疾病本身给患儿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及早促患者疾病转归非常必要双歧杆菌片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各种有益菌经口服后可在肠道内进行生长繁殖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在短时间内维持治安正常菌群的最佳状态不仅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减少结合胆红素的分解并可促进肠道内结合胆红素转化成粪胆原随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从吸收并增加了胆红素排泄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本次研究中自治疗后第2日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起效迅速持续用药1多数患儿已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10日内出院疗效较显著优于韩学军等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有效提示常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有利于减少住院费用用药频次检验频次减轻患儿生理与家属心理经济负王文建
பைடு நூலகம்2 0 1 5年 第 3 6卷 第 1 期
J o u na r l o f O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c i 2 0
. , 盟 :
・
5l ・
.
经 验 交 流 .
双 歧 杆 菌 四联 活 菌 片 治 疗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
触疗 法等 , 近年来 , 微生 物制剂 成为 研究 热点 , 双歧杆 菌联 合 活菌 片被 证实具有显著疗效 。我院尝试 以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 片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 症 , 取得 一定 成效。
资 料 与 方 法 1 . 一般资料 : 筛选 2 0 1 2年 9月 至 2 0 1 3年 8月 , 我 院收治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8 7例 , 其 中男 5 2例 , 女3 5例 , 胎龄 3 6—
下降, 甚至丧失 , 或黄疸症状加重 J 。
症: ① 出生后 2 4 h内 出现黄 疸 ; ② 血 清 总 胆 红素 , 足 月儿 > 2 2 1 ̄ m o l / L, 早产儿 >2 5 7 ̄ mo l / L , 或动 态监测 >2日持续 上 升> 8 5 I  ̄ m o l / d ; ③黄疸 复发 ; ④黄疸持 续时间 , 足月儿 > 2周 ,
5 . 统计 学处 理 : 以S P S S 1 8 . 0软件处理资料数 据 , 以( 元± s ) 表示计量资料 , 以n ( %) 表示 计数 资料 , P< 0 . 0 5表示 差异
早产儿 > 4周 j 。排 除标 准 : 病理性 因素如溶 血病 、 败血症 、 先天 性胆道病等 , 所致高胆红 素血症 。遵照医嘱 , 结合家属意 愿, 选择 双歧杆菌 四联 活菌 片治疗 4 3例 纳入观 察组 , 选 择无 口服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片治疗 4 4例纳入对照组 , 两组患者性 别、 胎龄、 接受治疗 时间 、 首发 时 间、 血清 高胆 红素水 平 、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