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

便秘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1 6 0 ( 2 0 1 4 ) 0 4 — 0 0 6 4 — 0 1
用 酚酞片也会使患者 出现腹胀与腹痛 的现象 , 如果患者长时间 的使用就
P , 2 5 6 . 3 5
【 文献标识码 】 A
会 出现肠道菌群发生改 变的状 况。聚乙二醇 4 0 0 0 散是一种新型 的渗 透
【 摘
要】 目的: 聚 乙二醇 4 0 0 0 散对 治疗便秘的临床分析。方法 : 把7 0 位便秘 患者规划成 2 组, 把聚 乙二醇 4 0 0 0 散 与酚酞片进
行对 比。 结果 : 聚 乙二醇 4 0 0 0散的效果要 比酚酞片显著 。 结论 : 在 治疗便秘 中聚 乙二醇 4 0 0 0 散 的效果比酚酞片显著 , 聚 乙二 醇 4 0 0 0散
以很好 的接受它 , 刺激性不大 , 比较适合人的肠 道的生理要求[ 3 ] 。
在我们 的这个 实验 中 ,我们 知道了聚乙二醇 4 0 0 0 散治疗便秘 的效 果是 比酚酞 片显著 的。 聚乙二醇 4 0 0 o 散是对局部进行一些渗透 , 把便 秘 患者的水分保 留在结肠腔之 内 , 让患者 的粪便 得到有效 的软化 , 从而很 好 的增加便秘患者 的粪便 的体 积与重量 ,最后使患者可 以正常 的通便 , 治愈便秘 的状况 。 聚乙二醇 4 0 0 0 散 的作用是纯物理 陛的 , 聚乙二醇 4 0 0 0 散不会被便秘患者 的肠道 吸收, 不会 再便 秘患者的肠道之 内进行 分解 或 者 产生代谢 的情 况 , 聚 乙二 醇 4 0 0 0散不会产生有 机酸 , 所以, 聚 乙二 醇 4 0 0 0 散 的最大的特点是耐受性 , 不会导致 患者 出现肠胀气 , 不会对 患者 的心 、 肝 肾功 能产生不好 的影响 , 最重要 的是 不会改变患 者的肠道 吸收 功能 , 聚 乙二 醇 4 0 0 0 散没有副作用 , 不会 出现什 么不 良反应 , 同 时也可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赵丹丹;张玫;朱鸿明;黄新恩;周宇【摘要】目的:评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175例,根据门诊号末尾数字分组,偶数者为观察组(91例),奇数者为对照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周期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粪便性状及大便次数逐渐改善或恢复正常,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粪便性状、大便次数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治疗21 d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有效解决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及食欲减退等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s ( live) in treatmentof chronic elderly constipation . METHODS: 175 elderly patients diagnosed chronic constipation were selected , according to the numbers at the endof outpatient number , even numbers were classified as observation group (91 cases), odd number was classified as control group ( 8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s ( live ) ,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osapride , both groups received a treatment course of 28 days.The improvement of constipation and incidental symptom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During treatment , the fecal features and defecate frequency of both groups were gradually improved or returned to normal , 7 days aftertreatment , the fecal features and improvement rates defecat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0.05 );during treatment , symptoms including abdominal pain , abdominal distention , difficult defecation and anorexia of both groups had been significantly relieved , 21 days after treatment , the cure rates of above symptom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0.05 ) .CONCLUSIONS: The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s ( live ) can effectively solve symptoms including abdominal pain , abdominal distention , difficult defecation and anorexia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 with remarkable efficacy and high safety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8(018)001【总页数】4页(P40-42,45)【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作者】赵丹丹;张玫;朱鸿明;黄新恩;周宇【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53;江苏省肿瘤医院消化科,江苏南京 210009;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广东湛江 5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便秘是目前最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引起的因素有很多[1]。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 散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74期151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井虹苏,吕晋元,陈东方,艾迎春,程开(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0 引言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6.89%,在我国肠道病中发病率较高,而且目前并没有特效药及彻底根治的方法。
临床上多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聚乙二醇4000散。
本研究为临床回顾研究两者联用是否比单用有更好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
纳入标准:病程大于6个月,且最近3个月有发作史;无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年龄大于18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容易导致便秘药物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研究方法1.2.1 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将其分为4组(每组60例);A 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腹部按摩,B 组为采用常规护理和腹部按摩的基础上单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治疗组,C 组为采用常规护理和腹部按摩基础上单用聚乙二醇4000散的治疗组,D 组为采用常规护理和腹部按摩基础上两者联用治疗组。
1.2.2 研究方法: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
②评分标准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①病程时间②排便所需时间③粪便性状④下腹部坠痛、排便不尽感程度⑤每月排便次数及每次间隔时间⑥腹胀严重程度。
采用0-3分的四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越严重,各方面得分总和即为便秘评分。
③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
1.2.3 资料收集:治疗前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年限等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便秘评分。
1.2.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 )表示,4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当两两比较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

聚乙二醇
治疗前
治疗后
"’/"((+%) $"/"((-$)
+/"(("+)
$&/"((!-). 0/"(("-)# -/"(($-)#
治疗后"组排便困难、腹胀和食欲不振发生率与治疗前相比,经
!" 检验:#!"&)&’,.!#&)&$
! "组用药量的比较 在治疗有效的便秘病人中, "组的药 物 服 用 量 有 所 区 别,但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在 聚乙二醇组的"&例有效病人中,$$例(’’ C)每日 仅服用$袋($&2)聚乙二醇-&&&,既可保持大便通 畅,(例每日服用"袋(-’ C);而乳果糖组中,仅% 例("% C)每天服用$袋($’/>)乳果糖而保持大便 通畅,$’例每日服用"袋(%’ C),另有"例(( C) 需每日服用!袋乳果糖方可保持大便的通畅。 -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聚
A$"-6 "*+- 5*& (< PD J7- -’’-A+,8- "*+- #’ A9#=,%"*=,.-!"#$%5*&0( P,+7-A$"-6"*+-5*&
// PDJ7-"-5*&.#&,!.,’,A*.+6,’’-"-.A-C-+5--. +5#!"#$%&($ !BDB4)DJ7-*68-"&-"-*A+,#.&#’
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

出将低剂量 的两种不 同种类 的降压 药合用 可 以增 加降压效 果, 并可缩小 剂量 依赖 性 的不 良反应 。已知钙 拮抗 剂加 A E 是常见 的联合用 药之一 , CI 钙拮 抗剂有 直接 扩张 动脉作 用 , A E 通过阻断 R S降低交 感活 性 , 而 CI A 能扩 张动、 脉 , 静
群的 血压 达标 率 为 8 .7 , 69 % 而治 疗期 间按 医嘱服 药 者 占 9 . % 。在 H T的国际试验 中, 56 O 亚洲 人群 的降 压幅 度也 大 于整体人群 ; ②对老年 患者有较 好降压 疗效 , 收缩 压下 降较 明显。将有关 老 年单 纯收缩 期 高 血压 的 S E 、yt u 和 H P Ss E r . Ss C ia 3项临床试 验进行荟 萃分 析 J还 发现 二氢 吡 yt hn 这 — ,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1 0 0年 1月第 4卷 第 2期
C i JM dD u p lJn2 1 Vo. , o2 hn o rgA p,a 0 0, 14 N .
与钙结合的能力 , 使细胞膜动作 电位 2相 时钙离子经慢通道 内流进入肌细胞 的量减少 , 因而导致心肌及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内缺钙 , 能有 效收缩 , 不 表现 为心肌 收缩 力减 弱、 耗氧 量减
血管事件 的发生 。 参考文献
[ ] M ̄te i 高血压治疗 达标与降压药物选择 . 1 hwR We . r 中国医学论 坛报 ,0 6 3 ( 7 :0 2 0 ,2 3 )2 . [ ] 尹雪艳 , 2 侯红艳. E 在 心血管疾 病领域 的应用 . AC I 医学综 述 ,
因此有协 同作用 。由于 A E 有 扩静脉 作用 , CI 因此 可抵 消二 氢吡 啶类钙拮抗剂常见 的踝 部水肿作 用 。本研究 的结果
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分析

176Internal Medicine,,-r.2021,VoL16,10.2 .论著.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分析马卫涛田密昌张团结尹瑞西华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466600【摘要】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疗程1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肛门直肠感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肛门直肠感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直肠最低敏感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可明显提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肛门直肠感觉,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运用!【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乳果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肛门直肠感觉;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68(2021)02—176—4DOI:10.16121/45A347/s.2021.02.12Clinicai effect analysis of lacthlose combinee with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c viable tablets nnhh"hr"ahm"nhofchronncflnchnonaiconthnpahnonnnhh""id"riyMA Weitao,TIAN MicCang,ZHANG丁讽吋仏,YIN RutDepartment o Gastroenterology,Xihua People's Hospital,Xiua Count466600,Zhcoho,Henan Provincc,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nical eVect of lactulose combined with bifihobacteppm quadruple viabl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func/onal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nical treatment. Method A total of100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func/onal constipa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our hospital trom May2019to May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with50cases in each gc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cup were treated with lactulose,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ctulose combined with bifihobacteripm quadruple viable tablets,for a one-month treatment course.The c/nical efe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hanges of anorectal sens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elts The total eV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cup(96.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0.0%%,and the dm^erenco was statistically signircant(P<0.05).There was no sta/s/ca/y signircant drferenco in the anorectal sensation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 05).After1month of treatment,the lowest sensitivity,maxirnum tolerated dose,and rectal compliance level of rectum signidcan/y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and the levels in the study gc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cup,with sta/s/ca/y significant dm^erences(P<0.05).There was no sta/s/ca/y significant dm^erenco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Eng the treatment peEod (P>0.05).ConcUsion The treatment of lactulose combined with bifihobacteppm quadruple viable table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nical therapeutic eV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func/onal constipation,irnpcvv anorectal sensation, and relieve c/nical symptom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Chronic func/onal constipation;'actulose;Bifihobacteppm quadruple viable bacteria tablets;Anorectal sensation;Adverse reaction內科2021年4月第16卷第2期177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以功能性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患者长期排便障碍不仅会损伤其肠道,还可诱发肠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这类患者常自行服用各种刺激性泻剂,因药物副作用等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1]。
益生菌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表 3 两组治疗后粪便性状 与 两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与基 线期差值 比较 ( x ±s)
★
△
★
与 同组基 线期 比较 P <O . 0 5 ;※ 与对 照组 比较 P >0 . 0 5 ; 与对照组 比较 . 尸 <0 . 0 5 参考文献 与同组基 线期 比较 P <0 . 0 5 ;※ 与对 照组 比较 P >0 . 0 5 [ 1 ] 张丹 , 夏 志伟 . 功 能 性便 秘 的 罗马 Ⅲ标准 [ J ] . 中 国 医刊, 2 0 0 8 ,
两 组在 治疗第 1 周 的周排便 次数 比较 , 差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俞募 组在治 疗 4 周 排便 次数较 对照组 明显 改善 ,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说 明针刺俞 募穴 治疗 功能 性 便秘 的临床疗 效 明显 优于 口服枸橼酸 莫沙必 利片 。 ★与 同组基线期 比较 P < 0 . 0 5 ;※ 与对照组 比较 P > 0 . 0 5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P < 0 . 0 5
5 . 2 两组 次 要指 标变 化 比较 ( 见表 3 、4) 。两 组 在治 疗第 1 周 的粪便 性状及 治疗第 1 、 4 周 排便 困难 程度无 明显差 异 ( P >0 . 0 5)。与 药物组 相 比 ,俞 募组 在治 疗后第 4周 的粪便 性 状 明显改 善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说 明俞 募 配 穴 治疗功 能性便 秘早期 对调节 粪便 、促进 肠道蠕 动 与 口服枸 橼 酸莫沙 必利 片无 明显差异 ;但其 治疗 远期对 粪便 性状 的调 节 、促进 胃肠 动力方 面 比 口服药物 更好 ;此外 ,对粪 便性 状
培菲康与聚乙二醇4000联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Bi o大便性 状 图谱记 录大 便性 状 ( r t 大便 性状 rt sl Bio sl
分 型 : 型 为 分 离 的 硬 团 , 为 团 块 状 , 为 干 裂 的 1 2型 3型
维普资讯
.
13 . 00
查堕兰
!
笙 堂笙 ! 塑
培菲康 与聚乙二醇 40 0 0治疗 , 并与单独应 用聚乙二醇 40 00与培菲康进行 比较 , 结果显 示联合用 药取得 较好 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选 择我 院 消化 内科 20 . 0 6年 9月 至 20 07年 8月诊 断 为功 能性 便 秘 的 老年 门诊 患 者 16 3 例, 入选标 准为 : 年龄 6 ① 0~7 5岁 门诊患 者 , 别 不 性
12 方法 .
A组服用培 菲康 60 m / , 3 s 次 2次/ ; d 聚乙
二醇 4 0 0g 1 ) 次 , 00 1 ( 袋 / 2次/ 。B组服用 聚乙二醇 d 40 ,0g 1 ) 次 , 00 1 ( 袋 / 2次/ 。C组 : 用 培菲 康 6 0 d 服 3 m 次, / s 2次/ 。试验 用药 均在 早餐 、 d 晚餐 后服 用。疗 程为 4周。如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和( 患者不愿继 或) 续服 药 , 可在 用药 2周后 结束试验 。试 验期 间不能 同 时服 用其他通 便药 。记 录每天 的有 效排便 次数 , 根据
等 报道 , 中国 6城市 老年 人 便秘 发病 率 为 1, % 。 15 便 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 , 而且 与结肠癌 、
老年痴呆 和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 生有关。虽然 目前 临床用 于治疗便秘 的药 物很多 , 老年人 常大 量不 当 但 使 用泻药 , 非但效果不理想 , 还可能导致泻 药性 结肠和 结肠黑变病 。我院给予老年慢性功 能性便 秘患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28T16:16:16.6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周芳平邱允忠陆一新[导读]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213100
【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服药前、服药2周及第8周的排便症状积分。
结果:两组服药2周后,服药8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能够快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且有效率高而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聚乙二醇4000;慢性功能性便秘
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0%[1]。
发病患者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占比约为18%~2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
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硬结,排便困难,便时努挣,无便意,量少,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净感等。
有研究表明慢性功能性便秘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
我科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联合聚乙二醇4000(福松)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并与单纯聚乙二醇4000相比较,疗效满意,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病例为2015年06月至2016年08月在我院肛肠科门诊就诊并最终被诊断为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6年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者。
共59例患者入组。
1.2治疗方法:入组的59例患者被随机的分为2组:1、治疗组:29例,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g tid,三餐中服用,疗程8周;加口服聚乙二醇4000 1袋 bid,冲水空腹服用,疗程2周。
2、对照组:30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同上)1袋 bid,冲水空腹服用,疗程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别记录服药前、服药后第2周及第8周排便积分(粪便性状的评估按Bristol 粪便性状图谱分型)临床痊愈:患者自然排便,粪质软,每周>2周,治疗后积分0-1分;显效:患者多能自然排便,偶用泻药,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2-6分;有效: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改善,泻药使用较前减少,治疗后积分7-11分;无效: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12-16分。
2.结果
临床疗效:两组服药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8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2:
3.讨论
肠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双歧杆菌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合成多种维生素,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清除内毒素等作用。
当某些因素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群,患者就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3]。
使用容积性泻药,腹胀的副作用较明显。
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会导致肠壁神经造成损害。
渗透性的缓泻剂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和代谢,优点为很少引起腹胀,不引起腹泻,不影响肠道的生理功能。
双歧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在肠道形成强有力的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因而对于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而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可长期服用并不会产生依赖性的药物。
本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双岐四联活菌片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能够快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且有效率高而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宝西.功能便秘流行病学调杏及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18(4):253-254.
[2].于普森,李增金,郑红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134.
[3].向道生.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6):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