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电简单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如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构建和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如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等。
(4)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逻辑门电路构建简单的数字电路。
(2)能够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3)能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系统。
(4)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电路基本概念: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4.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5.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及应用: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际案例解析等。
6.实验操作: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搭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电课设方案

数电课设方案第1篇数电课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路设计在电子工程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字电路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能。
本方案旨在为数字电路设计课程设计提供一个明确、合规的方案,确保课程设计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目标1. 深化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4. 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培养良好的工程素养。
三、设计方案1. 课程设计内容- 课题选择: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设计课题,如:计数器、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功能需求:明确课题所需实现的功能,分析功能需求,制定详细的技术指标;- 技术路线: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制定技术路线。
2. 设计工具与平台- 设计工具:选用业界主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如:Multisim、Proteus、Quartus II等;- 设计平台:基于FPGA/CPLD器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和实验箱。
3. 设计规范与标准-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学校规定;- 遵循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确保电路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电路图、程序代码、文档等资料齐全,命名规范,便于查阅。
4. 课程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设计工具,了解项目背景;- 方案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制定技术路线,完成初步设计;- 电路仿真:利用设计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设计方案;- 硬件实现:基于FPGA/CPLD器件,实现数字电路;- 调试与优化:对硬件实现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文档编写:整理设计过程,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5. 课程评价- 设计成果:以实现功能、性能指标为评价标准;- 设计报告:以报告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评价标准;- 答辩环节:考察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0个数电课程设计

50个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逻辑门的功能与原理。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数字电路元件,如触发器、计数器等。
3. 学生能够解释数字电路中的编码与译码过程,掌握二进制、BCD码等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图,并进行仿真实验。
2. 学生能够分析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解决基本的数字逻辑问题。
3. 学生能够利用数字电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三章“数字电路基础”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数字电路概述: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发展历程。
2. 数字逻辑门:讲解基本逻辑门(与、或、非、异或)的功能、原理及符号表示,分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3. 组合逻辑电路: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4. 触发器:介绍触发器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常见触发器。
5.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特点及设计方法,举例说明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
6.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结合Multisim等软件,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7. 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数字电路在日常生活、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数电课程设计实验课

数电课程设计实验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数字电路组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进行功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数字电路图,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和仿真测试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对数字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字电路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电子科技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验课,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数字电路的认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实验课教学内容以《数字电路》教材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和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为基础,涵盖以下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与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的原理与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及步骤。
2. 时序逻辑电路原理与设计:- 时序逻辑电路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的原理与功能;- 同步与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3.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 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数字电路图绘制及仿真;- 常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数字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
2. 学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数字电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符号进行数字电路图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2.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其化简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分析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简单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的测试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5. 数字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仿真6.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数字逻辑基础(2课时)2. 组合逻辑电路(4课时)3. 时序逻辑电路(4课时)4. 数字电路设计(2课时)5. 数字电路仿真(2课时)6. 实践项目(4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等理论知识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正确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
3.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数字电路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功能及其符号表示;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
2. 常用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3.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
4. 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方法。
5. 实践操作:动手实践,运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搭建。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第二课时: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第三课时:数制及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数字电路搭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性如下: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第四章:数制及其转换第五章:数字电路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及功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电气工程数电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其功能。
2. 掌握数字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学会使用电气工程相关的数电实验仪器与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数字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2. 独立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进行电路仿真与验证。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电路调试与排故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及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电气工程兴趣小组的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包括数字逻辑的概念、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逻辑门的功能与真值表、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讲解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实验,包括电路搭建、仿真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实验5.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与设计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60进制计数器

表1 十进制计数器功能表CP RD` LD` EP ET 工作状态×0 ××置零↑ 1 0 ××预置数× 1 1 0 1 保持× 1 1 ×0 保持↑ 1 1 1 1 计数连接方式如图:图2 十进制计数器(个位)2、十进制计数器(十位)电路图3 十进制计数器(十位)3、时钟脉冲电路图4 时钟脉冲电路4、置数电路图5 置数电路5、进位电路图6 进位电路6、译码显示电路图7 译码显示电路三、绘制原理图1、完整原理图图7 计数器原理图2、选定仪器列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 2片极联构成60进制计数器与门与非门非门74LS21D74LS00D74LS04D各1个辅助设计构成其他计数器共阴极显示器DCD-HEX 2只显示数字计数电压源1个提供脉冲电压表二原理图仪器列表四、测试方案测试步骤:1)进入Multisim7界面图8 软件页面2)右击空白处,选择放置元件,进入元器件选择区,选择要放置的元件,然后单击好。
图9 放置元件3)放置好各种器件之后,即可进行线路连接,同时标明所需参数值。
设置元器件的参数时,用鼠标双击,弹出属性对话框,分别给元件赋值,并设置名称标号。
图10 元器件属性图4)确认电路无误后,即可单击仿真按钮,实现对电路的仿真工作。
5)观察结果看是否与理论分析的预测结果相同。
五、测试验证结果与分析1、验证结果以下两个仿真结果分别是计数器计数的仿真起点00和仿真终点59,之后计数器会自动恢复原来的00起点继续进行循环计数,并且进位输出灯会在59时发光。
图11 60进制计数器起点00 图12 60进制计数器终点592、理论分析本计数器由两个10进制计数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的接线图,右边的10进制计数器作为个位,左边的10进制计数器作为十位。
输入端全部接地,计数开始循环一周后通过置位法自动进行归00,之后再继续循环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电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任务 (2)
2.1、加法计数器 (2)
2.2、串行序列发生器 (2)
2.3、四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2)
三、设计过程 (2)
3.1、加法计数器 (2)
3.1.1、状态转换图 (2)
3.1.2、次态卡诺图: (3)
3.1.3、Q2n+1的卡诺图 (3)
3.1.4、Q1n+1的卡诺图 (3)
3.1.5、Q0n+1的卡诺图 (4)
3.2、串行序列发生器 (4)
3.2.1、Y的卡诺图 (5)
3.2.2、Q2n+1的卡诺图 (5)
3.2.3、Q1n+1的卡诺图 (5)
3.2.4、Q0n+1的卡诺图 (6)
3.3、四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6)
3.3.1、设计过程 (6)
四、仿真结果分析 (7)
4.1、六进制加法器仿真结果分析 (7)
4.2串行序列仿真分析 (8)
4.3、13进制计数器仿真分析 (9)
五、设计体会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课题的分析、电路设计、仿真、调试以及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设计电路、仿真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设计、仿真及接线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二、设计任务
2.1、加法计数器
设计一个六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无效态为:010,100),使用74LS112以及其他门电路完成设计,使用multsim仿真成功并在实验室连线观察结果。
2.2、串行序列发生器
设计一个串行序列发生器,检测序列为010100。
使用74LS112以及其他门电路完成设计,并使用multsim仿真。
2.3、四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使用两个74290芯片,两个数码管以及相关器件,使用multsim仿真成功并在实验室连线观察结果。
三、设计过程
3.1、加法计数器
约束项为:000,100
3.1.1、状态转换图
000→001→011
↑↓
111←110 ←101
3.1.2、次态卡诺图:
101112+++n n n Q Q Q 卡诺图
3.1.3、Q 2n+1的卡诺图
3.1.4、Q 1n+1的卡诺图
3.1.5、Q 0n+1的卡诺图
由各个卡诺图可得各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为: 由卡诺图得出的状态方
()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2120112++=+
n n n n Q Q Q Q Q 10101n 1+=+
n
n Q Q Q Q 0n 2n 010*1+=+
由卡诺图得出的驱动方程:
n Q J 12= n
n Q Q K 012=
n 01Q J = n 01Q K =
10=J n
Q K 2
0=
012CP CP CP CP ===
3.2、串行序列发生器
设计一个串行序列发生器,检测序列为010100,利用74LS112设计,设约束项为010,100 状态转移图:
000 −→−0/ 001 −→−1/ 011
↑/0 ↓/0
111 −−←0/ 110 −−←1/ 101
3.2.1、Y 的卡诺图
Y 的取值情况:
n
n Q Q Y 10=
3.2.2、Q 2n+1的卡诺图
由卡诺图可得:
()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2
120112++=+
3.2.3、Q 1n+1的卡诺图
由卡诺图可得:
n
n n n Q Q Q Q Q 10101n 1+=+
3.2.4、Q 0n+1的卡诺图
由卡诺图可得:
n
n Q Q Q Q 0
n 2n 010*1+=+
由各个卡诺图可得各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为:
()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2
120112++=+
n n n n Q Q Q Q Q 10101n 1+=+
n
n Q Q Q Q 0n 2n 010*1+=+
由卡诺图得出的驱动方程:
n Q J 12= n
n Q Q K 012=
n 01Q J = n 01Q K =
10=J n
Q K 2
0=
012CP CP CP CP === n
n Q Q Y 10=
3.3、四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3.3.1、设计过程
1、使用两个74290芯片,分别实现个位的十进制计数,十位的四进制计数,通过控制S9A 、
S9B 、R0A 、R0B 四个输入实现清零和进位。
2、Multsim 仿真
四、仿真结果分析
4.1、六进制加法器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运行后,数码管依次显示0、1、3、5、6、7(2、4)为约束项,证明设计成功
4.2串行序列仿真分析
开始仿真后,数码管依次显示010100,说明设计成功。
4.3、四十进制计数器仿真分析
仿真开始后,数码管从0—39依次显示,说明电路设计成功。
五、设计体会
为期几天的数电课设时间,终于完成了两道题的课设。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验要求一步步仔细推导出各种方程,然后根据实验驱动方程选择实验器材,并根据实验原理画出实验原理图。
由卡诺图推到驱动方程是最容易出错的一步,所以这一步我们要仔细地合并最小项。
在画原理图时我们更要认真地对照驱动方程来连线。
在此,我更要感谢老师平时的谆谆教导,使我们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习惯,设计过程也比较快速并准确地完成。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验原理图在实验箱上选择正确的实验芯片并用导线
准确地连线。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因为需要连接的导线太多,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因此这一过程我们更要非常仔细地连线,而且一旦发现出错,我们要根据实验原仔细地找出错误的源头并改正。
在此,我也要感谢实验室老师平时的认真指导和检验方法,操作过程也比较准确并迅速地完成。
我对输字电路的许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通过本次课设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能够发现实验中产生的错误的原因,并运用所学的只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真正的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我也收获了很多,能够更好的学习使用数电软件,也对模拟电路过程能够更好的了解。
课程设计虽然很辛苦,在找零件的过程也是很坎坷的,但是苦中有乐,设计拜托了单纯枯燥的理论课,让我亲自动手操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真实感受到了痛并快乐的感觉。
六、参考文献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余孟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2)数字逻辑指导书.张丽萍王向磊主编沈阳理工大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