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苗的培育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
四 脱毒苗的鉴定
A、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1997年Clark和Adams用微量血凝板建立了诊断植物病毒的ELISA技术。Casper首先用其测定了PLRV病毒。
原理:抗血清(antiserum)鉴定法:
抗血清即含有抗体的血清;血清反应即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由于血清反应的特异性,故可用于病毒的鉴定。
黄瓜花叶病毒(CMV) 郁金香 条斑病毒 (TuBV)
芋的花叶病 百合丛簇病(CTLV)
01
变色型:叶片的局部或全部颜色改变。如褪绿、变黄、变橙、变红、变紫、变蓝绿等。郁金香碎裂病毒感染郁金香,使其花色由单色发生斑驳或纵向条点。
02
坏死与变质:某些细胞组织死亡或组织质地变软或变硬或木栓化。
芋的枯萎病
方法:茎尖大小与脱毒率成反比,与成活率成正比。
01
02
3、生物学方法
3.1 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法
食用百合的脱毒培养过程
3.2 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 愈伤组织中某些细胞不带病毒,可能是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于病毒的复制速度,而似的少数细胞无病毒,这样通过这些细胞来再生植株,以获得无病毒苗。
01
02
3.3 珠心胚培养脱毒
TMV
TYMV
03
02
01
花叶型: 也称花叶病。是由于叶绿体结团或退化引起。造成叶片上形成暗绿(正常)、亮绿(结团)和黄色(退化)区域。
环斑型:在叶片、果实或茎的表面形成单线圆纹或同心纹的环、全环或半环,以用连续屈曲状的环。常常和花叶同时发生。
畸形生长型 :各种反常的生长。
2.2 病毒对植物外观状态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作业与探究什么是植物无病毒培养?

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成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广阔领域,•除了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快速繁殖优良种苗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一个方面。

很多作物都带有病毒,尤其是无性繁殖植物,如马铃薯、甘薯、草莓、大蒜等。

长期的病毒感染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使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

比如我们看到合肥市场供应的草莓越来越小,就是病毒病感染的结果。

White早在1943年就发现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病毒苗,再用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发生病毒。

目前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组织培养在甘蔗、菠萝、香蕉、草莓、甘薯、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成功应用。

二、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几乎所有植物都遭受到病毒病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种类甚至同时受到数种病毒病的危害,•尤其是很多园艺植物靠无性方法来增殖,若蒙受病毒病,代代相传,越染越重。

自从Morel(1952)发现采用微茎尖培养的方法可得到无病毒苗后,微茎尖培养就成为解决病毒病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若再与热处理相结合,则可提高脱毒培养的效果。

•对于木本植物,茎尖培养得到的植株难以发根生长,则可采用茎尖微体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无病毒苗。

组织培养无病毒苗的方法已在很多作物的常规生产上得到应用,•如马铃薯,甘薯,草莓,苹果香石竹,菊花等。

已有不少地区建立了无病毒苗的生产中心,这对于无病毒苗的培养、鉴定、繁殖、保存、•利用和研究,形成了一个规范的系统程序,从而达到了保持园艺植物的优良种性和经济性状的目的。

三、在育种上的应用1、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为单倍体育种,由于单倍体植株往往不能结实,在花药或花粉培养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成为纯合二倍体植株,它已成为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具有高速、高效率、基因型一次纯合等优点,目前我国科学家育成烟草、小麦、水稻新品种已大面积种植。

沙田柚无病毒苗的栽培试验小结

沙田柚无病毒苗的栽培试验小结
快。 叶色浓 度厚 实 。 23 枝梢 管理 . 24 病 虫害防治 .
术。
关键 词 : 田柚 ; 沙 无病毒 苗 ; 栽培技 术
梅州 市农 科 所 从 2 0 0 4年 开展 了 “ 田柚 无 病毒 05 的定植 穴 , 人 稻秆 、 沙 .m 填 杂草 等 , 穴施 入 35 g鸡 每 .k
苗 木繁 育技 术 研究 ” 题 研 究 , 分发 挥该 所 柚 类专 屎 、k 课 充 l g生 物有 机 肥 、.k 05 g过 磷 酸 钙 、.k 02 g复 合 肥 , 业科 研机 构 的作 用 ( 9 7年 经农 业 部柑 桔 苗木 质量 将肥 料 与 土壤 充 分拌 匀 , 土 成墩 , 立 墩 面高 出 地 19 覆 建 检测 中心验 收 为合 格 的沙 田柚育 苗 基地 ) 取得 了一 面 3 e 的树 盘 。种植 时不 宜 过深 , 无 病毒 沙 田柚 , 0m 将
苗 长势 良好 、 叶色浓 绿 . 并抽 发有 4次 梢 。
覆 上一 层薄 土 ,k 鸡 粪 、k 5g 2 g生物 有机 肥 、.k 磷 肥 05 g 与土充 分拌 匀后 埋施 。 根 外 追肥 能 直接 、 面地 供应 树 体所 需 养 分 , 全 新
2 栽 培 管 理 技 术
2 1 种 植 .
株行 距 按 5 x m 种植 , 植 前开 挖 08 O5 x 梢 根 系 吸收 能 力不 强 .根 外 喷施 肥 料 能补 充树 体 养 m 4 定 .mx . e r 分 。 快 生长 。在新 梢 抽 发期 间 可采 用 尿素 、 合 肥 加 复 作 者 简 介 : 小 珍 ( 9 3年 一 , , 级 农 艺 师 , 要 从 事 果 树 杜 17 )女 高 主
系列 的技 术 成 果 , 并建 立 良种 沙 田柚 母 本 园采 穗 圃 , 的 营养 袋撕 开 解 袋 , 意不 要将 营养 袋 的泥 土松 开 , 注 把 淋 同 建设 无 病毒 工 厂化 育 苗基 地 ,进 行 沙 田柚 无病 毒 苗 避 免 伤 根 . 根 部 的 泥 土轻 轻 压 实 . 足 定 根 水 , 减 的繁 育研 究 ,从 选 评母 树一 检测 脱 毒一 增 殖扩 繁 等 时采 用稻 草覆 盖树 盘周 围 , 少水 分 蒸发 。以后 视实 在 每 形 成 了一 整 套 较成 熟 的无 病 毒 网室 育苗 理 论 和操 作 际情 况 保 持 土壤 湿 润 . 试 验 区设 立 了滴 灌 , 隔 5

冀东地区草莓无病毒生产苗繁育技术

冀东地区草莓无病毒生产苗繁育技术

并耙 平做成平畦或高畦。一 般畦面长 2 0~3 0 m,
宽 1 . 0~ 1 . 2 r n 。
鲜质量 3 0 g 以上, 中心芽饱满, 叶柄粗壮, 叶色黄绿,
不 徒 长 ,有 较 多的 新根 ,无 明显 病 虫害。 冀东 地 区

3 定 植
春 季 日均气温稳定 在 1 O~ l 2℃时,即可定植草 莓 种 苗。 冀东 地 区于 4 月下旬 定植 。 定植 过早 , 因
气温较 低 不利 于种 苗成活 ; 定植过 晚 ,则又 会缩 短
般是 从 辽宁省东 港市草 莓 研究 所购 买一 代 脱毒 种
苗进行 自 繁, 主栽 的品种为童 子一号 、 甜查 理、红颜 、
幸香 等。 匍 匐茎 的 抽生 能 力与种苗 所 经过 的低 温 时数 有
整 个繁苗 期 ,减少繁 苗数量 。
在春 季 定植 初期 ,地 温较 低 ,气候干旱 ,而 且 浇水 次数 越 多地温 提 升越 慢,不利 于促 发新 根和 植 株的迅 速生长 。因此 ,种苗定植 后要立即覆盖 地膜 , 以利于提 高地温 、 保持水分并 防除 杂草 。 覆 盖地膜 后, 要立 即破膜 提 苗,然 后 向膜 下浇 一次 透 水。 以后 视
在冀东地区,草莓一般在 6 月中下旬开始抽生
匍 匐 茎 ,在 7 月中下 旬 至 8 月上 旬为 发 生 高 峰 期 。
根茎部与地面平齐为原则。若定植过深,则会引起
苗心腐烂 ; 定植 过 浅 ,则因根 系外露 ,会导 致 种 苗
干枯死亡 。
此时应加 强肥水管理。施 肥要 掌握薄肥勤施的原
7 授粉 杂 交
杂 交 授 粉 时 间一 般 在 5 月下 旬到 6 月上 旬。 杂 交 前应 对 父母 本进行 一 次严 格 的去 杂、去 劣 ,并 注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无病毒苗可以提高花卉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和危害,延长花卉观赏期。
05
植物无病毒苗培育的注意事项
注意病毒的变异性
病毒变异性的存在
植物病毒在自然界中常常会发生变异,这给无病毒苗的培育带来 挑战。
监测和预防变异
在无病毒苗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病毒的变异情况,采取 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应对。
生抗病毒免疫。
应用
主要用于番茄、辣椒等蔬菜作 物。
生物工程法
原理
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将植 物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使 植物具有抗病毒的能力。
方法
根据病毒基因序列和植物基因组 信息,设计并合成抗病毒基因,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导入植物细胞 ,并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抗病毒 植株。
应用
适用于多种果树、蔬菜和观赏植 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1
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病毒苗的培育对于提高水果产量和 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02
无病毒苗可以提高水果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农 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03
通过无病毒苗的培育,可以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果的 需求。
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花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病毒苗的培 育对于提高花卉品质和观赏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出无病毒植株。
方法
将植物的茎尖剥离出来,在无菌 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愈 伤组织和丛生芽,进而分化成完 整植株。
应用
适用于多种果树和园林植物。
微克芜菁法
原理
利用芜菁种子携带的病毒抗原 性,接种特定病毒并使其在芜 菁种子上建立稳定寄主关系。
方法
将感染病毒的芜菁种子进行处 理,使其表面抗原性消失,再 作为疫苗接种植物,使植物产

植物脱毒方法

植物脱毒方法

植物脱毒方法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

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C),即钝化失活。

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

蕉柑无病毒容器苗快速繁育技术

蕉柑无病毒容器苗快速繁育技术

系统及遮光设备 ,同 时 引进 了 鉴 定 裂 皮病 、

碎叶病 、衰退病、黄龙病等的指示植物 , ̄Er g P to 香橼 Arzn 8 1 S 选系 、Ru k io a 6 - -l s 枳橙 、厚皮柠檬 、实生 桠柑等 ,随时可以对 果园蕉 柑选种单株进行病毒病鉴 定和茎尖苗及其母树检查 ,确保 了 良种母树不带有病 毒类病 害。 2 建立无病毒种质资源 一和采奠■
叶尖和叶缘 ,斑上有小黑点,呈不规则形状 。防治方法
主要有:一是优质栽培 ,多施有机肥 ;二是注意经常清 园,精心采收;三是药剂 防治,可选用5 %的甲基托布 0 津可湿性粉剂5 0 o 倍液 ,7 %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 0 0 0 倍液或5 %的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 0 倍液等。 0 00
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可在一年内快速 繁育大量无病毒接穗 ,使育苗周期从传统的两年缩短至

年半 ,实现了无病毒苗木的快繁推广 。现将取得的经
验 总结如下 : 1 建立蕉柑 无病毒容量苗繁育体系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建设是繁育推广无病毒容器苗 的基础 。
2 1 无病毒种质资源圃建立 .
421 红 蜘 蛛 ..
用4 %的杀扑磷8 0 0 0 倍液 ,2 5 .%蛛八蚧乳油8 0 0 0 0 -10
倍液等 。 ④
维普资讯
成 后按 蕉柑 标准 化生 产 技术 规程 管理 ,做 好观 察记 录 ,及 时发现、淘汰劣变 株系 ( 相思叶 、异形厚叶 、 叶片无气 孔)。 22 无病毒采穗圃的建立和无病毒穗条的快速繁育 . 首先做好总体规划 ,场地平整 ,然后按1 m宽,2 ~ 5 3c 0m高起畦,畦面铺上10 4 × c 0 × 0 5m的水泥预制板 ,防 止地下害虫危害 ,畦四角预埋6 c 0 m长角铁 ,露出畦面 2c 5m,角铁上面焊上螺母 ,用于拉铁线固定容器。水泥 板上采用1 ×1 × 5m的大容器繁育取穗母树。2 0年 4 4 3c 04 初,采穗 圃嫁接1 7 4 8 0 株取穗母树 ,穗条来源于无病毒 种质资源圃。2 0 年初获得 优 良接穗 12 2 条 ,相对 05 24 1 传统地 栽株行距1 .m密植 ,8 0 增加19 0 条接 ×15 0 m2 0 14 穗 ,大大提高 了扩繁能力 。取穗母树连续取穗2 年后一 次性淘 汰更新 。采穗 最佳时间是上午 ,采后及时 除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七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七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 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病毒感染 的程度越低,生长点即分生组织(约0.1-1mm) 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分生组织不带病毒,可能有4方面的原因:
1、植物体病毒的移动主要靠2条途径:一是通过维管 系统,而分生组织中尚未形成维管系统;二是通过胞间连 丝,但这条途径病毒移动速度非常慢,赶不上茎尖和根尖 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
二、脱毒方法
(一) 热处理脱毒
(一)发现: 1889年印度尼西亚爪畦人发现,患枯萎病的甘蔗(现证
明为病毒病),放在50-52℃的热水中保持30min,甘蔗就可 去病生长良好。以后此方法被广泛用于防治许多植物的病 毒病。
热处理又称温治疗法。
• 1、热处理脱毒原理:
①病毒是DNA大分子,病毒进入植 物细胞后,随植物细胞DNA一起复制。 热处理并不能杀死细胞,只是钝化病毒 的活性,使病毒在植物体内增殖减缓或 增殖停止,而失去病毒的侵染能力。
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于酶的催化反应相结合而发展 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展最快 应用最广的方法。
原理:采用酶标记的特异抗体指示抗原-抗体的结合, 从而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定量测定法。
操作程序:将待检植物汁液注入酶联板(聚苯乙烯多 孔微量反应板)中,使抗原吸附在它的孔壁,加入酶(
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特异抗体,抗原 -抗体充分反应后,清洗,固相载体酶联板表面只留 下以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酶嘚无色底物
葡萄扇叶病毒
苹果花叶病毒
(二)茎尖培养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2、培养基 3、茎尖培养方法 4、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①外植体大小 ②培养条件 ③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二、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途径防治病毒病收效甚微 ,甚至毫无成效。自从50年代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方 法可以脱除严重患病毒植物的病毒种类,提高产量、 质量后(如草莓可增产20~50%,植株结果多,单果 重增加,上等果比例提高。菊花切花品种的脱毒株, 表现出株高增加,切花数增多,花朵大,切花较重) 。因此到60至70年代组织培养的技术在花卉、蔬菜和 果树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二、培养基 一般以White、• Morel和MS培养基作为基本 培养基,尤其是提高钾盐和铵盐含量有利于茎尖 的生长。• MS培养基对某些植物的茎尖培养时, 其中有些离子浓度过高应予以稀释。•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茎尖培养中,• 由于操作方便,一般都使 用琼脂培养基。不过,在琼脂培养基能诱导 外植体愈伤组织化的情况下,最好还是用液 体培养基。在进行液体培养时,须制作一个 滤纸桥,把桥的两臂浸入试管内的培养基中 ,桥面悬于培养基上,外植体放在桥面上。
三、茎尖培养方法 进行脱毒培养时,• 由于微小的茎尖组织很难靠肉 眼操作,因而需要一台带有适当光源的简单的解剖镜 (8~40X)。除了在进行植物组织无菌培养一般工具外 ,• 还需要一套解剖刀。剥离茎尖时,应尽快接种,茎 尖暴露的时间应当越短越好,• 以防茎尖变干。可在一 个衬有无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进行操作,有助于防止 茎尖变干。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一般来说,茎尖分生组织由和其它器官的培养 一样,• 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首要一步是获得表面不 带病原菌的外植体。• 一般来说,茎尖分生组织由于 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 无须表面消毒就应当能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有时消 毒处理仅会增加培养物的污染率。选取茎尖前,可 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 放在温室中进行栽 培。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而不要浇在叶片上。• 另外,最好还要给植株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可用 多菌灵(0.1%)和 • 抗生素(如0.1%链霉素)。对于某 些田间种植的材料,可以切取插条插入Knop溶液 中令其长大,• 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枝条,要比 由田间植株上直接取来的枝条污染小得多。
为了保险起见,在切取外植体之前一般仍须对茎芽进行表 面消毒。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只须在75%酒精 中浸蘸一下,而叶片包被松散的芽,如香石竹,蒜和马铃薯等 ,则要用0.1%次氯酸钠表面消毒10分钟。对于这些消毒方法 ,在工作中应灵活运用,如在大蒜茎尖培养时,可将小鳞茎在 75%酒精中浸蘸一下,再用灯火烧掉酒精,然后解剖出无菌茎 芽。
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类,除豆类外,• 可随着世代的交替而去 除病毒,即病毒只能危害一个世代;而行无性繁殖的种类,• 由于病毒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 危害日 趋严重。一些园艺植物以小规模集约栽培,造成连作危害问 题,并加重土壤传染性病毒的危害。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根除病毒和其它病 原菌是非常必要的。 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可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 若一个无性系的整个群体都已受到侵染,• 获得无病毒 植株的唯一方法就是消除营养体的病原菌,• 并由这些 组织中再生出完整的植株。一旦获得了一个不带病原 菌的植株,• 就可在不致受到重新侵染的条件下,对它 进行营养繁殖。用组织培养法消除病毒是唯一行之有 效的方法。
四、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1.外植体大小 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大小决定茎尖的存活率,外 植体越大,产生再生植株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外植体越小脱毒 效果越好。除了外植体的大小之外,叶原基的存在与否也影响 分生组织形成植株的能力,一般认为,叶原基能向分生组织提 供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含有必要的生 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中,离体顶端分生组织能在组织重建过程 中迅速形成双极性两端。
病毒的危害给作物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如草莓病毒的危 害,使草莓产量严重降低, • 品 质大大退化。葡萄扇叶病毒使 葡萄减产 10~18% ,为害马铃薯有几十种病毒, • 给马铃薯生 产带来严重障碍。花卉上病毒的危害大大影响其观赏价值, 表现花少而小,产生畸形、变色等。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苗的培育
掌握植物微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 一般掌握无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掌握组织培养脱毒苗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一般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一、病毒在植物上的危害
危害植物的病毒有几百种,• 且随着生产栽培时间的延长, 危害越来越甚,• 种类越来越多。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 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应当能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有时消毒处理仅会增加培养物的污染率。选取茎尖 前,可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 放在温室中 进行栽培。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而不要浇在叶 片上。• 另外,最好还要给植株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 ,可用多菌灵(0.1%)• 和抗生素(如0.1%链霉素)。 对于某些田间种植的材料,可以切取插条插入 Knop溶液中令其长大,• 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 枝条,要比由田间植株上直接取来的枝条污染小得 多。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在剖取茎尖时,把茎芽置于解剖镜下,一手用细镊子将 其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解剖针要常 常蘸入90%酒精,并用火焰灼烧以进行消毒。但要注意解剖 针的冷却,可蘸入无菌水进行冷却。当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 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用解剖刀片将分生组织切下 来,为了提高成活率,可带1~2枚幼叶,然后将其接到培养 基上。• 接种时确保微茎尖不与其他物体接触,只用解剖针接 种即可。 将接处好的茎尖置于22℃左右的温度。每天16小时2000~ 30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由于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 有可能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必须保 证。微茎尖需数月培养才能成功。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茎尖培养脱毒
一、茎尖培养脱毒 感染病毒植株的体内病毒的分布并不均匀,• 病毒的 数量随植株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 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 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这是因为分生区域内无维 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 赶不上细胞不断 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在切取茎尖时越小越好,• 但 太小则不易成活,过大则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 茎尖培养脱毒,• 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稳定,所 以是目前培育无病毒苗的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茎尖生长和发育具有 重要的作用。在双子叶植物植物激素大概是在第2 对最年幼的叶原基中合成,• 所以茎尖的圆锥组织生 长激素不能自给,必须提高适当浓度的生长素(0.1 ~0.5mg/L)与细胞分裂素,在生长素中应避免使用 易促进愈伤组织化的2,4-D,宜换用稳定性较好的 NAA或IBA,细胞分裂素可用KT或BA。GA3对某 些植物茎尖培养是有用的。有时茎尖培养添加活性 炭。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2.培养条件 在茎尖培养中,照光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好,如马铃 薯茎尖培养时,当茎已长到1厘米高时光照强度增加到4000Lx 。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茎尖最好要由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在香石竹和菊花中, 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效果好。但在草莓中,二者没什 么差别。 取芽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选作萌动期较好。否则采用某 种适当的处理、打破休眠才能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