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剖析
JPEG及JPEG2000剖析

图3 两维DCT变换方法
2.3 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DCT系数需做量化。量化 是对经过F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进行量化,这是一个 多到一映射的过程。量化的目的是减小非0系数的幅度 以及增加0值系数的数目,将信号幅值由连续量变成离 散量,在一定的主观保真的前提下,丢掉那些对视觉效 果影响不大的信息。量化是图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 因。 对于有损压缩算法,JPEG算法使用如图4所示的均匀 量化器进行量化,量化步距是量化表的元素,它由系 数所在的位置和每种颜色分量的色调值来确定。
注意:JPEG文件中量化表中的64个值是按z字形顺序排列的
量化的计算公式: 量化值(i,j)=[T(i,j)/量化矩阵(i,j)] 在解码过程中,逆量化公式为: T(i,j)=量化值(i,j)量化矩阵(i,j) 效果图
图5 经量化后,源图像(左)与IDCT运算后得到的图像 (右)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失真程度视量化等级而定。
( 1 ) 使 用 正 向 离 散 余 弦 变 换 ( Forward Discrete Cosine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 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3)使用哈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尺寸分类(符号1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码长 2 3 3 3 3 3 4 5 6 7 8 9 00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 11110 111110 1111110 11111110 111111110
码字
亮度DC系数表
基于机器学习的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研究摘要:JPEG2000是一种新型图像压缩算法,它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和熵编码技术、支持透明度和无限次缩放等优越性能,不过因为计算复杂性大,它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JPEG2000压缩算法,提高其实用性和效率。
1. 引言图像数据量巨大,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为了减小图像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图像压缩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最常用的图像压缩算法,它利用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将图像空间域转换成频域,再采用量化和熵编码技术实现压缩。
JPEG算法有诸多不足,比如严重的失真、不支持透明度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JPEG2000压缩算法应运而生。
JPEG2000是一种新型的图像压缩算法,它在技术上有多大的提升呢?首先,不同于JPEG算法中的DCT,JPEG2000采用了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将图像分成多个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达到了更高的压缩比。
其次,对于图像某些区域,要求保持高质量的细节信息。
JPEG算法采用固定剪切量的量化方法,而JPEG2000算法采用无损或可逆的位平面技术,对不同区域的信息进行动态量化,从而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
然而,由于其计算复杂度大,JPEG2000压缩算法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优化JPEG2000压缩算法,提高其实用性和效率,是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
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让机器从数据中学习,实现自我优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机器学习分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三种方法。
其中,有监督学习常用于分类、回归和聚类等问题,无监督学习常用于降维和聚类等问题,半监督学习则是两者的融合。
3. 基于机器学习的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研究为了优化JPEG2000压缩算法,本文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JPEG2000压缩率控制算法的研究

agrh a e r rysann a l ain( S A) h o uai a c m lxt,w rigme o lo tm i c ldp o t c n igrt a o t i sl ii el c o P R .T ecmptt n o pei ol y okn m  ̄
中图分类号 : P9 . T 3 14 文献标识码 : A
S u yo t n r lf rJ t d fRa eCo to o PEG2 0 ma e Co d n 0 0I g r ig
W ANG . u ng — f Li W Zo u
( n nU i ri f r n cec , lcr a E gne n ea m n,h nd n n45 0 C ia Hu a nv syo t a dSine Eetcl nier gD p ̄ e tC ag eHu a 100,hn ) e t A s i i
tu c t d a n o iin a d i i p s i l o d c d n i g r m h e i i g b t O t a r g e sv r n a e t a y p st n t s o s e t e o e a ma e fo t e r man n i S h t p o s i e o b s r
ta s s in b NR n e ou in i e p d e t mp e n e .T e r t o to g r h h s d r c n u n e r n miso y S a d r s l t s x e i n l i l me t d o y h a e c n r la o t m a i t if e c l i e l o u l y,c d n fi in y a d me r e u r me t n t i p p r t o rt o to g r h r r s n e . n q ai t o i ge c e c n moy r q ie n .I h s a e , w ae c n r la o i ms a e p e e t d l t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静态图像压缩JPEG2000标准

4) JPEG2000能方便的实现对码流的随机存取与处理,保证位错误的鲁棒性。
5) JPEG2000支持所谓的感兴趣区域特性,你可以任意指定图像上你感兴趣区域的压缩质量,还可以选择指定的部份先解压缩,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突出图片中的重点进行浏览。
(3)JPEG2000图片的压缩
目前有很多公司、机构提供了JPEG2000的压缩工具及编解码器。主要有LuraWave SmartCompress Freeware for Windows、Elecard Wavelet Image Compressor等。其中以LuraTech的LuraWave SmartCompress 及相应编码器生成的LuraWave(lwf)格式最有名。
2. JPEG2000标准
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激增,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因此,更高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的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技术 JPEG 2000 随之诞生。
JPEG2000标准同样由JPEG 组织负责制定。自1997年3月开始筹划,于2000年3月出台。其标准号为ISO 15444。
(1)JPEG标准的组成部分
JPEG标准包括基于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无损压缩编码,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Fuffman编码的有损压缩算法两个部分。前者不会产生失真,但压缩比很小;后一种算法进行图像压缩信息虽有损失,但压缩比可以很大,例如压缩20倍左右时,人眼基本上看不出失真。目前我们对JPEG标准的应用主要是步骤
JPEG算法操作可分成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 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去除数据冗余。
2) 使用量化表对DCT系数进行量化,量化表是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和压缩图像类型的特点进行优化的量化系数矩阵。
JPEG2000编解码算法及优化研究

JPEG2000编解码算法及优化研究JPEG2000是新一代的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它具有优越的图像压缩性能和高的图像质量,不仅克服了传统JPEG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在高压缩时出现方块效应的缺点,并且提供了图像渐进传输、图像质量可伸缩、无损/有损压缩及感兴趣区域编码等特性,可以应用于数码相机、医疗图像、数字图书馆、网络传输等方面。
JPEG2000的这些特性主要是来源于小波变换、比特平面编码和算术编码技术。
由于这些技术的引入,JPEG2000的算法复杂度也相应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JPEG2000的应用。
在分析JPEG2000编解码器基本原理之后,本文对JPEG2000标准中的算法复杂度较高的模块:小波变换、分数比特平面编码等模块进行优化实现。
JPEG2000中的小波变换支持整数变换和分数变换,实现图像的多分辨率解析,是JPEG2000实现图像渐进传输的基础。
但小波变换是对一个图像片(Tile)进行处理,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
分数比特平面编码是对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比特平面意义上的通道扫描从而生成上下文(Context)和编码比特fDecision),其算法复杂度高且耗用存储空间大。
因此本文的优化工作主要是基于DSP平台上,结合DSP处理器的结构特点,对JPEG2000的编解码器在代码上、存储空间上和算法上等方面进行优化。
JPEG2000的高压缩性能主要来自于码率控制算法。
JPEG2000的码率控制算法基于率失真准则,是一种最优率失真码率控制算法,可以在相同码率下获得最优的图像质量,但其算法必须在算术编码器编完所有图像码字后,才能进行码率控制算法,丢弃对图像贡献不大的图像码字,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因而它不是一种实时的码率控制算法,限制了编码器的编码效率。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JPEG2000中的小波变换特点及编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测的码率控制算法,以提高JPEG2000编码器的编码性能。
由于JPEG2000中的EBCOT(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ized Truncation)模块是以比特平面编码扫描为基础,是JPEG2000中最为耗时的模块,其算法复杂度也最高,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JPEG2000是新一代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JPEG2000是新一代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具有优越的图像压缩性能和高的图像质量,不仅克服了传统J 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在高压缩时出现方块效应的缺点,还提供了图像渐进传输、图像质量可伸缩及感兴趣区域编码等特性,可以应用于数码相机、医疗图像、网络传输等方面。
2 JPEG2000标准基本原理2.1 JPEG2000编解码框架JPEG2000编码器编码主要有预处理、小波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步骤,相对于编码过程,该系统的解码过程比较简单[1]。
JPEG2000编解码器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JPEG2000编码器框图图2 JPEG2000解码器框图2.2 JPEG2000编码的核心算法1)DWT变换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多级小波分解,小波系数既能表示图像片中局部区域的高频信息也能表示图像片中的低频信息。
这样,即使在低比特率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多的图像细节,另外,下一级分解得到的系数所表示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只有上一级小波系数所表示的图像的一半,所以通过对图像的不同级进行解码,就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2)EBCOT算法EBCOT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小波变换以后的子带划分为大小固定的码块,对码块系数量化,按照二进制位分层的方法,从高有效位平面开始,依次对每个位平面上的所有小波系数位进行三个通道扫描建模(重要性传播编码通道、幅度精炼编码通道、清除编码通道),即位平面编码,生成上下文和0、1符号对,然后对这些上下文和符号对进行上下文算术编码,形成码块码流,完成第一阶段编码块编码;最后根据一定参数指标如码率、失真度,按率失真最优原则在每个独立码块码流中截取合适的位流组装成最终的图像压缩码流,完成第二阶段码流组装过程[2]。
2.3 EBCOT算法中块编码算法的改进研究及实现在JPEG2000编解码系统中,EBCOT算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EBCOT算法中的第一阶段块编码又是整个算法的核心,它占用了大量的编码时间,无论是无损压缩还是有损压缩,EBCOT算法中的位平面编码时间都占到整个编码耗时的50%以上[3][4]。
jpeg2000原理

jpeg2000原理JPEG2000是一种用于图像压缩和编码的标准,它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高质量图像的同时,显著减小文件的大小。
JPEG2000的原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熵编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JPEG2000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JPEG2000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WT)来将图像转换为一组频域系数。
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的频带,DWT能够捕捉到图像中的不同尺度和方向的细节。
这种分解过程是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和高频子带来实现的。
低频子带包含图像的整体结构和大部分能量,而高频子带则包含图像的细节信息。
这种分解过程使得JPEG2000能够对图像进行局部处理,从而提高压缩效率。
接下来,JPEG2000使用基于小波系数的量化和编码过程来减小图像的大小。
在量化过程中,JPEG2000根据不同子带的特性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
由于人眼对图像的敏感度不同,JPEG2000能够根据不同频带的重要性进行自适应量化,从而保留图像的重要细节。
量化后,JPEG2000使用无损熵编码来进一步减小图像的大小。
无损熵编码技术能够通过统计和建模来找出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并将其移除。
这种编码方法能够显著减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图像的高质量。
JPEG2000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性和优势。
首先,JPEG2000支持无损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能够完全还原原始图像,适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医学影像。
而有损压缩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图像质量,但能够进一步减小文件的大小,适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的应用,如互联网传输。
其次,JPEG2000还支持渐进传输和隔行扫描。
渐进传输允许图像从低分辨率逐渐提高到高分辨率,使得用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逐步查看图像。
隔行扫描则能够将图像的奇偶行分别编码,从而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JPEG2000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卫星图像、数字摄影、医学影像等。
由于其高压缩比和保持图像质量的能力,JPEG2000能够减少存储和传输的成本,并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JPEG2000是为21世纪准备的压缩标准,它采用改进的压缩技术来提供更高的解像度,其伸缩能力可以为一个文件提供从无损到有损的多种画质和解像选择。
JPEG2000被认为是互联网和无线接入应用的理想影像编码解决方案。
“高压缩、低比特速率”是JPEG2000的目标。
在压缩率相同的情况下,JPEG2000的信噪比将比JPEG提高30%左右。
JPEG2000拥有5种层次的编码形式:彩色静态画面采用的JPEG 编码、2值图像采用的JBIG、低压缩率图像采用JPEGLS等,成为应对各种图像的通用编码方式。
在编码算法上,JPEG2000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bit plain算术编码(MQ coder)。
此外,JPEG2000还能根据用户的线路速度以及利用方式(是在个人电脑上观看还是在PDA上观看),以不同的分辨率及压缩率发送图像。
JPEG2000的制定始于1997年3月,但因为无法很快确定算法,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2000年 3 月,规定基本编码系统的最终协议草案才出台。
目前JPEG2000已由ISO和IEC(国际电工协会)JTC1 SC29标准化小组正式命名为“ISO 15444”。
JPEG2000的基本部分(Part1)已经作为ISO标准公布于世,JPEG2000的Part2和Motion JPEG2000的标准化进程也相当顺利,有望在年底实现标准化。
这两部分内容目前已经分别处于Final Committee Draft阶段和Committee Draft 1.0阶段。
有关专利许可方面的问题也有了相当的进展。
美国神马成像公司已经在PICTools系列开发工具包中集成了JPEG2000图像压缩技术,使各种版本的PICTools C++编程工具都可以安装支持JPEG2000压缩技术的插件。
虽然JPEG2000有很多优点,但人们担心JPEG2000会重蹈PNG的覆辙。
PNG的最初目标是要取代GIF图像格式,人们曾对此寄予厚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现在,Web上的图像文件仍然是GIF和JPEG的天下。
因此,JPEG2000能否被业界认可,关键在于它能否成功地使用户们认识到该格式确实具有取代JPEG的魅力,这一切尚需实践证明。
1.1 JPEG与JPEG2000的比较JPEG2000作为JPEG的升级版,其压缩率比JPEG高约30%左右,同时支持有损和无损压缩。
JPEG2000格式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在于它能实现渐进传输,即先传输图像的轮廓,然后逐步传输数据,不断提高图像质量,让图像由朦胧到清晰显示。
此外,JPEG2000还支持所谓的"感兴趣区域" 特性,可以任意指定影像上感兴趣区域的压缩质量,还可以选择指定的部分先解压缩。
在有些情况下,图像中只有一小块区域对用户是有用的,对这些区域,采用低压缩比,而感兴趣区域之外采用高压缩比,在保证不丢失重要信息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压缩数据量,这就是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编码方案所采取的压缩策略。
其优点在于它结合了接收方对压缩的主观需求,实现了交互式压缩。
而接收方随着观察,常常会有新的要求,可能对新的区域感兴趣,也可能希望某一区域更清晰些。
JPEG2000和JPEG相比优势明显,从无损压缩到有损压缩可以兼容,而JPEG不行,JPEG的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JPEG2000即可应用于传统的JPEG 市场,如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又可应用于新兴领域,如网路传输、无线通讯等等。
同时,JPEG2000也存在如下缺点:JPEG2000的编码计算复杂性明显高于JPEG (JPEG2000的编码时间一般是JPEG的3—4倍),这不利于JPEG2000的软件实现。
对于文本图像及合成图像,JPEG2000的无损图像压缩性能明显劣与JPEG-LS。
JPEG2000的上述缺点,表明它不可能彻底取代JPEG及JPEG-LS,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共存的关系。
表(1)JPEG与JPEG2000的比较1.2 JPEG-DCT和JPEG2000的比较JPEG2000是一种新的图像压缩算法。
由iso制定。
她也有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JPEG2000是基于DWT的。
比JPEG-DCT有很多优越的地方。
DWT编码的时候得到的是连续的码流。
这样可以避免在JPEG-DCT中的块效应。
DWT 一种是基于可逆的(5,3)小波,用于无损编码,一种是基于不可逆(9,7)小波,用于有损压缩。
量化系数独立于每一个不同的层。
每一层都是64*64的块。
每一层都做熵编码,context code 和.bit-plane编码。
我们考虑不同bit流下的两种压缩方式。
在所有的情况下,DWT对图像处理后的效果都要好于DCT。
比如信噪比和图像质量。
信噪比一般高3-6个dB。
结果由fig2可以看出。
在高压缩比的情况下,DCT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更为严重。
在fig2中可以看出,DWT压缩后的图像比DCT压缩后的图像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表二JPEG-DCT和JPEG2000的比较1.3 JPEG2000的新特性开发JPEG2000的初衷是在使用小波转换(WAVELET TRANSFORM)为主的解析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提供崭新的图象编码系统。
国际标准组织(ISO)将在2000年底最终确定JPEG2000这个图象编码新标准。
内容主要包括6个部分:⑴ JPEG2000图象编码系统(核心部分)⑵ 应用扩展(在核心上扩展更多特性)⑶ 运动JPEG2000⑷ 兼容性(即包容性与继承性)⑸ 参考软件(目前主要为JAVA与C程序)⑹ 复合图象文件格式(如传真式的服务等)1.4 JPEG2000的优越性那么JPEG2000作为一种新型图象编码系统,跟它的前身JPEG相比,有那些优越性呢?实际上,JPEG2000的压缩优越性跟它的先进的编码技术是密切相关的。
大体说来分为六个方面:⑴ JPEG2000可以方便地实现渐进式传输,这是JPEG2000的重要特征之一。
看到这种特性,我们就会联想到GIF格式的图像可以做到在WEB上实现"渐现"效果。
也就是说,它先传输图像的大体轮廓,然后逐步传输其他数据,不断地提高图像质量。
这样图象就由朦胧到清晰显示出来,从而节约、充分利用有限的带宽。
而传统的JPEG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是从上到下逐行显示。
⑵ JPEG2000既支持有损压缩,也支持无损压缩方式。
而JPEG只能做到有损压缩,压缩后数据不能还原。
因此JPEG2000在保存不可以丢失原始信息,而又强调较小的图象文档尺寸的情况下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⑶ JPEG2000另外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实用的特征,就是它支持对你希望的特定区域进行特别的压缩处理。
你可以指定图像上任意区域的压缩质量,还可以指定哪个部份先进行解压处理。
这在大大降低图象尺寸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⑷ 实际上,JPEG2000作为JPEG家族的继承者,就不能不追求很高的压缩比。
在具有和传统JPEG类似质量的前提下,JPEG2000的压缩率比JPEG高20%-40%左右。
也就是说,假如有一天我们的JPEG图片全部换成JPEG2000编码方式,在同样的网络带宽下,我们的对于图片下载的等待时间将大大缩短。
⑸ JPEG2000在颜色处理上,具有更优秀的内涵。
与JPEG相比,JPEG2000同样可以用来处理多达256个通道的信息。
而JPEG仅局限于RGB数据。
也就是说,JPEG2000可以用单一的文件格式来描述另外一种色彩模式,比如CMYK模式。
⑹ JPEG2000能使基于WEB方式多用途图象简单化。
由于JPEG2000图象文件在它从服务器下载到用户的WEB页面时,能平滑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分辨率基准,WEB设计师们处理图象的任务就简单了。
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提供图片欣赏的站点,在一个页面上用缩略图来代理较大的图象。
浏览者只需点击该图象,就可以看到较大分辨率的图象。
不过这样WEB设计师们的任务就在无形中加重了。
因为缩略图与它链接的图象并不是同一个图象,需要另外制作与存储。
而JPEG2000只需要一个图象就可以了。
用户可以自由地放缩、平移、剪切该图象而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分辨率与细节。
2. JPEG2000压缩标准的基本原理JPEG2000的压缩编码和解码的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编码过程成中,首先对源图像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将源图像分量变换,然后把图像和它的各个成分分解成矩形图像片(tiling)。
对每个图像片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并组成矩形的编码块(code_block),再对在编码块中的系数“位平面”熵编码,最后形成输出压缩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