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强化训练专题训练七(第13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填空题(教案)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填空题(教案)

1
将字母具体化,把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当题目的条件是从一般性的角度给出时,特例法尤其奏效。 3.数形结合法:就是把抽象的数字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 或以数助形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这类问题的几何意义一 般较为明显,因而有些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然后参照图形的形状,位置,性质,结合图像的特征,进行 直观的分析,加上简单的运算,一般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4.转化法:就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到 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转化的过程。 5.猜想法:是根据已有的数字理论和方法,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一些数或图形的特点,分析其规律, 从而总结出一般结论,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规律探索题。 6.构造法:就是通过对题目中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一个函 数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充分的挖掘题设与结论的内在联系, 把问题与某个熟知的概念,公式,定理,图形联系起来,进行构造,往往能促使问题转化,进而谋求解决 问题的途径。
∴OA=PE+PF= AC= ×
=.
2.一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顶点 B1 在 y 轴上,顶点 C1、E1、E2、C2、E3、E4、C3…在 x 轴上, 已知正方形 A1B1C1D1 的边长为 1,∠B1C1O=60°,B1C1∥B2C2∥B3C3…则正方形 A B C D 2016 2016 2016 2016 的边长是
∴∠EAC=∠AFB,
在△CAE 和△AFB 中, ∠ 㠳⸳ 〸 ∠㠳体 ∠㠳⸳ 〸 ∠体 㠳, 㠳 〸 㠳体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综合提升训练(解析版)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综合提升训练(解析版)

决战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综合提升训练:(《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相似》、《一次函数》、《圆的综合》)《二次函数》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经过点A(﹣1,0),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a,b的值;(2)若点P为直线BC上一点,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将该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线,并且新抛物线经过点P,求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解:(1)∵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经过点A(﹣1,0),点B(3,0),∴,解得;(2)∵y=﹣x2+2x+3=﹣(x﹣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C(3,0),∵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B(3,0),C(0,3),∴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令x=1,则y=﹣1+3=2,∴P(1,2),设平移后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h)2+4,∵新抛物线经过点P,∴2=﹣(1﹣h)2+4,解得h1=1+,h2=1﹣,∴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或(1﹣,4).2.如图a,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4,0)、C(0,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b,将△ABC绕AB的中点M旋转180°得到△BAC′,试判断四边形B C′A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a,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以A、B、D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将点A、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并解得:b=1,c=2,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四边形BC′AC为矩形.抛物线y=﹣x2+x+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由勾股定理求得:BC=,AC=2,又AB=5,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直角三角形,故∠BCA=90°;已知,△ABC绕AB的中点M旋转180o得到△BAC′,则A、B互为对应点,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C=AC',AC=BC'所以,四边形BC′AC为平行四边形,已证∠BCA=90°,∴四边形BC′AC为矩形;(3)存在点D,使得以A、B、D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点D与点C关于函数对称轴对称,故:点D的坐标为(3,2).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直线AC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于点D,若点C为AD的中点.(1)求m的值;(2)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一点Q,使得tan∠ABQ=3,求点Q的坐标;(3)对于(2)中的Q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QBP∽△COA?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对称轴交x轴于点E,交对称轴于点D,函数的对称轴为:x=1,点C为AD的中点,则点A(﹣1,0),将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并解得:m=﹣3,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2)tan∠ABQ=3,点B(3,0),则AQ所在的直线为:y=±3x(x﹣3)…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4或3(舍去)或2,故点Q(﹣4,21)或(2,﹣3);(3)不存在,理由:△QBP∽△COA,则∠QBP=90°①当点Q(2,﹣3)时,则BQ的表达式为:y=﹣(x﹣3)…③,联立①③并解得:x=3(舍去)或﹣,故点P(﹣,),此时BP:PQ≠OA:OB,故点P不存在;②当点Q(﹣4,21)时,同理可得:点P(﹣,),此时BP:PQ≠OA:OB,故点P不存在;综上,点P不存在.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4ax+c(a≠0)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交y轴于点C.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A,与y轴交于点D(0,﹣3),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E,且AD:DE=3:2.(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M为x轴上一点,求MD+MA的最小值.解:(1)把D(0,﹣3)代入y=﹣x+b得b=﹣3,∴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当y=0时,﹣x﹣3=0,解得x=﹣6,则A(﹣6,0),作EF⊥x轴于F,如图,∵OD∥EF,∴==,∴OF=OA=4,∴E点的横坐标为4,当x=4时,y=﹣x﹣3=﹣5,∴E点坐标为(4,﹣5),把A(﹣6,0),E(4,﹣5)代入y=ax2+4ax+c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作MH⊥AD于H,作D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D′,如图,则D′(0,3),在Rt△OAD中,AD==3,∵∠MAH=∠DAO,∴Rt△AMH∽Rt△ADO,∴=,即=,∴MH=AM,∵MD=MD′,∴MD+MA=MD′+MH,当点M、H、D′共线时,MD+MA=MD′+MH=D′H,此时MD+MA的值最小,∵∠D′DH=∠ADO,∴Rt△DHD′∽Rt△DOA,∴=,即=,解得D′H=,∴MD+MA的最小值为.5.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直线AD:y=x+1与y轴交于点D,P点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G∥y轴,与抛物线交于点G,与直线AD交于点H,当点C、D、H、G四个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此时P点坐标.(3)如图3,连接AC和BC,Q点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AQ,当∠QAC=∠BCO 时,求Q点的坐标.解:(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3)(x﹣1)=a(x2+2x﹣3),故﹣3a=3,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2)直线AD:y=x+1与y轴交于点D,则点D(0,1),则CD=2;设点P(x,0),则点H(x,x+1)、点G(x,﹣x2﹣2x+3),则GH=CD=2,即|x+1﹣(﹣x2﹣2x+3)|=2,解得:x=﹣或,故点P(﹣,0)或(,0)或(,0);(3)设直线AQ′交y轴于点H,过点H作HM⊥AC交于点M,交AQ于点H′,设:MH=x=MC,∠QAC=∠BCO,则tan∠CAH=,则AM=3x,故AC=AM+CM=4x=3,解得:x=,则CH=x=,OH=OC﹣CH=,故点H(0,),同理点H′(﹣,3),由点AH坐标得,直线AH的表达式为:y=(x+3)…②,同理直线AH′的表达式为:y=2(x+3)…③,联立①②并解得:x=﹣3(舍去)或;联立①③并解得:x=﹣3(舍去)或﹣1;故点Q的坐标为:(,)或(﹣1,4).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二次函数y =x2+bx+c的图象经过B,C两点,且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1)直接写出:b的值为﹣;c的值为﹣2 ;点A的坐标为(﹣1,0);(2)点M是线段BC上的一动点,动点D在直线BC下方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设点D 的横坐标为m.①如图1,过点D作DM⊥BC于点M,求线段DM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线段DM的最大值;②若△C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1 .解:(1)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则点B、C的坐标为:(4,0)、(0,﹣2),将点B、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并解得:b=﹣,c=﹣2,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①,点A(﹣1,0);故答案为:﹣,﹣2,(﹣1,0);(2)①如图1,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H,设点D(m,m2﹣m﹣2),点H(m,m﹣2),则∠MDH=∠OBC=α,tan∠OBC==tanα,则cos;MD=DH cos∠MDH=(m﹣2﹣m2+m+2)=(﹣m2+4m),∵<0,故DM有最大值;设点M、D的坐标分别为:(s,s﹣2),(m,n),n=m2﹣m﹣2;②(Ⅰ)当∠CDM=90°时,如图2左图,过点M作x轴的平行线交过点D于x轴的垂线于点F,交y轴于点E,则△MEC≌△DFM(AAS),∴ME=FD,MF=CE,即s﹣2=2=m﹣s,s=s﹣2﹣n,解得:s=,故点M(,﹣);(Ⅱ)当∠MDC=90°时,如图2右图,同理可得:s=,故点M(,﹣);(Ⅲ)当∠MCD=90°时,则直线CD的表达式为:y=﹣2x﹣2…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0或﹣1,故点D(﹣1,0),不在线段BC的下方,舍去;综上,点M坐标为:(,﹣)或(,﹣).7.如图,抛物线y=a(x﹣1)(x﹣3)(a>0)与x轴交于A,B两点,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在x轴下方,且使△OCA∽△OBC.(1)求线段OC的长度;(2)设直线BC与y轴交于点D,点C是BD的中点时,求直线BD和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P作PE⊥BC于点E,作PF∥AB交BD于点F,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E+PF最大,若存在,请求出该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a(x﹣1)(x﹣3)=0,x1=1,x2=3,则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0),∴OA=1,OB=3,∵△OCA∽△OBC,∴=,即=,解得,OC=;(2)在Rt△BOD中,点C是BD的中点,∴BD=2OC=2,由勾股定理得,OD===,∴点D的坐标为(0,﹣)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则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点B的坐标为(3,0),点D的坐标为(0,﹣),点C是BD的中点,∴点C的坐标为(,﹣),∴﹣=a(﹣1)(﹣3),解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y=(x﹣1)(x﹣3),即y=x2﹣x+2;(3)作PG⊥OB交BD于G,tan∠OBD==,∴∠OBD=30°,∵PF∥AB,∴∠PFG=∠OBD=30°,∴PF=PG,∵PE⊥BC,PF⊥PG,∴∠EPG=∠PFG=30°,∴PE=PG,∴PE+PF=PG+PG=PG,设点P的坐标为(m,m2﹣m+2),点G的坐标为(m,m﹣),∴PG=m﹣﹣(m2﹣m+2)=﹣m2+3m﹣3∴PE+PF=PG=﹣3m2+m﹣=﹣3(m﹣)2+,则PE+PF的最大值为.8.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0),B(3,0),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且OC=O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负半轴上存在一点D,使∠CBD=∠ADC,求点D的坐标;(3)点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D′,将抛物线y=ax2+bx+c向下平移h个单位,与线段DD′只有一个交点,直接写出h的取值范围.解:(1)OC=OB,则点C(0,﹣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x﹣3)=a(x2﹣x﹣6),﹣6a=﹣3,解得:a=,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3;(2)设:CD=m,过点D作D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则CH=HD=m,tan∠ADC==tan∠DBC==,解得:m=3或﹣4(舍去﹣4),故点D(0,﹣6);(3)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DH的延长线于点D′,则D′(﹣3,﹣3);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3﹣h,当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C时,抛物线与线段DD′有一个公共点,此时,h=3;当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D′时,抛物线与线段DD′有一个公共点,即﹣3=9﹣h,解得:h=15,故3≤h≤15.9.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的对称轴为直线l,将直线l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α的度数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若∠α=45°,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将线段分成2:3的两部分,求点A的坐标(3)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若点Q在y轴左侧,过点p作直线l∥x轴,点M是直线l上一点,且位于y轴左侧,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M相似时,求M的坐标.解:(1)∵∠α=45°,则直线的表达式为:y=x+b,将(0,2)代入上式并解得:b=2,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2;(2)①AP:PB=2:3,设A(﹣2a,4a2)B(3a,9a2),,解得:,(舍去),∴;②AP:PB=3:2,设A(﹣3a,9a2),B(2a,4a2),,解得:,(舍去),∴,综上或;(3)∠MPA=45°,∠QPB≠45°A(﹣1,1),B(2,4),①∠QBP=45°时,此时B,Q关于y轴对称,△PB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1(﹣1,2)M2(﹣2,2),②∠BQP=45°时,此时Q(﹣2,4)满足,左侧还有Q'也满足,∵BQP=∠BQ'P,∴Q',B,P,Q四点共圆,则圆心为BQ中点D(0,4);设Q'(x,x2),(x<0),Q'D=BD,∴(x﹣0)2+(x2﹣4)2=22(x2﹣4)(x2﹣3)=0,∵x<0且不与Q重合,∴,∴,Q'P=2,∵Q'P=DQ'=DP=2,∴△DPQ'为正三角形,则,过P作PE⊥BQ',则,,∴,当△Q'BP~△PMA时,,,则,故点;当△Q'PB~△PMA时,,,则,故点;综上点M的坐标:(﹣1,2),(﹣2,2),,.10.如图,Rt△FHG中,∠H=90°,FH∥x轴,=0.6,则称Rt△FHG为准黄金直角三角形(G在F的右上方).已知二次函数y1=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E(0,﹣3),顶点为C(1,﹣4),点D为二次函数y2=a(x﹣1﹣m)2+0.6m﹣4(m>0)图象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y1的函数关系式;(2)若准黄金直角三角形的顶点F与点A重合、G落在二次函数y1的图象上,求点G的坐标及△FHG的面积;(3)设一次函数y=mx+m与函数y1、y2的图象对称轴右侧曲线分别交于点P、Q.且P、Q两点分别与准黄金直角三角形的顶点F、G重合,求m的值,并判断以C、D、Q、P为顶点的四边形形状,请说明理由.解:(1)设二次函数y1的函数关系式为y1=a(x﹣1)2﹣4,将E(0,﹣3)代入得a﹣4=﹣3,解得a=1,∴y1=(x﹣1)2﹣4=x2﹣2x﹣3;(2)设G[a,0.6(a+1)],代入函数关系式,得,(a﹣1)2﹣4=0.6(a+1),解得a1=3.6,a2=﹣1(舍去),所以点G坐标为(3.6,2.76).由x2﹣2x﹣3=0知x1=﹣1,x2=3,∴A(﹣1,0)、B(3,0),则AH=4.6,GH=2.76,∴S△FHG=×4.6×2.76=6.348;(3)∵y=mx+m=m(x+1),∴当x=﹣1时,y=0,∴直线y=mx+m过点A,延长QH,交x轴于点R,由平行线的性质得,QR⊥x轴.∵FH∥x轴,∴∠QPH=∠QAR,∴∠PHQ=∠ARQ=90°,∴△AQR∽△PHQ,∴==0.6,设Q[n,0.6(n+1)],代入y=mx+m中,得mn+m=0.6(n+1),整理,得:m(n+1)=0.6(n+1),∵n+1≠0,∴m=0.6.四边形CDPQ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连接CD,并延长交x轴于点S,过点D作DK⊥x轴于点K,延长KD,过点C作CT垂直KD延长线,垂足为T,∵y2=(x﹣1﹣m)2+0.6m﹣4,∴点D由点C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0.6m个单位所得,∴==0.6,∴tan∠KSD=tan∠QAR,∴∠KSD=∠QAR,∴AQ∥CS,即CD∥PQ.∵AQ∥CS,由抛物线平移的性质可得,CT=PH,DT=QH,∴PQ=CD,∴四边形CDPQ为平行四边形.11.如图,点P是二次函数y=﹣+1图象上的任意一点,点B(1,0)在x轴上.(1)以点P为圆心,BP长为半径作⊙P.①直线l经过点C(0,2)且与x轴平行,判断⊙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与y轴相切,求出点P坐标;(2)P1、P2、P3是这条抛物线上的三点,若线段BP1、BP2、BP3的长满足,则称P2是P1、P3的和谐点,记做T(P1,P3).已知P1、P3的横坐标分别是2,6,直接写出T(P1,P3)的坐标(1,﹣).解:(1)①⊙P与直线相切.过P作PQ⊥直线,垂足为Q,设P(m,n).则PB2=(m﹣1)2+n2,PQ2=(2﹣n)2∵,即:(m﹣1)2=4﹣4n,∴PB2=(m﹣1)2+n2=4﹣4n+n2=(2﹣n)2=PQ2∴PB=PQ,∴⊙P与直线相切;②当⊙P与y轴相切时PD=PB=PQ∴|m|=2﹣n,即:n=2±m代入(m﹣1)2=4﹣4n得:m2﹣6m+5=0或m2+2m+5=0.解得:m1=1,m2=5.∴P(1,1)或P(5,﹣3);(2)∵,则BP2=(BP1+BP2),P1、P3的横坐标分别是2,6,则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2,)、(6,﹣),BP2=(BP1+BP2)=(+)=,设点P2的坐标为:(m,n),n=﹣(m﹣1)2+1,则(m﹣1)2+(n)2=()2,解得:m=1±,故点P2的坐标,即T(P1,P3)的坐标为:或.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N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点,若∠PCB=∠BCO,求出P点的到y轴的距离.(1)解:(1)将点A(﹣1,0),B(3,0)代入y=ax2+bx+2,可得,,∴;(2)存在点M使得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题得,B(3,0),C(0,2),设N(1,n),M(x,y),①四边形CMNB是平行四边形时,,∴x=﹣2,∴;②四边形CNBM时平行四边形时,,∴x=2,∴M(2,2);③四边形CNNB时平行四边形时,,∴x=4,∴;综上所述:M(2,2)或或;(3)解法一:过点B作BH平行于y轴交PC的延长线与H点.∵BH∥OC∴∠OCB=∠HBC又∠OCB=∠BCP∴∠PCB=∠HBC∴HC=HB又OC⊥OB∴HB⊥OB故可设H(3,m),即HB=HC=m过点H作HN垂直y轴于N在Rt△HCN中,则m2=32+(m﹣2)2解得∴由点C、P的坐标可得,设直线CP的解析式为;故解得x1=0(舍去),即点P到y轴的距离是解法二、过点B作CP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N,再过点B作DN的垂线,垂足为D,(以下简写)可得△BOC≌△BMC得BM=BC=3,OC=CM=2设点M(m,n)得BD=n,CN=n﹣2,MN=m,MD=3﹣m可证△BDM∽△MNC所以得解得,则同解法一直线CP的解析式故解得x1=0(舍去),即点P到y轴的距离是1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3,3)、B(4,0)和原点O,P为直线OA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直线OA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并与直线OA交于点C,当△PCO为等腰三角形时,求D的坐标;(3)设P关于对称轴的点为Q,抛物线的顶点为M,探索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QM 的面积为,如果存在,求出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1=kx,把点A坐标(3,3)代入得:k=1,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再设y2=ax(x﹣4),把点A坐标(3,3)代入得:a=﹣1,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4x.(2)设D的横坐标为m,则P的坐标为(m,﹣m2+4m),∵P为直线OA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0<m<3.此时仅有OC=PC,,∴,解得,∴;(3)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对称轴为x=2,顶点M(2,4),设P(n,﹣n2+4n),则Q(4﹣n,﹣n2+4n),M到直线PQ的距离为4﹣(﹣n2+4n)=(n﹣2)2,要使△PQM的面积为,则,即,解得:或,∴或.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点A,B(A在B的左侧).(1)如图1,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AB=4.①点A的坐标为(﹣5 ,0 ),点B的坐标为(﹣1 ,0 );②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将(1)中的抛物线向右平移若干个单位,再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O,且与x正半轴交于点C,记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P,若△OC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解:(1)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AB=4,∴点A的坐标为(﹣5,0),点B的坐标为(﹣1,0),故答案为:﹣5;0﹣1;0;②∵抛物线经过(﹣5,0),(﹣1,0),∴,解得,,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6x﹣5;(2)如图2,作PD⊥OC于D,∵△OC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OC=OD,设点P的坐标为(a,a),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a)2+a,∵抛物线经过原点,∴﹣(0﹣a)2+a=0,解得,a1=0(不合题意),a2=1,∴△OC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1,1).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顶点为D,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APC的面积记为S,求S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解:(1)∵二次函数过A(﹣3,0),B(1,0)两点,∴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3)(x﹣1),∵二次函数过C点(0,﹣3),∴﹣3=a(0+3)(0﹣1),解得,a=1,∴y=(x+3)(x﹣1)=x2+2x﹣3即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b,∵A(﹣3,0),C(0,﹣3),∴,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AC于点G,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则G(x,﹣x﹣3),∵点P在第三象限,∴PG=﹣x﹣3﹣(x2+2x﹣3)=﹣x﹣3﹣x2﹣2x+3=﹣x2﹣3x,∴===,∴当时,,点P(﹣,﹣).,即S的最大值是,此时点P的坐标是(﹣,﹣).决战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综合提升训练:《反比例函数》1.如图,反比例函数y1=和一次函数y2=mx+n相交于点A(1,3),B(﹣3,a),(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连接OA,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为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题意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点A(1,3)在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上,∴k=1×3=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点B(﹣3,a)在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上,∴﹣3a=3,∴a=﹣1,∴B(﹣3,﹣1),∵点A(1,3),B(﹣3,﹣1)在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如图,∵△OAP为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①当OA=OP时,∵A(1,3),∴OA=,∵OP=,∵点P在x轴上,∴P(﹣,0)或(,0),②当OA=AP时,则点A是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上,∵A(1,3),∴P(2,0),即:在x轴上存在点P,使得△OAP为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此时,点P的坐标为(﹣,0)或(2,0)或(,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G经过点A(3,2),直线l:y =kx﹣1(k≠0)与y轴交于点B,与图象G交于点C.(1)求m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在点A,C之间的部分与线段BA,BC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①当直线l过点(2,0)时,直接写出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内的整点不少于4个,结合函数图象,求k的取值范围.解:(1)把A(3,2)代入y=得m=3×2=6,(2)①当直线l过点(2,0)时,直线解析式为y=x﹣1,解方程=x﹣1得x1=1﹣(舍去),x2=1+,则C(1+,),而B(0,﹣1),如图1所示,区域W内的整点有(3,1)一个;②如图2,直线l在AB的下方时,直线l:y=kx﹣1过(6,1)时,1=6k﹣1,解得k=,当直线在OA的上方时,直线经过(1,4)时,4=k﹣1,解得k=5,观察图象可知:当k≤或k≥5时,区域W内的整点不少于4个.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6,0),B(4,3),C(0,3).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边OA向终点A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边BC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PQ2=y.(1)直接写出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t的取值范围:;(2)当PQ=时,求t的值;(3)连接OB交PQ于点D,若双曲线y=经过点D,问k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化,请求出k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解:(1)过点P作PE⊥BC于点E,如图1所示.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0≤t≤4)时,点P的坐标为(t,0),点Q的坐标为(4﹣t,3),∴PE=3,EQ=|4﹣t﹣t|=|4﹣t|,∴PQ2=PE2+EQ2=32+|4﹣t|2=t2﹣20t+25,∴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t的取值范围:;故答案为:.(2)当时,整理,得5t2﹣16t+12=0,解得:t1=2,.(3)经过点D的双曲线的k值不变.连接OB,交PQ于点D,过点D作DF⊥OA于点F,如图2所示.∵OC=3,BC=4,∴.∵BQ∥OP,∴△BDQ∽△ODP,∴,∴OD=3.∵CB∥OA,∴∠DOF=∠OBC.在Rt△OBC中,,,∴,,∴点D的坐标为,∴经过点D的双曲线的k值为.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3,m+8),B (n,﹣6)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若P(x1,y1),Q(x2,y2)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当x1<x2时,y1>y2,指出点P、Q各位于哪个象限?解:(1)将A(﹣3,m+8)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3(m+8)=m,解得m=﹣6,∴点A的坐标为(﹣3,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将点B(n,﹣6)代入y=﹣得﹣6n=﹣6,解得n=1,∴点B的坐标为(1,﹣6),将点A(﹣3,2),B(1,﹣6)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2)设AB与x轴相交于点C,如图,当﹣2x﹣4=0,解得x=﹣2,则点C的坐标为(﹣2,0),∴S△AOB=S△AOC+S△BOC,=×2×2+×2×6,=2+6,=8;(3)∵当x1<x2时,y1>y2,∴点P和点Q不在同一象限,∴P在第二象限,Q在第四象限.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C,D,CE⊥x轴于点E,=.(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与点D的坐标;(2)以CE为边作?ECMN,点M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设点M的横坐标为a,当边MN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公共点时,求a的取值范围.解:(1)由题意A(1,0),B(0,﹣1),∴OA=OB=1,∴∠OAB=∠CAE=45°∵AE=3OA,∴AE=3,∵EC⊥x轴,∴∠AEC=90°,∴∠EAC=∠ACE=45°,∴EC=AE=3,∴C(4,3),∵反比例函数y=经过点C(4,3),∴k=12,由,解得或,∴D(﹣3,﹣4).(2)如图,设M(a,a﹣1).当点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时,N(a,),∵四边形ECMN是平行四边形,∴MN=EC=3,∴|a﹣1﹣|=3,解得a=6或﹣2或﹣1±(舍弃),∴M(6,5)或(﹣2,﹣3),观察图象可知:当边MN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公共点时4<a≤6或﹣3≤a≤﹣2.6.如图,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正方形ABCD的顶点B在x轴上,点D在直线y=kx+2上,且AO=OB,反比例函数y=(x>0)经过点C.(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x轴上一动点,当△PCD的周长最小时,求出P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以点C、D、P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解:(1)设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E,连接BD,如图1所示.当x=0时,y=kx+2=2,∴OA=2.∵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A=OB,∴∠BAE=90°,∠OAB=∠OBA=45°,∴∠OAE=∠OEA=45°,∴OE=2,点E的坐标为(﹣2,0).将E(﹣2,0)代入y=kx+2,得:﹣2k+2=0,解得:k=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OBD=∠ABD+∠OBA=90°,∴BD∥OA.∵OE=OB=2,∴BD=2OA=4,∴点D的坐标为(2,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C的坐标为(2+2﹣0,0+4﹣2),即(4,2).∵反比例函数y=(x>0)经过点C,∴n=4×2=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D的周长取最小值,如图2所示.∵点D的坐标为(2,4),∴点D′的坐标为(2,﹣4).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ax+b(a≠0),将C(4,2),D′(2,﹣4)代入y=ax+b,得:,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3x﹣10.当y=0时,3x﹣10=0,解得:x=,∴当△PCD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坐标为(,0).(3)设点M的坐标为(x,y),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3所示.①当DP为对角线时,,解得:,∴点M1的坐标为(,2);②当CD为对角线时,,解得:,∴点M2的坐标为(,6);③当CP为对角线时,,解得:,∴点M3的坐标为(,﹣2).综上所述:以点C、D、P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为(,2),(,6)或(,﹣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1,n),B(m,2)(1)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及m的值;(2)若x轴正半轴上有一点M满足△MAB的面积为16,求点M的坐标;(3)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在<﹣2x﹣4的解集解:(1)∵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过点A(1,n),B(m,2)∴n=﹣2﹣4,2=﹣2m﹣4∴n=﹣6,m=﹣3,∴A(1,﹣6)把A(1,﹣6)代入y=得,k=﹣6,∴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2)设直线AB与x轴交于N点,则N(﹣2,0),设M(m,0),m>0,∵S△MAB=S△BMN+S△AMN,△MAB的面积为16,∴|m+2|×(2+6)=16,解得m=2或﹣6(不合题意舍去),∴M(2,0);(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在<﹣2x﹣4的解集是x<﹣3或0<x<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5)与点C关于原点O对称,分别过点A、C 作y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D,连结AD、BC,AD与x轴交于点E(﹣2,0).(1)求直线AD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求k的值;(3)直接写出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之和.解:(1)设直线AD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直线AD过点A(3,5),E(﹣2,0),∴解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2.(2)∵点A(3,5)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点C,∴点C的坐标为(﹣3,﹣5),∵CD∥y轴,∴设点D的坐标为(﹣3,a),∴a=﹣3+2=﹣1,∴点D的坐标为(﹣3,﹣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k=﹣3×(﹣1)=3;(3)如图:∵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CDGF的面积,∴S阴影=4×3=12.9.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4,3),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且OA=OB.(1)求函数y=kx+b和y=的表达式;(2)已知点C(0,8),试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确定一点M,使得MB=MC,求此时点M的坐标.解:(1)把点A(4,3)代入函数得:a=3×4=12,∴y=,OA=5,∵OA=OB,∴OB=5,∴点B的坐标为(0,﹣5),把B(0,﹣5),A(4,3)代入y=kx+b得:∴y=2x﹣5;(2)作MD⊥y轴.∵点M在一次函数y=2x﹣5上,∴设点M的坐标为(x,2x﹣5).∵MB=MC,∴CD=BD,∴x2+(8﹣2x+5)2=x2+(﹣5﹣2x+5)2∴8﹣(2x﹣5)=2x﹣5+5解得:x=∴2x﹣5=,∴点M的坐标为(,).10.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OA=3,OC=5,动点P在x轴的上方,且满足S△PAO=S矩形OABC.(1)若点P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P的坐标;(2)连接PO、PA,求PO+PA的最小值;(3)若点Q是平面内一点,使得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请你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Q的坐标.解:(1)由题意,可知:点B的坐标为(3,5).∵点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k=3×5=15,∴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S△PAO=S矩形OABC,∴×3×y P=×3×5,∴y P=3.当y=3时,=3,解得:x=5,∴当点P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时,点P的坐标为(5,3).(2)由(1)可知:点P在直线y=3上,作点O关于直线y=3的对称点O′,连接AO′交直线y=3于点P,此时PO+PA取得最小值,如图1所示.∵点O的坐标为(0,0),∴点O′的坐标为(0,6).∵点A的坐标为(3,0),∴AO′==3,∴PO+PA的最小值为3.(3)∵AB∥y轴,AB=5,点P的纵坐标为3,∴AB不能为对角线,只能为边.设点P的坐标为(m,3),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2所示:①当点Q在点P的上方时,AP=AB=5,即(m﹣3)2+(3﹣0)2=25,解得:m1=﹣1,m2=7,∴点P1的坐标为(﹣1,3),点P2的坐标为(7,3).又∵PQ=5,且PQ∥AB∥y轴,∴点Q1的坐标为(﹣1,8),点Q2的坐标为(7,8);②当点Q在点P的下方时,BP=AB=5,即(m﹣3)2+(3﹣5)2=25,解得:m3=3﹣,m4=3+,同理,可得出:点Q3的坐标为(3﹣,﹣2),点Q4的坐标为(3+,﹣2).综上所述:当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点Q的坐标为(﹣1,8),(7,8),(3﹣,﹣2)或(3+,﹣2).11.如图,已知C,D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两点,直线CD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设C,D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且x1<x2,连接OC、OD.(1)若x1+y1=x2+y2,求证:OC=OD;(2)tan∠BOC=,OC=,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BOC=∠AOD,求直线CD的解析式.(1)证明:∵C,D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两点,∴y1=,y2=.∵x1+y1=x2+y2,即x1+=x2+,∴x1﹣x2=.又∵x1<x2,∴=1,∴=x2=y1,=x1=y2.∴OC==,OD==,∴OC=OD.(2)解:∵tan∠BOC=,∴=.又∵OC=,∴+=10,∴x1=1,y1=3或x1=﹣1,y1=﹣3.∵点C在第一象限,∴点C的坐标为(1,3).(3)解:∵∠BOC=∠AOD,∴tan∠AOD=,∴=.∵点C(1,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m=1×3=3,∴x2?y2=3,∴x2=3,y2=1或x2=﹣3,y2=﹣1.∵点D在第一象限,∴点D的坐标为(3,1).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将C(1,3),D(3,1)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4.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y轴上,D是对角线的交点,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且与矩形OABC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E,F.(1)若D的坐标为(4,2)①则OA的长是8 ,AB的长是 4 ;②请判断EF是否与AC平行,井说明理由;③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D+PE的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及此时PD+P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点D的坐标为(m,n),且m>0,n>0,求的值.解:(1)①∵点D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8,4),∴OA=8,AB=4.故答案为:8;4.②EF∥AC,理由如下:∵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4,2),∴k=4×2=8.∵点B的坐标为(8,4),BC∥x轴,AB∥y轴,∴点F的坐标为(2,4),点E的坐标为(8,1),∴BF=6,BE=3,∴=,=,∴=.∵∠ABC=∠EBF,∴△ABC∽△EBF,∴∠BCA=∠BFE,∴EF∥AC.③作点E关于x轴对称的点E′,连接DE′交x轴于点P,此时PD+PE的值最小,如图所示.∵点E的坐标为(8,1),∴点E′的坐标为(8,﹣1),∴DE′==5.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ax+b(a≠0),将D(4,2),E′(8,﹣1)代入y=ax+b,得:,解得:,∴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5.当y=0时,﹣x+5=0,解得:x=,∴当点P的坐标为(,0)时,PD+P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5.(2)∵点D的坐标为(m,n),∴点B的坐标为(2m,2n).∵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m,n),∴k=mn,∴点F的坐标为(m,2n),点E的坐标为(2m,n),∴BF=m,BE=n,∴=,=,∴=.又∵∠ABC=∠EBF,∴△ABC∽△EBF,∴==.13.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交于A (﹣3,1),B(1,n)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0的解.解:(1)∵点A(﹣3,1)在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上,∴m=(﹣3)×1=﹣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点B(1,n)也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n=﹣=﹣3,即B(1,﹣3),把点A(﹣3,1),点B(1,﹣3)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如图所示,当>kx+b时,x的取值范围是﹣3<x<0或x>1,所以不等式﹣kx﹣b>0的解是:﹣3<x<0或x>1.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函数y=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有公共点A,点A的坐标为(8,a),AB⊥x轴,垂足为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在线段OB上,若AP=BP+2,求线段OP的长;(3)点D为射线OA上一点,在(2)的条件下,若S△ODP=S△ABO,求点D的坐标.解:(1)∵函数y=的图象过点A(8,a),∴a=×8=4,∴点A的坐标为(8,4),∵反比例函数y=(k≠0)图象过点A(8,4),∴4=,得k=3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设BP=b,则AP=b+2,∵点A(8,4),AB⊥x轴于点B,∴AB=4,∠ABP=90°,∴b2+42=(b+2)2,解得,b=3,∴OP=8﹣3=5,即线段OP的长是5;(3)设点D的坐标为(d,d),∵点A(8,4),点B(8,0),点P(5,0),S△ODP=S△ABO,∴,解得,d=,∴d=,∴点D的坐标为(,).15.阅读理解: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的坐标是(1,2),点B的坐标是(3,4),过点A、点B作平行于x轴、y轴的直线相交于点C,得到Rt△ABC,由勾股定理可得,线段AB==.得出结论:(1)若A点的坐标为(x1,y1),B点的坐标为(x2,y2)请你直接用A、B两点的坐标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应用结论:(2)若点P在y轴上运动,试求当PA=PB时,点P的坐标.(3)如图(2)若双曲线L1:y=(x>0)经过A(1,2)点,将线段OA绕点O旋。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07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学生版+解析版)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07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七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考题研究】几何动点运动问题,是以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等把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看作是在变化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要求对运动变化过程伴随的数量关系的图形的位置关系等进行探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图形的想象能力,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动态问题,以运动中的几何图形为载体所构建成的综合题,它能把几何、三角、函数、方程等知识集于一身,题型新颖、灵活性强、有区分度,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动态几何问题,常常出现在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解题攻略】几何动点运动问题通常包括动点问题、动线问题、面动问题,在考查图形变换(含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的同时常用到的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以三角形四边形为主,主要运用方程、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解题类型及其思路】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利用动点(图形)位置进行分类,把运动问题分割成几个静态问题,然后运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和方程问题,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所解决图形的性质(或所求图形面积)直接转化为函数或方程。

解题类型:几何动点运动问题常见有两种常见类型:(1)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所解决图形的性质直接转化为函数或方程;(2)根据运动图形的位置分类,把动态问题分割成几个静态问题,再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和方程问题【典例指引】类型一【探究动点运动过程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典例指引1】在△ABC中,∠ACB=45°,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D,以AD为一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如图1,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判断∠BAD∠CAF(填“=”或“≠”),并证明:CF⊥BD(2)如果AB≠AC,且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运动,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此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设正方形ADEF的边DE所在直线与直线CF相交于点P,若AC=42,CD=2,求线段CP的长.【举一反三】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点C不与A、B重合),分别以AC、BC为边在AB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P(1)观察猜想:①线段AE与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②∠AP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2)数学思考:如图2,当点C在线段AB外时,(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3)拓展应用:如图3,分别以AC、BC为边在AB同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E,其中∠ACD=∠BCE=90°,CA=CD,CB=CE,连接AE=BD交于点P,则线段AE与BD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确定动点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时间】【典例指引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项点B的坐标是(6,4).(1)直接写出A点坐标(______,______),C点坐标(______,______);P m,且四边形OADP的面积是(2)如图,D为OC中点.连接BD,AD,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1∆面积的2倍,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ABC(3)如图,动点M从点C出发,以每钞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C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每秒2t>,在M,个单位的連度沿线段AO运动,当N到达O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是t秒()0N运动过程中.当5MN=时,直接写出时间t的值.【举一反三】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 ⊥AC ,AB =3,BC =5,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连结PO 并延长交BC 于点Q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BQ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3)当点O 在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直接写出t 的值.类型三 【探究动点运动过程中图形的形状或图形之间的关系】【典例指引3】已知矩形ABCD 中,10cm AB =,20cm BC =,现有两只蚂蚁P 和Q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沿AB BC CD DA =--方向前进,蚂蚁P 每秒走1cm ,蚂蚁Q 每秒走2cm .问:(1)蚂蚁出发后△PBQ 第一次是等腰三角形需要爬行几秒?(2)P 、Q 两只蚂蚁最快爬行几秒后,直线PQ 与边AB 平行?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AO<AB)且AO、A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个根,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B:AC=1:2.(1)求A、C两点的坐标;(2)若点M从C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连接AM,设△ABM的面积为S,点M的运动时间为t,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点P是y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四【探究动点运动过程中图形的最值问题】【典例指引4】如图,抛物线y=ax2﹣34x+c与x轴相交于点A(﹣2,0)、B(4,0),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AC,BC,以线段BC为直径作⊙M,过点C作直线CE∥AB,与抛物线和⊙M分别交于点D,E,点P 在BC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DE是以D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当四边形ACP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最大值.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5cm,BC=6cm.点P由B出发,沿BC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C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过点P作PM⊥BC交AB于点M,过点Q作QN⊥BC,垂足为点N,连接MQ,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3),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点M是边AB中点?(2)设四边形PNQM的面积为y(cm2),求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四边形PNQM:S△ABC=4:9?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PNQM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新题训练】1.如图①,△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BC上一动点(点P与点B、C不重合),过点P作PM∥AC交AB于M,PN∥AB交AC于N,连接BN、CM.(1)求证:PM+PN=BC;(2)在点P的位置变化过程中,BN=CM是否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②,作ND∥BC交AB于D,则图②成轴对称图形,类似地,请你在图③中添加一条或几条线段,使图③成轴对称图形(画出一种情形即可).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8,AD=12,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DM,DM与AC交于点G,点E,F分别是CD与DG上的点,连结EF,(1)求证:CG=2AG.(2)若DE=6,当以E,F,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DG相似时,求EF的长.(3)若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F从点G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D运动.当一个点到达,另一个随即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四边形CEFG的面积的最小值.3.知识链接:将两个含30°角的全等三角尺放在一起,让两个30°角合在一起成60°,经过拼凑、观察、思考,探究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cm,点D从点C出发沿CA向A运动,点E从B出发沿AB的延长线BF 向右运动,已知点D、E都以每秒0.5cm的速度同时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DE与BC相交于点P,设运动时间为x秒.(1)请直接写出AD长.(用x的代数式表示)(2)当△ADE为直角三角形时,运动时间为几秒?(3)求证:在运动过程中,点P始终为线段DE的中点.4.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2(0)y ax a =≠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相交于(1,1)A --,(2,4)-B 两点,点P 是抛物线上不与A ,B 重合的一个动点.(1)请求出a ,k ,b 的值;(2)当点P 在直线AB 上方时,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 于点C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PC 的长度为L ,求出L 关于m 的解析式;(3)在(2)的基础上,设PAB ∆面积为S ,求出S 关于m 的解析式,并求出当m 取何值时,S 取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5.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是对角线,AB =6cm ,BC =8cm .点P 从点D 出发,沿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 /s ,过点Q 作QM ∥AB 交AC 于点M ,连接PM ,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4).解答下列问题:(1)当t 为何值时,∠CPM =90°;(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S 四边形MQCP =ABCD 1532S 矩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CAD 的角平分线上.6.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是边AB、AC(含线段AB、AC的端点)上的动点,且∠EDF=120°,小明和小慧对这个图形展开如下研究:问题初探:(1)如图1,小明发现:当∠DEB=90°时,BE+CF=nAB,则n的值为;问题再探:(2)如图2,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小慧发现两个有趣的结论:①DE始终等于DF;②BE与CF的和始终不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结论加以证明.成果运用:(3)若边长AB=8,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记四边形DEAF的周长为L,L=DE+EA+AF+FD,则周长L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E点的位置?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cm,BC=16cm,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运动到点A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运动到点C即停止,点P、Q的速度都是1cm/s.连接PQ、AQ、CP.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矩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QCP是菱形;(3)分别求出(2)中菱形AQCP的周长和面积.8.如图,O为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M是射线CA上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C、O、A都不重合),过点A、C分别向直线BM作垂线段,垂足分别为E、F,连接OE,OF.(1)①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猜想OE与O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2)小东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点M在射线CA上运动时,(1)中的猜想始终成立.小东把这个发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1)中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由已知条件和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构造与△OAE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得到相等的线段,再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猜想;想法2:由已知条件和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能找到两组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例如其中的一组△OAB和△EAB,再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菱形四边相等,可以构造一对以OE和OF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即可证明猜想.……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东证明(1)中的猜想(一种方法即可).(3)当∠ADC=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CF,AE,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9.(1)(问题情境)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①,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为BC 边上中点,60ADE ∠=︒,DE 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E 所在的直线于点E ,试探究AD 与DE 的数量关系.小明发现:过D 作//DF AC ,交AB 于F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推理论证问题得到解决.请直接写出AD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类比探究)如图②,当D 是线段BC 上(除,B C 外)任意一点时(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应用)当D 是线段BC 上延长线上,且满足CD BC =(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判断A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y =﹣23x +4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y =ax 2+103x +c 经过B 、C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 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 的坐标; (3)在(2)的结论下,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M ,连接AM ,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Q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边CD 上一动点,作直线BP ,过A 、C 、D 三点分别作直线BP 的垂线段,垂足分别是E 、F 、G .(1)如图(a )所示,当CP =3时,求线段EG 的长;(2)如图(b )所示,当∠PBC =30°时,四边形ABCF 的面积;(3)如图(c )所示,点P 在CD 上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AECG 的面积S 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PBC 为多少度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90ACB ∠=︒,10cm AB =,8cm BC =,OD 垂直平分A C .点P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点Q 从点D 出发,沿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过点P 作PE AB ⊥,交BC 于点E ,过点O 作//QF AC ,分别交AD ,OD 于点F ,G .连接OP ,EG .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1)当t 为何值时,点E 在BAC ∠的平分线上? (2)设四边形PEGO 的面积为()2mS c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连接OE ,OQ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OE 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已知:如图1,矩形OABC 的两个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是(8,2),点P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以AP 为一边朝点B 方向作正方形P ADE ,连接OP 并延长与DE 交于点M ,设CP =a (a >0).(1)请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点P ,E 的坐标.(2)连接OE ,并把OE 绕点E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EF .如图2,若点F 恰好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求a 与EMDM的值. (3)①如图1,当点M 为DE 的中点时,求a 的值.②在①的前提下,并且当a >4时,OP 的延长线上存在点Q ,使得EQ +22PQ 有最小值,请直接写出EQ +22PQ 的最小值.14.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D AB 上的点,AP BE ⊥,P 为垂足. (1)如图①, AF =BF ,AE =23,点T 是射线PF 上的一个动点,则当△ABT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AT 的长;(2)如图②,若AE AF =,连接CP ,求证:CP FP ⊥.15.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ABCO 、ADEF 如图摆放,正方形ABCO 的边OA 、OC 在坐标轴上,ED 交线段OC 于点G ,ED 的延长线交线段BC 于点P ,连AG ,已知OA 长为3. (1)求证:AOG ADG ∆≅∆;(2)若12∠=∠,AG =2,求点G 的坐标;(3)在(2)条件下,在直线PE 上找点M ,使以M 、A 、G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出点M 的坐标.16.定义:有一组邻角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梦想四边形”。

2020年中考数学考前精练 十三 学生版

2020年中考数学考前精练 十三 学生版
第3页共3页
A. =
B. = C.
=
D. =
5.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E、F 是 AC 上的两点,当 E、F 满足 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 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A.∠ADE=∠CBF B.∠ABE=∠CDF
C.DE=BF
D.OE=OF
6.如图是抛物线 y= ax 2 +bx+c (a ≠ 0) 的部分图 象,其顶点坐标为(1,n),且与 x 轴的一个交点在
第2页共3页
14.如图,已知△ABC 中,AB=AC,把△ABC 绕 A 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连接 BD,CE 交于点 F. (1)求证:△AEC≌△ADB; (2)若 AB=2,∠BAC=45°,当四边形 ADFC 是菱形时,求 BF 的长.
15.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D=2,E 是 AB 的中点,将△BE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90°后,点 E 落在 CB 的延长线上点 F 处,点 C 落在点 A 处.再将线段 AF 绕点 F 顺时针旋转 90°得线段 FG, 连接 EF,CG. (1)求证:EF∥CG; (2)求点 C,点 A 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 , 与线段 CG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2.已知 100x2+kx+49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可以取( )
A.±70
B.±140
C.±14
D.±4900
3.某校九年级“诗歌大会”比赛中,各班代表队得分如下(单位:分):9,7,8,7,9,7,6,
则各代表队得分的中位数是( )
A.9 分
B.8 分
C.7 分
D.6 分
4.甲、乙两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完成 120 个与乙完成 100 个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比乙每天 多完成 4 个.设甲每天完成 x 个零件,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提升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提升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提升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49的倒数是( B ) A.17B .-17C.149D .-1492.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牟合方盖”找到了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牟合方盖”是由两个圆柱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嵌入一个正方体时两圆柱公共部分形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可以形成“牟合方盖”的一种模型,它的俯视图是( A )3.据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是70 1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数据70 1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C )A .7.01×104B .7.01×1011C .7.01×1012D .7.01×1013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D ) A .2a +3a =6aB .(-3a)2=6a 2C .(x -y)2=x 2-y 2D .32-2=22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m<1B .m ≥1C .m ≤1D .m>16.在“朗读者”节目的影响下,某中学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为了解5月份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册数 0 1 2 3 4 人数41216171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中位数是2B .众数是17C .平均数是2D .方差是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菱形OABC 的顶点A(1,2),B(3,3).作菱形O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OA ′B ′C ′,再作图形OA ′B ′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OA ″B ″C ″,则点C 的对应点C ″的 坐标是( A )A .(2,-1)B .(1,-2)C .(-2,1)D .(-2,-1)8.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各种品牌相继投放市场.一汽贸公司经销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去年销售总额为5 000万元,今年1~5月份,每辆车的销售价格比去年降低1万元,销售数量与去年一整年的相同,销售总额比去年一整年的少20%,今年1~5月份每辆车的销售价格是多少万元?设今年1~5月份每辆车的销售价格为x 万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A.5 000x +1=5 000(1-20%)xB.5 000x +1=5 000(1+20%)xC.5 000x -1=5 000(1-20%)xD.5 000x -1=5 000(1+20%)x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函数y =x -1x -3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x ≥1且x ≠3 .10.若a +2b =8,3a +4b =18,则a +b 的值为 5 .11.一个不透明的布袋内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的3个红球,2个白球,1个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4.12.计算-3-2=-19.13.将直线y=-x+8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与直线y=3x+6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2<m<10 .14.将一个矩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若∠ABC=26°,则∠ACD=128°.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150°,CD=4,以CD为直径的⊙O交AD于点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3+ 3 .16.对于三个数a,b,c,用M{a,b,c}表示这三个数的中位数,用max{a,b,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大数,例如:M{-2,-1,0}=-1,max{-2,-1,0}=0,max{-2,-1,a}=⎩⎪⎨⎪⎧a(a≥-1),-1(a<-1).解决问题:如果2·M{2,x+2,x+4}=max{2,x+2,x+4},则x的值为0或-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2分)17.(6分)解不等式组⎩⎪⎨⎪⎧12(x+1)≤2,x+22≥x+33,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之和.解:解不等式12(x+1)≤2,得x≤3,解不等式x+22≥x+33,得x≥0,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3,∴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之和为0+1+2+3=6.18.(6分)先化简再求值:⎝ ⎛⎭⎪⎫x +2x -2-x 2-2x x 2-4x +4÷x -4x -2,其中x =4tan 45°+2cos 30°. 解:原式=⎣⎢⎡⎦⎥⎤x +2x -2-x (x -2)(x -2)2÷x -4x -2=2x -2·x -2x -4=2x -4. 当x =4tan 45°+2cos 30°=4×1+2×32=4+3时,原式=24+3-4=2 33.19.(6分)如图,为了测得某建筑物的高度AB ,在C 处用高为1米的测角仪CF ,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45°,再向建筑物方向前进40米,又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60°.求该建筑物的高度AB .(结果保留根号)解:设AM =x 米,在Rt △AFM 中,∠AFM =45°, ∴FM =AM =x ,在Rt △AEM 中,tan ∠AEM =,则EM ==x ,由题意得,FM ﹣EM =EF ,即x ﹣x =40,解得,x =60+20,∴AB =AM +MB =61+20,答:该建筑物的高度AB 为(61+20)米.20.(6分)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 )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②(1)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 ,图①中m 的值为 ;(2)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学生,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 h 的学生人数.解:(1)40,25;(2)∵x =0.9×4+1.2×8+1.5×15+1.8×10+2.1×34+8+15+10+3=1.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在这组数据中,1.5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1.5.∵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有1.5+1.52=1.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3)∵在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 h 的学生人数占90%, ∴估计该校800名初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 h 的人数约占90%,则800×90%=720(人). ∴该校800名初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 h 的学生人数约为720人.21.(6分)如图1,菱形ABCD 的顶点A ,D 在直线上,∠BAD =60°,以点A 为旋转中心将菱形ABCD 顺时针旋转α(0°<α<30°),得到菱形AB ′C ′D ′,B ′C ′交对角线AC 于点M ,C ′D ′交直线l 于点N ,连接MN . (1)当MN ∥B ′D ′时,求α的大小.(2)如图2,对角线B ′D ′交AC 于点H ,交直线l 与点G ,延长C ′B ′交AB 于点E ,连接EH .当△HEB ′的周长为2时,求菱形ABCD的周长.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B′AD′=∠B′C′D′=60°,∴△AB′D′,△B′C′D′是等边三角形,∵MN∥B′C′,∴∠C′MN=∠C′B′D′=60°,∠CNM=∠C′D′B′=60°,∴△C′MN是等边三角形,∴C′M=C′N,∴MB′=ND′,∵∠AB′M=∠AD′N=120°,AB′=AD′,∴△AB′M≌△AD′N(SAS),∴∠B′AM=∠D′AN,∵∠CAD=∠BAD=30°,∠DAD′=15°,∴α=15°.(2)∵∠C′B′D′=60°,∴∠EB′G=120°,∵∠EAG=60°,∴∠EAG+∠EB′G=180°,∴四边形EAGB′四点共圆,∴∠AEB′=∠AGD′,∵∠EAB′=∠GAD′,AB′=AD′,∴△AEB′≌△AGD′(AAS),∴EB′=GD′,AE=AG,∵AH=AH,∠HAE=∠HAG,∴△AHE≌△AHG(SAS),∴EH=GH,∵△EHB′的周长为2,∴EH+EB′+HB′=B′H+HG+GD′=B′D′=2,∴AB′=AB=2,∴菱形ABCD的周长为8.22.(6分)2019年5月,以“寻根国学,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兰州市第三届“国学少年强——国学知识挑战赛”总决赛拉开帷幕,小明晋级了总决赛.比赛过程分两个环节,参赛选手需在每个环节随机各选择一道题目.第一环节:写字注音、成语故事、国学常识、成语接龙(分别用A1,A2,A3,A4表示);第二环节:成语听写、诗词对句、经典诵读(分别用B1,B2,B3表示).(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的所有可能结果;(2)求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都是成语题目(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听写)的概率.解:(1)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2)∵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都是成语题目的结果数为2, ∴小明参加总决赛抽取题目是成语题目的概率=212=16.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B (0,7),与反比例函数y =-8x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A (-1,a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将直线AB 向下平移9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 和点E ,与y 轴交于点D ,求△ACD 的面积;(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mx +n ,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x +n ≤-8x的解集.解:(1)∵点A (-1,a )在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上,∴a =-8-1=8,∴A (-1,8).∵点B (0,7),∴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7.∵直线AB 过点A (-1,8),∴8=-k +7,解得k =-1,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7;(2)∵将直线AB 向下平移9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x -2, ∴D (0,-2)∴BD =7+2=9,联立⎩⎪⎨⎪⎧y =-x -2,y =-8x ,解得⎩⎪⎨⎪⎧x =-4,y =2或⎩⎪⎨⎪⎧x =2,y =-4.∴C (-4,2),E (2,-4), 连接BC ,则S △CBD =12×9×4=18,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得S △ACD =S △BCD ,∴△ACD 的面积为18.(3)-4≤x <0或x ≥2.24.(8分)某超市拟于中秋节前50天里销售某品牌的月饼,其进价为18元/kg.设第x 天的销售价格为y 元/kg ,销售量为m kg.该超市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得出以下的销售规律:①当1≤x ≤30时,y =40.当31≤x ≤50时,y 与x 满足一次函数关系,且当x =36时,y =37;x =44时,y =33.②m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m =5x +50.(1)当31≤x ≤50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2)当x 为多少时,当天的销售利润W (元)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3)该超市希望第31天到第35天的日销售利润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需要在当天销售价格的基础上涨a 元/kg ,求a 的最小值.解:(1)y =-12x +55.(2)依题意得W =(y -18)·m ,∴W =⎩⎪⎨⎪⎧(40-18)·(5x +50)(1≤x ≤30),⎝ ⎛⎭⎪⎫-12x +55-18(5x +50)(31≤x ≤50). 整理得W =⎩⎪⎨⎪⎧110x +1 100(1≤x ≤30),-52x 2+160x +1 850(31≤x ≤50).当1≤x ≤30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30时,W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0×110+1 100=4 400(元). 当31≤x ≤50时,W =-52x 2+160x +1 850=-52(x -32)2+4 410. ∵-52<0,∴抛物线开口向下,∴x =32时,W 取得最大值,此时W =4 410.综上所述,当x 为32时,当天的销售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为4 410元.(3)依题意,得W =(y +a -18)·m =-52x 2+(160+5a )x +1 850+50a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32+a .∵第31天到第35天的日销售利润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2+a ≥35,即a ≥3.故a 的最小值为3.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 =ax 2-2x +c 与直线y =kx +b 都经过A (0,-3),B (3,0)两点,该抛物线的顶点为C .(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设直线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点M 为射线EB 上一点(不与点E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 ,是否存在点M ,使点M ,N ,C ,E 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P 是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A ,PB ,当△PAB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并求△PAB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3,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存在 .点M 的坐标为(2,-1)或⎝ ⎛⎭⎪⎪⎫3+172,17-32.(解题过程见作业本后附参考答案详解详析) (3)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H . 设点P 的坐标为()p ,p 2-2p -3,则H (p ,p -3), ∴PH =p -3-()p 2-2p -3=-p 2+3p .∵S △PAB =S △PAH +S △PHB =12PH ·OB =12()-p 2+3p ×3=-32⎝ ⎛⎭⎪⎫p -322+278,∴当p =32时,S △PAB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 ⎝ ⎛⎭⎪⎫32,-154.26.(10分)在正方形ABCD 中,动点E ,F 分别从D ,C 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 ,CB 上移动.(1)如图①,当点E在边DC上自点D向点C移动,同时点F在边CB上自点C向点B移动时,连接AE和DF 交于点P,请你写出AE与D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E,F分别在边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接AE,DF,(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你直接回答“是”或“否”,不需证明);连接AC,请你直接写出△ACE为等腰三角形时,CE∶CD的值;(3)★如图③,当E,F分别在直线DC,CB上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请你画出点P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大值.解:(1)AE=DF,AE⊥DF.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E=∠DCF=90°.∵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DE=CF.∴△ADE≌△DCF(SAS),∴AE=DF,∠DAE=∠FDC.∵∠ADE=90°,∴∠ADP+∠CDF=90°,∴∠ADP+∠DAE=90°,∴∠APD=90°,∴AE⊥DF;(2)是,CE∶CD=2或2.(3)线段CP的最大值是5+1.。

2020年中考数学 三轮冲刺压轴题汇编 应用题专项练习

2020年中考数学 三轮冲刺压轴题汇编 应用题专项练习

2020中考数学三轮冲刺压轴题汇编应用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某手机店销售一部A型手机比销售一部B型手机获得的利润多50元,销售相同数量的A型手机和B型手机获得的利润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1)求每部A型手机和B型手机的销售利润分别为多少元?(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手机共110部,其中A型手机的进货量不超过B型手机的2倍.设购进B型手机n部,这110部手机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②该手机店购进A型、B型手机各多少部,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B型手机出厂价下调m(30<m<1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B型手机80台.若商店保持两种手机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及(2)中的条件,设计出使这110部手机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答:每部A型手机的销售利润为150元,每部B型手机的销售利润为100元;(2)①设购进B型手机n部,则购进A型手机(110-n)部,最大值为-50×37+16500=14650(元),答:购进A型手机73部、B型手机37部时,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3)根据题意,得:y=150(110-n)+(100+m)n①当30<m<50时,y随n的增大而减小,∴当n=37时,y取得最大值,即购进A型手机73部、B型手机37部时销售总利润最大;③当50<m<100时,y随n的增大而增大,∴当n=80时,y取得最大值,即购进A型手机30部、B型手机80部时销售总利润最大.2.某长途汽车站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若超过该质量则需购买行李票,且行李票y(元)与行李质量x(千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kx-5(k≠0),现知贝贝带了60千克的行李,交了行李费5元.(1)若京京带了84千克的行李,则该交行李费多少元?∴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30千克行李.答:京京该交行李费9元,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30千克行李.3.做服装生意的王老板经营甲、乙两个店铺,每个店铺在同一段时间内都能售出A、B两种款式的服装合计30件,并且每售出一件A款式和B款式服装,甲店铺获利润分别为30元和35 元,乙店铺获利润分别为26元和36元.某日,王老板进A款式服装36件,B款式服装24件,并将这批服装分配给两个店铺各30件.(1)怎样将这60件服装分配给两个店铺,能使两个店铺在销售完这批服装后所获利润相同?(2)怎样分配这60件服装能保证在甲店铺获利润不小于950元的前提下,王老板获利的总利润最大?最大的总利润是多少?解:(1)设A款式服装分配到甲店铺为x件,则分配到乙店铺为(36-x)件;B款式分配到甲店铺为(30-x)件,分配到乙店铺为(x-6)件,根据题意得:30x+35×(30-x)=26×(36-x)+36(x-6), 解得x=22.所以36-x=14(件),30-x=8(件),x-6=16(件),故A款式服装分配到甲店铺为22件,则分配到乙店铺为14件;B 款式分配到甲店铺为8件,分配到乙店 铺为16件,能使两个店铺在销售完这批服装后所获利润相同;(2)设总利润为w 元,根据题意得: 30x +35×(30-x )≥950,解得x ≤20,解得6≤x ≤20. w =30x +35×(30-x )+26×(36-x )+36(x -6) =5x +1770, ∵k =5>0,∴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20时,w 有最大值1870.∴A 款式服装分配给甲、乙两店铺分别为20件和16件,B 款式服装分配给甲、乙两店铺分别为10件和14件,最大的总利润是1870元.4. 某厂家在甲、乙两家商场销售同一商品所获利 润分别为y 甲,y 乙(单位:元),y 甲,y 乙与销售数量x (单位: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y 甲,y 乙与x 的函数关系式;(2)现厂家分配该商品给甲、乙两商场共计1200件,当甲、乙商场售完这批商品,厂家可获得总利润的1080元,问厂家如何分配这批商品?第3题图解:(1)设y 甲=kx (k ≠0),y 乙=mx +n ,将(600,480)代入y 甲=kx , 480=600k ,解得k =0.8, ∴y 甲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甲=0.8x ; 当0≤x ≤200时,将(0,0)、(200,400)代入y 乙=mx +n 中,得0200400n m n =⎧⎨+=⎩,解得20m n =⎧⎨=⎩,∴此时y 乙=2x ;当200≤x 时,将(200,400)、(600,480)代入y 乙=mx +n 中,200400600480m n m n +=⎧⎨+=⎩,解得0.2360m n =⎧⎨=⎩, ∴此时y 乙=0.2x +360.∴y乙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2(0200)0.2360(200)x xyx x⎧=⎨+⎩乙≤≤≥;(2)设分配给乙商场x件,则分配给甲商场(1200-x)件,当0≤x≤200时,有0.8×(1200-x)+2x=1080, 解得x=100, 此时1200-x=1100;当x≥200时,有0.8×(1200-x)+0.2x+360=1080, 解得x=400, 此时1200-x=800.答:厂家分配该商品给甲商场1100件乙商场100件或甲商场800件乙商场400件时,厂家可获得总利润的1080元.5.如图①,在A,B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站,客车由A地驶往C站,货车由B地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图②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1,y2(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1)求A,B两地的距离;(2)求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客、货两车何时相遇?相遇处离C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第4题图解:(1)由题意和图象可得,A,B两地的距离为360+60=420(千米);(2)设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kx+b,由图象可得,货车的速度为:60÷2=30(千米/时),则点P的横坐标为:2+360÷30=14,∴点P的坐标为(14,360),∴2014360k bk b++⎧⎨⎩==,解得3060kb-⎧⎨⎩==,即两小时后,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30x-60;6. 如图①,长为120km 的某段线路AB 上有甲、乙两车,分别从南站A 和北站B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B ,A 后立刻返回到出发站停止,速度均为40km/h,设甲车,乙车据南站A 的路程分别为y 甲,y 乙(km)行驶时间为t (h). c =;(2)分别写出0≤t ≤3及3<t ≤6时,y 乙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图②中补画y 乙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并观察图象得出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的次数.第5题图 解:(1)120,3,6;【解法提示】由题意可和函数图象可得, a =120,b =120÷40=3,c =2×3=6.(2)当0≤t ≤3时,设y 乙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乙=kt +b ,12030b k b =⎧⎨+=⎩得40120k b =-⎧⎨=⎩,即当0≤t ≤3时,y 乙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40t +120; 当3<t ≤6时,设y 乙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mt +n ,联立306120m n m n +=⎧⎨+=⎩,解得40120m n =⎧⎨=-⎩,即当3<t ≤6时,y 乙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40t -120; (3)y 乙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解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次数为2.第5题解图7. 某企业是一家专门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经过调研预测,它一年中获得的利润y (万元)和月份n 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y =-n 2+14n -24. (1)若利润为21万元,求n 的值;(2)哪一个月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当产品无利润时,企业会自动停产,企业停产是哪几个月份? 解:(1)由题意得:-n 2+14n -24=21, 解得n =5或n =9;(2)y =-n 2+14n -24=-(n -7)2+25, ∵-1<0,∴开口向下,y 有最大值, 即n =7时,y 取最大值25,故7月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万; (3))∵y =-n 2+14n -24=-(n -2)(n -12), 当y =0时,n =2或者n =12. 又∵图象开口向下, ∴当n =1时,y <0, 当n =2时,y =0, 当n =12时,y =0,则该企业一年中应停产的月份是1月、2月、12月.8. 我市某镇的一种特产由于运输原因,长期只能在当地销售.当地政府对该特产元).当地政府拟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开发该特产的销售,其规划方案为:在规划前后对该项目每年最多可投入100万元的销售投资,在实施规划5年的前两年中,每年都从100万元中拨出50万元用于修建一条公路,两年修成,(1)若不进行开发,求5年所获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2)若按规划实施,求5年所获利润(扣除修路后)的最大值是多少? ∴当x =60时,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值为41万元,∴若不进行开发,5年所获利润的最大值是:41×5=205(万元); (2)前两年:0≤x ≤50,此时因为P 随x 的增大而增大,=-a 2+60a +165=-(a -30)2+1065, ∴当a =30时,y 最大且为1065,∴这三年的获利最大为1065×3=3195(万元),∴5年所获利润(扣除修路后)的最大值是:80+3195-50×2=3175(万元); (3)有很大的实施价值.规划后5年总利润为3175万元,不实施规划方案仅为205万元,故具有很大的实施价值.+100,每件成本为20元,设此时的年销售利润为w 甲(元)(利润=销售额-成本);设此时的年销售利润为w乙(元)(利润=销售额-成本-附加费);(1)当a =16时且x =100时,w 乙= 元;(2)求w 甲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 的取值范围),并求x 为何值时,w甲最大以及最大值是多少?(3)为完成x 件的年销售任务,请你通过分析帮助公司决策,应选择在甲地还是在乙地销售才能使该公司所获年利润最大.=(26-a )x , 而15≤a ≤25,而x=400时,w甲最大值=16000(元),∴选择在乙地销售才能使该公司所获年利润最大.10.某高新企业员工的工资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工龄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工龄工资的制定充分了考虑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同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控制员工的流动率,对具有中职以上学历员工制定如下的工龄工资方案.Ⅰ.工龄工资分为社会工龄工资和企业工龄工资;Ⅰ.社会工龄=参加本企业工作时年龄-18,企业工龄=现年年龄-参加本企业工作时年龄;Ⅰ.当年工作时间计入当年工龄;Ⅰ.社会工龄工资y1(元/月)与社会工龄x(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①所示,企业工龄工资y2(元/月)与企业工龄x(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1)求出y1、y2与工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现年28岁的高级技工小张从18岁起一直实行同样工龄工资制度的外地某企业工作,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与小孩,今年小张回乡应聘到该企业,试计算第一年工龄工资每月下降多少元?(3)已经在该企业工作超过3年的李工程师今年48岁,试求出他的工资最高每月多少元?第9题图解:(1)设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kx,由题意,得100=10k,解得k=10,∴y 1=10x (x ≥0,x 为整数),当0≤x ≤3时,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k 2x , 由题意,得60=3k 2. ∴k 2=20, ∴y 2=20x ,当3<x ≤32时,设y 2=a (x -23)2+860, 由题意,得698=a (32-23)2+860,解得a =-2, ∴y 2=-2(x -23)2+860,当32<x ≤42时,由图象,得y 2=698.∴y 2=()()220132238604()32)6983342(x x x x x x x x ⎧⎪⎪⎨⎪⎪⎩--+≤≤≤≤,为整数,为整≤数,为整数≤;(2)小张在原厂的社会工龄为:18-18=0年,企业工龄为:28-28=10年,y 1=0,y 2=522,∴在小张在原厂的工龄工资为:0+522=522(元),当小张回家乡到后进该企业,小张的社会工龄为:28-18=10年,企业工龄为:28-28=0年∴小张的工龄工资为;y 1+y 2=10×10+20×0=100∴小张的第一年工龄工资每月下降了:522-100=422(元), 答:第一年每月工龄工资下降422元;(3)依题知要李程师的总工龄为:48-18=30,设李工程师的工龄工资为y ,在本企业工作x 年,由题意,得3<x ≤30∴y =y 1+y 2=10(30-x )+[-2(x -23)2+860] =-2(x -20.5)2+942.5,∵a =-2<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x =20.5, ∵x 为整数,∴当x =20或21时,y 最大,且最大值为942, ∴李工程师的工龄工资最高为942元/月.11. 进入夏季后某款空调供不应求,厂家加班生产并销售,在第一个产销期的12天中,为提高产量,从第5天开始增加了工时生产成本,每台空调的成本P (元)与已知每天生产的空调数量y(台)与时间x(天)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2x+16,每台空调的出售价格为1400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设厂家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元)与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式;(2)确定该厂哪一天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设厂家在第一个产销期,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成本为P1,日生产量为y1.现计划从第13天开始,按每台成本P1元,每台生产y1台进行生产并完全售出,但由于机器损耗等原因,实际平均每台空调的成本比统计增加了a%,使得厂家10天的销售利润与原计划的8天的销售利润持平,求a的值.解:(1)当0<x≤5时,W=y(1400-P)=(2x+16)(1400-400)=2000x+16000;当5<x≤12时,W=y(1400-P)=(2x+16)[1400-(40x+20)]=-80x2+1760x+19200;(2)当0<x≤5时,W=2000x+16000,∵2000>0,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5时,W有最大值为26000元;当5<x≤12时,W=-80x2+1760x+19200=-80(x-11)2+28880,∴当x=11时,W有最大值28880元,综上,第11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8880元;(3)y1=2×11+16=38(件),P1=40×11+200=640(元),由题意得:[1400-640(1+a%)]×38×10=28880×8,解得a=23.75,∴a的值为23.75.12.自从湖南与欧洲的“湘欧快线”开通后,我省与欧洲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某欧洲客商准备在湖南采购一批特色商品,经调查,用16000元采购A型商品的件数是用7500元采购B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比一件B型商品的进价多10元.(1)求一件A,B型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该欧洲客商购进A,B型商品共250件进行试销,其中A型商品的件数不大于B型的件数,且不小于80件.已知A型商品的售价为240元/件,B型商品的售价为220元/件,且全部售出.设购进A型商品m件,求该客商销售这批商品的利润v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欧洲客商决定在试销活动中每售出一件A型商品,就从一件A型商品的利润中捐献慈善资金a元,求该客商售完所有商品并捐献慈善资金后获得的最大收益.经检验x=150是分式方程的解,答:一件B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则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为160元;(2)因为客商购进A型商品m件,所以客商购进B型商品(250-m)件.由题意:v=80m+70(250-m)=10m+17500,∵80≤m≤250-m,∴80≤m≤125;(3)设利润为w元,则w=(80-a)m+70(250-m)=(10-a)m+17500,①当10-a>0时,w随m的增大而增大,所以m=125时,最大利润为(18750-125a)元.②当10-a=0时,最大利润为17500元.③当10-a<0时,w随m的增大而减小,所以m=80时,最大利润为(18300-80a)元.13.为确保广大居民家庭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时鼓励家庭节约用水,对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用水量采用分档递增收费的方式,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价收费.为对基本用水量进行决策,随机抽查2000户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用水量的数据,整理绘制出下面(1)为确保70%的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的基本用水量需求,那么每户每月的基本用水量最低应确定为多少立方米?(2)若将(1)中确定的基本用水量及其以内的部分按每立方米1.8元交费,超过基本用水量的部分按每立方米2.5元交费.设x表示每户每月用水量(单位:m3),y表示每户每月应交水费(单位: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某户家庭每月交水费是80.9元,请按以上收费方式计算该家庭当月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解:(1)200+160+180+220+240+210+190=1400(户),2000×70%=1400(户),∴基本用水量最低应确定为多38m3;答:为确保70%的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的基本用水量需求,那么每户每月的基本用水量最低应确定为38立方米.(2)设x表示每户每月用水量(单位:m3),y表示每户每月应交水费(单位:元),当0≤x≤38时,y=1.8x;当x>38时,y=1.8×38+2.5(x-38)=2.5x-26.6.综上所述: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8(038)2.526.6(38)x xx x⎧⎨-⎩≤≤>;(3)∵1.8×38=68.4(元),68.4<80.9,∴该家庭当月用水量超出38立方米,当y=2.5x-26.6=80.9时,x=43,答:该家庭当月用水量是43立方米.14.为了推动“龙江经济带”建设,我省某蔬菜企业决定通过加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促进经济发展.2017年春,预计种植西红柿、马铃薯、青椒共100公顷(三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均为整数),青椒的种植面积是西红柿种植面积的2倍,经预算,种植西红柿的利润可达1万元/公顷,青椒1.5万元/公顷,马铃薯2万元/公顷,设种植西红柿x公顷,总利润为y万元.(1)求总利润y(万元)与种植西红柿的面积x(公顷)之间的关系式;(2)若预计总利润不低于180万元,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不低于8公顷,有多少种A、B两种类型的温室大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测算,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5万元/个,B种类型的大棚8万元/个,请直接写出有哪几种建造方案?解:(1)由题意y=x+1.5×2x+2(100-3x)=-2x+200;(2)由题意-2x+200≥180,解得x≤10,∵x≥8,∴8≤x≤10,∵x为整数,∴x=8,9,10.∴有3种种植方案,方案一:种植西红柿8公顷、马铃薯76公顷、青椒16公顷,方案二:种植西红柿9公顷、马铃薯73公顷、青椒18公顷,方案三:种植西红柿10公顷、马铃薯70公顷、青椒20公顷;(3)∵y=-2x+200,-2<0,∴x=8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84万元,∴5a+8b≤23,∴a=1,b=1或2,a=2,b=1,a=3,b=1,∴可以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1个,B种类型的大棚1个,或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1个,B种类型的大棚2个,或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2个,B种类型的大棚1个,或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3个,B种类型的大棚1个.15.嘉淇同学大学毕业后借助低息贷款创业,他向银行贷款30000元,分12个月还清贷款,月利率是0.2%,银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法”,即每月除归还等额的本金为30000÷12=2500元外,还需要归还本月还款前的本金的利息,下面是还款的部分明细.第1个月,由于本月还款前的本金是30000元,则本月应归还的利息为30000×0.2%=60元,本月应归还的本息和为2500+60=2560元;第2个月,由于本月还款前的本金是27500元,则本月应归还的利息为27500×0.2%=55元,本月应归还的本息和为2500+55=2555元;…根据上述信息,则(2)设第x个月应归还的利息是y元,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3)嘉淇将创业获利的2515元用于还款,则恰好可以用于还清第几个月的本息和?解:(1)20000,40;【解法提示】由题意可得,第5个月还款前的本金为:30000-2500×4=20000(元),第5个月应归还的利息为:20000×0.2%=40(元).(2)由题意可得,y=[3000-2500(x-1)]×0.2%=65-5x,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65-5x(1≤x≤12,x取正整数);(3)当本息和恰好为2515时,利息为2500-2515=15(元),则15=65-5x,解得x=10,即嘉淇将创业获利的2515元用于还款,则恰好可以用于还清第10个月的本息和.。

2020年中考数学 三轮冲刺培优练 压轴题集训题 七(15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 三轮冲刺培优练 压轴题集训题 七(15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培优练压轴题集训题七1.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3,0)、B(0,﹣2),且过点C(2,﹣2).(1)求二次函数表达式;(2)若点P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的点,且S△PBA=4,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AB下方)是否存在点M,使∠ABO=∠ABM?若存在,求出点M到y轴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直线y=kx+2与x轴交于点A(m,0)(m>4),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2=ax2﹣4ax+c(a1<0)经过A,B两点.P为线段AB上一点,过点P作PQ∥y轴交抛物线于点Q.(1)当m=5时,①求抛物线的关系式;②设点P的横坐标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PQ的长,并求当x为何值时,PQ=;(2)若PQ长的最大值为16,试讨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ax﹣kx=h的解的个数与h的取值范围的关系.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4(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C(8,0)两点,与y轴交于点B,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连结BC,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D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P(m,n)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其中m>0,n<0),连结PB,PD,BD,求△BD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4.如图1所示,已知:点A(﹣2,﹣1)在双曲线C:y=上,直线l1:y=﹣x+2,直线l2与l1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F1(2,2),F2(﹣2,﹣2)两点间的连线与曲线C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B,P是曲线C上第一象限内异于B的一动点,过P作x轴平行线分别交l1,l2于M,N两点.(1)求双曲线C及直线l2的解析式;(2)求证:PF2﹣PF1=MN=4;(3)如图2所示,△PF1F2的内切圆与F1F2,PF1,PF2三边分别相切于点Q,R,S,求证:点Q与点B重合.(参考公式:在平面坐标系中,若有点A(x1,y1),B(x2,y2),则A、B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AB=.)5.如图①,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m,n(m<0,n>0).(1)当m=﹣1,n=4时,k= ,b= ;当m=﹣2,n=3时,k= ,b= ;(2)根据(1)中的结果,用含m,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k与b,并证明你的结论;(3)利用(2)中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②,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E,连接AO,OE,ED.①当m=﹣3,n>3时,求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②当四边形AOED为菱形时,m与n满足的关系式为;当四边形AOED为正方形时,m= ,n= .6.抛物线y=ax2+bx+c(a≠0)的图像经过点A,B,C,已知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1,0),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CAB=300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直线l:y=x+m从点C开始沿y轴向下平移,分别交x轴、y轴于点D、E.(ⅰ)当m>0时,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E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ⅱ)以动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AC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C/与该二次函数图象有交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7.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Ⅰ)如图①,当∠BOP=30°时,求点P的坐标;(Ⅱ)如图②,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m;(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8.在平面直角坐际系x0y中,抛物线y=ax2﹣0.5x+4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点B的坐标为(4,0),点E(m,0)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直线1⊥x轴,与抛物线y=ax2﹣0.5x+4交于点F,与直线AC交于点G.(1)分别求抛物线y=ax2﹣0.5x+4和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当﹣8<m<0时,求出使线段FG的长度为最大值时m的值;(3)如图2,作射线0F与直线AC交于点P,请求出使FP:PO=1:2时m的值.9.已知抛物线C:y=(x-1)2-4和C2:y=x21(1)如何将抛物线C1平移得到抛物线C2?(2)如图1,抛物线C1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直线经过点A,交抛物线C1于另一点B.请你在线段AB上取点P,过点P作直线PQ∥y轴交抛物线C1于点Q,连接AQ①若AP=AQ,求点P的横坐标②若PA=PQ,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3)如图2,△MNE的顶点M、N在抛物线C2上,点M在点N右边,两条直线ME、NE与抛物线C2均有唯一公共点,ME、NE均与y轴不平行.若△MNE的面积为2,设M、N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m、n,求m与n的数量关系10.如图,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和点B,与y轴交于点C,且点A的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抛物线y=x2+bx+c图象x轴下方部分沿x轴向上翻折,保留抛物线在x轴上的点和x轴上方图象,得到的新图象与直线y=t恒有四个交点,从左到右四个交点依次记为D,E,F,G.当以EF为直径的圆过点Q(2,1)时,求t的值;(3)在抛物线y=x2+bx+c上,当m≤x≤n时,y的取值范围是m≤y≤7,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交于点B,C,点C的坐标为(8,0),连接AB、AC.(1)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的表达式;(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4)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的坐标.12.如图,抛物线y=ax2+bx(a≠0)经过点A(2,0),点B(3,3),BC⊥x轴于点C,连接OB,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斜边EF在x轴上,点E的坐标为(﹣4,0),点F与原点重合。

挑战压轴题填空题(真题汇编压轴特训)-2024年中考数学冲刺 挑战压轴题专题汇编(广州卷)(解析版)

挑战压轴题填空题(真题汇编压轴特训)-2024年中考数学冲刺 挑战压轴题专题汇编(广州卷)(解析版)

02挑战压轴题(填空题)<≤【答案】 1.23S【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结合【详解】解:∵点D,E分别是由题意得,DE AM ∥,且DE ∴1122DE AM x ==,又F 、G 分别是MN AN 、的中点,∴FG AM ∥,12FG AM =,【答案】120°/120度75°/75度【分析】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EP′=90°,推出点P′在射线EP′上运动,如图1中,设EP′交BC于点O,再证明△B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BPP′是等边三角形,∴∠ABE=∠PBP′=60°,BP=BP′,BA=BE,∴∠ABP=∠EBP′,在△ABP和△EBP′中BA BEABP EBPBP BP'=⎧⎪∠=∠⎨='⎪⎩,∴△ABP≌△EBP′(SAS),∴∠BAP=∠BEP′=90°,∴点P′在射线EP′上运动,如图1中,设EP′交BC于点O,当点P′落在BC上时,点P′与O重合,此时∠PP′C=180°-60°=120°,当CP′⊥EP′时,CP′的长最小,此时∠EBO=∠OCP′=30°,5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综合问题,掌握特殊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5 4【分析】如图,连接PC交AB于直角三角形求出AC,P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题.【详解】解:如图,连接PC交AB∵AC⊥BC,∴∠ACB=90°,∵BC=23,∠BAC=30°,∴AB=2BC=43,AC=3BC=6,∵∠EPB=∠EBP=60°,(1)∠AEB 的度数为 (2)若15EBA ∠=︒,【答案】 135° 【分析】(1)如图,连接∵E 是△ADC 的内心,∠∴∠ACE =12∠ACD ,∠EAC ∴∠AEC =180°−12(∠ACD 在△AEC 和△AEB 中,【详解】【答案】171++/117【分析】连接CE,AE',可证AE'=的圆,当E F'经过圆心半径为1【详解】解:如图,连接C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 CDADC90ADE CDE∴∠+∠=︒,90将DE绕D顺时针旋转∠=DE DE'∴=,EDE'∴22AF AD DF =+224117=+=,FE AF AE ''∴=+171=+;【答案】17【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由V V,可得BE≅BDE BDF=,由勾股定理可求解.AE CF∠=BD DE,BDE2==∴∠=∠=︒,90BDE BDF()SAS∴≅V V,BDE BDF∠=∠BE BF∴=,BEA BFA【答案】8【分析】本题考查动点最值问题法求线段长等知识,在Rt PBE△中,求出在等腰ABCV中,∴在Rt△ABD中,ABsinAD ABDAB∴∠==在Rt PBE△中,sin313【答案】5【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综合题,关键是借助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解决问题.先画出点E 运动的路线EE ',过E 作EF AQ ⊥,交AQ 于点F ,根据EAF CAB △∽△,可得EF AF =,设cm EF x =,则()3cm BF x =-,()4.5cm QF x =-,再根据EQF DQA V V ∽,可求得EF E F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EE '.【详解】解:当点P 在点A 处时,如图,,23cm BP BQ BP == ,,15cm BQ .∴=,当点P 运动到点B 时,如图,,所以点E 运动的路线EE ',如图,,过E 作EF AQ ⊥,交AQ 于点F ,即90AFE EFQ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答案】32【分析】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取连接DK ,EK ,由V A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3AD =∵线段A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PAE ∠=︒,AE =∴60PAE BAC ∠=∠=︒【答案】23【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重心,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于G ,延长CG 交AB 于点F ,证明V 据3AC =,得21CD AD ==,,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详解】解:过G 作GD AC ⊥于G ,延长∵ 90GD AC BAC ⊥∠=︒,,∴ DE AB ∥,90CDG CAF ==∠∠又∵ DCG ACF ∠=∠,∴ DCG ACF V V ∽,∴ CD DG CG ==,【答案】26【分析】连接,,OA AC OC ,OF CF ,先求出AD =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E 则52OA OC OF ===,12AOD AOC ∴∠=∠,弦CD AB ⊥于点E ,CD ∴142CE CD ==,∴2225BC CE BE =+=设OC x =,则2=-OE x ,2C BAD ∠=∠ ,设BAD ∠=α,则2C α∠=,90ABD ∠=︒ ,90ADB ADE α∠=︒-=∠ ,180EDC ADB ADE ∴∠=︒-∠-∠=ED EC ∴=,【答案】AP的长为25或2或10【分析】分三种情况:PA'平行于行于x轴时,过点C作CN PA⊥于的坐标,从而求得CM AM,,再由折叠性质得PA '平行于x 轴时,如图,过点设AP a =,点5512P m m ⎛⎫+ ⎪⎝⎭,,则则5512A m a m ⎛⎫++ ⎪⎝'⎭,,50,12M ⎛ ⎝当P 靠近A 且PA '平行于x 轴时,延长设AP a =,点5512P m m ⎛⎫+ ⎪⎝⎭,,则0m <,则5512A m a m ⎛⎫-+ ⎪⎝'⎭,,50,512M m ⎛⎫+ ⎪⎝⎭,∴555321212CM m m ⎛⎫=+-=+ ⎪⎝⎭,PM =综上,AP 的长为25或2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积法,利用等积法是解题的关键与难点.17.(2024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3B B B ⋯,,,在x 轴上,11122233OA B B A B B A B ⋯V V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94,设22A C m =,33A C n =,点()111A ,,1111OC A C ∴==,【答案】8【分析】如图,记AB BC 、1122DP BC AB DQ ===,证明()SAS FDQ EDC V V ≌1124BM PM BP AB ===又∵D 是AC 的中点,∴DP DQ 、是ABC V 的中位线,∴1122DP BC AB DQ ===∴四边形BPDQ 是菱形,∴1122DP BQ BC AB ===∵等边DFE △,【答案】3212+2【分析】(1)连结AB,取AB的中点D,连结CD 以定点D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所以当点即得OC的最小值;(2)连结AB,取AB的中点D,连结DM,ODC为AP的中点,M 为AC 的中点,1122DM BC ∴==,所以点M 在以定点D 为圆心,90AOB ∠=︒Q ,2OA =,OB 2222AB OA OB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七相切的存在性问题针对训练
1、如图,P是抛物线y=x2-5x+5上的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1,如果⊙P与坐标轴相切,求圆心P的坐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90°,AD∥BC,AB=8,BC=18,sin∠BCD=4
5
,点P从点B开始沿BC
边向终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D开始沿DA边向终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如果⊙P的半径为6,⊙Q的半径为4,在移动的过程中,试探索:t为何值时⊙P与⊙Q外离、外切、相交?
3、如图。

已知直线:y=4
3
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O的半径为1,点C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
个点,如果⊙C既与⊙O相切,也与直线l相切,求圆心C的坐标
4、在△ABC中,BC=AC=5,AB=8,CD为AB边上的高。

如图1.A在原点处,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
C在第一象限。

若A从原点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则点B随之沿y轴下滑,并带动△ABC在平面上滑动。

如图2.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B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

当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相切时,求t的值
5、如图,在R△ABC中,∠ACB=90,AC=4厘米,BC=3厘米,⊙O为△ABC的内切圆
(1)求⊙O的半径;
(2)动点P从点B出发沿BA向点A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匀速运动,以P为圆心,PB为半径作圆。

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若⊙P与⊙O相切,求t的值
6、如图,A(-5,0),B(-3,0),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BO=45°,CD∥AB,∠CDA=90°.点P 从点Q(4,0)出发,沿x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C的坐标
(2)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P随点P的运动而变化,当⊙P与四边形ABCD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的值
真题演练
7、(19广东24)如图1,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过点C作∠BCD=∠ACB 交⊙O于点D,连结AD交BC于点E,延长DC至点F,使CF=AC,连结AF
(1)求证:ED=EC
(2)求证:AF是⊙O的切线
(3)如图2,若点G是△ACD的内心,BC·BE=25,求BG的长
8、(18河北25)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6,以原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优弧AB,使点B在点O的右下方,且tan∠AOB=4.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P,且过点P作直线l∥OB交数轴于点Q,设Q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连结OP
(1)若优弧AB上的一段弧AP的长为13π,求∠AOP的度数及x的值
(2)求x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直线l与优弧AB所在圆的位置关系
(3)若线段PQ的长为12.5,请直接写出此时x的值。

9、(19潍坊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点A(4.O),点B(0,4),△ABO 的中线AC与y轴交于点C,且⊙M经过O、A、C三点
(1)求圆心M的坐标;
(2)若直线AD与⊙M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求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
(3)在过点B且以圆心M为顶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AD于点E.若以PE为半径的⊙P与直线AD相交于另一点F.当EF=4√5时,求点P的坐标
10、(17白银武威27)如图,AN是⊙M的直径,NB∥x轴,AB交⊙M于点C.
(1)若点A(0,6),N(0,2),∠ABN=30°,求点B的坐标
(2)若D为线段NB的中点,求证:直线CD是⊙M的切线
模拟训练
11、(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5题)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BC=2,AC=3,以点C为圆心、CB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过点A作AE∥C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CE的长
(2)P是CE延长线上一点,直线AP、CD交于点Q
①如果△ACQ∽△CPQ,求CP的长;
②如果以点A为圆心,AQ为半径的圆与⊙C相切求CP的长
12、(2019年大庆市六十九中学中考模拟第28题)如图,在R△ABC中.∠A C B=90°,AC=4.BC=3,P 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圆心,PA为半径的⊙P与射线AC的另一个交点为D,直线PD交直线BC于点E
(1)若点D是AC的中点,则⊙P的半径为
(2)若AP=2,求CE的长
(3)当以BE为直径的圆和⊙P外切时,求⊙P的半径;
(4)设线段BE的中点为Q,射线PQ与⊙P相交于点I,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否使点D)
C、Ⅰ、P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能,请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专题预测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23)、B(1,0)两点动点C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C、D两点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

以点A为圆心,(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

以CD为边,在x轴上方画等边三角形CDE.当圆A与△CDE的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的值.(江苏淮安乔太华供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