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1被人遗忘的校园景观校园景观(campus landscape)是一系列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它的构成包括建筑、绿化、小品等微景观和校园风貌、整体建设的整体景观。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书院、国子监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下采用规整式布局;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校园景观反应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状况和文化底蕴,他所具有的独特性是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的。

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有自身发展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文化,他们会利用大学校园这个物质载体传达给参观者和使用者对校园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的理解和体验。

[2]一个好的校园景观对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创新;对外可以提升学校形象价值,有利于扩大生源,留住教职人员并吸引校友和筹集资金。

校园景观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呈现出许多问题。

2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千校一面,缺乏个性校园个性特色的营造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校园个性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性质、学校办学特色和设计风格等。

我国高等院校,按照学校性质可分为综合院校和专业院校两类,专业院校又可分为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军事院校及医科院校等,这些都是校园景观个性表达的第一手依据。

[3]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之云影湖周边景观设计一、背景介绍: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

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

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

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 至10m 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

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

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

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

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云影湖的景观环境优美,小路蜿蜒曲折,使人在其中流连忘返,既避开了车行区的干扰,又给喜欢休闲、漫步的同学、情侣等营造良好的空间,灌木丛的错落有致的分布给湖边的景观带来了生机,一排排杨柳倒垂在水面,仿佛阿诺多姿的少女在嬉戏,让云影湖的绿化更加美好。

三、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

云影湖据说是九座山的交汇处会和而成的,因此它的东边还保留有小山坡,可谓此处的环境是依山旁水,微妙微翘。

如果说建筑师永恒的艺术,那么植物则是变化的音符。

我们理工大学校园的植物种类繁多,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等给云影湖畔的景观带来了丝丝生气,也展现了我们校园独有的魅力。

而且植物之前的巧妙结合也产生了最大的造景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园林巧于因借,自称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同时也起到了防噪声、防风滞尘等功能。

四、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艺术性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要不断创新发展,艺术性就成了突破的主要方向,不具备相当艺术水准的设计作品很难引起校园中师生的关注。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为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会评价景观的空间格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不同分析角度对景观组分进行评估,掌握科学的评价手段。

6 月13 日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及研究区概况资料查阅6 月14 日景观斑块与廊道调查6 月15 日景观斑块分类与基质确定6 月16 日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分析6 月17 日景观格局分析获取高校校园影像图,室内判读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其空间斑块与廊道构成,斑块面积由数字化求积仪测定。

校园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六大类:1 教学设施斑块:指具有教学功能的斑块,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行政机关、以及相关辅助建造等。

2教学实践设施斑块:包括试验地、温室、气象观测场等3 生活设施斑块:指具有生活服务功能的斑块,即维持学生、教职工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各项生活服务,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如教师公寓等)、食堂、校医院、商服用地。

4 娱乐设施斑块:指具有娱乐功能的斑块,为学生、教职工等人员提供娱乐设施的场所,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会堂及田径运动场地、广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5 绿地斑块: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人工草坪等。

6 水域斑块:指景观中成片状的自然和人工水体,如眼镜湖。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者带状结构。

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在校区景观廊道中,主要是线状廊道,而道路廊道是最主要的线状廊道,除此之外,还包括绿化带、水体廊道如满堂河、输电路线、输水路线、输气线路、通信路线等。

除按斑块类型划分的六大类景观以外,还包括道路景观。

(1)斑块平均面积C=Ai/ni 反映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ni ——景观i 的斑块数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2)斑块密度指数K=ni/Ai =1/C 反映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值越大,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受干扰程度越大(3)均匀度指数E= (H/Hmax) *100% 反映景观各元素的分配均匀程度Hmax= ln m ——最大可能均匀度m ——景观元素(类型)数目(4)多样性指数H= —ΣPi*ln(Pi) 反映景观元素的多少和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状况Pi ——景观元素i面积(如某教学楼斑块面积) 占景观(如教学景观)的面积比(5)优势度指数D= Hmax —H 即D = H + m p ㏑p表示景观多样性与最大性之间的偏离max i ii = 1程度(6)分离度指数Fi=Di/Si 反映某景观类型不同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Di=1/2 (ni/A) 1/2Si=Ai/Ani ——景观i 的斑块数A ——总景观面积.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影像图获得斑块分类景观构成分析廊道辨识基质确定景观分析指标选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从表3.3中可知,在该校园景观中,斑块数最大的是生活设施景观,其次是娱乐设施景观,分别为54 和36 个;斑块总面积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其次是生活设施景观,分别为284819 平方米和247996.01 平方米,最小的是水域景观,为36838 平方米,且斑块面积最大的也是绿地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指数最大的都是水域景观,分别为9209.50 平方米、0.3 (块/平方公里),平均面积最小的为绿地景观,为2906.32 平方米;斑块密度指数最小的是绿地景观,为0.11 (块/ 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水域景观。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专业:景观建筑设计1001班学生姓名:***学号:**********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

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校区概况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

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园林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

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摘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周边环境绿化改造以秉承校园文化、烘托图书馆主题,周边自然环境为依托,在因借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突出图书馆主题、符合校园环境要求、经济效益良好,景观效果。

使之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在一种程度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字:景观设计环境改造绿化布局校园文化休闲绿地景观功能一、概述近年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旧有校园的绿化布局已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层次发展提升的要求,目前,随着新建图书馆的建成和启用,及为了配合整个校园绿地环境的重新改造再布局,本次规划设计的为图书馆西侧空地,面积约为2500㎡,该地段构造上可划分为四小块,即前广场西绿地、主楼西侧绿地、驳岸、环池塘绿化空。

该地段依托图书馆,紧邻池塘,靠近花架。

意将其设计成图书馆周边绿化的配套工程,建成后,使其在作为景观观赏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1)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作为校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亦值得关注。

从资料上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学院的校园环境都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因此,设计时在平面布局上就应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2)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地景观格局评析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地景观格局评析

摘要 : 从 景观 格 局 方 面 采 用 多 样 性 指 数 、 优 势度指数 、 最小距离指数 、 破 碎 度 指 数 和分 维 数 等 指 数 对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西 校 区 的 绿 地 景 观进 行 了 详 细 分 析 与评 价 , 总结 了西 校 区 绿 地 的 格 局 特 点 , 针 对 校 园 绿 地 景 观 格 局 中 的 不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 为 新 建 校 区 的景 观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
v e r s i t y i nd e x,do mi na nc e i n de x,m i ni mum di s t a nc e i nd e x,f r a g me nt a t i on i n de x a nd f r a c t a l d i — me n s i on i nd e x .Th r o u gh i t s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a l y s e s,s o me c o r r e s po nd i n g o pt i mi z a t i o n s u g ge s — t i o ns we r e pr o po s e d t o p r ov i de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n e w c a m pu s l a n ds c a p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Ke y wo r d s:c a mpus gr e e n s p a c e ;l a n ds c a pe pa t t e r n;a n a l y s i s;s u gg e s t i o ns
第2 8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

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

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

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

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

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

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校园景观是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校园景观的设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园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对场地布置、系统塑造、景观展示和绿色生态设计等几个方面营建校园景观。

高校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大学生的行为的多样性,环境设施的设置与需求,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作为校园的景观载体也将发生变化,这些改变给校园建设和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设计师的仔细研究和探索。

高校整体规划、空间构成和环境的景观建设在高校教育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1 综述1.1校园景观概述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表面特征,是由生物圈、地圈、和人文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系统。

校园景观的造园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环境小品,对这些实物要素的运用、安排、形体构思不同的设计观念,将会产生不同的景观视觉效果,设计观念的不断改变必将引起校园景观的发展。

景观观念不同的时代创造的校园也有很大不同,每一所大学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所以校园景观也就不同于一般的都市景观,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所以要先了解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并通过先进科学的方法,合理地为之规划设计。

1.2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校园景观景观设计也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西方,校园景观设计师们欣赏着东方古代符合自然的规划魅力所赞叹时,目前,我们的许多景观设计都是盲目效仿西方。

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趋同”和“同质化”的现象,景观本身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更是不可讨论的。

1.2.1景觀西化中国的现代景观对西方景观的过度推崇,造成许多景观其实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现代景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广场、大草坪,固然达到了气派、大气的效果,但没有遮蔽的,禁止踩踏的草坪其实并不适合国人的生活习惯,耸立的罗马柱分割空间,真是气势过盛而实用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班级:地理科学11级
姓名:10110106汤静
指导老师:李玉凤
时间: 2013.6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基于仙林大学城南师大和南邮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一、 引言
景观结构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景观结构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元素和物质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还反映了诸如交通、人口、文化传播等的人文过程。

本文应用ArcGIS 技术对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进行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根据其功能不同对校园中的斑块进行了分类,使用基本空间单元----斑块的各度量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两所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用地方面的异同点。

二、 区域概况
(一)
区域1: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最先整体搬迁至大学城的高校。

学校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占地面积210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井”字形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便捷。

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群、优美宜人的外部环境、高度智能化的图书馆和设施先进的体育场馆,为培育新时代的教师队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成为新校区建设的典范,并被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一期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二) 区域2
南京邮电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

南邮仙林校区位于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占地2026亩,总建筑面积为56.7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16个学院、13个研究院(所、中心)以及研究生部、体育部等教学科研机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在校学生达二万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

学校一贯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并且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南京邮电大学有“华夏IT 英才的摇篮”之誉。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根据稻歌软件截取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卫星地图,利用ArcGIS处理图形和数据。

把两所学校所有建筑用地根据功能分类,计算其面积、周长、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要素对两所学校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值只取到小数点后2位),其中少许误差忽略不计。

表1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
表2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
四、结果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占地总面积405351.03平方米,而南邮占地面积244805.39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南师大的面积一半。

通过数据作图,根据功能的不同把两所学校建设用地景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斑块。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由于成因不同斑块的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各异。

在校园中,这些斑块大多数是人工制造的。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10种,共有斑块54个;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7种,斑块有64个。

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出南师大景观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两所学校最多的斑块均是居住景观,其次是公共建设景观。

斑块最少的是医疗卫生景观。

南师大总面积最大的是住宿区景观,占地面积139782.89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34.5﹪;南邮总面积最大的是宿舍景观,占地面积104606.56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42.7﹪。

在两所学校景观斑块分类中“其他”是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竹苑等其他休闲场所。

由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南邮对学生休闲娱乐方面比较重视,其用地所占比例比南师大高出6﹪。

但在体育运动场所方面,南师大比南邮用地所占比例高2﹪。

在圆度分析中,对比两表中两所学校图书馆圆度相差最大。

这说明两所学校图书馆形状差异较大,南邮图书馆比南师大图书馆趋向于圆形,更适于草本植物、灌丛草地的生长,植被条件较好。

景观斑块中行政办公用地和其他用地圆度相差最小,说明形状差异不大。

在紧密度分析中,发现在南师大校园建设用地景观中医疗用地紧密度最高,在南邮校园中是图书馆最高。

两所学校所侧重建筑集中区域不同,南师大侧重于校医院以确保学生安全,而南邮侧重于浓郁的学习氛围。

由数据分析可得两所学校破碎化指数南邮比南师大高0.11.南师大建筑相对集中,而南邮比较分散。

最后,计算两所学校各自的多样性指数。

由表可得出南师大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说明南师大景观种类较多且面积较大。

小结:
1.两所学校居住景观所占面积最大,各斑块集中,整体性强,奠定了校园的生活环境基础,
提高了校园的生活质量。

2.在学校里,居住用地、公共建设用地两大景观类型,整体上布局合理,各个指数相差不
大,有利于教学、生活的正常的进行,尤其是生活景观分布集中,便于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

唯一不足的是娱乐设施的缺少,使得身心不能得到很好地放松。

南邮在娱乐用地比南师大略微合理。

3.景观类型多样化,作为构成高校校园特有的生态景观,使得校园景观结构趋于稳定。


点两所学校基本达标,相差不大。

五、讨论
本文针对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两所学校进行的景观结构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和文献阅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在手绘地图的过程中,对于边界和内部的细节处理不是十分地细致,导致而后数据计算中出现少许偏差。

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于小数点数值只精确到2位,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

再者,在文献阅读方面稍有欠缺,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较少,对于做过此类研究的课题了解太少,可能导致分析不全面。

六、参考文献:
「1」李团胜,肖笃宁-沈阳市城市景观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2002.12.22(6)
「2」郭金菊,高晓霞-浅谈校园环境景观形态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02.19(5)
「3」张同文,楚新正-高校校园景观结构分析及校园规划的初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