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医⽤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医⽤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第⼀⾄三章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分散相粒⼦直径⼤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2.符号n⽤来表⽰()。
A. 物质的量3.关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散相离⼦的直径⼩于100nm4.关于胶体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5.医学中常⽤的质量浓度单位()。
D. g﹒L-16.关于物质的量,下列表⽰⽅法错误的是()。
A. n(硫酸)7.医学中不太适⽤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B. mol﹒m-38.正常⼈的⾎浆中每100ml含Na+0.326g,M(Na+)=23.0g/mo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C. 0.142 mol.L-19.市售HCl溶液的浓度为12mol﹒L-1欲配制0.60 mol﹒L-1的HCl 1000ml,需取市售HCl溶液多少毫升?D.50ml10.关于产⽣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存在不允许溶质粒⼦透过的半透膜,并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11.关于溶液的渗透⽅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是从纯溶剂⼀⽅往溶液⼀⽅,或者从稀溶液⼀⽅往浓溶液⼀⽅渗透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13. 试计算温度在37℃,物质的量浓度为0.15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
()B. 793 kPa1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为()。
C. 280~320mmol﹒L-11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中性粒⼦,电泳时不移动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渗透,应使两溶液的()。
B.渗透浓度相等17.反应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关() A.反应物浓度18.对于⼀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活化能越⼩,反应速率越⼤19.为提⾼CO在下列反应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A.增加⽔蒸⽓的分压20.500mL⽔中溶解25g蔗糖,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D.50g·L-121.下列浓度表⽰法中,数值与温度有关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2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B.活化能23.升⾼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D.增加了活化分⼦百分数。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G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2 、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D)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3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A. 信度B. 效度C. 区分度D. 难度4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5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新的综合的方法6 、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D)A. 46 : 9B. 32: 9 C . 23 : 9 D. 16 : 9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 2000 年全国高考题)(C )A. 有放射性B. 易燃、易爆C. 能导电D. 有剧毒8 、 10gMg 、 Zn 、 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 4.48L (标况),则 Mg 、 Zn 、 Fe 总的物质的量是( A)A. 0.2 molB. 0.3 molC. 0.225 molD.0.4 mol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基础化学模拟试题期末考试卷带答案3

A.B. C.3D.H3()4.某烯烃分子式为C6H12,经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后,只得到丙酮一种产物:A.(CH3)2C=C(CH3)2B.CH3CH2CH=CHCH2CH3C.CH2=CHCH2CH2CH2CH3D.(CH3)2C=CH CH2CH3()5.在室温下,下列有机物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A.异丙苯B.甲基环丙烷C.己烯D.苯()6.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的醇溶液混合后室温下就有沉淀生成的是:A.B.ClC.ClD.Cl()7.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黄色油状致癌物的是()8.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溴水就能鉴别的是:A.苯、乙烷、环丙烷B.乙烯、乙烷、乙炔C.乙烯、苯、苯酚D.乙烷、乙苯、1,3-丁二烯()9. 下列化合物中,常温下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最快的是:A.CH2=CHCH2OH B.CH3CH2CH2OHC.(CH3)2CHOH D.(CH3)3COH()10. 下列化合物在KOH的醇溶液中,脱去HX最容易的是:()11.下列物质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A.乙醇B.苯酚C.乙醚D.甘醇()1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苯甲酸的是:A.CH3B.CH2CH3C.CH(CH3)2D.C(CH3)3()13.除去庚烷中的少量乙醚,可以选择的试剂是:A.CH3CH2NHCH3B.CH2NH2C. CH3CH2CH2CH2NH2D.NH2 A.CH3CH2Cl B.CH3CH2Br C. CH3CH2I D.CH3CH CH2CH3IA .氯化钙B .盐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 )14.下列化合物中,不与饱和NaHSO 3溶液作用的是: )15.下列反应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1. 已知θϕ/V ,Sn 4+V 151.0+Sn 2+V 1377.0-Sn ,则θϕ(Sn 4+/ Sn ),则标准状态的溶液中实际)2.在有过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CH 3CH=CH 2与HBr 反应时,按反马氏规则加成。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C、0、1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B、NaBrC、CH3OHD、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B、高于0℃C、低于0℃D、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B、d区C、f区D、p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D、已进行完的反应8、对于反应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B、6C、3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B、CO2C、ZnSD、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原电池(-)Pt |Fe2+(C1),Fe3+(C2)|| Fe2+(C3),Fe3+(C4)| Pt(+)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的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8)

2005~2006 2 基础化学原理(B) A 卷化学院 李明华应化,材化,化学,海科,环工 解从霞,王凤英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判断(每题1分,共5分)1.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次序为H 2O>H 2S>H 2Se>H 2Te 。
( )2.电子亲和能大的元素,电离能也大。
( )3.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 )4. 极性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 )5.硼酸为三元中强酸。
( )二. 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ClO B .H 3BO 3 C .HCl D .HClO 42. 下列硫化物中不溶于盐酸可溶于硝酸的是( )A. Ag 2SB. ZnSC. CdSD. PbS3. 现用EDTA 滴定含有Al 3+、Fe 3+、Zn 2+的溶液中的Zn 2+。
若用二甲酚橙(XO)做指示剂,Al 3+、Fe 3+对XO 有封闭作用,为消除Al 3+、Fe 3+的干扰,可以哪种掩蔽方式掩蔽( )A. 沉淀掩蔽B.氧化还原掩蔽C. 配位掩蔽D. 控制酸度掩蔽4. 基态Mn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 )A. 3d 7B. 3d 74s 2C. 3d 54s 2D. 3d 95. 一个阳离子使另一个阴离子变形能力增大的特性是( )A 电荷高,半径大 B. 电荷高,半径小 C. 电荷大,半径大 D. 电荷低,半径小 6 .用硝酸盐的热分解来制备NO 2时,应选择( )课程考试试题学期 学年 拟题人: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用 专 业:A. Pb(NO 3)2B. NaNO 3C. KNO 3D. NH 4NO 37 实验室中用CaCO 3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时,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B .淀粉KIC .钙指示剂D .甲基橙8. 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是( ) A .sp B .sp 2 C .sp 3 D .dsp 29.下列分子偶极距为零的是( ) A .SO 2 B .CS 2 C .NH 3 D .CHCl 310. 下列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B B .C C .Al D .Si11.下列配离子具有平面正方形空间构型的是( )A . [Ni(NH 3)4]2+ , μ= 3.2 B.M.B .[CuCl 4]2- , μ= 2.0 B.M.C . [Zn(NH 3)4]2+ ,μ= 0 B.M. D .[Ni(CN)4]2- , μ= 0 B.M. 12. 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 = 4, l = 1, m = 0的轨道上的电子数为( )A .1B .2C .3D .41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43π键的是( ) A .H 2O B .SO 2 C .-3NO D .NH 3 14. 下列物质在酸性介质能共存的是( )A .NO 2- ,I -,K +B .Sn 2+, Hg 2+,Cl -C .Ni 2+,Fe 3+, Cr 2O 72-D .ClO 3-, I -,Na +15. 用来鉴定NH 4+的试剂是( )A .K 4[Fe(CN)6].3H 2OB .KSCNC .AgNO 3D . [HgI 4]2-+OH -16. AgI 在下列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KCNB .Na 2S 2O 3C .NH 3D .KBr17.多电子原子中,各电子具有下列量子数,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2,1,-1,1/2B .2,0,0,-1/2C .3,1,1,-1/2D .3,2,-1,1/218.O 2+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中能级最高的轨道是( )A .px 2σB .py 2πC .*s 2σD .*py 2π19.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次序正确的是( )A .Au> CO 2>CsClB .Si>NaCl>N 2>NH 3C .W>SiC>MgCl 2> HFD .H 2Se>H 2S > H 2O20.[Co(NH 3)6]3+为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A .d 2sp 3B .sp 3d 2C .dsp 2D .sp 3三.填空(每题1分,共35分)1.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电子的量子数是 n = 4、l = 0 、m = 0、m s = +1/2,次外层d 轨道为全充满,则该元素是_______;其价电子构型是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族,______区。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试卷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A考试时间:2006年1月闭卷:(√)适用专业:2004级全校各专业等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本试题共五道大题,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题前,请将姓名、学号和专业等准确、清楚地填入答题纸。
涂改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2.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3.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填入答题框。
每题1分,共20分)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ATP。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
14、对于任一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18、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
19、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0、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
每题1分,共25分)1、生物素是()的辅酶。
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脱羧酶D、丙酮酸羧化酶2、参与转录的酶是()。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C)分子中具有三中心四电子的大∏键 (D)分子中具有三中心二电子的大∏键 5、已知:E (Cl2/Cl-)=1.36V, E (MnO2/Mn2+)=1.23V,实验室利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此时由两电对 MnO2/Mn2+和 Cl2/Cl-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A)E <0,E<0
。 ;多原子分子
单质有(至少给出 2 个例子)
;巨型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3 个例子)
;
8、用 EDTA 准确滴定金属离子 M2+的必要条件为_________。
9、[Cu(NH3)3]2+ 的累积稳定常数 β3 与反应[Cu(NH3)2]2+ + NH3 _________ (填“相同”or“不同”)。
(C) CH4 > H2O > NH3 > HF
(D) HF > H2O > NH3> CH4
3、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MnO4-
(B)CrO42-
(C)CoO(OH)
(D)Fe(OH)2
4、有关 B2H6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强还原性,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B)分子结构式为
4、EDTA 在水溶液中是______ 元酸,在水溶液中的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反应 Cr2O72- + 6Cl- +14H+ = 2Cr3+ + 3Cl2(g) + 7H2O 组成原电池,其标准态的电池符号为
。
6、(NH4)2HPO4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7、常见的小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5 个例子)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适用专业: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LHAc 和0.2mol/LNaOH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B .0.1mol/LHAc 和0.1mol/LNaAc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 .0.1mol/LNH 3·H 2O 和0.1mol/LNH 4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2mol/LNH 3·H 2O 和0.1mol/L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下列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aCl 2B . NaAcC .FeCl 3D . Na 2CO 3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芳伯胺氨基的是( ) A .CH 3CH 2NH 2B.C .NH CH 3D .4.向10mL 0.1mol·L -1NaOH 溶液中,先加甲基橙指示剂1d ,再缓慢逐滴加入过量的0.1mol·L -1HCl 溶液,边加边振荡,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 .无→黄→红 B .无→橙→红 C .黄→红 D .无→黄→橙→红 5.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其目的是( ) A .防止Fe 2+被氧化 B. 防止Fe 2+水解 C. 防止Fe 3+被氧化 D. 防止Fe 3+水解6.向稀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许饱和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黄色晶体 B .有白色浑浊 C .呈现紫色 D .有气体H 2NCOOCH 2CH 2N(C 2H 5)2HClH 2NCOOCH 2CH 2NH(C 2H 5)2+CH 2NH 27.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影响糖代谢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其结构式如右图,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A .19B .20C .21D .228.《中国药典》中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含量时,常加丙酮作掩蔽剂,以消除加在维生素C 中的抗氧剂NaHSO 3的干扰,其原理是利用丙酮与NaHSO 3发生了(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酯化反应 9.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是( )A .[Ag(NH 3)2]OHB .Cu(OH)2C .CuSO 4D .AgNO 3 10.下列物质不具有酸性的是( )A .乙醇B .苯酚C .乙酸D .苯胺 11.某同学用天平称了5.3g 无水碳酸钠,然后加水配成了250mL 溶液(M (Na2CO3)=106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4 mol/L C .0.02mol/L D .0.04mol/L 12.配制医用消毒酒精溶液500mL ,需95%酒精约( ) A .105mL B .395mL C .210mL D .290mL 13.配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M (NaOH)=40g/mol ),需用固体氢氧化钠( )A .1gB .2gC .4gD .10g 14.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草酸 D .乙烯 15.配制碘水或碘酒时常加适量碘化钾,其目的是( ) A .防止水解 B .防止氧化 C .增加碘在其中的溶解度 D . 防止还原 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水解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淀粉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HOOC OHCH 2OHO1.重铬酸钾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氧化作用,其还原产物为绿色的Cr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对应题号答案处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ψ∣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3、同一元素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相同配体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荷越多,其配位数一般也越大。
4、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
若k的单位是mol1-n·L n-1·s-1,则反应级数为n。
5、已知298K时,K(BaSO4)=1.1⨯10-10,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3.3。
若将1.0⨯10-3molBaSO4溶于10L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未溶解的BaSO4的质量为0.21g。
6、已知K(AgCl)=1.8⨯10-10,当[Ag+]=1.8⨯10-10mol·L-1时,E(Ag+/Ag)=E(AgCl/Ag)。
7、BeCl2分子与XeF2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形,表明Be原子和Xe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8、乙硼烷的结构式为9、Al3+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配离子,可使溶液的pH值变小。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对应题号答案处)(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值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试纸的一端浸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B) 把试纸丢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C) 将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D) 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用水润湿的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2、对某原子中的各电子来说,其主量子数n≤3,则原子处于基态时()。
(A)只有s电子;(B)只有s电子和p电子; (C)只有p电子; (D)有s、p和d电子。
3、下列各对元素中,电负性非常接近的是()。
(A)Be和Al; (B)Be和Mg; (C)Be和B; (D)Be和K。
4、已知反应:2H2(g)+O2(g)→2H2O(g) -483.6kJ/mol,则H2O(g)的为()。
(A)-483.6 kJ/mol;(B) 483.6kJ/mol; (C) -967.2kJ/mol;(D) -241.8kJ/mol。
5、已知:(1) Zn+Cu2+Zn2++Cu,E(2) Fe+Cu2+Fe2++Cu,E(3) Fe2++Zn Fe+Zn2+,E则E=()。
1E; (D)E-E(A)E+E; (B)E-E; (C)E+26、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的次外层角量子数为2的亚层内电子全充满,满足此条件的元素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C2H2分子中,C与C之间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性质活泼;在N2分子中,N与N之间也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故N2分子也活泼;(B) Be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2s2,激发一个电子到2p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Be2分子;(C) C原子和O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2s22p2和2s22p4,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CO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28、下列各组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的是( )。
(A)PCl 3、NH 3; (B)BF 3、H 2O ; (C)CCl 4、H 2S ; (D)BeCl 2、BF 3。
9、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μ=4.9B.M.或0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r 3+; (B)Mn 2+; (C)Fe 2+; (D)Co 2+。
10、下列各组离子,均能与氨水作用生成配合物的是( )。
(A)Fe 2+、Fe 3+; (B)Fe 2+、Mn 2+; (C)Co 2+、Ni 2+; (D)Mn 2+、Co 2+。
11、用同一浓度的H 2C 2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KMnO 4和NaOH 两种溶液。
化学计量点时,如果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则此两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 )。
(A )4KMnO c =c NaOH;(B) 4KMnO c =5c NaOH;(C) c NaOH =54KMnO c ;(D) 2c NaOH =54KMnO c12、已知-/E I I 22=0.54V ,+/+2E Cu Cu =0.16V 。
从两电对的电位来看,下列反应:2Cu 2++4I -2CuI+I 2应该向左进行,而实际是向右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
(A) 由于生成CuI 是稳定的配合物,使Cu 2+/Cu +电对的电位升高;(B) 由于生成CuI 是难溶化合物,使Cu 2+/Cu +电对的电位升高; (C) 由于I 2难溶于水,促使反应向右; (D) 由于I 2有挥发性,促使反应向右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已知K(H 2CO 3)=4.6×10-7,K( H 2CO 3)=5.6×10-11。
则0.10mol ·L -1Na 2CO 3溶液的[OH -]=________mol ·L -1,pH=________。
2、价电子构型分别为4d 105s 1、4s 24p 5、3s 23p 6和3d 74s 2的四种元素,其元素符号依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在[CuI 2]-配离子中,Cu +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Cu +的电子构型为________。
该配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形,磁矩μ=________B.M.。
4、原子序数为79的元素,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属于______区元素。
5、氢原子的2s 能级与2p 能级的能量相比,__________,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___________。
6、按照价键理论,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原子中一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和另一个原子的________个自旋相反的成单电子配对成键,同时,一个原子能具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形成__________个共价键。
7、已知298K 时,E (I 2/I -)=0.5345V ,E (MnO 4-/Mn 2+)=1.51V 。
反应2MnO 4-+10I -+16H +2Mn ++5I 2+8H 2O 的∆r G =_______kJ ·mol -1,K =_______。
8、f 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n ≥______,角(副)量子数l 为______,f 原子轨道在空间可有________个伸展方向,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
9、HF 、HCl 、HBr 、HI 中,极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 3比NF 3的极化率________。
10、填充合理的量子数:(1)n ≥________,l =2,m =0,m s =+12; (2)n =2,l =______,m =±1,m s =-12;(3)n =4,l =2,m =________,m s =+12;(4)n =2,l =0,m =0,m s =________。
11、在置信度为95%时,欲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x s ±2,则至少应平行测定______次。
已知95%置信度时t 值表如下12、某混合碱液,可能是NaOH ,Na 2CO 3,NaHCO 3中的任何二种,各取V 0cm 3碱液,用浓度为c 的HCl 溶液滴定。
第一份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V 1cm 3HCl 溶液;第二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 2cm 3,且V 2>2V 1。
则此混合碱组成为_ _和_ _。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 (本大题分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 (NH 4)2Cr 2O 7 (s) ∆−→−2、 Hg 2 (NO 3 )2 + NH 3 + H 2O → n2 3 4 5 6 7 t 12.7 4.30 3.182.78 2.57 2.453、→++++H )s (NaBiO Mn324、→+++-32Cl H O Ni五、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0分)1、(本小题5分) 如何鉴别AgCl 和HgCl 2,并加以简要说明。
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2、(本小题5分)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比较 σ 键和 π 键:(1) 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 (2) 成键电子的电子云分布; (3) 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4) 常见成键原子轨道类型(各举一例)。
六、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30分)1、(本小题5分) 已知K(PbCl2)=1.6⨯10-5,将NaCl溶液逐滴加到0.020mol·L-1Pb2+溶液中:(1)当c(Cl-)=3.0⨯10-4mol·L-1时,有无PbCl2沉淀生成?(2)当c(Cl-)为多大时,开始生成PbCl2沉淀;(3)当c(Cl-)为多大时,Pb2+可沉淀完全?(忽略由于加入Cl-引起的体积的变化)2、(本小题10分) 已知Br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如下:(1)计算图中的标准电极电势、和。
(2)判断哪些物种可以歧化?(3)Br2(l)和NaOH混合最稳定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计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3、(本小题6分) pH=9.00时,计算Zn 2+在c (34NH NH ++)= 0.10mol·L -1溶液中的值。
在此条件下可否用EDTA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Zn 2+?(已知:=16.50,pH=9.0时,lg a Y(H)=1.28,lg a Zn(OH)=0.20 ;Zn 2+-NH 3的lg β1~lg β4分别为2.37,4.81,7.31,9.46 ,=1.8×10-5)4、(本小题9分)一元弱酸试样1.2150克,溶于25mL水中,用0.1022mol·dm-3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发现当加入NaOH的体积为8.00mL时,溶液的pH值为4.20,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消耗38.1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