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倾角计算工具

合集下载

光伏板安装角度计算器

光伏板安装角度计算器

光伏板安装角度是指太阳能光伏板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它的选择会对太阳能发电效率产生影响。

为了计算光伏板的最佳安装角度,您可以使用以下的光伏板安装角度计算器。

1. 确定所在地的纬度:根据您所在地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地理位置的纬度。

2. 季节选择:根据您希望优化的季节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计算公式。

3. 计算最佳安装角度:
a. 固定倾斜角度计算公式:
最佳安装角度= 地理位置纬度+ 备用角度
b. 可调节倾斜角度计算公式:
最佳安装角度= acos(-tan(绝对纬度)* tan(太阳高度角))
其中:
-绝对纬度= 90°-地理位置纬度
-备用角度为一个常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太阳高度角是根据太阳的方位角、倾斜角度和日期时间等因素
计算得出。

4. 根据上述公式,输入相关参数和数值,进行计算,得出最佳的光伏板安装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板最佳安装角度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面高度、阴影遮挡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安装角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专业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软件或在线计算工具来帮助您快速准确地计算光伏板的安装角度。

这些工具通常会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并提供更详细的设计和分析报告。

惯导 下倾角精度

惯导 下倾角精度

惯导下倾角精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惯导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自主定位和定向的航空装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航向稳定性和导航精度。

而惯导系统中的下倾角精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和导航精度。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下倾角。

在航空领域中,下倾角指的是飞行器横滚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常用来描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程度。

下倾角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状态和稳定性,所以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对下倾角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惯导系统中,下倾角精度则是指飞行器通过惯导系统测量和计算得到的下倾角值与实际下倾角之间的偏差大小。

下倾角精度越高,说明飞行器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和控制当前的飞行状态,从而提高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和导航精度。

下倾角精度的高低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惯导系统的性能:惯导系统中的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下倾角的测量精度。

如果传感器的性能不稳定或者存在漂移等问题,就会导致下倾角精度不高。

2. 数据融合算法:惯导系统通常会将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以提高对飞行器状态的估计精度。

数据融合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下倾角精度的高低。

3. 飞行环境:飞机在不同的飞行环境下,可能会受到气流、振动等外部干扰,从而影响到下倾角的测量精度。

为了保证下倾角的精度,惯导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惯导系统下倾角精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传感器性能优化:提高惯导系统中各传感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能够准确测量飞行器的倾角。

2. 精密校准:及时对惯导系统进行校准和调整,消除传感器的漂移等问题,提高下倾角的测量精度。

3. 数据融合优化:优化数据融合算法,提高对不同传感器数据的处理能力,以提高下倾角的估计精度。

4. 完善的干扰抑制措施:设计有效的干扰抑制算法和控制策略,提高飞行器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保证下倾角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提升楼间对打射灯天线设置精确度的算法及工具

一种提升楼间对打射灯天线设置精确度的算法及工具

一种提升楼间对打射灯天线设置精确度的算法及工具高博1,张书铭2,杨旭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计划单列分院,郑州 4500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摘 要 楼间对打等建设方式已有较多应用,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仅仅依靠设计与优化人员的经验来设定天线的物理参数,已经满足不了网络优化工作的精细化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空间几何原理的一种算法,对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进行精确计算,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楼间对打;天线设置精确度;网络优化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9)08-0088-05收稿日期:2019-03-08粗放式的楼间对打建设方案没有根据具体覆盖场景的楼间距、楼高和楼体宽度的具体信息进行个性化制定,天线选型和天线物理参数设置依靠优化人员的优化经验,没有经过详细考证,而优化人员的经验水平由于工作年限差异,技能参差不齐,导致方案经常不合理,室分外泄、低CQI、下载速率低、小区MR 弱覆盖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楼间对打覆盖效果大打折扣,远未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本文依据楼间对打建设方案的制定标准和流程,结合覆盖现场的实际特点,将天线选择、方位角/下倾角、天线布放数量、天线布放位置等数据整合,结合空间几何理论,提出一种提升天线设置精确度的算法,从而充分发挥室分楼间对打建设方式的覆盖效用,提升室分站点的深度覆盖质量。

解决目前楼间对打问题较多、影响网络性能和客户感知的现状。

1 技术原理根据LTE 通信基础原理和楼间对打室分站点的建设特性,建立空间几何模型,根据模型形成算法,采集楼间对打天线选型和物理参数,包括楼宇的楼高、楼宽和楼间距等基本信息后,根据算法,输出最优天线选型和物理参数设置方案。

建模过程及算法如下。

设楼间距为L ,覆盖楼高为H 1,天线挂高为H 2,覆盖楼宽为W 1,天线安装位置与天线所在楼房正中间的水平距离为W 2,天线电子下倾角为α1,频率为F ,天线口功率为P ,天线增益为G ,关键参数示意如图1所示。

下倾角的计算工具

下倾角的计算工具

说明:1.计算下倾角时请输入天线挂高和与周边基站距离
2.计算时需要判断基站所处无线环境,郊区县城按照一般城区考虑
3.设置下倾角还要考虑基站主要覆盖的区域在小区范围中的位置,距离基站较近时,可以考虑加
4.由于下倾角的计算方法,各个规划区不同。

请大家首先判断该站点所属的规划区。

例如:如果
5.密集市区范围:北京东四环、南二环、西三环、北四环之间区域
6.一般市区:五环内除密集市区的区域,回龙观、天通苑、机场、亦庄等区域,郊区县县城按照
7.郊县道路主要指北京到京外高速公路、国道、郊区县间公路以及郊区县城周边区域
426.6667
离基站较近时,可以考虑加大下倾角1-2度
所属的规划区。

例如:如果是密集城区的站点,带入密集市区的一列,输入天线挂高、根据基站站距列表,输入,郊区县县城按照一般城区处理
区县城周边区域
据基站站距列表,输入与周边基站的距离,则得到下倾角。

以此类推。

天线型号下倾角计算器

天线型号下倾角计算器

15.7222574 4583.54601 15.0115484 1527.53837 14.3521269 916.150622 13.7382735 653.994219 13.1650853 508.248189 12.6283343 415.415883 12.1243557 351.075494 11.6499564 303.830165 11.2023417 267.64625 10.7790547 239.030575 10.3779268 215.820687 9.99703605 196.606281 9.63467344 180.42834 9.28931375 166.611991 8.95959143 154.668524 8.6442801 144.23534 8.34227515 135.037737
农村
2865
7° 25 m Dmax (m)
2865
8° 25 m Dmax (m)
2865
6° 35 m Dmax (m) 市区
1002
7° 35 m Dmax (m)
Page 1
253929703.xls
5.5
221
1002
8° 35 m Dmax (m)
垂直波瓣宽度(3dB带宽) = 天线安装高度(m) = 下倾角 Dmin (m) 6 198
Page 3
253929703.xls 7 垂直波瓣宽度(3dB带宽) = 7° 9 天线安装高度(m) = 40 m 6.5 覆盖距离 6.5 下倾角 Dmin (m) Dmax (m) 6 0 653.994219 infinite 8.5 1 18.2356235 infinite 7 14 15 7 10 8.5 8 8 8 8 9 9 9.5 9.5 6 8 9 7 6 13 10.8 9 9 11 7 5.4 9 7.5 7.5 10 12 12 9 6 6 7.5 7 10 7 12.5 8.5 12.5 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325608 16.4909666 infinite infinite 垂直波瓣宽度(3dB带宽) = 天线安装高度(m) = 下倾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天线下倾角与覆盖距离计算工具

天线下倾角与覆盖距离计算工具

方法依据:
1、站点覆盖距离要进行严格控制,不要过覆盖,但也需要有一定的重叠覆盖,以上半功率角覆盖点(右图红点)覆盖到下一个站的2/3为界,计算出规划下倾角使用方法
1、根据站间距算合理的下倾角
(1)输入2个站点的经纬度,G列自动输出两个站点的站间距
(2)根据输入的J/K/L列天线挂高、垂直半功率角、现网下倾角,自动计算出近点、中点、远点覆盖距离(M、N、O列)
(3)根据G列的站间距,H列自动算出2/3站间距长度,P列根据2/3站间距、垂直半功率角和天线挂高(H、J、K列)自动算出下倾角。

AOA和TA调整方法

AOA和TA调整方法
以下为MR天线到达角计算宏:
2)AOA提取
AOA提取模板
3)AOA统计说明
AOA报表中的分别对应宏中的0,5,10,150,.......,将数据导入宏中。
计算出“结果”第一列分裂出后,用360度减去该值可得出小区AOA方位角,和基站数据库方位角对比求出角度差。
1
1)现场核实LTE小区天线方位角是否和基站数据库方位角一致;
取上述计算中的最大值,则该30°范围的中间值作为评估的角度。因测量参考方向为正北逆时针方向,最终评估的小区方位角需要360°减去上述评估的角度,所得结果为最终小区评估的方位角(评估计算中需剔除异常数据即评估出的角度的前后各2个采样点数为0时则判断该区间的采样点数据无效);
使用基站数据库小区方位角与MR-eNB天线到达角数据评估的方位角进行对比,如偏差绝对值介于(30°,330°)则判断该小区的方位角存在不合理。
2.2
1)现场核实LTE小区下倾角是否和基站数据库下倾角一致;
2)准确掌握以下工参信息,并导入工具进行计算。
如海拔差可根据google地图的海拔计算,海拔差=覆盖目标海拔-基站海拔(不含天线挂高)。
天线挂高
海拔差
95%采样点TA值
TA覆盖距离
垂直半功率角
机械下倾角
atan

电倾角
3)计算实际下倾角和TA计算出下倾角的差值;
TA覆盖距离及下倾角计算方法:
1)统计TA采样点数占总采样点数比例>95%的最大TA值。
2)TA覆盖距离=最大TA值*78.12(米)
3)机械下倾角(TA)=atan(天线挂高/TA覆盖半径)*180/pi()-电子下倾角倾角+垂直半功率角/2,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表中绿色字体为需要手动输入的值):

优秀科技成果上报申请正文-基站天线下倾角计算工具

优秀科技成果上报申请正文-基站天线下倾角计算工具

基站天线下倾角自动计算工具一、项目背景简介在GSM通信系统建设初期,为了降低干扰,提高网络质量,调整频点就基本可以解决问题。

然而,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网络规模和基站密度的不断加大,基站间的干扰也逐步加大,当网络规模和基站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靠频率规划已经很难或不能满足载噪比了,因此合理并且有效地调整天线的下倾角也就成了重要措施之一。

以前使用的天线调整工具都是一次只能对一个天线进行计算的,不适合大批量调整时的天线下倾角计算工作,而面对数以千计的天线数量,没有批量计算工具,该工作确实难以进行。

在此形式下,我们通过思索和探讨,开发了基站天线下倾角计算工具。

该工具的开发主要依据基站的经纬度、天线挂高、切换关系、海拔高度等数据。

根据经纬度计算处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作为两个基站间的距离,对基站间距、天线挂高、覆盖距离等使用反三角函数计算出天线下倾角。

通过此工具,可以方便地将一个BSC下的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进行计算,避免了以前的工具逐个计算麻烦,适应了大批量计算和调整的情况,而且,该工具还根据所小区的每个切换关系计算出一个天线下倾角度,不同的切换关系有不同的下倾角度。

该项目完成后,我们使用次工具对一个BSC下的基站天线进行重新调整,调整完成后,该BSC的干扰降低话音质量上升明显,掉话率下降明显,过覆盖情况已经消除,切换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二、项目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1.设计思路利用基站的经纬度,计算出两个基站间距,继而确定覆盖半径,再根据天线挂高和覆盖半径计算出天线的下倾角。

2.详细说明1 优化工具的思路假设某目标小区天线主瓣波束与地平面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几何图形表示,其中所需覆盖半径为D(m),天线高度为H(m),倾角为α,垂直半功率角为β,如图1,所示:图1:天线下倾角计算图上图反映出,当天线倾角为0度时,天线波束主瓣即主要能量沿水平方向辐射;当天线下倾α时,主瓣方向的延长线最终必将与地面的一点(A点)相交,由于天线在垂直方向有一定的波束宽度,因此在A点往B点方向,仍会有较强的能量辐射;根据天线技术的性能,在半功率角β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特别是上波瓣)迅速下降,因此在考虑天线倾角大小时可以认为半功率角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内为该天线的实际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1.计算下倾角时请输入天线挂高和与周边基站距离
2.计算时需要判断基站所处无线环境,郊区县城按照一般城区考虑
3.设置下倾角还要考虑基站主要覆盖的区域在小区范围中的位置,距离基站较近时,可以考虑加大下倾角1-2度
4.由于下倾角的计算方法,各个规划区不同。

请大家首先判断该站点所属的规划区。

例如:如果是密集城区的站点,带入密集市区的一列,输入天线挂高、根据基站站距列表,输入与周边基站的距离,则得到下倾角。

以此类推。

5.密集市区范围:北京东四环、南二环、西三环、北四环之间区域
6.一般市区:五环内除密集市区的区域,回龙观、天通苑、机场、亦庄等区域,郊区县县城按照一般城区处理
7.郊县道路主要指北京到京外高速公路、国道、郊区县间公路以及郊区县城周边区域
426.6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