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1、给该患者用强心甙是否合理?其药理根据如何?为什么病人用少量的地
xx即易中毒?治疗中表现那些毒性反应?
2、为什么选用强的松?药理根据是什么?强的松对电解质有何影响?这些影响对强心甙的使用产生什么影响?
3、为什么选用呋塞米后,又选用氨苯喋啶?这两种利尿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利尿药同时用钾盐?有的药则不用?利尿药、强心甙、激素对电解质的影响有何相互失系?
既往xx:20年前有风湿热病xx。
xx:
体温37℃,脉搏9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6.0/
9.3 kPa(120/70 mmHg)。明显发绀,端坐呼吸。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心率130次/min,心律不整,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脏杂音听不清,于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 10.5×109/L,N 72% ,L 28%。尿常规正常。
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全心衰竭。
讨论题:
1、该病例应该同时给与哪些药物进行治疗?并说明其应用理由。
2、强心苷类药物对本病例治疗的疗效如何?
病例八
xxXX,女,17岁,学生。
主诉:
喘息一天。
现病史:
3月1日尿糖卅,加用口服降糖药优降糖2.5mg,tid,血压140/86mmHg。
3月21日仍有早搏改用胺碘酮。
3月27日未查及早搏,空腹血糖108 mg/ml,病情基本控制,准备出院。
讨论题:
1、为什么选用xx萘xx?
2、应用氢氯噻嗪的目的是什么?
3、胺碘酮和普萘洛尔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有何不同?
病例四
2亢进伴分裂。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患者姓名:王XX 性别:女年龄:74岁讨论时间:09.06.19 讨论地点:内分泌科医生办公室参加讨论人员:董XX副主任医师,桑XX主治医师,杜XX住院医师,余XX住院医师及实习同学3人。
主持人:科主任董XX副主任医师桑XX主治医师报病历:患者王XX,女,74岁,以“腰背部疼痛2月余,双下肢无力1天”为入院。
既往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
于2009.05.15在省肿瘤医院行全身PET-CT检查报告:1. 左上肺不规则卵圆形,代谢活跃,考虑周围型肺癌多发转移2.肾上腺多发转移,3.脑转移瘤。
此次于入院第一天出现,入院查体: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7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腰3椎体压痛阳性,双下肢1°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欠佳,言清语利,应答切题,记忆力尚可,双侧额纹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明显减退,胸10以下触觉、痛觉明显减退。
双巴氏征阳性。
入院诊断:1.肺癌多发转移并双下肢软瘫;2.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
3.高血压3即,极高危。
4.坠积性肺炎。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治疗。
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脊髓横贯性损害1)转移癌2)放射性脊髓病3)脊椎骨折压迫4)副癌综合症。
建议行以胸5、6为中心查脊髓MRI,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化验肾功能尿素氮13mmol/L,肌酐201umol/L,血糖3.13mmol/L。
于入院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眼向右上凝视,考虑癫痫发作,化验血糖2.0mmol/L.给予高渗糖静推。
急查床边心电图为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
请大家讨论目前诊断及下一步治疗。
杜XX住院医师:患者老年女性,腰背部疼痛2月余,双下肢无力1天,结合既往病史,查体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T10以下平面感觉减退,T8、9痛觉过敏。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XX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典型的病例讨论及答案

病例摘要:某一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时曾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
患者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死后尸检了现髂外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分析题:1、该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血栓是何种类型并描述其大体及镜下特点?参考答案:1、大量失液后血液浓缩,各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同时血中释放大量幼稚血小板,粘性增加,易于发生粘集形成血栓。
2、属红色血栓。
大体: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表面光滑,干燥后,无弹性、质脆易碎。
镜下:在纤维蛋白网眼内有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呈条索状。
一青年发性,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
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
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
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
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
病人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
分析题: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与前者有无联系?肺内病变的病理变化及发生机制是什么?参考答案:1、手术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升高)及卧床休息(血流状态改变:变慢)都有助于血栓形成。
2、①左肺发生出血性梗死。
②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③病理变化:肉眼多位于肺下叶边缘,呈暗红色锥体形,尖向肺门,底部位于肺膜面,边界清楚;镜下,肺组织广泛坏死、出血。
发生机制:血栓形成后活动使其脱落,血栓栓塞于肺,同时由于病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使得肺有明显的淤血水肿,在此基础上栓塞后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一女性,25岁,自然破膜,约10min后,出现寒战及呼吸困难,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发现双肺明显水肿、淤血及出血,部分区域实变,切面红褐色,多数血管内可见数量不等的有形羊水成分,如胎粪、胎脂、角化物及角化细胞等。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9ab6c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9.png)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③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趾变黑、坏死(梗死、坏疽)。
左下肢肌肉变细(缺血性萎缩)。
左大脑内囊大片出血(脑出血)。
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3、(1)高血压→左心室克服外周阻力→代偿肥大扩张(2)缺血性萎缩4、脑出血。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
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
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
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
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病例讨论课件.doc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20 磅)时间地点主持人层级N5□N4□N3□N2□N1□记录人学习主题参加人员签名:病例介绍: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男□女年龄病危:□是□否护理级别:□特级□Ⅰ级□Ⅱ级□Ⅲ级诊断:查房记录:一、病史回顾:患者:性别:男性年龄:81 岁,因“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急诊入科就诊。
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 1 小时稍有缓解。
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
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
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 年,不饮酒。
查体:T37.1℃,P72 次/ 分,R20次/ 分,Bp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 次/ 分,心前区可闻Ⅲ/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 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 ,脾未及,移动浊音(-) ,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WBC6.7×109/L, 尿蛋白( ++) ,比重1.016,镜检(-) ,BUN:7.0mmol/L,Cr :113umol/L, 肝功能ALT56u/L,TBIL :19.6umol/L 。
诊断: 1.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 级2. 高血压病Ⅲ期(2 级,极高危险组)3. 肺部感染二、病例的分析与讨论:(一)、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性性心脏病,有哪些诊断依据?(二)、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性性心脏病,有哪些鉴别诊断?(三)、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性性心脏病,还需要做那些进一步检查?(四)、高血压性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有那些?(五)、高血压性性心脏病病情观察要点有那些?1、诊断依据1)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 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右心功能不全( 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4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8岁住院号:13070295时间:2014年4月29日7PM地点:内一科护士值班室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主讲人:xxx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今天我们对一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病例讨论,患者xxx,女,68岁,因”反复上腹胀5年,心累3月,加重10天”入院,其病史特点如下:1、老年女性,慢性起病,病程长。
2、5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上腹胀,与饮食无关,平卧时明显,坐位时减轻,无晕厥及黑蒙,无喘息、咯血,无胸闷、潮热、盗汗,无意识障碍及运动障碍等。
3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再发,心累明显,伴双下肢水肿,到双路镇卫生院以”慢性胃炎"治疗后无好转。
10天前患者心累加重,夜间不能平卧。
3、既往史:2年前于我院诊断为”高血压",最高血压160/98mmHg,口服药治疗.1年前于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药治疗.4、查体:T36。
5℃,P96次/分,R20次/分,BP149/87mmHg,一般可,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
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强,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稍低,闻及少许湿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1.5cm处,叩诊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双下肢轻度水肿。
5、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怀疑前间壁心肌梗塞,ST—T异常.心肌酶谱:正常.血脂:TG 2。
06mmol/L,CH 5.56mmol/L,HDL1。
69mmol/L,LDL3.22mmol/L.随机血糖:18.3mmol/L.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1全心衰,1。
最新 高血压病例讨论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5/14202 1/5/14 Friday, May 14,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5/ 142021 /5/1420 21/5/1 45/14/2 021 11:50:37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20 21/5/14 2021/5 /14Ma y-2114-May-21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g联合氯吡格雷片75mg 1/早口服强 化抗血小板聚集,辛伐他汀滴丸20mg 1/晚口服降脂、稳 定斑块,且利尿、纠正心衰治疗。
辅助检查
•入院心电图(2017-05-03):窦性心律,QRS波群: V1-5呈QS型,I、aVL、V1-6ST段抬高0.05-0.35mv。
•心电图(2017-05-06):房颤,QRS波群:V1-5呈 QS型,I、aVL、V1-6ST段抬高0.05-0.35mv。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4 2021/5/ 142021 /5/14F riday, May 14,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5/14 2021/5/ 142021 /5/142 021/5/1 45/14/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4日 星期五 2021/5 /14202 1/5/142 021/5/ 14
病例讨论
病历介绍
患者:张xx,女性,61岁,农民 ,已婚
• 主诉:发作性胸痛2天,加重6小时入院。
•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达 180/100mmHg,未用药及监测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天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3、饮食宜清淡,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超重者应控制食量。
4、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站立。
四、病例讨论评价:
1、患者诉头晕症状好转
2、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受伤事件
3、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头晕、头痛症状逐渐缓解,睡眠良好,活动量逐渐增加,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4、病人能够讲解高血压的预防及正确用药。
五、小结:
张丽红护士长:通过这次学习使每位护理人员都知道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往往病情凶险,要快速准确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抢救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通畅,密切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在病情许可且做好充分的转运准备后,在医生护士严密监护下快速安全地送到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