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同步阅读与练习:周亚夫军细柳(有答案)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彀弓⑵弩⑶曩者霸上⑷天子之诏⑸介⑸胄之士⑴彀()⑵弩()⑶曩()⑷诏()⑸胄()2.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司马迁,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通史,包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篇。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居无何____________⑵军中闻将军令_________⑶将军约____________⑷天子为动_________⑸使人称谢____________ ⑹曩者霸上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______________⑶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____________________⑷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⑸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____________________⑹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____________________5.周亚夫的治军严谨表现在哪些地方?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6.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7.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见课文全文)【乙】良将李牧司马迁李牧者,赵之良将也。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周亚夫军细柳》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填空。
(1)《史记》作者,字,西汉家、家、家。
(2)《史记》原名《》或《》,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
它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共篇,五十二万多字。
鲁迅赞其为“,”。
2.给加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彀弓弩( )( )不闻天子之诏( ) 持兵yī() 介zhòu( )之士曩者(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下列句中加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B. 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C. 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D. 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阅读下面一则小材料,思考问题。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
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上面故事的主要内容。
(2)除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治军严格的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6.【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1、【固】必,一定。
30、【曩】先前。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1(二)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13—18题。
(12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辖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最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B.将军亚夫持兵揖日持:率领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D.上自劳军劳:慰问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
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匈.奴大入边()祝兹.侯徐厉()军棘.门()彀.弓弩()不闻天子之诏.()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曩.者霸上、棘门军()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军.霸上()(2)已而..之细柳军()(3)军士吏被.甲()(4)彀.弓弩()(5)天子且.至()(6)居无何..()(7)改容式.车()(8)曩.者霸上、棘门军()(9)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_________》,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_________、十_________、八_________、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_。
4.下列每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之.诏本.在冀州之南B.成礼而.去可得而.犯邪C.以.备胡请以.军礼见D.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他的地方也很多。
B.文中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意在突出细柳军的军纪严明。
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请.以军礼见B.天子先驱..至C.壁.门士吏D.若儿戏..耳7.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译:(皇帝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译:皇帝先驾车到了军营,没能进入。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皇帝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译:至于周亚夫,岂能被侵犯!)二、阅读训练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0、【曩】先前。
31、【固】必,一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翻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祝兹.侯()棘.门()彀.弓弩()介胄.()嗟.乎()曩.者()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边境)B.以备.胡(防备)C.军中闻.将军令(传闻)D.将军约.(规定)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B.改容式车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可得而犯邪二、课文阅读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不畏强权的形象。
B.作者写霸上军、棘门军属于正面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细柳军与霸上军、棘门军进行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有方。
D.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文帝劳军的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军.霸上(2)军士吏被.甲(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同步阅读与练习:周亚夫军细柳
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1~4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上自劳军()
(2)天子先驱至()
(3)天子且至()
(4)持兵揖()
2.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却还写到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第二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语段比较阅读
二、【台州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9题。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
”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
②缗(mín):成串的铜钱。
古代一千文为一缗。
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
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
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
斯字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
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
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③繇(yáo):人名。
④擢(zhuó):提拔。
⑤上第:前几名。
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yì):提携。
5.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词。
(1)顾左右曰:“攀千缗市之!”()
(2)答曰:“余善此乐。
”()
(3)食毕,捧琴语曰()
(4)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
(2)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斯字子迁江东人
8.【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9.【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课外类文阅读
三、【江西省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清官周忱
[明] 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
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
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
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
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
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
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失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间事甚悉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使吏抱成案读之()
(2)恐敌之因粮于我也()
(3)叩头谢罪()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13.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参考答案
1.(1)慰问,犒劳(2)先行的卫队(3)将要(4)双手抱举行礼
2.(1)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2)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
3.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4.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5.(1)买(2)擅长(3)对……说,告诉(4)正赶上,恰逢
6.(1)有个卖胡琴的老头喊价百万要卖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门富商传看那胡琴,没人看得出这琴是不是真的价值百万。
(2)等酒菜都准备好了,将胡琴放在桌上。
7.斯/字子迁/江东人
8.把玩欣赏他们的文章;大力举荐项斯;欣赏濮阳愿的文章,向各公卿推荐他,并为他安葬。
9.陈子昂“声华溢都下”,是因为他用买琴,摔琴的方法,借此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是因为韩愈与李德裕两人对他文章的极力称赞,是借名人的称赞出名。
10.D
11.(1)案卷(2)担忧、担心(3)道歉
12.(1)听到一处,文襄公突然点头开心地说:“幸亏有这点能够使他活下来。
”
(2)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没关系的,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
13.为了救活一个囚犯,而让官吏读大量的案卷给他听;文襄公的建议巧妙合理地处理了通州粮仓的粮食;文襄公关心民生与百姓一起闲聊并且清楚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