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测定仪作业指导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常量)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常量)安全操作规程前言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仪器。
操作不当会造成仪器损坏或者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操作。
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之前,必须确保已经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电极•清洁布•盐水或标准氧气溶解液•起泡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2. 操作步骤1.将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开机,打开氧气电极的保护盖。
2.按下“Cal”键,等待电极自动校准完成。
3.使用清洁布将电极擦拭干净,避免电极表面有污物。
4.将电极浸入标准氧气溶解液中,等待数分钟,确保测量稳定。
5.按下“Read”键,读取测量结果。
如果测量结果不正确,可以进行校准。
6.如果需要对水中溶解氧含量进行测量,则使用起泡剂制造气泡,并使其充分混入水中。
7.将电极浸入水中,记录测量结果。
3. 操作注意事项•使用前应确认电极和仪器是否干净、完好。
•在电极使用过程中,请勿将电极碰到任何硬物或地面上。
•电极在使用前要进行开合盖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触碰化学药品或其他危险物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样,应使用对应的电极进行测量。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或者机械碰撞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结语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是一种精密仪器,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操作。
我们必须清楚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如对仪器使用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将由操作人员自行负责。
溶解氧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溶解氧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溶解氧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水质监测仪器,用于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以下是溶解氧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一、设备环境:1. 溶解氧分析仪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和无震动的环境中。
2. 仪器放置时,不得将电源线垂直悬挂,更不可捆绑到物品上,应平放。
3.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仪器存放在防尘、防潮、防震的地方。
二、电源操作:1. 闸刀开关应置于“关”位,联络开关置于“关”位,保险丝符合要求,电缆、插头无锈蚀、损伤。
2. 随时检查仪器的电源线,如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必须使用一次性插头。
3. 在插拔电源插头时,必须先将电源开关关闭,插拔插头必须握住插头头部,不能拉扯电线。
三、水样处理:1. 对测量之前的水样进行处理时,应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以避免样品中出现异常仪器读数。
2. 对于含有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质较多的水样,应先进行过滤或沉淀处理。
四、仪器操作:1. 在使用前阅读仪器的操作说明书,了解操作过程,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2. 仪器的操作必须由专门人员操作,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
3. 操作中,应保证正常的照明、通风情况。
4. 在清洗仪器时,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清洗,并保持仪器干燥。
五、紧急处理:1. 当仪器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将仪器从电源中断开,不得私自拆卸仪器,应及时联系仪器生产厂商或相关负责人维修。
2. 在操作仪器过程中,如有人员突然晕倒等状况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寻求救助并进行心肺复苏。
以上是对溶解氧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只有遵守安全规程,才能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溶解氧测定仪作业指导

一、使用步骤1、将电极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口内,同时将仪器的测量/调零电压开关拨至“测量”档,溶氧/温度测量选择开关拨至溶氧档,盐度调节旋钮向左旋至底(0g/l)。
2、仪器预热5分钟,然后将电极放入5%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中5分钟,待读数稳定后,调节调零旋钮,使仪器显示为0。
由于电极的残余电量极小,如果没有亚硫酸钠溶液,只要将测量/调零开关置于调零档,调节调零电位器,使仪器显示为0即可。
3、把电极从溶液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小心吸干薄膜表面水分,放入空气中待读数稳定后,调节跨度校准旋钮,使读数指示值为纯水在此温度下饱和溶解氧值。
4、反复2,3步的操作。
5、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此时仪器的读数即为被测水样的溶解氧值。
二、注意事项1、仪器使用前先接上稳压电源和电池。
2、新购买的仪器或长时间不用再启用时,电极要加电解液(否则测不出溶解氧值)。
3、把电极护套向后拉,插上氧电极,要确保插头与插座接触的完好,通电极化5分钟。
4、零氧校准:将电极放入5%亚硫酸钠溶液中,显示值越接近零越好。
空气中满度校准:显示值在当时温度的对应饱和溶解氧值。
如果相差较大可反复二次校零氧和满度校准。
5、仪器要定期校准和更换电解液和膜,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如果仪器经常使用,建议10天校准一次。
安装膜时要确保膜与黄金表面完全接触否则会出现零氧下不去,或测量过程中数值不准或不稳。
6、溶解氧电极长期使用,特别是一直测定污水后,电极内的银极会发黑氧化,此时需经常更换电解液和薄膜,清洁银极表面和黄金表面。
如果各项指标不理想,应考虑购买新电极。
7、溶解氧电极不用时可储存于蒸馏水中。
仪器长时间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三、期间核查1、准确度的检查选定规定范围的相应标准物质进行检定,测定值与标准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0%2、精密度的检查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用同一标准物质进行连续6次。
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最低检出限检查对低浓度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20次,计算方法检出限。
溶解氧作业指导书

水和废水溶解氧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水和废水中溶解氧的检测方法,为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准确数据。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对水和废水的监测工作。
2.职责公司监测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检测分析测定方法。
3.管理要求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化学监测分析方面的培训,掌握样品采集、分析、仪器的校准、使用、分析用化学品的配制和管理等有关基础知识。
4样品的采集4.1废水水样的采集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
采集水样时,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残存在采样瓶中。
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
4.2水样的保存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应立即加固定剂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5溶解氧的分析监测方法-- 碘量法及其修正法5.1目的及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释放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标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溶解软的含量。
5.2方法的选择测定水中溶解氧常采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膜电极法和现场快速溶解氧仪法。
清洁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
水样中有色或含有氧化性及还原性物质、藻类、悬浮物等影响测定。
氧化性物质可使碘化物游离出碘,产生正干扰;某些还原性物质可把碘还原成碘化物,产生负干扰;有机物(如腐殖酸、丹宁酸、木质素等)可能被部分氧化产生负干扰。
所以大部分受污染的地表水和上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的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
水样中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05mg/L,二价铁低于1mg/L时,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
此法适用于多数污水及生化处理水;水样中二价铁高于1mg/L,采用高锰酸钾修正法;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采用明矶絮凝修正法:含有活性污泥悬蚀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一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微量)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规范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微量)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微量)安全操作规程1.本规程适合华科仪(HK-258型)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
2.仪器具有防水结构,但不能浸入水中使用。
3.仪器接头不能接触水、污物等。
4.不要用手或硬物触及电极膜表面。
5.当显示“电池电压低”时,要及时给电池充电。
6.仪器不用时应确保关机。
7.仪器的标定(样品标定、数据标定、空气标定、零点标定、温度标定)和电极膜的更换应由技术人员负责,严禁操作人员自行标定和更换电极膜。
8.测量前首先连接样品进水管,被测量样品通过进水口流入流量池,然后通过出水口流出。
按“开/关”键打开电源,显示的测量值开始很大,然后逐渐减小,最后达到稳定值,方可读出测量结果。
9.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更换电极膜:膜破裂或膜表面受损;电极在超过工作温度界限的情况下,长时间存放后再使用;使用数月后,发现电极响应速度变慢;连续工作几个月后,电极标定数值偏大。
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总则1、各车间领导自觉接受并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产品质量指标和各项生产任务。
2、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意识,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精心操作,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禁私自调班。
4、上岗期间严禁擅自离开操作岗位,不准睡觉、看书报、串岗、做私活及吃零食等。
5、上岗时不准会客,不准聚众谈笑,不准乱窜车间。
6、上岗时做到服装整洁(厂服发放后一律穿厂服),不准穿背心、短裤,男工不留长发、女工要戴工作帽,不准穿宽松衫、高跟鞋、裙子、拖鞋及塑料底鞋,严禁戴手套作业。
便携式pH溶解氧仪作业指导书

便携式pH溶解氧仪作业指导书1.目的建立HQ40d型便携式pH溶解氧仪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实施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水、饮用水、环境监测、教育、科研等领域水样中溶解氧的测量。
3.操作方法3.1 开机新探头使用前先安装传感器帽,装上遮光罩,打开电源,即可开机。
新仪器第一次打开电源后,仪器显示要求连接一个探头。
此时先按仪器选项键,设定好仪器的日期和时间,然后再将新探头连接到仪器上。
3.2 样品测量仪器根据所安装的探头测定不同的项目,现场测量pH时,安装pH探头,仪器余热结束后,将探头放入水样中,直接按绿键,即可以读出数据。
现场测量溶解氧时,安装溶解氧探头,仪器余热结束后,将探头放入水样中,直接按绿键,即可以读出数据。
(一般不需校正,若想校正,参考4.3)3.3 探头校正按下仪器选项键,在显示的菜单中选择“LDO101 method>Save Current Method As”,自己取一个新方法的名字(如method 1)进行保存,然后按下仪器选项键,在显示的菜单中选择“LDO101 method>Modify Current Method>Calibration”,将校正数据选择为“User”,这样即可以进行仪器校正。
探头校正通常选择水饱和空气法进行。
准备一个刚好可以插入探头的玻璃瓶,加入少量水,充分摇晃之后,将探头插入瓶中,探头传感器帽不能接触到水面,按下蓝键,根据屏幕提示进行校正即可。
4.维护保养4.1探头传感器帽需要每年更换一次,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2未安装传感器帽的探头不得直接插入水样中进行测量。
4.3 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洗探头,擦干保存。
5.注意事项5.1 清洗探头时不能使用尖锐物体和有机溶剂,否则会导致传感器帽荧光层划伤或脱落,使探头无法使用。
5.2探头传感器帽必须安装遮光罩,不能直对着太阳,否则会影响传感器帽的使用寿命。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常量)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常量)安全操作规程
1.本规程适合上海雷磁(JPB-607)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操作界面。
2.仪器使用环境温度和被测样品温度不大于40℃,实验现场无显著磁场影响。
3.使用前应将两节碱性电池正确安装在机箱内,如果超过24小时长不用,应将电池取出,放在冰箱内保存。
4.第一次使用或者长时间未使用本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氧电极极化和校准。
极化:新电极、24小时以上不进行使用的电极或更换电解液的电极,氧电极需(30~60)min通电极化时间,电极离开仪器或关机1h内需要(5~25)min通电极化时间,极化后,才能进行校准、测量。
5.进行零氧校准时,应将电极完全插入5%的新鲜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否则,仪器零氧电流过大,仪器显示"E1"。
6.进行满度校准时,电极应用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小心吸干薄膜表面的水分,并放入盛有蒸馏水容器(如三角烧瓶、高脚烧杯中)靠近水面的空气上或者放入空气中,但电极表面不能占上水滴,检查电极内的溶液是否充足,以免满度校准时电流太小,仪器显示"E2"。
7.测量时,将电极完全进入溶液中,仪器即可显示被测溶液的溶解氧值。
8.仪器的插座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切忌与酸、碱、盐溶液接触。
9.溶解氧电极的保存: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极储藏于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中,切忌将电极浸入亚硫酸钠溶液中,因为上述溶液一旦渗透到电
极腔体内,会使电极性能恶化。
10.新装电解液和薄膜时,薄膜与黄金阴极一定要紧贴,黄金阴极表面要预先润湿,黄金阴极表面不能有凹坑和洞眼,检查黄金阴极周围区域与基座要脱开,否则将影响仪器的校准和使用。
便携型溶解氧测定仪操作说明 溶解氧测定仪操作规程

便携型溶解氧测定仪操作说明溶解氧测定仪操作规程便携型溶解氧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或饱和度,应用于工业、电力、农业、医药、食品、科研和环保等领域。
一、初步探头检查去掉红色和黑色塑料盖,因便携型溶解氧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或饱和度,应用于工业、电力、农业、医药、食品、科研和环保等领域。
一、初步探头检查去掉红色和黑色塑料盖,因其视为装运目的而设计,可以扔掉。
将探头底部 2.5cm浸泡于电解液中,以浸湿感应器。
轻荡电解液以漂洗薄膜,然后再装满干净的电解液;用指尖轻击薄膜的边缘,确保无气泡,并与水分别。
避开损坏薄膜,不能直接拍击薄膜的底部。
确保橡胶O型环精准地位于膜盖内。
将感应器面朝下,顺时针方向旋拧膜盖,一些电解液将会溢出。
二、校准为获得最大的精度,建议仪器常常校准。
仪器标准的校准程序通常是两个值:0.0%(零点),100%(斜率)。
仪器校准简单,在校准之前,确定探头安装无误并极化完全,探头处于可测量状态。
初步准备:将少量的HI7040零氧液倒入一个烧杯内,假如有肯能使用塑料烧杯以降低EMC干扰。
确保电极可测量。
按ON/OFF键打开仪器。
为精准明确校准,建议等候15分钟,调整电极。
设置合适的高度系数,盐度系数设置为零。
零点校准:将电极插入HI7040零氧液中,轻轻搅动2—3分钟,按CAL键,“~”符号和“NOTREADY”字样会闪亮直到读数稳定,一旦读数稳定且偏差在范围之内u,开始闪亮“CFM”,按CFM键确认“0.0%”读数,按CAL键,仪器会回到测量模式并会记录零点校准数据。
斜率校准:建议在空气中进行斜率校准。
用大量干净清水清洗电极,去掉电极上残留的零氧液。
擦干电极头等候几分钟让读数稳定,“~”符号和“NOTREADY”字样会闪亮直到读数稳定。
一旦读数稳定,“CFM”开始闪亮,按“CFM”键确认“100.0%”D.O.值。
一旦读数稳定且在偏差范围之内。
仪器会保存数据(同时调整斜率点),仪器会记录零点校准数据,并回到测量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步骤
1将电极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口内,同时将仪器的测量/调零电压开关拨至“测量” 档, 溶氧/温度测量选择开关拨至溶氧档,盐度调节旋钮向左旋至底(Og/I )。
2、仪器预热5分钟,然后将电极放入5%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中5分钟,待读数稳定后,调节调零旋钮,使仪器显示为0。
由于电极的残余电量极小,如果没有亚硫酸钠溶液,
只要将测量/调零开关置于调零档,调节调零电位器,使仪器显示为0即可。
3、把电极从溶液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小心吸干薄膜表面水分,放入空气中待
读数稳定后,调节跨度校准旋钮,使读数指示值为纯水在此温度下饱和溶解氧值。
4、反复2,3步的操作。
5、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此时仪器的读数即为被测水样的溶解氧值。
、注意事项
1 仪器使用前先接上稳压电源和电池。
2、新购买的仪器或长时间不用再启用时,电极要加电解液(否则测不出溶解氧值)。
3、把电极护套向后拉,插上氧电极,要确保插头与插座接触的完好,通电极化5分钟。
4、零氧校准:将电极放入5%亚硫酸钠溶液中,显示值越接近零越好。
空气中满度校
准:显示值在当时温度的对应饱和溶解氧值。
如果相差较大可反复二次校零氧和满度校准。
5、仪器要定期校准和更换电解液和膜,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如果仪器经常使用,建议
10天校准一次。
安装膜时要确保膜与黄金表面完全接触否则会出现零氧下不去,或测量过程中数值不准或不稳。
6、溶解氧电极长期使用,特别是一直测定污水后,电极内的银极会发黑氧化,此时需
经常更换电解液和薄膜,清洁银极表面和黄金表面。
如果各项指标不理想,应考虑购买新电极。
7、溶解氧电极不用时可储存于蒸馏水中。
仪器长时间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三、期间核查
1准确度的检查
选定规定范围的相应标准物质进行检定,测定值与标准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
± 20%
2、精密度的检查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用同一标准物质进行连续6次。
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 20%。
3、最低检出限检查
对低浓度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20次,计算方法检出限。
4、核查周期:半年一次。
四、仪器维护
1显示仪表的维护:液晶显示的电子元件如发现故障,应送回工厂检修。
仪器长久不用时,应将干电池取出。
当测量器显示LOBAT时,更换电池。
2、氧电极的维护:包括定期更换电解液和薄膜,定时清洗和再生电极。
3、氧电极薄膜和电解液的更换:一般情况下大约每3个月更换一次电解液,薄膜应经
常清洗和更换。
薄膜可用清水清洗,也可用棉花蘸一点酒精轻轻擦去污物。
更换薄膜与电解液时,先取下电极保护罩,取下薄膜,倒去电极腔体内电解液。
用蒸馏水多次
冲洗电极内腔并同时检查氧电极内部情况。
4、电极储存:电极不使用时,应将电极储存于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中,切忌将电极浸入亚硫酸钠溶液中。
电极长期不使用时,可取出薄膜,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后,干放保存。
5、仪器应储藏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温度不超过40 C,不会有腐蚀气体的室内,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干电池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