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合集下载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PPT教学课件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PPT教学课件

问道不止 择善固执
二、中国离不开世界 (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①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应承担护和平、促发展的责任与义务;
②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为建成全面小康争取良好的 的国际环境; ③为解决建设中的发展难题、世界性难题,中国离不开与的世界交流, 既发展自身又顾全世界发展大局;
④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复兴 的必由之路。
(二)挑战 1.外部挑战 ①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 ②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③严峻的周边局势
2.内部挑战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自身建设中存在不少困难 ③实现了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尚未实现
问道不止 择善固执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问道不止 择善固执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外部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利于我国发展
2.内部机遇 ①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加入WTO,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竞争的有利条件
问道不止 择善固执
问道不止 择善固执
第二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①经济方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②政治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和平发展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2010.5.5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2010.5.5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四环节:你问我答,巩固新知 第五环节:自主探究,课后拓展
开放的提出:
走 近 开 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作出了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开放的过程:
感 知 开 放
一、开放的尝试 二、开放的扩大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70年代的深圳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 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晚清 “门户开放”、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异同,提高学 生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 题的能力。 (3)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 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提高材料解读能力。 (4)通过制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图 表,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14 7 开发 个 个 开放 沿 沿 上海 海 浦东 海 开 经 放 济 城 开 市 放 5个经济特区 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目的: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 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成为我国扩 “开放浦东,那个影响就大 大开放的窗口。 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 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 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2003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做 一 做
第一步:总结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第二步:展示自己的设计,解说图表。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感 知 开 放
尝试
经济 特区 沿海
扩大
沿江城市
沿海 上海
开放城市 开放区 浦东
2. 晚清“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 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中国阔步走向世界的3O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阔步走向世界的3O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响 的辐射范 围主要 限于 周边 地 缘政治 大国

只 能算
个地 区 性

我 们 应 该 思 考 如何 更 加

70
年代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及 安 理 会 的合 法 席位


理 性 地 评估 中国 同际 地 位 在过 去 3 0 年里 的提 高
如何解
美 联 合对 苏 等 事 件
虽 然加 大 了 中 国 的 国 际影 响


但 中国
读 和 把 握 这 种 变化 的意 义 和 启 示

作 为 区 性 大 国 的 特 征 并 未 因此 改 变
中 国 国 际 地 位 变 化的历 史 起 点
为 了清楚地 认 识 改革 开 放 高和 变化

中 国 国 际 地 位 提 高的 显 著特 征
经过
30
30

年来 中国 国际地 位 的提
但受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与国际环境的制约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复兴之路十分曲折国际地位的改善亦只能是有限的局部的其一虽然初步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并搞出了两弹一星但受大跃进和文革等因素冲击中国错过了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宝贵机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弱大而穷的国家面貌与国际形象其二由于长期处在国际经济封锁大背景下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极左思潮影响中国六七十年代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中与外界有限的交往主要局限在政治领域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参与微不足道总体上处在世界舞台的边缘地带其三除意识形态领域外中国国际影响的辐射范围主要限于周边地缘政治只能算一个地区性大国
过去的
30
是 中国 国 际 地 位 的 变 化


大 而 穷 的 国 家面 貌 与 国际 形 象 ; 其二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腾飞的祖国PPT课件3 (共18张PPT)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腾飞的祖国PPT课件3 (共18张PPT)

说明了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 国内的需要,而且还走向了世界。
二、走出去,请进来
我们的产品走向了 世界,中国人也走出了 国门。 我国与国外的交 流在不断扩大,这不仅 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 而且标志着中国已经融 入了国际社会。
在外留学
近五年,我国留学人数逐渐上涨
我们走出了国门,也欢迎外国友人来 到我们的国家,彼此增进理解,共同发展。
贾玛里说:“我们多是从政治 方面了解中国的,对中国人日常生 活知道得较少,来到中国,感受到 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这使我变 得开朗了,我喜欢这里。”
我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 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 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 加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国过节
湖南一所大学的也门留学 生贾玛里说:“我在中国生活 了四年,最难忘的事情就是这 次在中国妈妈家里过春节。” 以团圆、热闹为特征的中国春 节习俗,以及中国人的友善、 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贾玛里从遥远国度带来的也 门舞和羊排手抓饭,也给中国 妈妈一家人带来了欢乐。
在中国过节
除夕夜,他给中国妈妈做起了自己 拿手的羊排手抓饭,而中国妈妈也 烧了一条干儿子喜欢的酸辣鱼;贾 玛里还教中国妈妈跳起了也门舞。
看课本P81,说说中国人见到外国人的想法发生的变 化。 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 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第9 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程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 ,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
【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二、过程与方法:
比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讨论、个案学习法,学习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成就.
三、知识与能力:
经济特区开放的历程;80和90年代扩大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意义.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
【教学步骤】。

2024年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通用

2024年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通用

2024年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第十一章《现代中国的发展》第三节《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特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特点,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性。

2. 使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特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向世界的中国。

2. 讲解:(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特点。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中国近年来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表现。

(2)让学生分组讨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4. 例题讲解:(1)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探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事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5. 随堂练习:(1)填空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选择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向世界的中国2. 板书内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课件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课件

中国在科技国际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 著进展,通过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合 作、参与国际科技项目等措施,促进 了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在国际科技 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HAPTER
中国开放的未来展望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范围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01
优化贸易结构
02
扩大服务业开放
03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对全球金融的影响
促进全球金融市场发展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增加全球金融稳定性
对全球科技的影响
促进全球科技创新
1
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
2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3
CHAPTER
中国开放的战略思考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推 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1
加强金融合作
02
促进国际投资合作
03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推动全球金 融体系改革,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动双向投 资和跨国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的 均衡发展。
加强普惠金融合作,推动金融科 技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和质量。
WATCHING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目 录
• 中国开放的历史进程 • 中国开放的现状 • 中国开放的世界影响 • 中国开放的战略思考 • 中国开放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HAPTER
中国开放的历史进程
晚清时期的开放
民国时期的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的开放
01
总结词: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走向世界.ppt

中国走向世界.ppt
②p4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39——40
1.中国走向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全面地融入了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3.我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作出了越来越大的
贡献.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 象.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
4.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辩论: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
军事强国,世界大事是不是由美国 说了算?
政治方面——政治多极化
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
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
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 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
3.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主题分别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
知识导航
• 1.经济全球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P38)
指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跨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的现状与趋势。
•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国际贸易、世界市场 国际分工(生产) 资本全球流动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APEC首脑穿澳大利 亚特色服饰亮相
你对政治多极化这一趋势是如何理解的?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不可 逆转的;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 新兴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也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从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救援队赶赴巴基斯坦
2009年4月8日,中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执行护航任务舰艇编队的三艘军舰在亚丁湾东部海域 单纵队集结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全球产业竞争力的 教授理查德*来斯特在日本讲课时在课堂上 提问:“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什 么?”学生们回答,因特网、生物科技、 全球化、 “9*11”等不一而足。理查德 接下来说:“你们全错了!答案是——中 国使十几亿人口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消 除几亿贫困人口,而这仅仅用了一代人的 时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门户开放”:主权不独立,被迫开放
经济特区开放:主权独立,主动开放
3. 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指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
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 活措施的地区。
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实行市场经济; 2.利用侨资、外资、港澳资进行建设; 3.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悟 3中.培,养中了国大制批造技达术到人80才%。和管理人才。
开 4.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家电企
放 业——海尔,很快占领了美国市场,如今美 洲、欧洲、非洲、中东市场已遍布中国的海 尔品牌……
结 论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 ●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
经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二、开放的扩大

扩大沿海对外开放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目的: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
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成为我国扩
大开放的窗“口开。放浦东,那个影响就大
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
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
2003
特区 开放城市 开放区 浦东

线

沿江城市
内地 省会城市
边境城市
沿海

请看书并结合身边事例,说说这
一 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给我 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开放的影响:

1.极大材地料促一进:了19我96国年对美外国贸沃易尔的玛发超展市。所有销 售商品中,中国、日本、欧盟的商品仅占627%.带。来到了20资06金年、时先沃进尔的玛技超术市和销先售进的的所管有理商经品验。
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阅读这段话,分析党和国家为 什么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做 第一步: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模式,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表,展示新时期我国对外
一 开放的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第二步:展示自己的设计,解说图表。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感 尝试
扩大
知 开 放
经济
沿海 沿海 上海
1984年
看 一 看
“究竟怎么样, 我要亲自来看看!”
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

1. 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一 2.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 排头兵和试验场.

3. 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

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

尝试:经济特区


扩大沿海对外开放

国 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 扩大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形成:全方位越开放的中国和世界,我
开 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

的 中 国 盼 着
国际视野、学习 全球意识、参与 平等意识、创新
开放的提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作出了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开放的过程:

一、开放的尝试

二、开放的扩大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开放的尝试
感 知 开 放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 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经济特区、邓小平
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绵竹实验学校 赵顶香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合作研习,重难释疑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主题升华 第四环节:你问我答,巩固新知 第五环节:自主探究,课后拓展
结构板块:
开 放 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 的 中 国 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 走 向 世 感悟开放:开放的影响 界
A)
你问我答
二选一
课 1.请以“改革开放与我的幸福生活”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具体描述改革开
后 放对我们日常生活某一方面的影响。

2.请上网查阅《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看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党和政府如何 “拓
展 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你还有什
么建议和意见?
1980年: 广东省:深圳(最早)、珠海、汕头
福建省:厦门
1988年 : 海南岛(最大)
3.这几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
从资金、技术、管理 上引进西方先进的经 济模式……
深圳
厦门
澳门 香港
1. 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样吗?
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 2. 晚清“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 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

1.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歌曲《春天的故事》
问:歌中“老人”是谁?“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答:邓小平。 深圳。
2.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 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开放地区由陆地向海洋发展 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