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碘酊的区别.作用原理

合集下载

碘伏和碘酊的作用和区别

碘伏和碘酊的作用和区别

碘酊、碘酒、碘伏三者到底是何区别,应用碘酊、碘酒、碘伏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

碘酊即为碘酒,同碘伏一样,它们赖以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

可以用于皮肤(二者均可)、黏膜消毒(碘伏可以),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至0.5%。

碘酒的用法:含碘、碘化钾及乙醇。

规格:2%、5%。

皮肤及手术部位消毒用2%碘酊或3%~5%碘酊涂擦皮肤,待稍干后再用70%乙醇将碘擦去。

口腔粘膜、齿龈感染及口腔慢性炎症局部涂搽1%碘甘油。

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如使用得当,其结果非常可靠.但是,因为其强大的氧化能力,也可能造成皮肤组织的烧伤.所以要用酒精脱碘.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腺体注射:轻度腺肿用碘酊注射液(由2%碘酊100毫升,苯甲醇6毫升,蒸馏水194毫升配成),中等度者用稀酒精碘酊注射液(由2%碘酊100毫升,苯甲醇6毫升,95%酒精50毫升,蒸馏水144毫升配成),重度者用浓酒精碘酊注射液(由2%碘酊100毫升),95%酒精,100毫升,3%普鲁卡因溶液100毫升配成),每次0.5~2毫升,隔6日一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

用于甲状腺危象、甲亢术前准备,口服:复方碘溶液每次0.1~0.5毫升,每日0.3~0.8毫升,以水稀释后服用。

疗程最长不超过2周。

碘伏iodine的作用与用法:本品是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其中有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而发挥杀菌效力,为广谱的强力杀菌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霉菌孢子、芽胞、原虫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碘伏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原素本身,它可卤化菌体蛋白质,体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故勿需乙醇脱碘在15ppm的浓度下,1min能杀死各种细菌的繁殖体,杀死真菌需1.5h,对芽孢则需更长时间;在150ppm的浓度下,10min即能破坏乙肝表面抗原。

碘酒是什么

碘酒是什么

碘酒是什么文章目录一、碘酒是什么二、碘酒的药理作用是什么三、碘酒的副作用是什么碘酒是什么1、碘酒是什么碘酒又称碘酊,通常指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於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构成的消毒液。

与卢氏碘液类似,碘化物和水的存在是为了用将碘单质转化为多碘离子I3-来增加碘的溶解度。

由於碘单质本身在酒精中就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有时也将碘单质直接溶於酒精制成碘酒。

2、碘酒适用于什么病2.1、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在毛囊口形成小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俗称毛囊炎。

好发于头皮、面部、臀部、四肢。

可用2%碘酒点涂患处,每日4~5次。

每次点涂时,让蘸有碘酒的棉签在患处停留1~2分钟,以利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碘酒治疗毛囊炎,往往2~3天就能奏效。

如果在毛囊炎还未形成脓疱前使用,效果更佳。

2.2、面部痤疮患者面部痤疮患者(俗称青春痘)常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炎,出现毛囊炎或疖肿。

此时,可用1%碘酒点涂(1%碘酒配制法:在2%碘酒中加入90%或75%酒精,以1:1的浓度稀释就成。

如10毫升2%碘酒中,加入10毫升酒精搅拌均匀就成)。

2.3、细菌性甲沟炎细菌性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多因撕去指甲根部皮肤的倒刺(逆剥),或刺伤指甲周围软组织而引起。

初起时,指甲周围红、肿、热、痛,以后可形成脓肿。

在未形成脓肿以前,可用2%碘酒治愈。

均匀涂于患处,每日4次,同时每天临睡前用2%碘酒湿敷一小时。

3、碘酒的质量要求是什么碘酊的浓度一般随药物或药材的性质而异,除另有规定外,含剧毒药的碘酊,每100毫升相当于原药物或药材的10克,其他碘酊每100毫升相当于药物或药材20克,含有剧毒药品碘酊的有效成分,应根据半成品的含量或效价加以调整,使符合各该碘酊的规定。

碘酊久置发生沉淀时,可测定乙醇含量或滤除沉淀再调至规定标准后使用。

碘酒的药理作用是什么1、碘酒的药理作用是什么碘可作用于氨基酸上的氨基、巯基、酚基,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干扰氨基酸合成,降低脂质膜流动性等等,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碘伏杀菌原理

碘伏杀菌原理

碘伏杀菌原理
首先,碘伏的杀菌原理是通过碘离子的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碘离子具有较强的
氧化性,可以破坏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碘离子能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分子结构,使微生物失去生命活力,无法继续生长和繁殖。

因此,碘伏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地消灭伤口表面和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其次,碘伏的杀菌原理还与乙醇的蛋白质沉淀作用有关。

乙醇是一种具有脱水
和沉淀作用的溶剂,可以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乙醇能够破坏微生物体内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外渗,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因此,碘伏中的乙醇成分也起到了一定的杀菌作用,增强了碘伏的杀菌效果。

总的来说,碘伏的杀菌原理是通过碘离子的氧化作用和乙醇的蛋白质沉淀作用
来实现的。

碘伏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地消灭伤口表面和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消毒。

在医疗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碘伏,做好消毒工作,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碘伏杀菌原理主要是通过碘离子的氧化作用和乙醇的蛋白质沉淀作
用来实现的。

碘伏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地消灭伤口表面和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正确使用碘伏,可以保持伤口清洁和消毒,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碘伏的杀菌原理,正确使用碘伏,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医用酒精、碘伏、碘酊、红药水、紫药水,外伤消毒药水有什么区别?

医用酒精、碘伏、碘酊、红药水、紫药水,外伤消毒药水有什么区别?

医用酒精、碘伏、碘酊、红药水、紫药水,外伤消毒药水有什么区别?生活中擦伤破皮难以避免,不太严重的磕磕碰碰一般可以自行处理。

如果擦伤伤口小,出血量不大,可先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再涂些消毒药水消毒,6—8小时重复消毒一次。

伤口小,渗出液较少可以使用创可贴。

如果创口超过3厘米3厘米,或伤口较深,或被铁钉、玻璃刺伤,最好去医院进行处理。

各色各样的外伤消毒药水,如何选择使用?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医用酒精是75%左右的酒精,这个浓度的消毒效果最适宜,浓度过高过低消毒效果都降低。

酒精透过性很好,但是挥发快、停留时间短,降低了杀菌效果。

同时,酒精会刺激伤口处的神经末梢,让你体验伤口撒盐相同的酸爽。

皮肤破损、黏膜处不宜使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使用。

碘酊碘酊是碘的乙醇溶液与碘化钾溶液的混合物,碘和酒精的组合使碘酊拥有了很强的杀菌效果,但是对伤口的刺激也是双重的,所以一般只用在完好的皮肤上,比如打针前的消毒。

涂上碘酊,酒精挥发后,皮肤上会残留棕黄色的碘,刺激皮肤,使用后要用75%的酒精脱碘。

碘酊不可以与红药水同时使用,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汞,容易造成汞中毒。

对于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禁用。

碘伏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及增溶剂(碘化钾) 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

由于溶剂是水,克服了碘酊的痛的缺点,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口腔黏膜的消毒。

在抗菌性上,碘伏可以满足日常各种小损伤的消毒需求,比较受大家欢迎。

对于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禁用。

红药水红药水是2%的2,7-二溴-4-羟基汞荧光红二钠盐乙醇或水溶液,其中的汞在解离后会和蛋白质的巯基和二硫基结合,从而杀死细菌。

红药水的荧光红色和碘一样挥之不去,鲜艳的红色还会干扰医生辨别伤口情况。

红药水的刺激性小,涂在伤口上不会那么疼,但杀菌能力和穿透性都不强,目前使用的人已经不多了。

不可和碘酊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碘化汞。

紫药水紫药水是按照10g甲基紫兑1L水的比例制成的,这个甲基紫还有个常用名叫做龙胆紫。

酒精碘伏为密闭保存原因分析

酒精碘伏为密闭保存原因分析

酒精碘伏为密闭保存原因分析
一、碘伏与碘酒的区别
现在还经常有人管碘伏叫碘酒,因为碘化钾溶解在酒精中制成的碘酒(也称碘酊),作为消毒用品的历史太久了,大家的印象中,含有碘的消毒液就是碘酒。

但实际上,医院很长时间以前就不用碘酒了。

因为碘酒中含有的游离碘是强氧化剂,用作皮肤消毒2~3分钟后,必须要用酒精脱碘,不然就会腐蚀皮肤,使用时并不是很方便。

碘伏是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物的水溶液,也称为聚维酮碘或是络合碘。

碘伏与碘酒的用途类似,但刺激性小了很多,而且使用时不需要进行脱碘。

所以医院基本都改用碘伏,而不用碘酒了。

二、碘伏的溶剂是水
不同浓度的碘伏用途不同,比如外科手术消毒时一般用2%的,皮肤外用消毒,用的是1%的,口腔和妇科外用漱洗用0.5%的。

碘伏本身是水溶液,所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是无菌的水就可以稀释。

从这一点来说,放干的碘伏棉球,理论上是可以加水润湿后使用的。

但加水的量不好掌握,会改变碘伏的浓度,就失去了杀菌的作用。

另外说一下,碘伏中掺医用酒精不会有什么反应,但会降低两者的浓度,会影响消毒效果。

如果是没有伤口的皮肤需要消毒,单独使用碘伏或是医用酒精都可以。

但是如果有开放性的伤口,就不建议用酒精了。

因为酒精刺激性太强,消毒时伤口会产生剧痛。

碘酊和碘伏的异同

碘酊和碘伏的异同

碘酊和碘伏的异同
碘酊和碘伏都是外用的消毒剂,它们的区别在以下几点:
一、成分不同
碘伏是络合碘的水溶液,是水和碘的混合物,不含酒精。

而碘酊属于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成分有碘、碘化钾、乙醇和纯化水。

二、浓度上的区别
碘酊的浓度是比较高的,不建议应用于伤口或粘膜的消毒,刺激性比较强,伤口消毒有剧烈的疼痛感。

三、作用部位和用法不同
由于碘伏的刺激性较小,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会阴部、粘膜以及深部伤口等部位的消毒。

碘酊主要用于手术、注射部位或其他处皮肤与粘膜的消毒,以及手的卫生消毒或医疗器械与小型物品浸泡或涂抹消毒等。

因碘酊对于软组织的刺激性远远大于碘伏,可导致局部皮肤或者软组织灼伤,因而,皮肤消毒用碘酊之后,必须用酒精及时脱碘,否则会灼伤皮肤。

四、作用效果不同
碘酊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主要是用于处理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碘伏和碘酊都是外科常用的消毒液。

这两种消毒液杀菌的范围基本上相同,只有是碘酊的消毒强度远远大于碘伏的消毒强度。

碘伏的消毒原理

碘伏的消毒原理

碘伏的消毒原理碘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消毒药水,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碘伏的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碘的氧化性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来实现的。

首先,碘是一种氧化剂,它可以氧化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碘还可以氧化细菌和病毒内部的蛋白质和核酸,破坏其代谢和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其次,碘伏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来消毒。

蛋白质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稳定性对其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碘伏中的碘离子可以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影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正常代谢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此外,碘伏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游离的碘,游离的碘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直接破坏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导致其死亡。

总的来说,碘伏的消毒原理是通过碘的氧化性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来实现的。

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因此,在临床上,碘伏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伤口消毒、皮肤消毒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消毒工具。

在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浓度,避免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和特殊情况,需要谨慎使用碘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在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碘伏的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碘的氧化性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来实现的。

它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在临床上,碘伏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伤口消毒、皮肤消毒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消毒工具。

在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碘酊和碘伏的区别

碘酊和碘伏的区别

碘酊和碘伏的区别
一、碘酊和碘伏的区别二、使用碘酊注意事项有哪些三、碘酒存放时间是多久
碘酊和碘伏的区别1、碘酊和碘伏的区别
碘酊和碘伏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作为消毒剂,二者都可以用,而且药物成分都是碘,但是,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更方便,但价格稍贵。

碘酊需要用酒精脱碘。

价格相对便宜。

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

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

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

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

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

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

所以,碘酊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

而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
2、碘酊是碘酒吗
碘酒又称碘酊,通常指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构成的消毒液。

与卢氏碘液类似,碘化物和水的存在是为了用将碘单质转化为多碘离子I3-来增加碘的溶解度。

由于碘单质本身在酒精中就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有时也将碘单质直接溶于酒精制成碘酒。

碘酒是一种急救包中常见的药品,它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故能杀死细菌、真菌等,因此常用于消毒伤口。

碘酒穿透力强,甚至可以杀死细菌的芽孢,但对人体无害,可用于预防破伤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伏.碘酊的区别.作用原理
[普外科] 碘伏.碘酊的区别.作用原理碘本来就是具有强氧化性的一种物质溶于酒精中就成了碘酒它能和酒精一样起到杀菌的作用--氧化性同时酒精又可以对碘酒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放久的碘酒会烧皮肤.酒精过久了就挥发了.浓度高的碘对皮肤时有一定腐蚀作用的.
2 %碘酒、70 %~75 %乙醇、0. 5 %碘伏均为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使用的消毒剂
碘酊俗称碘酒,实际二者为一种物质,医学上一般称碘酊。

碘伏一碘酊都是一种消毒剂,药效成份均为碘。

所不同的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

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溶液中碘以低毒性的碘离子存在,离子碘从溶液中游离变成分子碘释出,以发挥杀菌作用。

分子态的碘毒性大,离子态的碘毒性甚微。

碘伏的杀菌机制一般认为是基于它的碘化作用以及对细胞
外层的破坏作用。

游离碘可直接与菌体蛋白以及细菌酶蛋白发生卤化反应,破坏了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由于碘伏的表面活性和乳化作用,一方面碘伏穿透性很强,另一方面乳化作用使细胞壁破坏,碘大量进入细胞内。

有研究表明,碘伏破坏了细菌胞膜的通透性屏障,致使胞内容物外漏,导致微生物死亡。

0. 2 %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有效碘含量为0. 2 %。

安尔碘是一种含有效碘及缓释剂、增效剂、护肤剂等含碘络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