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大纲参考

合集下载

最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试题大纲

最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试题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试题大纲一、试题形式每次联赛的试题分四组:普及组初赛题A1、普及组复赛题A2、提高组初赛题B1和提高组复赛题B2。

其中,A1和B1类型相同,A2和B2类型相同,但题目不完全相同,提高组难度高于普及组。

(一般初中学生参加普及组,高中或中专学生参加提高组)初赛:初赛全部为笔试,满分100分。

试题由四部分组成:1、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前10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后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1至5个正确答案,只有全部选对才得分)。

2、问题求解题:共2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试题给出一个叙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

考生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3、程序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关于程序功能的说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

输出与标准答案一致,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4、程序完善题:共2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题目给出一段关于程序功能的文字说明,然后给出一段程序代码,在代码中略去了若干个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并在这些位置给出空格,要求考生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和代码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语句。

填对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复赛:复赛的题型和考试形式与NOI类似,全部为上机编程题,但难度比NOI 低。

题目包括4道题,每题100分,共计400分。

每一试题包括:题目、问题描述、输入输出要求、样例描述及相关说明。

测试时,测试程序为每道题提供了5-10组测试数据,考生程序每答对一组得10-20分,累计分即为该道题的得分。

二、试题的知识范围1.初赛内容与要求:基本常识1.计算机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数字化);2.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3.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4.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5.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联网络、TCP/IP 协议、HTTP协议、WEB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6.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7.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应用等。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方针,推动青少年在信息科学领域学习深造,提高信息科学水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本竞赛”)已经成立。

本竞赛监管机构为中央科委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第二条本竞赛宗旨是:鼓励青少年科学创新,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信息学知识水平,发掘、培养青少年信息学人才,营造浓厚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氛围。

第三条本竞赛面向全国6-18岁青少年,竞赛形式为现场操作和实验室讨论,竞赛内容包括:信息学基础知识测试、实验室讨论、挑战性活动等,考核涉及信息学各学科,如:信息安全、编程、计算机结构与组成、计算机科学研究导论、网络技术、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移动网络等。

第四条中心负责组织本竞赛,协调有关部门、单位,与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签定本竞赛参赛保障协议,并按照“竞赛节拍、基础扎实、挑战有力、评价合理、规范有序”的原则,规划、组织、管理本竞赛活动。

第二章竞赛资格第五条申请参加本竞赛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参赛选手年龄在6-18周岁之间。

(二)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申请参与本竞赛的学生家长应签署本竞赛承诺书。

第三章竞赛形式及赛事组织第六条本竞赛共设置四个级别:(一)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组(英文简称“KIcC”);(二)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初级组(英文简称“KIcC-J”);(三)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级组(英文简称“KIcC-M”);(四)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高级组(英文简称“KIcC-S”)。

第七条本竞赛的组织形式为:(一)省级竞赛;(二)全国总决赛。

NOIP考试大纲

NOIP考试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一、初赛内容与要求:(#表示普及组不涉及,以下同)计基算本机常的识* 诞生与发展 *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中的数的表示* 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计基算本机操的作* MS DOS与Windows的使用基础*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功能、使用*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 常用计算机屏示信息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程序的表示* 自然语言的描述* PASCAL或BASIC语言数据结构的类型* 简单数据的类型* 构造类型:数组、字符串* 了解基本数据结构(线性表、队列与栈)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概念* 阅读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 具有完成下列过程的能力:现实世界(指知识范畴的问题)—>信息世界(表达解法)—>计算机世界(将解法用计算机能实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描述出来)基本算法处理* 简单搜索 * 字串处理* 排序 * 查找* 统计 * 分类 * 合并* 简单的回溯算法* 简单的递归算法二、复赛内容与要求:在初赛的内容上增加以下内容(2002年修改稿):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使用知识*编程语言的使用数据结构*结构类型中的记录类型*指针类型*文件(提高组必须会使用文本文件输入)*链表*树*图#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能力*设计测试数据的能力*运行时间和占用空间的估算能力#算法*排列组合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回溯算法、递归算法处理*分治法*搜索算法:宽度、深度优先算法*表达式处理:计算、展开、化简等# *动态规划#三、初赛试题类型:注:试题语言两者选一(程序设计语言:基本BASIC或TURBO PASCAL)*判断 *填空 *完善程序 *读程序写运行结果 *问答。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年至今已举办19次。

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

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

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

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

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

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

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目录1加分保送2命题宗旨3普及内容4竞赛形式▪比赛形式▪比赛时间▪试题形式5知识范围1加分保送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宣布取消了各项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以下的高校保送资格,改由所在地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20分及以下的加分。

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可适用调整前的相关政策。

根据教育部现行《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中关于保送生选拔条件的规定,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具有保送进入高校就读的资格。

部分地区一等奖获奖选手还享有高考加分优惠,具体情况视省招办政策而定。

获奖选手可申请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和保送生考试,经高校测试通过,可享受高考降分优惠或直接保送录取。

NOIP中成绩优秀的非高三选手,可以作为省代表队成员参加全国决赛(NOI)及夏令营比赛(部分省市代表队人员须经过选拔赛决出)。

NOIP获奖选手同样具有保送资格,并且成绩优秀的选手能够当场获得高校点招,免试进入名牌大学。

夏令营作为全国决赛的扩大赛,本身不具有保送资格,但如果选手之前已获得NOIP一等奖,则同样可以参与现场保送。

(完整版)信息学奥赛考试大纲

(完整版)信息学奥赛考试大纲

信息学奥赛考试大纲一、竞赛形式和成绩评定联赛分两个等级组:普及组和提高组.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l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

初试为资格测试,各省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15%的学生进入复赛。

l 复试形式为上机,着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各省联赛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比赛中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l 2003年:初赛:BASIC、PASCAL或C/C++;复赛:BASIC、PASCAL或C/C++.l 2004年:初赛:BASIC、PASCAL或C/C++:复赛:PASCAL或C/C++。

l 2005年及之后:初赛:PASCAL或C/C++:复赛:PASCAL或C/C++.每年复赛结束后,各省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将本省一等奖候选人的有关情况、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报送科学委员会。

经复审确认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报送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备案。

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各省获NOIP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分数线或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可按照成绩确定获奖名单。

二、试题形式每次联赛的试题分四组:普及组初赛题A1、普及组复赛题A2、提高组初赛题B1和提高组复赛题B2。

其中,A1和B1类型相同,A2和B2类型相同,但题目不完全相同,提高组难度高于普及组. l 初赛:初赛全部为笔试,满分100分。

试题由四部分组成:1、选择题:共20题,每题1。

5分,共计30分。

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前10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后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1至5个正确答案,只有全部选对才得分)。

2、问题求解题:共2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试题给出一个叙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

考生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3、程序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关于程序功能的说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

2023noip大纲

2023noip大纲

2023年NOIP大纲2023年NOIP大纲是我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系列竞赛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广大参赛选手提供了明确的竞赛方向和复习目标。

相较于往年,2023年NOIP大纲在保留经典题型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信息学竞赛的发展趋势。

以下为2023年NOIP大纲的主要内容概述。

一、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编程语言:掌握C、C++、Pascal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函数,了解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初步知识。

3. 算法与数据结构:熟练掌握常见的算法(如排序、查找、图算法等)和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及其应用。

4. 数学基础:具备较强的数学能力,熟悉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编程技能1. 代码实现:能够熟练地编写代码实现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具备良好的编程风格。

2. 算法优化:了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能够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3. 编程策略:掌握常见的编程策略(如贪心、分治、动态规划等),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4. 代码调试:具备较强的代码调试能力,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程序中的错误。

三、题目类型1. 选择题: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学等方面。

2. 填空题:考察选手对基础知识、编程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解答题:主要考察选手的算法设计、代码实现和编程策略运用能力,以及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编程实践:考察选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实际问题编程的能力,侧重于算法应用和代码实现。

四、考试要求1. 掌握C、C++、Pascal其中一种编程语言。

2. 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学等方面的内容。

3. 具备较强的编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编写、调试代码。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作者:本站整理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55 更新时间:2007-09-26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一、初赛内容与要求:(#表示普及组可不涉及,以下同)二、复赛内容与要求:在初赛的内容上增加以下内容:三、初赛试题类型:(程序设计语言:PASCAL 和C语言选其一)*判断*填空*完善程序*读程序写运行结果*问答●信息学奥赛简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计算机学科竞赛活动,这是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倡导的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同步进行。

联赛命题宗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是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普及。

本竞赛及其相关活动遵循开放性原则,任何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学校和个人,都可以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

本活动不和现行的学校教学相冲突,也不列入教学计划,是课外性质的因材施教活动。

参加者可为初高中学生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青少年。

普及的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至少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

高中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高中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高中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命题评测大纲一、总则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旨在向中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后备人才。

普及的重点是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本质和核心的东西有更多的了解,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l 想象力与创造力;2 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对客观问题和主观思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5 人文精神。

包括与人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恒心和毅力,审美能力等。

二、命题程序和组织机构(略)三、竞赛形式和成绩评定联赛分两个年龄组:初中组和高中组。

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1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

程序设计的描述语言采用Pascal或Basic,各省市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进入复赛。

2 复试形式为上机,侧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驾驭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程序设计语言可采用Pascal、Basic、C/C++或Java。

各省市参加联赛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中国计算机学会积极准备复试网上阅卷工作,一待时机成熟,各省市联赛复试的阅卷评分统一在网上进行。

每年复赛结束后,各省市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将全国一等奖候选人的资历、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报送NOI科学委员会。

经复审确认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报送教育部备案。

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各省市获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人数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市在名额限定的范围内按照成绩排序确定具体获奖人员名单。

四、试题形式每次联赛的试题分四组:初中组初试赛题;初中组复试赛题;高中组初试赛题;高中组复试赛题。

其中,初中组初试赛题和高中组初试赛题类型相同,初中组复试赛题和高中组复试赛题类型相同,但初中组和高中组的题目不完全相同,高中组难度略高,以体现年龄特点和层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大纲参考
总则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负责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 简称NOIP)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
竞赛(NOI)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中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
识,培养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后备人才。

普及的重点是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核心内容有更多的了解,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将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
想象力与创造力;
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客观问题和主观思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人文精神: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恒心和毅力,审美能力等。

二、命题程序和组织机构
命题是考核和选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计算机的普及的内容具有导向性作用。

命题应注重趣味性、新颖性、知识性、应用性和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不直接从大学专业教材中选题。

在 命题和审题工作中,坚持开放和规范的原则。

在NOI科学委员会主持下成立的NOIP命题委员会负责命题工作,命题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参加NOIP的省( 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下同。

每个省最多派一名委员),也可来自社会计算机界。

NOIP命题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供NOIP的备选题目,并承担对所提供的题 目
保密的责任。

1. NOIP命题委员会委员应具备如下资格:
从事一线计算机教学或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两年(含)以上;
有精力和时间从事该项工作;
对此项工作有兴趣并愿意作为志愿者从事NOIP命题及其相关工作。

2. NOIP命题委员会委员的产生过程:
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表格);
中学教师需得到所在单位同意或省奥赛主管部门同意;
科学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聘书(每一聘期为两年)。

3. NOIP命题委员会委员的职责:
每年为NOIP提供备选题题目若干,在9月1日之前提交科学委员会;
备选试题的保密期为2年,在该段时间内不得泄密或另作他用;
搜集本省信息学奥赛的有关信息并向科学委员会通报;
4. 题目一经提交,即表明同意授权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委员会全权处理,包括使用、修改和出版。

试题原型被科学委员会采用后,中国计算机学会将为命题者颁发试题录用证书,并颁发酬金。

无论是委员提交的题目还是科学委员会直接提交的题目,试题版权均归中国计算机学会所有。

NOIP所用试题由科学委员会确定,这些试题可能从备选题库中选取并做适当修改后成型,也可能直接命题。

三、竞赛形式和成绩评定
NOIP分两个等级组:普及组和提高组。

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

初试为资格测试,获本省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15%的学生进入复赛。

复试形式为上机编程,着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各省NOIP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比赛中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初赛:PASCAL或C/C++:
复赛:PASCAL或C/C++。

每年复赛结束后,各省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将本省一等奖候选人的有关情况、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报送科学委员会。

经复审和评测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报送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备案。

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各省获NOIP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分数线或
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可按照成绩确定获奖名单。

四、试题形式
每次NOIP的试题分四组:普及组初赛题A1、普及组复赛题A2、提高组初赛题
B1和提高组复赛题B2。

其中,A1和B1类型基本相同,A2和B2类型基本相同,但题目不完全相同,提高组难度高于普及组。

(一)初赛
初赛全部为笔试,满分100分。

试题由四部分组成:
1、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前10
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后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1至5个正确答案,只有全部选对才得分)。

普及组20个都是单选题。

2、问题求解题:共2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试题给出一个叙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

考生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3、程序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关于程序功能的说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

输出与标准答案一致,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4、程序完善题:共2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题目给出一段关于程序功能的文字说明,然后给出一段程序代码,在代码中略去了若干个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并在这些位置给出空格,要求考生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和代码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语句。

填对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二)复赛
复 赛的题型和考试形式与NOI类似,全部为上机编程题,但难度比NOI低。

题目包括4道题,每题100分,共计400分。

每一试题包括:题目、问题描述、输入输出要求、样例描述及相关说明。

测试时,测试程序为每道题提供了5-10组测试数据,考生程序每答对一组得10-20分,累计分即为该道题的得分。

五、试题的知识范围
(一)初赛内容与要求:
计 基
算 本
机 常
的 识 1.计算机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数字化)
2.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
3.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4.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5.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联网络、TCP/IP 协议、HTTP协议、WEB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6.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
7.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应用等。

计 基 算 本 机 操 的 作 1. Windows和LINUX的基本操作知识
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常识 (网上浏览、搜索和查询等)
3. 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文字编辑、电子邮件收发等)
程 序 设 计 数



1.程序语言中基本数据类型(字符、整数、长整、浮点)
2. 浮点运算中的精度和数值比较
3.一维数组(串)与线性表
4.记录类型(PASCAL)/ 结构类型(C)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阅读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
3.具有将简单问题抽象成适合计算机解决的模型的基本能

的 基 本 知 识
4.具有针对模型设计简单算法的基本能力
5.程序流程描述(自然语言/伪码/NS图/其他)
6.程序设计语言(PASCAL/C/C++)- 2003仍允许BASIC
基本
算法
处理
1.初等算法(计数、统计、数学运算等)
2.排序算法(冒泡法、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3.查找(顺序查找、二分法)
4.回溯算法
(二)复赛内容与要求:
在初赛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数 据 结 构 1.指针类型
2.多维数组
3.单链表及循环链表
4.二叉树
5.文件操作(从文本文件中读入数据,并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程 序 设 计 1.算法的实现能力
2.程序调试基本能力
3.设计测试数据的基本能力
4.程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估计
算 法 处 理 1.离散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排列组合、简单图论、数理逻辑) 2.分治思想
3.模拟法
4.贪心法
5.简单搜索算法(深度优先 广度优先)搜索中的剪枝
6.动态规划的思想及基本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