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文章】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合集下载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效率变革是重点
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经济增长中的低效 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表 现。世界劳工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劳动产出为2.7万 美元(按2011年不变价计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7.5%,仅为高 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8.7%。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填平各种低 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 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录




高质量发 展的内涵、 定位和性 质
高质量发 展与现代 化经济体 系的关系
高质量发 展面对的 风险和难 题
三大变革 助推“增 速换挡”
第一点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位和性质
内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实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目标
三个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点
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两者关系
高质量发展是目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支撑目标的手段
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国际经济竞争日 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实现 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人 才强国为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 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 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 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摘要:本文讨论了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影响。

文章将详细介绍高水平开放对发展成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国内的高质量发展中,以及高水平开放如何引领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国国内其次,正文:近年来,高水平开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合作和支持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政策、技术、商业和文化交流来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高水平的开放不仅有助于促进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并有助于促进和保持高质量的发展。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已成为中国国内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放宽贸易、技术、投资等政策上的限制,有助于激发民族精神,鼓励创新能力,开拓市场,拓宽外部经济往来,促进国内投资,推动loc省经济共同发展。

另外,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对外国市场的侵入力,有利于推动国内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应加强开放合作,大力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全面法律法规,依据国际惯例,完善外贸政策,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技术空间,优化国际产业布局,强化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促进地区互利共赢,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

应用高水平开放的最重要的前提是,通过实行国家战略性开放政策,首先,加强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在法规管理上更富有弹性,采取主动性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其次,推动和加快技术空间的拓展,大力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国际技术、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另外,应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组织改革、贸易和市场开放等综合措施,推动全球化开放;还可以增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减少贸易壁垒,加大投资开放力度,使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促进双向投资合作。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发展理念。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的原因如下:
1.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面临瓶颈。

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

2.提升综合国力: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综合国力。

只有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国家
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安全、环境等挑战。

3.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
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

只有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好处,才能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打破资源环境约束: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实现更加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

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繁荣,同时保护
环境,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破坏。

总之,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中,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要追求卓越,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创新驱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来转变发展方式。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注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再次,在环境保护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基础上,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只有通过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高质量发展还要求我们注重全球化和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打破壁垒,促进开放和包容,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注重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要注重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还包括社会、环境和全球化等方面。

在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申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文

申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文

申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同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度,推进科技创新。

此外,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孕育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还要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主体功能明确、城乡相互支撑的新型城乡关系。

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此外,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高质量发展更要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要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此外,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只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才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申论热点:秉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申论热点:秉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申论热点:秉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我党对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首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并进一步发展为“五位一体”新发展阶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线。

它告诉我们:发展是为人民服务,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绿色是健康发展的标志,共享是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秉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多个方面深入把握,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高供给结构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绿色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首先,秉持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求——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必须聚焦民生,将发展成果更多地贡献给人民,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具体做法有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发展健康产业,加强民生保障等。

其次,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

要培育和壮大新型产业,拓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

第三,秉持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要求。

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最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共享要求。

要深入挖掘发展红利,落实普惠性政策措施,将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秉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需要在理念引导、发展战略、财政投入、产业布局、政策创新等多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把握这种发展思路。

该理念的成功实践,不仅可以带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向高质量转型升级,更可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富有启示的宝贵经验。

同时,秉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完善现行政策,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加强科技创新。

着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技术创新的精度和效率,推动经济由低端向高端迈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政策体系
必须加快形成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体系、政策体系、标
统计体系
准体系、统计体系、
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政绩考核
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10
第三点
高质量发展面对的风险和难题
11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要服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条主线
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 置 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 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 内部的良性循环
14
第四点
三大变革助推“增速换挡”
15
质量变革是主体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当中,我们基本解 决了经济发展“有没有”的问题。在如今的高质量发 展时代,中国经济更需要着力解决发展“好不好”的 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质量不 高,尤其是在关键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 家仍有较大差距。日本电饭煲、德国刀具等国外产品, 一度被中国消费者热捧。反观大量国产消费品却出现 产能过剩、为销路发愁。这种反差背后,折射的正是 中国制造的短板。
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
1
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 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 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
目录




高质量发 展的内涵、 定位和性 质
高质量发 展与现代 化经济体 系的关系
高质量发 展面对的 风险和难 题
三大变革 助推“增 速换挡”
16
效率变革是重点
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经济增长中的低效 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表 现。世界劳工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劳动产出为2.7万 美元(按2011年不变价计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7.5%,仅为高 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8.7%。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填平各种低 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要求

两者关系
高质量发展是目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支撑目标的手段
支撑体系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 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 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 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目标管理
指标体系 标准体系 政绩评价
高质量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 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录




高质量发 展的内涵、 定位和性 质
高质量发 展与现代 化经济体 系的关系
高质量发 展面对的 风险和难 题
三大变革 助推“增 速换挡”
动力变革是关键
动力变革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 前提条件。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之所以突出强调动力变革,主要原 因在于: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上升、环境问题严峻、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 加大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用政府主导、要素投入、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 模式,不仅无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且会使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 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继续累积,进一步加大经济金融风 险;
第一点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位和性质
内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实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目标
三个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点
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政策体系
必须加快形成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这些年来,从积极扩大出口到主动扩大进口,中国自主开放的步伐蹄疾步稳。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仅是推动贸易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一,主动扩大进口,是满足高质量需求发展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我国需求结构和消费特点已发生了重要转变。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同时,也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色、定制、智慧、差异和品质已成为新时代新需求的重要标配。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带动主动扩大进口。

201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8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6亿人。

我国居民消费正由传统的模仿式、排浪式、生存型消费模式向新型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型消费模式转变,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也要看到,2017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31亿人次。

有测算表明,目前我国居民一年境外购物消费大约2000亿美元。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主动扩大进口,把较高的境外消费购物转为日常生活消费,进而带动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商品和服务需求及消费热潮,这将是激励供给质量提升、促进进口结构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的一个重要途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如“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欧班列,截至2018年1季度共发出7600班列,抵达了欧洲的13个国家。

如果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支点城市和港口构建全球采购体系,把“一带一路”沿线的优质、特色和优势产品采购回来,不仅能够拉动沿线地区的出口和经济发展,而且可以降低中欧班列的综合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还可以有效满足需求。

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采购网络和能力不断提升,主动扩大进口的措施最终将增进利益攸关各方的经济福利。

其二,主动扩大进口,是促进高质量供给发展的新途径。

进口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方面,而且表现在不断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方面。

后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
一是主动扩大进口有利于激励创造性模仿和科技创新。

如珠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很多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通过大力发展保税进口、保税展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逐步实现从加工贸易出口转向一般贸易进口、服务贸易进口、跨境电商贸易进口。

不仅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而且通过创造性模仿,开始形成内生性的创新生态链。

二是主动扩大进口有利于激励国内供给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主动扩大进口,引入国际市场经济因素、引入外来竞争压力、引入世界各类创新成果,形成了国内企业和产业“干中学”的压力,激发了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并寻求国际合作的动力,焕发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经济活力。

三是主动扩大进口有利于激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比重持续上升。

我国进口的不仅是商品,而且包括大量的中间产品,还包括连带的服务、管理、制度和文化。

尤其是服务贸易进口带来了众多衍生效应,大大提升了创新生态环境的效率和便利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