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A.进步性因素B.决定性因素C.成功性因素D.突破性因素正确答案:B解析: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其他活动健康、持续、稳定、有效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答案为B。
知识模块:管理心理学绪论2.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激情C.情感D.心境正确答案:A解析:应激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
答案为A。
知识模块:管理心理学绪论3.《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为哪项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A.管理心理学B.心理学C.工业学D.工业心理学正确答案:D解析:雨果.闵斯特伯格于1912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为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答案为D。
知识模块:管理心理学绪论4.夏尔.迪潘是哪个国家的工业教育的先行者?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C解析:夏尔.迪潘(1784—1873)是法国工业教育的先行者。
他曾于1816—1818年在英国研究了尤尔培养管理人才的成就。
他的贡献在于对工业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及对亨利.法约尔后来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
答案为C。
知识模块: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5.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雇主获得最大限度的财富,也确保雇员获得最大限度的A.财富B.利益C.工资D.成功正确答案:B解析: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雇主获得最大限度的财富,也确保雇员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心理革命”,科学管理理论就不存在。
答案为B。
知识模块: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6.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是( )。
A.参与改变理论B.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C.沟通改变态度理论D.社会判断理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价值观与态度7.当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工作任务重时,很可能会A.出现努力行为B.提高动机C.降低自信心D.提高坚持性正确答案:C解析: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成就行为和持续努力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15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1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______∙ A.结果和效率∙ B.成功和利益∙ C.成功和效益∙ D.效率与效益(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机器设备、资金等),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答案为D。
2.人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而是充满着情感色彩,这说明人具有______∙ A.情绪∙ B.情感∙ C.情绪与情感∙ D.认知(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人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而是充满着情感色彩,有着鲜明的态度体验,这说明人具有情绪与情感。
答案为C。
3.人的意识倾向、态度倾向与行为倾向特性是指人的______∙ A.个性的心理倾向性∙ B.个性的外在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倾向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指人的意识倾向、态度倾向与行为倾向特性。
答案为D。
4.能够指引和影响个人、团体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是______∙ A.指挥∙ B.管理∙ C.领导∙ D.心理研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团体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答案为C。
5.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氏族∙ D.部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荀子认为,人能合群(即构成社会组织)这是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
管理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2010年10月---2016年4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A.普通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2.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八实验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个案法3.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A.古典管理理论 B. 早期管理理论 C.传统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4.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被称为【】A.价值观 B. 情感 C. 审美观 D.兴趣5.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 气质B. 性格C. 个性 D.人生观6.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要注意的气质要求是【】A.发展性 B. 绝对性 C. 顺应性 D.互补性7.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这反映的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是【】A.连续原则 B. 接近原则 C. 相似原则 D.闭锁原则8.人们谈到教授,总认为是文质彬彬、白发苍苍;一说到工人,总想到身强力壮、性格豪爽的形象。
这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近因效应 B.优先效应 C.定型效应 D.晕轮效应9.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A.态度 B.价值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10.态度的基础是【】A.情感 B.评价 C.认知 D.意向11.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A.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C.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12.表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公式是【】A.激励程度=期望值×效价 &效价=期望值×激励程度C.期望值=激励程度×效价 D.激励程度=期望值×效果13.根据挫折理论,“自我安慰”行为属于【】A.妥协性行为 B.退化性行为C.攻击性行为 D.积极性行为14.工厂要组织对产品质量的评估,要对车间和科室的工作进行检查,并且将检查结果跟工资和晋级挂起钩来,于是会出现少数工作不过硬的人联合起来进行抵制而形成的群体是【】 A.自卫型群体 B. 防卫型群体C.互利型群体 D.工作型群体15.正式群体对组织的主要功能是【】A.协调人群关系 B. 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C.完成组织任务 D.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16.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是【】A.群体压力 B. 群体合力 C.群体组织力 D.群体内聚力17.研究表明,群体中更可能出现冲突的情形是【】A.群体规模越大,任务越专门化 B. 群体规模越大,任务越模糊化C.群体规模越小,任务越专门化 D.群体规模越小.任务越模糊化18.在群体或组织中,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低水平进行的沟通是【】A.直接沟通 B. 上行沟通 C. 单向沟通 D.下行沟通19.在题19图“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中,这个小组可能的自然领袖是【】题19图A.戊 B. 丙 C. 甲 D.乙20.通过较长时间的考察来测定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方法是【】A. 参照测量法B. 层次测量法C. 历史测量法 D.社会测量法21.管理方格理论中(9.9)型管理方式又被称为是【】A. 任务型管理B. 团队式型的管理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D.中间道路型的管理22.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是【】A.决策 B. 组织 C. 领导 D.设计23.不属于组织变量中的因果变量的是【】A.权力体系 B. 规模 C.技术 D.环境24.高耸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A.管理层次较少,管理幅度小,沟通渠道少B.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大,沟通渠道少C.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沟通渠道多D.管理层次较少,管理幅度大,沟通渠道多25.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A.和魂洋才 B. 家族主义 C. 以人为中心 D.软硬结合26.组织形象战略的灵魂和整体系统的原动力的是【】A.组织行为识别系统 B. 组织理念识别系统C.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D.组织制度识别系统27.任何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总的要求是【】A.严格认真 B. 客观公正 C. 民主公开 D.实事求是28.在考核中,根据最近的表现作出评价的倾向是【】A. 对照效应偏差B. 情感偏差C. 相似性偏差 D.近因偏差29.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创造的克服变革阻力的方法是【】A.力场分析法 B. 让组织成员参与变革C. 利用群体动力 D.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30.在管理方格图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全面改进企业组织的手段是【】A.团队建设 B. 组织行为改造 C.道格式发展 D.过程咨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6、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马克斯.韦伯 B 、亨利.法约尔 C 、勒温(Lewin) D、泰勒(Taylor)2、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B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 、冯特 B、泰勒 C、梅奥 D、斯科特4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属于( A )。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4.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性假设理论是【 A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4、威廉斯的( A ),否定了泰勒的“经济人”假设。
A、《职工们在想什么》B、《心理学与工作效率》C、《影响工业中的人:论证与暗示的心理学》D、《科学管理原理》8.麦格雷戈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为(D )A.PM理论 B.Z理论C.情势理论 D.X理论42、“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政策是基于( A )提出来的。
A. X理论B. Y理论C. 复杂人假设D. 社会人假设9、“自我实现人”假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
A、马斯洛 B 、亨利.法约尔 C 、勒温(Lewin) D、泰勒(Taylor)44、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D )A.“经济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46、管理者与其说是一位激励者、指导者、控制者,不如说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和提供方便的人。
这是哪种人的假设的观点?( C )A. 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47、“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是哪一种理论的观点?( C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10、“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美国管理心理学家( B )和()提出来的。
全国4月和10月自学考试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

全国4月和10月自学考试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163)三.简答题36.简述韦伯“理想机构组织模式”的主要管理理念(1)明确的职能分工;(2)明确的等级制度、职位阶层;(3)明确的法律与规章条例;(4)不讲人情,排除感情干扰;(5)资源控制,提高效率;(6)组织职务按标准选拔聘任,支薪用人;(7)规范书面文件,处理业务;37.人的气质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38.简述强化管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1)应以正强化为主。
(2)采用负强化(特别是惩罚)手段要慎重。
(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
(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39.简述团体决策中存在的问题(1)冒险迁移与保守倾向;(2)团体思维(小团体意识)40.合理的领导素质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智能结构;(4)心理结构。
四.论述题41.试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距离和交往频率;(2)相似性因素;(3)互补性因素;(4)能力与专长的因素;(5)仪表42.试述激励机制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激励的原则从宏观和微观管理来看,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1)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2)因人而异的原则;(3)奖惩幅度大小适应的原则;(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5)奖励的导向性原则。
2.激励的具体方法:(1)内在激励方式(2)外在激励方式:①直接的薪酬;②间接的薪酬;③非财务的酬赏五、案例分析案例:某企业领导在实施于理的过程中.与下属之间常保特一定的距离,很少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日常决策中,独揽大权,下属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只能唯命是从,奉命行事.在日常事务中,命令、惩罚多于称赞与奖励。
00163自考管理心理学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管理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63 )一、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1小题,总共22分)1.有效管理的心里依据原则是( )A.认知原则B.一致原则C.心理动力D.沟通原则E.人际关系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常有( )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个案研究E.经验总结法3.知觉的基本特征是(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经常性4.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是( )。
A.兴趣差异B.态度C.动机D.经验E.心理走势5.归因理论研究的内容是( )。
A.社会行为成败归因B.社会推论问题C.期望与预测行为研究6.社会知觉的主要效应是( )。
A.首目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名人效应E.心理定势7.社会知觉的应用,主要指会影响到( )。
A.人事任用及面试B.绩效评估C.对努力程度评估D.职工忠诚度8.人的能力一般有( )。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实际能力D.潜在能力E.创造能力9.人尽其才,量才任用,主要是应注重( )A.实际工作能力B.摆正文凭与才能的关系C.注意智力D.给员工一定自主性10.气质的定义是( )A.人出生就具有的个性B.动力性特点表现为认识等非动机性C.稳定的个性11.性格机能类型一般是按( )分类的。
A.理智优势B.情绪优势C.意志优势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总共20分)12. 管理心理学:13.社会知觉:14.归因:15.晕轮效应:三、填空(每小题6分,共4小题,总共24分)16.人性假设常规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17.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___________心理、____________心理、____________心理和 ______________心理。
18.社会知觉的分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12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1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从起源来看,管理与人类的劳动和群体活动几乎是______∙ A.同步的∙ B.相同的∙ C.类似的∙ D.不同的(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管理从起源来看,它与人类的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几乎是同步的,它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
答案为A。
2.人们将管理引申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是在______∙ A.二战之后∙ B.一战之后∙ C.文艺复兴之后∙ D.工业革命之后(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人们对管理活动进行科学研究是在近代社会才开始的,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将管理引申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中。
答案为D。
3.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社会技术系统和______∙ A.社会活动系统∙ B.社会参与系统∙ C.社会心理系统∙ D.社会管理系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
答案为C。
4.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协调干群关系的研究是______∙ A.研究领导管理∙ B.研究部门关系∙ C.研究领导关系∙ D.研究领导心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研究领导心理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协调干群关系。
答案为D。
5.对管理进行科学的研究是在______∙ A.工业革命之后∙ B.一战之后∙ C.二战之后∙ D.金融危机之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管理自古以来就存在,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对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管理学直到20世纪初才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答案为A。
6.12项效率原则的提出者是______∙ A.泰勒∙ B.吉尔布雷斯夫妇∙ C.亨利·甘特∙ D.哈林顿·埃默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哈林顿·埃默森提出了12项效率原则,分别是:明确规定目标、常识、请有能力的人当顾问、纪律、待人公平、可靠及时充分持久的情报资料、工作派遣与调度、目标与日程表、标准化的条件、标准化的作业、书面作业指示、效率的奖酬等。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简答题)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简答题)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答: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应用方面的分支。
因此,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涉及知识点:综合2.简述管理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管理心理学形成标志如下:(1)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跨学科讨论会上,有人提议把这种综合各学科知识系统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叫做“行为科学”。
(2)1952年在美国成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
(3)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了一批著名学者经过慎重讨论后,才正式采用“行为科学”这个名称。
(4)1956年正式创办并发行《行为科学》月刊。
(5)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1958年出版了《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来取代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因而“管理心理学”便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涉及知识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3.如何评价目标理论?正确答案:答:目标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①目标理论对目标与激励关系的新研究,有利于管理者重视目标所具有的动机作用,重视目标管理;②目标理论关于设置合适目标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技术;③目标理论为目标管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
目标理论同样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目标设置上未考虑公平性问题,如果目标本身不公平,仍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并不会导致高绩效;二是目标设置在应用领域上受限制,如科研及创造性的工作领域,因很难设置明确的具体目标,因此难以应用目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