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合集下载

消化科常见抗感染疾病的抗感染治疗

消化科常见抗感染疾病的抗感染治疗

中度、重度急性胆管炎
中度、重度急性胆管炎常为多重耐药
菌感染(2级),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
单环类药物(2级、3级)应静脉用药。如
果首选药物无效,可改用碳青霉烯类药
物,如美罗培南1.0~3.0g/d。亚胺 培南/西司他丁1.5—3.0g/a。如果
中度(Ⅱ级)、重度(Ⅲ级)急性胆管炎 首选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类+甲硝唑,疗效不佳时改用其他广谱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噻肟等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等 不宜使用氨基糖甙类。 疗程:7-14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应用。
文 献
• 有文献认为,能通过血胰屏障的药物 – 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及甲硝唑 – 三代头孢菌素也可以通过血胰屏障,但疗效较上述3类低 。
抗生素+白蛋白(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
126例肝硬化腹水发生SBP的患者
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白蛋白
肾功能不全
3月内病死率
33%
42%
10%
22%
肝功能损害显著或肾功能已有累及
的患者用大剂量白蛋白获益最大
急、慢性胆系感染的治疗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版)
急性胆囊炎的抗感染治疗
在我国引起胆道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革
毛恩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防治[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6):463-464

有文献认为,根据胰腺组织内抗菌药物浓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组: – 第一组为低浓度组(如奈替米星、妥布霉素等);
– 第二组为中等浓度组(如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肟、头孢他啶等);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
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消化系统感染,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详细描述
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或水源污染。患者在感染痢疾杆菌后,通常会 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治 疗痢疾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03 泌尿系统感染
尿道炎
总结词
尿道炎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主要 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 激症状,以及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 多等局部表现。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人群免疫力等。
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 盗汗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咯 血。
02 消化系统感染
胃肠炎
总结词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症状包水源污染和不良饮食习惯等。患者通常会出现 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治疗胃肠 炎的方法包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详细描述
尿道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 原体引起,常见于女性患者,因为女 性的尿道较短,容易受到感染。治疗 尿道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多喝 水、保持局部清洁等。
膀胱炎
总结词
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主要 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 激症状,以及耻骨上疼痛、血尿等表 现。
详细描述
膀胱炎通常由大肠杆菌引起,可通过 尿道上行感染或血行感染。治疗膀胱 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多喝水、 保持排尿通畅等。
肾盂肾炎
总结词
肾盂肾炎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以及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详细描述
肾盂肾炎通常由大肠杆菌引起,可通过尿道上行感染至肾盂。治疗肾盂肾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多喝水、保 持排尿通畅等,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部和消化系统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部和消化系统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部和消化系统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也随之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

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类感染病例。

定义和分类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是指由各种病原体侵入腹部和消化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胃、肠、肝、胆囊、胰腺和腹膜等器官的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种类的不同,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胃肠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和腹膜感染等。

临床表现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通常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肝肿大等症状。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

诊断标准为了准确诊断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国际卫生机构联合会(WHO)于2012年发布了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症状:发热、腹痛、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CT、B超等;•病原学检查:痰液、体液、组织、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检查。

根据以上几项指标的综合判断,可以确诊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

治疗措施对于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的患者,医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药物、液体补充、营养支持等。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用适当的药物执行治疗计划。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支持性疗法,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措施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医院感染,因此需要重视预防工作。

常规预防措施包括医疗操作规范、手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重症病患者等,需要进行特殊的预防和管理。

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医院感染,诊断和治疗上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主要介绍了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对抗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方面,抗生素的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一、抗生素的基本原理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细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主要的机制包括:破坏细菌细胞壁、抑制蛋白质合成、阻断DNA复制和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

抗生素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菌而不对人体细胞产生明显的损害。

二、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在消化系统内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包括:1. 胃肠炎:主要由食物或水源性病原体引起,包括致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2. 胃溃疡:多数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演变而来,可产生溃疡、出血等症状。

3. 肠道感染:包括细菌性肠炎、阿米巴痢疾、菌痢等肠道感染。

三、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抗生素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应用指南如下:1. 根据感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不同的消化系统感染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大环内酯类等。

2. 注意抗生素的用药途径:抗生素的用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注射、局部涂抹等。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

3. 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时长使用抗生素: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时长使用抗生素。

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提前停药,以免引起细菌耐药性。

4. 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双刃剑,滥用会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重,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5. 注意合并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消化系统感染,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合并治疗时,需注意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6. 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肠道微生态失调、肝肾损害等。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从而治疗和预防感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消化系统感染中,抗生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消化系统感染,介绍抗生素的应用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

一、胃肠道感染的类型及常见病原菌胃肠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胃肠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阿米巴原虫等。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的不同,可将胃肠道感染分为胃炎、胃溃疡、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类型。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治疗胃肠道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感染严重程度、耐药性及患者的特殊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以下是抗生素选择的原则:1. 选择广谱抗生素:鉴于胃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且常伴有混合感染等情况,首选应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2. 耐药性的考虑: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临床用药的一大挑战。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参考当地的耐药监测数据,避免使用已存在耐药问题的药物。

3. 目标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能够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常用抗生素的应用1.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适用于胃肠道感染、泄泻等病因不明的急性腹泻等。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地尼等。

2.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染治疗,尤其对耐药细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中的病原菌,对沙门氏菌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一些急性腹泻病例。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四、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1. 注意剂型的选择:消化道感染通常可选择口服给药,但对于病情严重或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选用静脉给药。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43页文档资料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43页文档资料

3/26/2020
15
药物治疗:对致病菌敏感且能很好穿透血 胰屏障。
氨基糖甙类(庆大、丁卡)及青霉素、氨 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唑林等均不能 很好的透入胰腺组织而达到抗菌效果。
可选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哌 拉西林、氨曲南、第3代头孢菌素、氯霉 素、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26/2020
3/26/2020
10
体外药敏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 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 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利福平 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铋 盐、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因胃内特有的强 酸性环境,制约了大多数抗菌药物发挥抗 菌作用。目前具有临床杀菌效果的仅有少 数品种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等,同时须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 等)。
菌群与口咽部类似,或因胃内容物反流,而 与胃部菌群类似,肠道杆菌不是食管的常驻 菌群。
治疗方向:如感染源在口腔,则用药同口腔 感染,如感染源在胃,则用药同或胃部感染。
3/26/2020
9
(三)胃炎、十二指肠炎
胃部一般无菌,或寄居少量非致病菌 无论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均
与幽门螺杆菌(HP)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个健康人由1013个动物细胞组成,而定植 的原核细胞达1014个,按重量计算:人体携 带的微生物总重量约为1271g,其中肠道占 1000g,肺20g,口腔20g,鼻占10g,眼1g, 阴道29g,皮肤200g。换言之,肠道微生物 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
3/26/2020
2
3、人体消化系统中细菌分布图
3/26/2020
17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大多由胆道病变、酒精中毒或 胰管堵塞,特别是胰管内结石梗阻引起。 临床处理通常给予胰酶制酸剂、胰岛素、 营养素、止痛剂等内科治疗手段缓解病痛 等症状,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有梗阻感染 引起,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用 药同上。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课件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课件

October 26, 2010
18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大多由胆道病变、酒精中毒或 胰管堵塞,特别是胰管内结石梗阻引起。 临床处理通常给予胰酶制酸剂、胰岛素、 营养素、止痛剂等内科治疗手段缓解病痛 等症状,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有梗阻感染 引起,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用 药同上。
October 26, 2010 22
抗厌氧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抗厌氧菌 奥硝唑)、克林霉素、头酶素类(头孢西 丁、头孢美唑)、 β-内酰胺霉抑制剂复合 制剂 抗G+菌: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罗红霉 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
注:红色显示主要为肝代谢 肝排泄药物,肝功异常(特 红色显示主要为肝代谢/肝排泄药物 肝功异常( 显示主要为肝代谢 肝排泄药物, 别是黄胆指数高)时尽量不用。抗大肠杆菌时尽量不用 别是黄胆指数高)时尽量不用。 或不单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或不单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在胆汁浓 度低,不首选用药。 度低,不首选用药。
胃:正常一般无 正常一般无 菌,或为口咽 部和食物中残 存细菌 小肠:乳酸杆菌 小肠 乳酸杆菌 肠球菌、 、肠球菌、拟 杆菌
口腔菌群:链球菌( 口腔菌群:链球菌(甲 型或乙型)、 )、乳酸杆菌 型或乙型)、乳酸杆菌 螺旋体、梭形杆菌、 、螺旋体、梭形杆菌、 白色念球菌、(真菌) 、(真菌 白色念球菌、(真菌) 表皮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 奈瑟氏球菌、 菌、奈瑟氏球菌、类白 喉杆菌等。 喉杆菌等。 大肠(专性厌氧菌占 大肠 专性厌氧菌占 90%~95%):类杆菌、 :类杆菌、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 厌氧性链球菌、 厌氧性链球菌、粪链 球菌、葡萄球菌、 球菌、葡萄球菌、白 色念球菌、乳酸杆菌、 色念球菌、乳酸杆菌、 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破伤风杆 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产气荚膜杆菌等。

常见细菌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措施

常见细菌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措施

常见细菌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措施细菌感染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引起各种不同部位的感染,如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常见细菌感染的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细菌感染,并详细讨论其在临床上的治疗。

一、上呼吸道感染1. 症状:流鼻涕、咳嗽、喉咙发红、打喷嚏等。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感染,通常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引起。

这类感染通常会伴随着流鼻涕、咳嗽以及打喷嚏等症状出现。

此外,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发红的喉咙,导致声音沙哑。

2. 治疗措施:口服抗生素。

对于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来说,基本而言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其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尿路感染1.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它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中的膀胱或尿道部位。

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排尿、尿急以及排尿时的灼热感等典型症状。

2. 治疗措施:口服抗生素。

对于大多数尿路感染来说,口服抗生素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型和剂量进行治疗。

三、肺部感染1. 症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肺部感染可以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引起,其中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治疗措施:静脉注射抗生素。

对于肺部感染来说,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选择针对特定细菌的静脉注射型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一些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四、皮肤感染1. 症状:红肿、发热、刺痛等。

皮肤感染可以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引起,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刺痛以及脓液渗出等典型症状。

2. 治疗措施:局部抗生素药膏。

对于轻度的皮肤感染而言,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严重感染或波及范围较大的情况,则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五)胆道感染
正常胆汁无菌,但如胆道系统存在阻 塞或异物(如胆石症、胆管狭窄、胆 管内支架),或抗反流机制被削弱 (如实施手术),胆汁便会带菌并容 易引起感染。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0
1、常见致病菌:
**G-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 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60~80%)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4
(四)胰腺炎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5
1.急性胰腺炎
属无菌性炎症。但在病程中如并发细菌
感染,则致病情加重。胰腺炎死亡病例中, 约80%与胰腺或胰周的继发性肠源性细菌感 染有关。因此,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对 预后极为重要。
主要菌源:常见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 伯军属及厌氧菌,酒精性胰腺炎以G+菌为常 见。重症胰腺炎多为混合感染,常可见G-、 G+、厌氧菌、真菌所致的复杂感染。
25
药物治疗:广谱广覆盖为主
主要以覆盖G-菌为主、兼顾G+菌 为辅的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 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6
(七)阑尾炎
发病原因常见于:
(1) 阑尾管腔梗阻。在阑尾狭窄的管腔内由于粪 石、食物残渣、毛发团块、肠道寄生虫滞留, 阑尾发生损伤而肿胀、扭曲。
22
抗厌氧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奥硝唑)、克林霉素、头酶素类(头孢西 丁、头孢美唑)、 β-内酰胺霉抑制剂复合 制剂
抗G+菌: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罗红霉 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
注:红色显示主要为肝代谢/肝排泄药物,肝功异常(特 别是黄胆指数高)时尽量不用。抗大肠杆菌时尽量不用 或不单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在胆汁浓 度低,不首选用药。
在成人,自发性腹膜炎常发生于失代偿期肝 硬化病人,国外报道占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 的10%-25%,国内报道为20.6%。
其发生率与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与 基础病因关系不大,如乙型肝炎肝硬化、酒 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 等均可发生。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32
70%左右的自发性腹膜炎由需氧革兰阴性菌感 染引起,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几乎占整个致病 菌的一半(45%-50%),其次为克雷伯氏菌, 大约占11%左右,其它如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枸橼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 雷氏菌属、气单胞菌属等约占11%。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
2、人体内微生物重量分布
一个健康人由1013个动物细胞组成,而定植 的原核细胞达1014个,按重量计算:人体携 带的微生物总重量约为1271g,其中肠道占 1000g,肺20g,口腔20g,鼻占10g,眼1g, 阴道29g,皮肤200g。换言之,肠道微生物 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课件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
一、一般知识了解
1.人体四大菌库
肠道、口腔、皮肤、阴道是人体四大菌库, 所包含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以人 体消化道内的细菌为例:其菌数可达100万 亿,占人体总重量的1/50~1/60,与人体 的肝脏重量相当,而产生酶的量却远远超 过了肝脏所产生的量。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6
药物治疗:对致病菌敏感且能很好穿透血 胰屏障。
氨基糖甙类(庆大、丁卡)及青霉素、氨 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唑林等均不能 很好的透入胰腺组织而达到抗菌效果。
可选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哌 拉西林、氨曲南、第3代头孢菌素、氯霉 素、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30
(十)腹腔感染
腹腔内感染是指由细菌引起的腹膜炎,是一 种由细菌及其毒素引发的局部炎性反应,可
以是全身性脓毒症的局限性等位症。 1.自发性腹膜炎 2.继发性腹膜炎
3.腹膜透析性腹膜炎 4.腹腔脓肿
5.结核性腹膜炎(略)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31
1、自发性腹膜炎常见致病
用药:硝基咪唑+哌拉西林、环丙沙星、阿米 卡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或哌拉西林/他 唑巴坦。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9
(九)结肠炎、直肠炎
结肠、直肠部细菌特点:细菌种类和数量均 巨大,90%以上为厌氧菌,以脆弱类杆菌和 其他专性厌氧菌占绝大多数,但很多并不致 病(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炎症期以抗厌氧菌为主,抗G-菌为辅:硝基 咪唑类、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氨 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氨曲南、 β-内酰胺霉 抑制剂复合制剂等,常需联合用药治疗。
抗G-菌:头孢哌铜、头孢曲松、哌拉西林
(可达血药浓度的10倍)、氨苄西林、 β-内 酰胺霉抑制剂复合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 孢哌铜/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泰能、美 能)、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氨基糖苷类在胆汁浓度低,不 做首选。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3)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氨曲南+克林霉素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4
(六)小肠炎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细菌特点:小肠上段细菌种类与胃接近,但 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和脆弱类杆菌已开 始定植。小肠下段细菌数进一步增多,G-菌 大大超过G+菌,在回肠末端,菌群种类已接 近结肠。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 阑尾壁上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病菌可经血循 环进入阑尾引起急性炎症,发生红、肿、疼痛
(3) 饮食生冷和不洁食物、便秘、急速奔走、精 神紧张,导致肠功能紊乱,妨碍阑尾的血循环 和排空,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常见的致病 菌有大肠杆菌、厌氧菌。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7
分类及药物治疗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以大肠杆菌为主要感染菌,保守治疗可给予喹诺酮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3
根治HP的治疗方案
(3)三联疗法:以铋剂为中心,选用两种抗 菌素或以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为中心加用两种 抗菌素。抗菌素以硝基咪唑类、B一内酰胺类、 新大环内酯类为主。此方案的HP根除率达90 % 以上。但不良反应多达30% ,大多数病人 多不能耐受甲硝唑。
(4)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加铋剂加两 种抗菌素,HP根除率达91%。
5
二、消化道各器官的感染及治疗
(一)口腔感染:
牙周炎、冠周炎、牙周脓肿、口腔黏膜白念珠 菌感染等
口腔黏膜上栖息着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 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厌氧菌)、白色 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红色为条件致病菌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3
3、用药原则及用药疗程: (1)一般用药以联合用药为主,如无梗阻、 化脓时可考虑抗G-菌即可,可用第三代头孢 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两 联),一般疗程为1周。
(2)梗阻、化脓时须联合抗G-菌+厌氧菌, 可用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氨基糖 苷类药物联用(三联),或β-内酰胺霉抑制 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 类(两联)联用,1~2周,可配合外科治疗
胃:正常一般无 菌,或为口咽 部和食物中残 存细菌
小肠:乳酸杆菌 、肠球菌、拟 杆菌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口腔菌群:链球菌(甲 型或乙型)、乳酸杆菌 、螺旋体、梭形杆菌、 白色念球菌、(真菌) 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 菌、奈瑟氏球菌、类白 喉杆菌等。
大肠(专性厌氧菌占 90%~95%):类杆菌、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 厌氧性链球菌、粪链 球菌、葡萄球菌、白 色念球菌、乳酸杆菌、 变形杆菌、破伤风杆 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约30%的自发性腹膜炎由链球菌属、葡萄球菌 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引起, 其中以链球菌属感染为主。
厌氧菌或微需氧菌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极为少 见,约占5%左右,病原菌常为脆弱拟杆菌、吉 氏拟杆菌、梭状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8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大多由胆道病变、酒精中毒或 胰管堵塞,特别是胰管内结石梗阻引起。 临床处理通常给予胰酶制酸剂、胰岛素、 营养素、止痛剂等内科治疗手段缓解病痛 等症状,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有梗阻感染 引起,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用 药同上。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10%)、梭状芽孢杆 菌(7%)、产气荚膜梭菌----一般不单独起病
*G+兼性/厌氧菌:粪肠球菌(14%) 、消化 链球菌
注:梗阻性和化脓性的胆道感染G-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用药一定要联合、兼顾,否则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21
2、胆道感染的抗菌治疗(在肝、胆 组织浓度较高)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1
体外药敏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 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 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利福平 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铋 盐、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因胃内特有的强 酸性环境,制约了大多数抗菌药物发挥抗 菌作、呋喃唑酮 等,同时须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 等)。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2
根治HP的治疗方案
(1)单一药物治疗:铋盐、羟氨苄青霉素、 甲硝唑、呋喃唑酮、庆大霉素、四环素、甲 红霉素等单一药物治疗。对HP的根治率均不 到40% 。
(2)二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加羟氨苄青霉 素。绝大多数报道根除率在50%~70% 之间。 以上两种达不到HP根治率90% 以上、疗程 在7~15天的治疗要求。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3
3、人体消化系统中细菌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