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政治制度对比
中西方政治体制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体制的比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一、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和挫折。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成完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大类,但具体的组织方式又因国家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它们在组织形式、政治参预、选举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一、组织形式中国政党制度采用的是单一执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是惟一合法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组织、党的决策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等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特殊的,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而西方多党制度则是指存在多个政党并有竞争的政治制度。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通常包括多个主要政党,这些政党之间通过选举来竞争,形成政治多元化。
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党之间的竞争和互相制衡是重要的特征。
二、政治参预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政治参预主要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制度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在国家政治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党的组织参预到政治事务中。
此外,中国政党制度还包括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预,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政协和人大等机构来参预国家事务。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治参预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除了政党成员以外,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民意调查等方式来参预政治决策。
西方国家普遍倡导公民的政治参预和民主参预,注重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选举制度中国政党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党员选举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选举采用的是党内民主的方式,通过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
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则是通过党内的组织程序来决定。
西方多党制度中的选举制度则是指公民对政府和议会的选举。
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普选制度,即成年公民通过选举来选择政府的领导和议会的成员。
选举过程中,政党之间的竞争是重要的环节,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政策倾向来选择候选人或者政党。
四、权力分配中国政党制度中,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纪律来实现对国家和政府的领导。
中美政治制度比较

1.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 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 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核心:(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在共产党领导下 (3) 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 (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 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 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 主政治思想。
1.人民民主专政: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的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2.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凭借国家机器对无产阶级和 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 质。它是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后建立起来的,其经 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基本任务是保持 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对 外防御别国侵犯或有时侵犯别国,以维护和扩张本国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2.民主集中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的基本组织原则。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统一,是在高 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的高度集中。
1.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 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 ,即全国 只有一部宪法,一首国歌,一面国旗。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它们在政党组织、政治竞争、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政党组织形式、政治竞争方式和政治参与机制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一、政党组织形式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其他政党作为参政党参与政治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中统一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各级党组织,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制度。
其他政党则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而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党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西方国家,通常存在着多个政治党派,这些党派在政治思想、政策主张等方面存在差异。
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如党委、党部等,并独立进行党内选举来确定领导人和政策方向。
政党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加激烈,政党之间的权力较为均衡。
二、政治竞争方式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竞争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党内选举和党内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选举来选举党的领导人和决策机构,这些选举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党内的民主和竞争。
此外,中国政党制度还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实现了不同政党之间的政治竞争和合作。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治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化。
各个政党通过选举来争取政权,选举是西方多党制度中最重要的政治竞争方式。
选举过程中,各个政党通过竞选活动、政策宣传等方式争取选民支持,最终通过选举结果来决定政府的组成和政策的制定。
此外,西方多党制度中还存在着丰富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公民投票、政治辩论等,这些形式可以让公民更加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
三、政治参与机制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治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系统来实现。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各个政党通过政治协商来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人民代表大会系统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政党制度属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之一。
政党制度涉及的是政党如何实现自身运转,关系行使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活动规则,是政党在对国家政权支配时形成的一种权力和地位划分的模式。
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发展、选举制度、生产关系、政治力量、国家政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下面仅就中西政党制度在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作一分析。
一、前提不同西方政党制度体现的是竞争,是以获得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是由西方社会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形成的。
中国政党制度体现的是合作。
这种合作的前提,是由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发展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指导和行为表现确定的。
西方政党有执政党和在野党(反对党)之别,形成一个竞争的格局。
“竞争”是西方政党政治活动的起点和生命,也是其活力所在。
在西方社会中,到底谁能掌权,最终由选民的选票决定。
所以,争取选民支持是西方政党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获得更多的选票是政党开展竞选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在西方社会中,政党代表不同群体、集团、阶层、派别的利益,因此,政党之间的竞争,本质层面是利益的竞争。
政党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经常不择手段。
在一些西方国家里,利益集团影响、控制、操纵选举的现象经常发生。
如在美国,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利益集团从属于强有力的政党,但随着政府行为的逐步扩大,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开始关注政治过程。
从19世纪后半期始,在华盛顿以及各个州府,都成了利益集团游说的重要场所。
有时,利益集团的影响甚至超过政党。
在西方,政党政治造就了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也影响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
西方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1)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战后日本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与其构成有关。
自民党的构成主要是大资本家、上层官僚、地方势力的上层人士等,他们在日本经济、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决定了自民党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
中西方政治制度对比

古代中国:秦始皇、汉武帝、王安石等改革家的政治改革大都是解决社会危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古代著名的《秦律》《大明律》等也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古希腊: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等改革和一系列罗马法律颁布,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民主的进程,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文明延续性:古代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保持连续而未发生断裂:中国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长期保持了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体不变的文化,从自我为主体,同时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出现文化发展的断层。
古希腊文明衰落下去:古希腊人直接继承了埃及、巴比伦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并加以发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但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约束,罗马帝国很快分裂。
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进入黑暗年代。
六、对后世影响: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
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
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也是现代欧洲文明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最高成就,成为地中海地区两座各有特色、交相辉映的灯塔,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同: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古代中国:在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古代希腊的雅典民主有其时代和阶级上的局限性,它所采取的公民直接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而且雅典虽对内民主,对外,特别是同盟的盟邦却极端残暴,毫无民主可言,公民范围缩小,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的自我扩张之路。
提示:1.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魏源(1)历史背景: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危机四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出现民族危机。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
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
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应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与农民阶级构成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而西欧实行的是土地领主所有制,这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土地关系上的区别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土地制度上的差异,才导致中国的封建社会始终以统一或局部统一为主导,而西欧自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再也没统一过。
第二,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地方军队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无法私自招募、调动军队。
而西欧的贵族诸侯在自己领地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等所有权力。
可以招募私军,爵位也是世袭继承,可以自行指定继承人。
除了要承担对中央的纳税等有限的义务以外,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
第三,贵族的地位不同中国封建社会的贵族领地很小甚至完全没有领地,往往集中在中央,享受尊荣和富贵,大部分时候无法对政治产生太大影响。
某些特殊时期出现过“七国之乱”之类的地方贵族对中央王朝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
所以中国的皇帝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了对贵族的绝对优势。
可以说,贵族是依附于君主而存在,中央政权灭亡了,前朝的贵族往往就烟消云散了。
但西欧不同,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和贵族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君主是贵族的代表,必须维护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
君主对贵族缺乏绝对的控制力。
在贵族的领地,君主的命令和法律往往无法直接起效,而要经过贵族的认可才行。
因为君主是依靠贵族而存在,如果君主无法维护贵族利益,他的地位就非常危险,甚至会被贵族联合起来推翻。
(完整)中西方政治的差异

中西方政治的差异赵兰 332010*********从古至今,中西方政治制度都是不同的。
也正应为这制度的不同,才形成现在中西各个方面的不同. 从古代说起:我国与西方国家都以君权神授来取信于民,得以统治国家.但是,就中国而言中国式中央集权,有无比黑暗却也有光明的时候。
可西方国家呢,行使的封建分权却导致中世纪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漫漫黑暗之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治、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遗址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古希腊罗马。
无论是他满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古代中国的历史,不过是记载王侯将相们的家族历史,而平民百姓却无足轻重,史书上却从无记载。
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
这里没有绝对一切的专制君主,更多的只是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与革命。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原始民主荡然无存。
古代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他们采取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
中国古代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诸子百家为专制王权制造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法律,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其内涵是刑罚,惩治百官和众民,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其内涵是人民权利、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
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与中国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皇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
中国,东方大国,悠久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加熠熠闪光。
西方各国,每一次奋力的演变、斗争,都推动着各国走向新时代。
由于国体不同,国家在施政方面,自然也不同。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自然,这也影响了我过得政治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些制度的确定根据了我们国家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最切合社会的,以中国共产党委基准点,国家有什么事发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不至于因为国家政党太多,而不能尽快统一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多党合作的存在,使得中国共产党做出最后定论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出谋划策。
根据不同的方面提取意见,使得出的定论更加全面,更具合理性。
西方各国,且不谈雅典、罗马等国家的城邦制,先从英国开始,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以单一制、君主立宪制发展,英国的政治体系直接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体系,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牙买加等国。
国王只是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并无实权,拥有最高政治权利是内阁首相,英国的议会是政治中心舞台,是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中产生,这里只是将英国作为案例来分析。
法国采用双元首脑制,总统——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理,总理在任命其他官员,德国是联邦体制的国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
这些可以看出,西方各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不同,但从根本上分析,他们是一样的。
西方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家领导人执政以资产阶级为主,可能会伤害到社会底层人的利益。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执政党为了利益执政,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在大部分情况下,给与绝对的民主。
中国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本着执政为民的方针执政,会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更直接的民主执政。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就大局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切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的,但是,由于人口庞大,有些时候不可能真正做到绝对的民主。
人民群众的想法并不能及时的反应到国家领导人那,而西方的民主思想多元化,理论众多,人民得到了真正的民主,但是,这种民主的权力似乎过于泛滥,政府做的事情有一点不合人民的意,人民就集众去游行示威,实行宪法赋予他们的种种权力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愤怒,这些都是因为人民拥有过多的民主权力造成的。
国家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不论中西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政治制度存在不同,并不影响各国共同前进,共同创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