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过程综合实验讲义

流体过程综合实验讲义
流体过程综合实验讲义

Z 入 +

+ + H = Z 出 + 出 + + H f 入-出

H = (Z 出 - Z 入)+

P 出 - P 入 u 2出 - u 2入

P 出 P 入 u 2出 u 2入H (Z 出 Z 入)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讲义

实验 1-1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2.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3. 掌握离心泵特性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2. 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H (扬程)、N (轴功率)、(效率)与 Q (流量)之间的 特性曲线。

3. 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 实验原理

㈠ 离心泵特性曲线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在一定的型号和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 H 、轴功率及

效率η均随流量 Q 而改变。通常通过实验测出 H —Q 、N —Q 及 η—Q 关系,并用曲线表示

之,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重要依据。泵特性曲线的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1. H 的测定:

在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

P 入 u 2入 P u 2出

ρg 2g ρg 2g

+ + H f 入-出

2g

上式中 是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管路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不包括泵体内部的流

动阻力所引起的压头损失),当所选的两截面很接近泵体时,与柏努利方程中其它项比较, 值

很小,故可忽略。于是上式变为:

g 2g

Ne HQ ρg

将测得的

(Z 出 - Z 入)和 P 出 - P 入 和 的值以及计算所得的 u 入,u 出代入上式即可求得 H

的值。

2. N 的测定:

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由于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效率可视为 1.0, 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即:

泵的轴功率 N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电动机的效率。

泵的轴功率=功率表的读数×电动机效率,kw 。

3. η的测定

η = Ne = =

kw

式中:η— 泵的效率; N — 泵的轴功率,kw

Ne — 泵的有效功率,kw H — 泵的压头,m Q — 泵的流量,m3/s ρ— 水的密度,kg/m3

㈡ 管路特性曲线

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本身的性能

有关,还与管路特性有关,也就是说,在液体输送过程中,泵和管路二者是相互制约的。 管路特性曲线是指流体流经管路系统的流量与所需压头之间的关系。若将泵的特性曲线与管 路特性曲线绘在同一坐标图上,两曲线交点即为泵在该管路的工作点。因此,如同通过改变 阀门开度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求出泵的特性曲线一样,可通过改变泵转速来改变泵的特性 曲线,从而得出管路特性曲线。泵的压头 H 计算同上。

四、 实验装置与流程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一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本实验的流程为:A →B(C →D)→E →F →G →I ;

流量测量:用转子流量计或标准涡轮流量计测量;

泵的入口真空度和出口压强:用真空表和压强表来测量;

电动机输入功率:用功率表来测量。

五、实验方法

1.按下电源的绿色按钮,通电预热数字显示仪表。

2.通过导向阀设计该实验水的流程;

3.关闭流量调节阀,用变频器在50 Hz 时启动离心泵,调节流量,当流量稳定时读取离心泵特性曲线所需数据,测取10~12 组数据。

4.管路特性曲线测定时,先将流量调节为一个较大量,固定不变,然后调节离心泵电机频率,改变电机转速,调节范围(50—20Hz),测取10~12 组数据。

5.实验结束后,关闭流量调节阀,继续其它实验或停泵,切断电源。

六、注意事项

1.启动心泵之前,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2.测取数据时,应在满量程内均匀分布数据点。

七、可变参数设置

1.泵的型号选择:

2.泵的频率调节范围在0—50Hz 之间。

泵进口管路内径调节范围在20-40mm;

泵出口管路内径调节范围在20-40mm;

3.固定设备参数

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30mm;

水初始温度:15 摄氏度。

八、实验步骤

(一)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1.到参数设置一界面设置离心泵实验的边界参数:选泵型号,设置离心泵电机频率,设置泵

进出口管路内径。点参数记录记录到实验报表中。注意:参数设置好后在本实验中不可更改。

2.在实验装置图将离心泵的灌泵阀打开,再将放气阀打开,待放气动画消失后,关闭灌泵阀和放气阀。

3.打开离心泵电源开关,打开主管路的球阀,待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稳定后,在离心泵实验

数据界面记录数据。

4.稍微打开主管路的调节阀,待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稳定后,在离心泵实验数据界面记录数据。注意:不可将主管路调节阀完全打开,否则容易发生烧泵现象。

5.调节主管路调节阀的开度,重复步骤4,总共记录10 组数据。

6.在实验报表里的《离心泵性能测定数据》查看实验结果数据,可选中某行删出不合理数据,点击实验报告查看数据和离心泵扬程、功率和效率曲线。

(二)管路特性测定实验

1.(一)实验结束后,将主管路调节阀开度控制在50-100%之间。待真空表和压力表稳定后,到参数设置一界面,调节离心泵电机频率(调节范围0-50Hz)。

2.回到实验装置界面和仪表面板界面查看,等待压力和流量稳定后,到管路特性实验数据界

面记录数据。

3.回到参数设置一调节离心泵电机频率,重复步骤2,共记录10 组数据。

4.在实验报表里的《管路特性曲线数据页》中查看实验结果数据,可选中某行删出不合理数据,点击实验报告查看数据和管路特性曲线。

5.关闭主管路球阀,主管路调节阀,关闭离心泵电源开关。

?p f l u 2

2d ?p f

d ? u ? ρ

实验 1-2 流体阻力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直管摩擦阻力Pf 、直管摩擦系数 λ 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直管摩擦阻力系数 λ 与雷诺数 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变化规律; 3. 掌握局部阻力的测量方法;

4. 学习压强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技巧;

5. 掌握坐标系的选用方法和对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系数λ。

2. 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 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 在本实验压差测量范围内,测量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三、 实验原理

1. 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 R e 的测定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和涡流的影响会产生阻力,流体在直管内流 动阻力的大小与管长、管径、流体流速和管道摩擦系数有关,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h f = = λ (4-7)

ρ d 2

λ = ? (4-8)

ρ ? l u 2 Re = (4-9)

式中: d ——管径,m ;

?p f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l ——管长,m ;

u ——流速,m/s ;

ρ ——流体的密度,kg/m 3; μ ——流体的粘度,N·s/m 2。

h 'f =

?p ' u 2

?? ? ? 2 ? ?p 'f

? ρ ? u

(4-11)

c ′

f 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 R e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一般用曲线来表示。在实验装 置中,直管段管长 l 和管径 d 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 ρ 和粘度 μ 也是定值。所

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P f 与流速 u (流量 V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4-8)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用式(4-9)计算对

应的 R e ,从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λ与 R e 的关系曲线。

2. 局部阻力系数 ζ 的测定

= ζ (4-10) ρ 2

2

式中: ζ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p 'f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h 'f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J/kg 。

Δp ′f

Δp f,ab Δp f,bc ?p f , c 'b ' ?p f , a 'b ' a b c b ′ a ′

图 4-10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p 'f 可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在一条各处直径相等的直管段上,安

装待测局部阻力的阀门,在其上、下游开两对测压口 a-a ′和 b-b ′,见图 4-10,使

ab=bc ; a ′b ′= b ′c ′

则 ?p f ab = ?p

f bc ; ?p f a ' b ' = ?p f b 'c '

在 a-a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a -p a ′=2 ?p f ab +2 ?p f a ' b ' + ?p ' (4-12)

在 b-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b-p b′=2 ?p f bc +2 ?p f b' c' + ?p'f (4-13)

= ?p f ab + ?p f a' b' + ?p'f

联立式(4-12)和(4-13),则:

?p 'f = 2( p b - p b ) - ( p a - p a' )

为了实验方便,称(p b-p b′)为近点压差,称(p a-p a′)为远点压差。用压差传感器来测量。

四、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实验真实装置如下图所示:

光滑管阻力系数流程:A-B-(C-D)-E-F-G-H-J-M-N-P;

粗糙管阻力系数流程:A-B(C-D)-E-F-G-H-K-L-O-P;

流量测量由转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

直管段压强降的测量由压差变送器或倒置U 形管直接测取压差值。

东方

图一

1—离心泵;2—大流量调节阀;3—小流量调节阀;4—被标定流量计;5—转子流量计;6—倒U 管;

7,8,10—数显仪表;9—涡轮流量计;11—真空表;12—流量计平衡阀;14—光滑管平衡阀;16—粗糙管平衡阀;13—回流阀;15—压力表;17—水箱;18—排水阀;19—闸阀;20—截止阀;21—变频器;a—出口压力取压点;b—吸入压力取压点;P1-P1’—流量计压差;P2-P2’—光滑管压差;P3-P3’—粗糙管压差;

P4-P4’—闸阀近点压差;P5-P5’—闸阀远点压差;P6-P6’—截止阀近点压差;P7-P7’—截止阀远点压差;

J-M—光滑管;K-L—粗糙管

五、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关闭泵的出口阀,启动离心泵。

2.打开管道上的出口阀门;再慢慢打开进口阀门,让水流经管道,以排出管道中的气体。

3.在进口阀全开的条件下,调节出口阀,流量由小到大或反之,记录8~10 组不同流量

下的数据。先使用倒U 形压差计,超过量程时切换至U 形压差计。注意流量的变更,应使实

验点在λ~Re 图上分布比较均匀。

4.数据取完后,关闭进、出口阀,停止实验。

六、注意事项:

启动离心泵之前,以及从光滑管阻力测量过渡到其它测量之前,都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

是否关闭。

七、实验参数设置:

1.可变参数设置

3.固定设备参数:

光滑管取压口间距:1.7m;

粗糙管取压口间距:1.7m;

闸阀内径:0.025m;

截止阀内径:0.025m。

八、实验步骤

(一)光滑管阻力测定实验及闸阀局部阻力实验

1.到参数设置二界面设置流体阻力实验的边界参数:选择直管内径和选择流体物料种类。点参数记录记录到实验报表中。注意:参数设置好后在本实验中不可更改。

2.在实验装置图中中打开离心泵电源开关,打开光滑管路中的闸阀。

3.调节小转子流量计的调节阀,在仪表面板中观察光滑管压差数据稳定后,到直管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光滑管管路数据。

4.重复步骤3,记录4 组以上的数据。

5.当小转子流量计满开度后,关闭小转子流量计调节阀,调节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开度,在仪表面板中观察光滑官压差数据稳定后,到直管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光滑管管路数据。

6.重复步骤5,记录10 组左右的数据。

7.在实验报表里的《光滑管数据》查看实验结果数据,可选中某行删出不合理数据,点击实验报告查看数据和光滑管λ-Re 曲线。

8.光滑管阻力实验结束后,将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开大最大开度,在仪表面板中观察闸阀远、近点压差数据稳定后,到局部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闸阀局部阻力数据一组。

9.到实验装置图中关闭闸阀和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

(二)粗糙管阻力测定实验及截止阀局部阻力实验

1.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粗糙管截止阀。

2.调节小转子流量计的调节阀,在仪表面板中观察粗糙管压差数据稳定后,到直管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粗糙管管路数据。

3.重复步骤2,记录4 组以上的数据。

4.当小转子流量计满开度后,关闭小转子流量计调节阀,调节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开度,在仪表面板中观察粗糙管压差数据稳定后,到直管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粗糙管管路数据。

5.重复步骤4,记录4-6 组左右的数据。

6.当流量大于1m3/h 时,选择涡轮流量计测量。即关闭大小流量计调节阀,打开主管路调节阀,再测 4 组数据。

7.在实验报表里的《粗糙管数据》中查看实验结果数据,可选中某行删出不合理数据,点击

V s = CA 0

实验报告查看数据和粗糙管λ-Re 曲线。

8.粗糙管阻力实验结束后,关闭主管路调节阀,将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开大最大开度,在仪

表面板中观察截止阀远、近点压差数据稳定后,到局部阻力数据界面中记录截止阀局部阻力

数据一组。

9.到实验装置图中关闭截止阀和大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关闭离心泵电源开关。

实验 1-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2. 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

3. 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 C 随雷诺数 Re 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 C 的确定方法。 4. 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了解孔板、1/4 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 1/4 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3. 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 Re 和流量系数 C 的关系。

三、 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V S —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 3/s ;

C — 流量系数,无因次;

A 0 —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 2;

P 上 - P 下 —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ρ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 /m 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 V S 。每一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

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 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 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与流程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本实验共有八套装置,第1~6 套流程为:A→B(C→D)→E→F→G→I 。

流量测量:以精度0.5 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量被测流量计流量。

五、实验方法:

1.通电预热数字显示仪表,记录流量计差压数字表初始值。

2.通过导向阀设计流量计标定的流程。

3.关闭流量调节阀,用变频器启动按钮启动离心泵。

4.调节流量,在满量程范围内测取10~12 组流量计标定数据。

5.实验结束后,关闭流量调节阀,停泵,切断电源。

六、注意事项

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七、参数设置

1.可变参数设置

2.固定设备参数

主管道直径40mm(β=孔口内径/主管道直径)

八、实验步骤

1. 到参数设置二界面设置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的边界参数:选流量计种类及流量计孔口内径。点参数记录记录到实验报表中。注意:参数设置好后在本实验中不可更改。

2. 打开离心泵电源开关,打开主管路的球阀,稍微打开主管路的调节阀,到仪表面板中观察涡轮流量计读数和被测流量计压差稳定后,到流量计数据界面中记录数据。

3. 调节主管路调节阀开度,重复步骤2,共记录10 组数据。

4. 在实验报表里的《流量计校核数据》查看实验结果数据,可选中某行删出不合理数据,点击实验报告查看数据和流量计标定曲线和Co-Re 曲线。

5. 关闭主管路球阀,主管路调节阀,关闭离心泵电源开关。

九、思考题

1.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

A. 绝对压

B. 表压

C. 真空度

答案:b

2.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

A. 愈大

B. 愈小

C. 愈接近大气压,

答案:b

3.做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前为什么先将泵灌满水?

A.为了防止出现气蚀现象,气蚀时泵无法输出液体

B.为了防止出现气缚现象,气缚时泵输出的液体量不稳定

C.为了防止出现气蚀现象,气蚀时泵输出的液体量不稳定

D.为了防止出现气缚现象,气缚时泵无法输出液体

答案:d

4.离心泵为什么要在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启动电机?

A.防止离心泵里的液体漏掉

B.因为此时离心泵的功率最小,开机噪音小

C.因为此时离心泵的功率最小,即电机电流为最小

D.保证离心泵的压头稳定

答案:c

5.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流量调节),通过什么实现?

A.同时调节泵出口阀和旁通阀

B.同时调节泵出口阀和进口阀

C.调节旁通阀

D.调节泵出口阀

答案:d

6.往复泵是否能与离心泵采用同样的调节方法?

A.不能,需采用同时调节泵的出口阀和旁通阀

B.不能,需采用调节泵的旁通阀

C.能,采用调节泵出口阀的方法

D.能,采用调节泵的旁通阀

答案:d

7.若该泵安装在离水面-20m 处时,泵的进口处应安置什么测压表,为什么?

A.泵的进口处应安置真空表, 因为泵进口处产生真空度

B.泵的进口处应安置压强表,此水位约有0.2MPa, 而最大的真空度<0.1MPa

C.随便安装压强表或真空表

D.不清楚

答案:d

8.泵若需自配电机,为防止电机超负荷,常按实际工作的______计算轴功率N,取(1.1-1.2)N 作为选电机的依据。

A. 最大扬程

B. 最小扬程

C. 最大轴功率

D. 最小轴功率

E. 最大流量

F. 最小流量

答案:E

9.为了防止____现象发生,启动离心泵时必须先关闭泵的出口阀。

A. 电机烧坏

B. 叶轮受损

C. 气缚

D. 气蚀

答案:A

10.由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知:流量增大则扬程______。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在特定范围内增或减

答案:B

11.对应于离心泵特性曲线_____的各种性能的数据值,一般都标注在铭牌上。

A. 流量最大

B. 扬程最大

C. 轴功率最大

D. 有效功率最大

E. 效率最大

答案:E

12.根据生产任务选用离心泵时,应尽可能使泵在____点附近工作。

A. 效率最大

B. 扬程最大

C. 轴功率最大

D. 有效功率最大

E. 流量最大

答案:A

13.流体在管路中作稳态流动时,具有什么特点:

A. 呈平缓的滞流

B. 呈匀速运动

C. 在任何截面处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参数都相等

D. 任一截面处的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答案:D

14.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答案:C

15.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流速的增加而____

A. 变小

C. 变大

D. 不变

答案:A

16.水在园形直管中作完全湍流时,当输送量,管长和管子的相对粗糙度不变,仅将其管径缩小一半,则阻力变为原来的( )倍.

A. 16

B. 32

C.不变

答案:B

17.相同管径的园形管道中,分别流动着粘油和清水,若雷诺数Re 相等,二者的密度相差不大, 而粘度相差很大,则油速( )水速.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答案:A

18.水在一条等直径的垂直管内作稳定连续流动时,其流速( ).

A. 会越流越快

B. 会越流越慢

C. 不变

答案:C

19.流体流过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A. 管件的几何形状

B. 流体的Re 数

C. 流体的流动速度

D. 管件的材质

答案:A、B

20.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雷诺数的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

A. 一定能

B. 一定不能

C. 只要温度相同就能

D. 只有管壁的相对粗糙度相等才能

E. 必须温度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都相等才能

答案:D

十、参考文献

[1] 冷士良.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张金利等. 化工原理实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祖荣. 化工原理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直管摩擦阻力f P ?,直管摩擦系数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3.掌握局部摩擦阻力f P ?,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方法。. 4.学习压强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提高其测量精确度的一些技巧。 5.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6.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系数λ。 2.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测定管路部件局部摩擦阻力f P ?和局部阻力系数ζ。 4.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6.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 1.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 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Re,d f ελ=,对一定的相对粗糙度而言,(Re)f =λ。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ρ ρf f P P P h ?=-= 2 1 (1) 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 2 2 u d l h f P f λρ == ? (2) 整理(1)(2)两式得 22u P l d f ???= ρλ (3)

μ ρ ??= u d Re (4) 式中: -d 管径,m ; -?f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l 管长,m ; -u 流速,m / s ; -ρ流体的密度,kg / m 3; -μ流体的粘度,N ·s / m 2。 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l 和管径d 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ρ和粘度μ也是定值。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3)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用式(4)计算对应的Re ,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 22 'u P h f f ζρ =?= ' 2'2u P f ?????? ??=ρζ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f P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f h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J /kg 。 图-1 局部阻力测量取压口布置图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f P ? 可用下面方法测量:在一条各处直径相等的直管段上,安装待测局部阻力的阀门,在上、下游各开两对测压口a-a'和b-b '如图-1,使 ab =bc ; a 'b '=b 'c ',则 △P f ,a b =△P f ,bc ; △P f ,a 'b '= △P f ,b 'c ' 在a~a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a -P a ' =2△P f ,a b +2△P f ,a 'b '+△P 'f (5) 在b~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b -P b ' = △P f ,bc +△P f ,b 'c '+△P 'f = △P f ,a b +△P f ,a 'b '+△P 'f (6) 联立式(5)和(6),则:'f P ?=2(P b -P b ')-(P a -P a ')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建环专业)

目录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1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3实验三雷诺实验??????????????????????????????????????????????6实验四管道沿程阻力实验??????????????????????????????????????9实验五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12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静止液体中某点的静水压强,加深对静压公式p=p0+γh的理解; 2、测定有色液体的重度,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 头的基本概念,观察静水中任意两点测压管水头Z+p/γ=常数。 p=p0+γh 式中: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 P0——水箱中水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被测点在表面以下的竖直深度。 可知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加上液体重度乘以该点在液面下的竖直深度。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密封水箱E顶上空气阀门a,此时水箱内水面上的压强p0=p a。观察各测压连通管内液面是否平齐,如果不齐则检查各管内是否阻塞并加以勾通。

2、读取A点、B点的位置高度Z A、Z B。 3、关闭空气阀门a,转动手柄,抬高长方形小水箱F至一定高度,此时表面压力P0>P a,待水面稳定后读各测压管中水位标高▽=▽I(I=1、2、3、 4、5),并记入表中。 4、在保持P0>P a的条件下,改变长方形小水箱F高度,重复进行2-3次。 5、打开空气阀门a,使水箱内的水面上升,然后关闭空气阀门a,下降长方形小水箱。 6、在P0<P a的条件下,改变水箱水位重复进行2-3次。 (五)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单位:mm

综合实验讲义

综合实验讲义 编写:李雅丽王香爱郭佰凯 祝保林李吉锋 化学与材料学院 二零一六年六月

目录 综合实验一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 综合实验二锌钡白的制备 综合实验三己二酸的绿色合成及表征 综合实验四乙酰二茂铁的合成及分离 综合实验五富平合儿柿饼中铁、锌含量的测定综合实验六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工业分析)综合实验七表面活性剂特征参数的测定 综合实验八几种农作物秸秆热值的测定

综合实验一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练习称量、加热、溶解、过滤等基本操作; 2练习碘量法操作、练习EDTA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3掌握一种测定Pb3O4的组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Pb3O4为红色粉末状固体,俗称铅丹或红丹。该物质为混合价态氧化物,其化学式可以写成2PbO﹒PbO2,即式中氧化数为+2的Pb占2/3,而氧化数为+4的Pb占1/3。但根据其结构,Pb3O4应为铅酸盐Pb2PbO4。 Pb3O4与HNO3反应时,由于PbO2的生成,固体的颜色很快从红色变为棕黑色: 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 很多金属离子均能与多齿配体EDTA以1:1的比例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以+2价金属离子M2+为例,其反应如下: M2++EDTA4-=MEDTA2- 因此,只要控制溶液的PH,选用适当的指示剂,就可以用EDTA标准溶液,对溶液中的特定金属子进行定量测定。本实验中Pb3O4经HNO3作用分解后生成的Pb2+,可用六亚甲基四胺控制溶液的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进行测定。 PbO2是种很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它能定量的氧化溶液中的I- PbO2+4I-+4HAc=PbI2+I2+2H2O+4Ac- 从而可用碘量法来测定所生成的PbO2. 三实验用品 仪器:分析天平、台秤、称量瓶、干燥器、量筒(10mL,100mL)、烧杯(50mL)、锥形瓶(250mL)、漏斗、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洗瓶、滤纸、PH试纸 试剂:四氧化三铅(A.R.)、碘化钾(A.R.)、HNO3(6molL·L-1)、EDTA 标准溶液(0.02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02mol·L-1)、NaAc-HAc(1:1)混合液、NH3·H2O(1:1)六亚甲基四胺(20%)、淀粉(2%), 四实验步骤 1 Pb3O4的分解 用差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Pb3O4 0.5g,置于50ml的小烧杯中同时加入 2mL6mol·L-1HNO3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可以看到红色的Pb3O4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 55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与控制系化工原理实验室

编写说明 近几年来,本实验室的实验装置中的大部分都进行了更新或改造。过去编写的实验讲义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状况,兄弟院校的相关实验教程也由于装置、内容、重点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有必要重新编写一本适用的实验讲义。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本实验讲义的大部分内容,曾经以补充讲义电子版的形式提供给2003和2004级两个年级的本科生700多名同学试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此次正式交付印刷,又增补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各个实验项目的思考题,以及选修实验项目的内容。第一、第二章由毋俊生执笔,其余章节由邓文生,康惠宝执笔,全书由刘文芳排版编辑。本次又根据2011年更换的设备,对流体阻力测定、干燥实验、雷诺实验部分进行了修订,并对其它部分的一些笔误进行了更正。虽然编者都具有较长期指导本实验课程的经历,但受知识结构、理解深度、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望使用本讲义的老师和同学提出您的意见、建议和指正。 2007年7月编 2012年4月修订

目录 第 1 章化工基础实验技术 (2) 1.1 温度的测量 (2) 1.2 压力的测量 (3) 1.3 流量的测量 (5) 第 2 章实验数据分布及基本数据处理 (9) 2.1 实验数据的分布 (9) 2.2 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 (9) 2.3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10) 第 3 章化工原理基本实验 (12) 3.1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12) 3.2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6) 3.3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20) 3.4 填料塔压降曲线和吸收系数的测定 (23) 3.5 精馏塔效率的测定 (28) 3.6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32) 3.7 扩散系数的测定 (35) 3.8 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39) 第 4 章演示实验 (42) 4.1 雷诺实验 (42) 4.2 机械能守恒与转换 (45) 4.3 边界层形成与分离 (47) 第 5 章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 (48)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水在管道内流动的直管阻力损失 由附录查得水温t=20C 时,密度3 /2.998m kg 粘度1 001.0 s pa 由公式 p h f (1) 22u d l h f (2) u d Re (3)可分别算出f h , 和 Re 管内径管a=管b=管c d=0.02m 长度管a=管b=管c L=1m 以a 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p =10.323 10 pa 则2 .9981032.103 f h =10.34(J/k g ) 平均流速201.014.3360013.11 u =9.85m/s 则 =2 85.9134 .1002.02 =0.0043 Re = 001 .02 .99885.902.0 =196645 管b

管c 局部阻力系数 的计算 由公式22 u h f 得22u h f 不同开度下截止阀的局部阻力系数 管a 管b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杨程H= f h g u g p g p 22 真表 0 f h 离心泵轴功率N=传电电 N 离心泵的效率 是理论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即 N N t 而理论功率t N 是离心泵对水所作的有效功,即)(102 kw QH N t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H= 10 201.014.3360002 .20102.99818000102.998125000215.21 m O H 2 N=95.075.01489 =1.601(kw) 2 .99821.1502.20 1.86 离心泵特性曲线

思考与讨论 1, 只管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测定及计算? 答:原因是流涕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内摩擦力的存在,必然有能量的损耗,此损耗能量为直观阻力损失。测定及计算方法为 p h f (1) 22 u d l h f (2) 2, 影响本实验测量准确度的原因有哪些?怎样侧准数据? 答:读数不精确,供水系统不稳定,电压不稳定,出口胶管排气未排完,如果要侧准数据,应该等仪器上显示的数据稳定后再读取。 3,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是否相同? 答:根据极值数据来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不相同,

2018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杨英俊 2018.

目录 实验一平面上静水总压力测量实验 (4) 实验二恒定总流动量方程验证实验 (7) 实验三流态演示与临界雷诺数量测实验 (10) 实验四沿程水头损失测量实验 (13) 实验五文透里流量计率定实验 (16) 实验六局部水头损失测量实验 (19) 实验七恒定总流能量方程演示实验 (22)

前言 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流体运动的规律以及流体与边界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到建筑、土木、环境、水利造船、电力、冶金、机械、核工程、航天航空等许多学科。在自然界中,与流体运动关联的力学问题是很普遍的,所以流体力学在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工程、化学工程、港口、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因此流体力学是高等学校众多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 流体力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同时又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它是连接前期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桥梁。因此,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有关水力学问题的能力。 流体力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大致有三种研究方法。一是理论方法,分析问题的主次因素,提出适当的假定,抽象出理论模型(如连续介质、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体等),运用数学工具寻求流体运动的普遍解。二是实验方法,将实际流动问题概括为相似的实验模型,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测定数据,并进而按照一定方法推测实际结果。第三种方法是数值计算,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验观测拟订计算方案,通过编制程序输入数据,用计算机算出数值解。三种方法各有千秋,既是互相补充和验证,但又不能互相取代。实验方法仍是检验与深化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现代实验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促进了流体力学的蓬勃发展。因此,流体力学实验在流体力学学科及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在学习流体力学课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针对我院各专业本科生,流体力学实验包括以下7个实验: 1)平面上静水总压力测量实验 2)恒定总流动量方程验证实验 3)流态演示与临界雷诺数量测实验 4)沿程水头损失测量实验 5)文透里流量计率定实验

综合实验讲义[1]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分离提取红色素。 2、掌握用薄层层析鉴定红色素、记录红色素的红外和紫外光谱。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几种色素,因其极性不同,可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分离出来。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硅胶G薄层广口瓶层析柱 2、试剂 碾细的红辣椒1g,300ml二氯甲烷, 10g硅胶 四、实验步骤 1、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g红辣椒和几粒沸石,加入10m二氯甲烷,装 上回流管回流20分钟,将烧瓶冷至室温,过滤除去固体,得粗色素溶液。 2、用广口瓶作为层析槽,以二氯甲烷作为展开剂,在硅胶G薄板上点样后, 在层析槽中进行层析。观察每一点的颜色,计算Rf值,用柱层析分离 Rf=0.6的主要红色素。 3、在层析柱的底部垫一团脱脂棉花并压紧它,加入洗脱剂二氯甲烷至层析 柱的3/4高度,打开活塞,放出少许溶剂,用玻璃压脱脂棉中的气泡,再 将30ml二氯甲烷与7.5g硅胶调成糊状加入层析柱中,使吸咐剂装填致密,然后在吸附剂上层覆盖一层石英砂。 4、打开活塞,使二氯甲烷洗脱剂液面降至覆盖硅胶的滤纸上表面,关闭活 塞。将色素的粗混合物溶液(约2ml)小心的转移至层析柱面上(用滴管 转移)。再打开活塞,待红色素溶液液面与滤纸齐平时,缓缓注入二氯甲 烷至高出石英砂2cm即可,以保持层析柱中的固定相不干,当再加入洗 脱剂不再带有色素颜色时,可将洗脱剂加至层析柱最上端。在层析柱下 端用试管分段收集各种颜色的馏分,当红色素洗脱后停止层析。 5、蒸除收集到的红色素馏分中的二氯甲烷,得红色素纯品。 五、实验结果与处理 用紫外光谱鉴别红色素,记录λmax。

化工综合实验考试题A答案

哈工大 2006 年 秋 季学期 化工综合实验 A 答案 试 题 一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雷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流体流动的型态,临界雷诺数 。 2.在流动阻力测定实验中,对于固定的管道其摩擦系数是 雷诺数 的函数。 3.传热实验中由于忽略了污垢和管壁热阻,因此总的传热系数和热水的传热膜系数数值关系近似为 1/2,一半 。 4.吸收实验测定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浓度时,空白实验取 10 mL 的氢氧化钡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5.蒸馏实验中,分析塔顶和塔釜样品乙醇和丙醇的摩尔分数时,我们使用 阿贝折光仪 测得的实验数据。 6.干燥实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 湿球温度计 温度计测得,对干燥而言空气的湿度对于干燥操作影响很大。 7.离心泵特性曲线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清水测定的,主要有 压头-流量,效率-流量和功率-流量 组成。 8.转子流量计有用于测量空气和水的流量之分,使用时需要校正流量曲线,其正确的安装方法是 垂直向上 。 第 1 页 (共 4 页)

9.伯努力实验中,某一个截面的动压头等于该截面的冲压头与静压头之差。 10.在化工综合实验中,为了简化实验,便于数据处理,得到准数关联式。我们采用了量纲分析法,因次分析法 二简答题(20分) 1.U型压差计中指示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分) 答:(1)指示液与管路流体互不相溶; (2)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根据待测压差可能的最大值选择密度合理的指示液,待测压差较大的就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指示液。 2.离心泵实验操作时,为何用控制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3分) 答:一个输送系统是由泵和管路共同构成,其工作状况也是由泵的特性与管路特性共同决定。控制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好处在于:(1)方便;(2)改变管路特性。 第2 页(共4 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 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第二集) 动量定律实验 毕托管测速实验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局部阻力实验 孔口与管嘴实验 静压传递自动扬水演示实验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 2014年4月再修订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化工原理流体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 一、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hΣ,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 (1-2)式中:H=Z2-Z1,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ρ——流体密度,kg/m3 ; g——重力加速度m/s2; p 1、p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 1、u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 1、z 2 ——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N=N电×k (W)(1-3) 其中,N 电 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k=0.95 3.效率η的计算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率,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N e=HQρg (1-4)故泵效率为 (1-5)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实验用水准备: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2)离心泵排气:通过灌泵漏斗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 2、开始实验: (1)仪表自检情况,打开泵进口阀,关闭泵出口阀,试开离心泵,检查电机运转时声音是否正常,,离心泵运转的方向是否正确。 (2)开启离心泵,当泵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打开出口阀。 (3)实验时,通过组态软件或仪表逐渐改变出口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泵出口流量从1000L/h 逐渐增大到4000L/h,每次增加500L/h。在每一个流量下,待系统稳定流动5分钟后,读 取相应数据。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需获取的实验数据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 1 、泵出

重大流体力学实验1(流体静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 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实验 实验项目 名称 流体静力学实验 指导教 师 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验证静力学的基本方程; 2、学会使用测压管与U形测压计的量测技能; 3、理解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及毛细管现象; 4、灵活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测量。 二、实验原理 流体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易动性,在任何微小的剪切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形,变形必将引起质点的相对运动,破坏流体的平衡。因此,流体处于静止或处于相对静止时,流体内部质点之间只体现出压应力作用,切应力为零。此应力称静压强。静压强的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压面,静压强大小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只与该点位置有关。 1、静力学的基本方程静止流体中任意点的测压管水头相等,即:z + p /ρg=c 在重力作用下, 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静压强p也可以写成:p=p + ρg h 2、等压面连续的同种介质中,静压强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质量力只为重力时, 静止液体中,位于同一淹没密度的各点的静压强相等,因此再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若质量有惯性时,流体做等加速直线运动,等压面为一斜面;若流体做等角速度旋转运动,等压面为旋转抛物面。 3、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流体压强的测量和标定有俩种不同的基准,一种以完全真空时绝对压强 为基准来计量的压强,一种以当地大气压强为基准来计量的压强。

三、使用仪器、材料 使用仪器:盛水密闭容器、连通管、U 形测压管、真空测压管、通气管、通气阀、截止阀、加 压打气球、减压阀 材 料:水、油 四、实验步骤 1、熟悉一起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 2、记录仪器编号及各点标高,确立测试基准面; 测点标高a ?=1.60CM b ?=-3.40CM c ? =-6.40CM 测点位能a Z =8.00CM b Z = 3.00CM c Z =0.00CM 水的容重为a=0.0098N/cm 3 3、测量各点静压强:关闭阀11,开启通气阀6,0p =0,记录水箱液面标高0?和测管2液面标高2?(此时0?=2?);关闭通气阀6和截止阀8,开启减压放水阀11,使0p > 0,测记0?及2?(加压3次);关闭通气阀6和截止阀8,开启减压放水阀11,使0p < 0(减压3次,要求其中一次,2?< 3?),测记0?及2?。 4、测定油容量 (1)开启通气阀6,使0p =0,即测压管1、2液面与水箱液面齐平后再关闭通气阀6和截止阀8,加压打气球7,使0p > 0,并使U 形测压管中的油水界面略高于水面,然后微调加压打气球首部的微调螺母,使U 形测压管中的油水界面齐平水面,测记0?及2?,取平均值,计算 0?-2?=H 1。设油的容重为r ,为油的高度h 。由等压面原理得:01p =a H=r h (1.4) a 为水的容重 (2)开启通气阀6,使0p =0,即测压管1、2液面与水箱液面齐平后再关闭通气阀6和截止阀8,开启放水阀11减压,使U 形管中的水面与油面齐平,测记0?及2?,取平均值,计算0?-2?=H 2。得:02p =-a H 2=(r-a)h (1.5) a 为水的容重 式(1.4)除以式(1.5),整理得:H 1/ H 2=r/(a-r) r= H 1a/( H 1+ H 2)

实验四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

实验四 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光滑直管、粗糙直管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并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 '-R e 曲线,将 其与摩擦系数图进行比较; 2?掌握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各种流量计(节流式、转子、涡轮)的结构、性能及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节 流式流量计标定方法,会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流量标定曲线(流量 -压差 关系)及流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C 。- R e 关系); 4?了解离心泵的结构、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并能绘制相应曲线。 二、 实验内容 1?测定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 ? - Re 曲线; 2?测定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3?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三选一)流量标定曲线(流量 -压差关系)及流 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C 。- R e 关系); 4?测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绘制相应曲线,确定其最佳工作范围。 三、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流体阻力实验 a. 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 的测定: 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 ?二f (Re, ;/d ),对一定的相 对粗糙度而言,,=f (Re )。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 h f Pi - P 2 P

i_u 2 d 2 整理⑴⑵两式得 h f P f

2d ■:Pf u 2 d -管径,m ; :Pf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I -管长,m ; u -流速,m / s ; 3 『-流体的密度,kg / m ; 亠-流体的粘度,N ?s / m 2。 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 I 和管径d 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 p 和粘度卩也是 定值。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 ;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 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⑶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 入用式⑷计算对应的 Re ,从 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 入与Re 的关系曲线。 b. 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 式中: ■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p 'f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h 'f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J /kg 。 式中: hf =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郭广思王连琪 沈阳理工大学 2006年10月

一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反映了水流在流动时,位能、压能、动能之间的关系。 1.了解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的变化规律; 2.了解总水头线在不同管径段的下降坡度,即水力坡度J的变化规律; 3.了解总水头线沿程下降和测压管水头线升降都有可能的原理; 4.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 不同管径流速水头的变化规律 (二)设备简图 本实验台由高位水箱、供水箱、水泵、测压板、有机玻璃管道、铁架、量筒等部件组成,可直观地演示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上述三种能量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

(三)实验原理 过水断面的能量由位能、压能、动能三部分组成。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三种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在实验管道各断面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即可演示出三种能量沿程变化的实际情况。 测压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和压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之前两项:g p Z ρ+,测速管 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三项之和:g v g p Z 22 ++ρ。 将测压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测压管水头线,反映势能沿程的变化;将测速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总水头线,反映总能量沿程的变化,两线的距离即为流速水头g v 2/2。 本实验台在有机玻璃实验管道的关键部位处,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适当的调节流量就可把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于测压板上。 注:计算所的流速水头值是采用断面平均流速求得,而实测流速水头值是根据断面最大速度得出,显然实测值大于计算值,两者相差约为1.3倍。 (四)实验步骤 1.开动水泵,将供水箱内之水箱至高位水箱; 2.高位水箱开始溢流后,调节实验管道阀门,使测压管,测速管中水位和测压板上红、黄两线一致; 3.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微小溢流; 4.如水位和红黄两线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连接橡皮管中有气泡,可不断用手挤捏橡皮管,使气泡排出;二是测速管测头上挂有杂物,可转动测头使水流将杂物冲掉。 (五)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六)讨论题 1. 什么是速度水头,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什么关系? 2.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宁夏理工学院综合化学实验(试用版) 罗桂林陈兵兵陈丽等主编 文理学院化工系 2014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水果中总酸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查尔酮的全合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制备过氧化钙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 3. 巩固无机制备及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以及银与锌等均可形成化学稳定性各异的简单过氧化物;它们是氧化剂,对生态环境是有好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排放污染物,可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CaO 2·8H 2 O是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潮湿空气中可以长期缓慢释 放出氧气,50℃转化为CaO 2·2H 2 O,110℃-150℃可以脱水,转化为CaO 2, 室温下 较为稳定,加热到270℃时分解为CaO和O 2。 2CaO 2 =2CaO + O 2 △ r H m = mol CaO 2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它与稀酸反应生成H 2 O 2 ,若放入微量的 碘化钾作催化剂,可作为应急氧气源;CaO 2 广泛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和 油类漂白剂,CaO 2 也是种子及谷物的消毒剂,如将其用于稻谷种子拌种,不易发生秧苗烂根。 制备的原料可以是CaCl 2·6H 2 O、H 2 O 2 、NH 3 ·H 2 O,也可以是Ca(OH) 2 和NH 4 Cl, 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原料物质之间的反应,在水溶液生成CaO 2·8H 2 O,在110℃ 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或微黄色粉末CaO 2 。有关反应式如下: CaCl 2 + 2 NH 3 ·H 2 O = 2NH 4 Cl + Ca(OH) 2 Ca(OH) 2 + H 2 O 2 + 6 H 2 O = CaO 2 ·8H 2 O 连解得: CaCl 2 + H 2 O 2 + 2 NH 3 ·H 2 O + 6 H 2 O ══ CaO 2 ·8H 2 O + 2NH 4 Cl 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可以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钙与稀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用标准高锰酸钾滴定来确定其含量。为加快反应,可加入微量的硫酸锰。 5CaO 2 + 2MnO 4 - + 16H+ = 5Ca2+ + 2Mn2+ + 5O 2 ↑+ 8H 2 O CaO 2的质量分数为:W(CaO 2 )= *C *V *M /m

(A-10)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 实验装置 说明书 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 2014.08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套管换热器和列管换热器的结构,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和总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传热管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数值。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流速下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 α。 2.测定不同流速下列管换热器的总对流传热系数K 。 3.对i α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数值。 三、实验原理: 1.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的确定: (1)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 在该传热实验套管换热器中,空气走内管,热水走外管。 对流传热系数i α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i i i S t Q ??= α (1) 式中:i α—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2?℃); Q i —管内传热速率,W ; S i —管内换热面积,m 2; t ?—内壁面与流体间的温差,℃。 t ?由下式确定: 2 2 1t t T t w +- =? (2) 式中:t 1,t 2 —冷流体(空气)的入口、出口温度,℃; T w —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 w 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i i i L d S π= (3) 式中:d i —内管管内径,m ; L i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

由热量衡算式: )(12t t Cp W Q m m i -= (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3600 m m m V W ρ= (5) 式中:m V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 / h ; m Cp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 ·℃); m ρ—冷流体的密度,kg /m 3 。 m Cp 和m ρ可根据定性温度t m 查得,2 2 1t t t m += 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 1,t 2, T w , m V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 m A Nu Pr Re =. (6) 其中: i i i d Nu λα= , m m i m d u μρ=Re , m m m Cp λμ=P r 物性数据m λ、m Cp 、m ρ、m μ可根据定性温度t m 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Pr 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4.0Pr Re m A Nu = (7)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 与Nu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 和m 的值。 2.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冷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热流体)。 传热系数Ko 用实验来测定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雷诺、伯努利)

工程流体力学 实 验 指 导 书 河北理工大学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 . 5 . 12 适用专业:给排水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实验目录:

实验一:雷诺实验 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阻力及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四:孔口管嘴实验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一、实验课前认真预习实验要求有预习报告。 二、做实验以前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课本理论内容复习一下。 三、实验要求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在原始数据实验纸上。 四、实验报告一律用标准实验报告纸。 五、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原理; 4. 实验过程; 5.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六、实验指导书只是学生的指导性教材,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指导书制作 为参考,具体写作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去写。 七、根据专业不同以及实验学时,由任课教师以及实验老师选定实验内容。 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5

实验一 雷诺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一)观察实验中实验线的现象。 (二)掌握体积法测流量的方法。 (三)观察层流、临界流、紊流的现象。 (四)掌握临界雷诺数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雷诺实验仪、1000mL 量筒、秒表、10L 水桶等 三、实验原理: 有压管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条件的改变(例如,管径改变、温度的改变、管壁的粗糙度改变、流速的改变)会造成流体流态的变化,会出现层流、临界流、紊流等现象。英国科学家雷诺(Reynolds )在1883年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首先证实了流体的流动结构有层流和紊流两种形态。层流的特点是流体的质点在流动过程中互不掺混呈线状运动,运动要素不呈现脉动现象。在紊流中流体的质点互相掺混,其运动轨迹是曲折混乱的,运动要素发生脉动现象。 雷诺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临界流速与过流断面的特征几何尺寸管径d 、流体的动力粘度μ和密度ρ有关,即()ρμ、、d f u k =。由以上四个量组成一个无量纲数,称为雷诺数e R ,即ν μρ ud ud R e ==

综合与实验讲义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V) -------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讲义 吉林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 目录 实验七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和分析(综合性化学实验)?????????????????????????????????? 实验八1,2, 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化学实验)?????????????????????????????????????? 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

实验七补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的综合实验(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葡萄糖酸锌是近年来开发的的一种补锌四品添加剂。人体缺锌会造成生长停滞、自发性味觉减退或创伤愈合不良等现象,从而发生各种疾病。以往常用硫酸锌作添加剂,但它对人体的肠胃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吸收率也比较低。葡萄糖酸锌则有吸收率高、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特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补锌添加剂,特别是作为儿童食品、糖果的添加剂,应用日趋广泛。 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两大类。葡萄糖酸锌的纯度分析可采用络合滴定法。 通过本实验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1)学习和掌握合成简单药物的基本方法。 (2)学习并掌握葡萄糖酸锌的合成。 (3)进一步巩固络合滴定分析法。 (4)了解锌的生物意义。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酸锌为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不适味,溶于水,易溶于沸水,15C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不溶于无水乙醇、氯仿和乙醚。 葡萄糖酸锌是以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锌(或硝酸锌)等为原料直接合成。其反应为: Ca(C6H ii O7)2+ ZnSCH = Zn( C6H"O7)2 + CaSC4 这类方法的缺点是产率低、产品纯度差。 在pH?10的溶液中,铬黑T (EBT)与Zn+形成比较稳定的酒红色螯合物(Zn-EBT),而EDTA与Zn+能形成更为稳定的无色螯合物。因此滴定至终点时,铬黑T便被EDTA从Zn-EBT中置换出来,游离的铬黑T在pH 值在8?11之间的溶液中呈纯蓝色。 Zn-EBT + EDTA = Zn-EDTA + EBT 酒红色纯蓝色 葡萄糖酸锌溶液中游离的锌离子也可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EDTA滴定法能确定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 台秤,蒸发皿,布氏漏斗,吸滤瓶,电子天平,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烧杯,容量瓶。 2.试剂 葡萄糖酸钙,ZnSO4.7H2O,硫酸(1mol/L),乙醇(95%), NH3.H2O- NH4CI缓冲溶液(pH~ 10),活性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AR),Zn 粒,氨水(1 : 1),HCl (6mol/L),铬黑T (s,1%)。 四、实验步骤 1.葡萄糖酸锌的合成。称取葡萄糖酸钙4.5g,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12mL蒸馏水。另称取Zn- SO4.7H2O3.Og,用12mL蒸馏水使之溶解,在不断搅拌下,把ZnSO4溶液逐滴加入葡萄糖酸钙溶液中,加完后在90°C水浴中保温约20min,抽滤除去CaSO4沉淀,溶液转入烧杯,加热近沸,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趁热抽滤。滤液冷却至室温,加10mL95%乙醇(降低葡萄糖酸锌的溶解度),并不断搅拌,此时有胶状葡萄糖酸锌析出,充分搅拌后,用倾析法去除乙醇液,得葡萄糖酸锌粗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