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四季度机构持仓分析:半导体重仓持续高增,集成电路首次跃居第一

半导体重仓持续高增,集成电路首次跃居第一2020年四季度机构持仓分析►基金资产快速增长,股票仓位维持高位总体来看,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资产总值环比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四季度末资产总值49,595.37亿元,市值增长率为27.48%,资产净值为48,128.28亿元,市值增长率为26.95%。
其中,股票类资产的市值38,828.59亿元,占总值比78.29%,占净值比80.68%,市值增长率31.26%,是大类资产中增幅最大的板块。
其中,2020年四季度A股持股市值35,491.10亿元,占基金总值71.56%,占基金净值73.74%,四季度市值增长率28.54%,略低于股票总持仓市值增长率,高于基金资产总值和资产净值的市值增长率。
从过去12个季度样本基金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比的数据来看,除了2020年一季度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比的数据环比2019年四季度有一点回落外,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占比均高于2019年水平,这三个季度股票持仓占比同比分别增加了6.74、3.90、3.76个百分点,持仓占比大幅度增加,特别是2020年四季度,样本基金股票持仓占资产总值的比高达78.29%,为近12个季度最高水平。
►电子行业重仓比例虽下降,半导体行业配置仍在高增从2020年四季度基金重仓持股行业占比来看,基金重仓持股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化工,重仓持股行业占比分别为17.48%、13.03%、10.98%、8.42%、4.61%,合计高达54.52%。
与2020年三季度相对比来看,排名前四行业的顺序未发生改变,排名第五的行业由2020年三季度的非银金融变为化工行业,重仓持股前五大行业合计占比53.86%。
前五大行业重仓集中度提升。
2020年四季度,食品饮料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5.68%提升至17.48%,电气设备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8.29%提升至8.42%,医药生物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4.11%下降至13.03%,电子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12.34%下降至10.98%,化工行业重仓配置比例由2020年三季度的 3.44%提升至 4.61%。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前言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
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
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
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
一、5G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关注新基建持续发展与后端应用落地

行业报告|行业研究周报通信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07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唐海清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 *******************容志能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00003 ********************王俊贤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2 ********************姜佳汛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1 ********************林竑皓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政策再提“加快推进5G 网络建设”,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力度》 2020-11-01 3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国内5G 手机出货保持高占比,我国持续推进车联网发展进程》 2020-10-18 行业走势图5G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关注新基建持续发展与后端应用落地本周行业重要趋势:一、C-V2X 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发展新机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指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提及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C-V2X )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
二、工信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华为、科华恒盛等企业产品入选从公布的文件内容看,此次公布的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包括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技术产品,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供能和微电网建设技术产品,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供能和微电网建设技术产品,以及绿色运维管理技术产品等四大类,共计62个产品。
2024年芯片封测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芯片封测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芯片封测技术是电子工业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芯片封测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就芯片封测市场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芯片封测市场的现状目前,全球芯片封测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芯片需求逐渐增加,为芯片封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全球芯片封测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约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芯片封测市场的发展动力芯片封测市场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驱动。
技术进步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芯片封测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新一代芯片封测设备的应用,如纳米级焊接技术、MEMS技术等,提高了芯片封测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硅光子学、三维封装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芯片封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电子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电子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产品的普及,对芯片封测市场带来了巨大需求。
这些电子消费品对芯片的性能、功耗等指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芯片封测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
5G时代的到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种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将给芯片封测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在5G网络下,大量连接设备和传感器需要芯片进行驱动和数据处理,这将进一步推动芯片封测市场的扩大。
芯片封测市场的挑战虽然芯片封测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竞争芯片封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激烈的技术竞争。
各家企业不断投资研发,推出更先进的芯片封测设备和技术,以在市场上立足。
因此,芯片封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成本压力芯片封测是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成本占比较高。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提升,芯片封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一代芯片的需求。
然而,高成本的研发和设备更新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芯片封测市场的前景展望虽然芯片封测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是由于技术进步、电子消费品市场繁荣和5G 时代的到来等因素的推动,芯片封测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5G产业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消费场景
制造场景
工作场景
出行场景
赛事场景
家庭场景
医疗场景
社交场景
19
5 G 产业链解析
1. 产业链图解
• 5G产业链主要有3部分组成:5G设备,为下游提供网络建设所需设备的环节,主要包括AAU、射频、光模块、光纤、芯 片等设备,按照网络架构可分为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无线基站+传输网)设备。5G网络,包括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营两 个环节,网络建设是指相关配套设施铺建和网络建设、维护、优化。5G应用,利用5G网络提供终端应用和解决方案的环 节,是5G最终的商业化形式。
5 G 设备
5 G 网络
5 G 应用
无线基站
网络建设
网络运营
终端应用
解决方案
传输设备 核心网设备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
• 配套设备 • 网络建设 • 网络优化
• 运营商
• 移动终端
• 摄像头 • V R / A R 设备 • ………
• 智慧城市
• 工业互联网 • 车联网 • ………
23
5 G 重塑新场景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衣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 物联网云平台解决方案,安全验证服务,实时微定位服
居,智能安防等
务,物联网协议技术、物联网终端设备等
教育信息化, A R / V R 、网络视频、智慧医疗等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
在线培训、全景VR软件及设备、视频会议,视频社区、 即时视频平台解决方案等
投资
投资方面,需求端增加网络设备和 终端设备需求,供给端吸引大量技 术、人力、产品形成新的资本
4000 3500 3000
3071
2020-2025年中国5G总投资规模
2024年集成电路(IC)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集成电路(IC)市场规模分析摘要本篇文档对集成电路(IC)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规模分析。
通过评估行业数据和市场趋势,我们发现集成电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并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本文详细介绍了IC市场的当前规模、主要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集成电路(IC)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IC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功能的增强和性能的提高。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也呈现出可观的增长势头。
本文旨在分析IC市场的规模,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当前IC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 2020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X万亿美元。
美洲、亚太地区和欧洲是全球IC市场的主要地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0%和25%。
主要驱动因素1. 电子消费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电子消费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IC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推动了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
2. 新兴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对IC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强大、更高效的集成电路来支持,因此推动了IC市场的增长。
3. 5G网络的普及5G网络的普及将带动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
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特性要求更高性能的IC芯片来实现。
因此,5G网络的部署将对IC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1.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普及,对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这将进一步推动IC市场的增长,并促进新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2. 人工智能的应用扩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处理能力更高的IC芯片的需求也在增加。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推动集成电路市场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3.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促进IC市场的增长。
2020年光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光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筱宇轩2020.5.4本文系统性地从架构的变化衍生出对设备、光芯片、光模块、连接器件以及PCB 材料演进路径的分析。
1. 5G 时代光通信的再思考——流量爆发下的数据密度革命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5G 流量再爆发中,光模块的产业演进路径如何?结合此前日韩5G 研究、光博会草根调研,我们本文系统性地从架构的变化衍生出对设备、光芯片、光模块、连接器件以及PCB 材料演进路径的分析。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担心光通信同质化竞争严重,会影响产品毛利率进而拖累业绩增长,但我们看到,5G 对数通设备、400G、MPO 连接器、高频高速材料等提出新的要求,流量爆发下的数据密度革命即将到来,新产品、新市场的出现将极大提振盈利能力,优秀企业在产品能力、渠道能力、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从而拉开业绩差距。
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同质化竞争而忽略了5G 的大机遇,在全球5G 放量的前夕,光通信仍是最确定的方向。
1.1 流量驱动下的东西向"叶脊架构"需求增长5G 与400G 数据中心是双生式同步发展。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正在积极参与5G 的商用化。
运营商正在全速部署下一代网络设备,为2020 年及以后的5G 服务做好准备。
4K/8K 高清视频、直播、视频会议、VR/AR 等大带宽的持续发酵酝酿,NB-IoT 等技术引发物联网产业新一轮增长,海量移动设备的接入,应用端的发展正指向着流量的大爆发。
在当下5G 应用尚未大规模兴起的情况下,依靠高清视频、AR/VR 等既有业务,韩国在5G 推出半年的时间点,实现了流量近3 倍增长(DOU 从约8G 到25G),结合近期不断涌现的新型应用(如一夜爆红的AI 视频换脸ZAO),我们预计在5G 时代随着高宽带应用的逐步落地,流量的爆发将会是数十倍的量级。
云成为大趋势,大型数据中心规模继续增长。
根据Synergy Research 数据显示,2018 年年底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已经达到430 个,美国占据其中40%。
2023年芯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芯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芯片行业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做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从需求、规模、产业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这一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需求方面,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芯片的需求
呈现井喷态势。
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0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125亿美元,其中5G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68亿美元,物联网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到302亿美元。
可见,芯片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规模方面,目前全球芯片市场的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国内企业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紫光展锐等也在不断崛起。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联盟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
可以看出,中国芯片市场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不断壮大的趋势。
产业链方面,芯片产业的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中游包括产品封装测试、面板生产等,下游是电子产品制造商。
其中,芯片制造技术是关键环节。
当前,全球芯片制造技术基本被垄断在了主宰市场的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少数公司手中,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由于技术和资金上的限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但中国政府近年来予以大力扶持,芯片制造领域正在拥有更多的投资和关注。
综合以上分析,芯片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而在这个行业中,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资金实力、产业协同效应的企业将更容易快速崛起。
政府、产业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助力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芯片是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是5G发展上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日前,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20年5G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5G芯片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形势。
报告指出,最开始推出第一个5G基带芯片的是老牌巨头高通。
高通在2016年10月发布了X505G基带芯片。
彼时,全球5G标准都还没制定好。
2019年9月,华为推出全球首款5GSoC麒麟990。
紧接着,在2019年年底高通发布会上推出两款5G芯片,外挂式骁龙865和集成式骁龙765G,与小米紧密合作。
vivoX30/X30Pro5G与三星牵手搭载Exynos9805G芯片,OPPOReno35G与联发科牵手搭载天玑10005G芯片。
紫光展锐春藤510和虎贲T7520也来势汹汹。
随着各大5G芯片厂商相继推出旗下最新的5G手机SoC芯片和5G基带芯片,5G芯片的战火愈燃愈烈。
全球5G芯片市场分析
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全球5G芯片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5.3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5%。
4G时代的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群雄争霸,全球16家厂商激烈竞争。
相比4G 时代的群雄混战,只有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Modem厂商才能拿到5G时代的门票。
由于英特尔已因找不到清晰的盈利路线,宣布退出5G手机基带芯片业务,全球范围内目前仅五大5G芯片厂商。
当前的五大5G芯片厂商,分别是中国大陆的华为、紫光展锐,中国台湾的联发科,国际大厂高通、三星。
从全球各区域5G芯片市场的增速来看,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未来5年,亚太地区将是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美国和欧洲目前5G芯片发展领先,之后市场增速将会有所下降。
而非洲和南美地区,由于经济、人才和基础设施的限制,未来5G芯片市场增速将会较慢。
中国5G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主要由于5G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基站的大规模建设,中国5G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41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
75.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3.4%。
截至2020年底我国5G基站数可达65万个,5G用户数约2亿人,手机出货量超1.3亿台,5G芯片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增加了对产品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端芯片多依赖进口,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通过切断核心领域5G芯片的供应,遏制中国5G行业的发展,为5G芯片国产化的发展敲响警钟,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
报告指出,我国5G芯片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国产化自主可控:政策扶持力度加码,华为供应链回迁国内
芯片制程进一步提升:2020年将实现主流芯片5nm工艺量产,未来将向
3nm/2nm节点持续演进
手机芯片厂商布局射频前端:能够实现捆绑销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话语权
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