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总结3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移动通信期末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本学期的移动通信课程中,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技术和应用。
通过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期末。
2.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1G到现在的5G,每一代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无线传输、广域覆盖、大容量和高速率。
移动通信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便利和多样化的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移动通信的基础,它将整个通信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小区域(蜂窝),每个蜂窝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
蜂窝网络实现了移动通信的全球覆盖,并通过切换技术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无缝连接。
3.2. 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将用户设备与蜂窝网络进行连接的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多种技术。
每一代技术都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3.3.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为了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例如GSM、CDMA和LTE等。
标准化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4. 移动通信应用移动通信应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动通信应用:4.1.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方式等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支付操作。
移动支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推动了线上交易的发展。
4.2.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
通过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享受各种服务,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4.3.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各种物理对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网络。
移动通信总结(推荐3篇)

移动通信总结第1篇一方面,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
有时候成本比性能更加重要,如果一项技术需要花很多钱,但是带来的回报少于付出,它就很难获得广泛应用。
RAN的演进,一定程度上就是成本压力带来的结果。
在D-RAN的架构下,运营商仍然要承担非常巨大的成本。
因为为了摆放BBU和相关的配套设备(电源、空调等),运营商还是需要租赁和建设很多的室内机房或方舱。
大量的机房=大量的成本于是,运营商就想出了C-RAN这个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总结第2篇光复用传输链路中的光电转换器,也称为WDM波分光模块。
不同中心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是不会互相干扰的,所以彩光模块实现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传输,大大减少了链路成本。
采用无源WDM方式,虽然节约了光纤资源,但是也存在着运维困难,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问题。
第三种,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点和DU机房中配置相应的WDM/OTN设备,多个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享光纤资源。
如下图:看完了前传,我们再来看看中传(DU↔CU)和回传(CU以上)。
主要有两种方案:移动通信总结第3篇大大宽宽的机柜,有好几层机框,然后每层机框插了很多的单板。
单板很薄很轻,面板是塑料的,很容易坏。
这个设备,名字就叫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
注意:之所以图上面写的是“MSC/VLR”,是因为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VLR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
相当于一个设备实现了两个角色,所以画在一起。
HL R/AUC也是如此,HLR和AUC物理合一。
后来,到了。
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就是GPRS。
2024年高校生移动通信见习个人总结(2篇)

2024年高校生移动通信见习个人总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高校生,在2024年的移动通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移动通信的重要性,也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这次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工作,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总结。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我对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我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不同网络架构以及各种信号传输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有机会参与到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和优化中,不仅加深了对原理的理解,还锻炼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其次,我在实习中学会了运用一些专业工具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
例如,我使用了覆盖预测软件来进行网络规划,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和参数,来评估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同时,我还使用了优化工具来对已有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调整信道分配策略、优化天线的倾角和高度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我更好地理解了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原理。
此外,在实习中,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移动通信的规划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密切合作。
在团队中,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及时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不仅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也学会了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这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我未来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移动通信的技术不断创新,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将为人们带来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体验。
同时,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包括智能交通、物联网等领域。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意味着我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这次移动通信见习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了重要的影响。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移动通信技术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篇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2G到5G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以下是对这些技术的简要回顾和总结。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
2G网络主要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传输服务,让人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语音通话和短信交流。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始于21世纪初期。
3G网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视频通话、互联网浏览和多媒体应用。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于2010年左右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4G网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更快的数据下载和视频播放,同时保持了较低的延迟。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于202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5G网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更多的网络连接,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5G技术为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新兴技术提供了基础。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都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通信体验。
虽然每一代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它们也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
例如,2G技术提供了有限的覆盖范围和容量,3G技术在视频通话和高速数据传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4G技术则提供了更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以及更低的延迟。
在5G技术中,我们看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网络连接。
然而,这些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能源消耗。
总的来说,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和开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移动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的领域之一。
从最早的1G到现在的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历程、特点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历程1G时代的模拟信号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的起点。
但由于其信号质量差、容量小、无法加密等问题,逐渐被数字信号技术所取代。
2G时代引入了数字信号通信技术,如GSM、CDMA等,实现了移动通信的数字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3G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功能。
3G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
而4G时代则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更优质的体验。
目前,5G技术正迅速发展中,它不仅将带来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延迟,还将支持更多连接数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智能交通、物联网等。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1. 高速率:随着技术的升级,移动通信技术的速率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几十KB/s发展到现在的几十GB/s。
高速率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和更畅快的网络体验。
2. 低延迟:随着通信距离的缩短和信号处理能力的提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延迟也得到有效控制。
低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如在线游戏、远程医疗等领域。
3. 大容量:移动通信技术的容量不断提升,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大容量的通信网络为高清视频、云存储等资源密集型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4. 广覆盖: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拓展网络覆盖范围,让人们可以在城市、农村、甚至是边远地区都享受到优质的通信服务。
广覆盖的通信网络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5. 信息安全: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也不断提高。
加密算法、认证机制等技术的应用,保障了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引言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我在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并对我对移动通信的见解和发展进行展望。
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进行了学习。
我了解到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一种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通信协议等。
,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
其中,无线传输技术是移动通信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了解了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如GSM、CDMA、LTE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我还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移动通信中,如何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措施,并研究了现有的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
,我还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正在朝着更快、更稳定、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我了解到5G技术已经开始商用,并且正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广。
、物联网等新技术也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移动通信的见解和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创新,移动通信将继续提供更快速、更稳定、更智能的服务。
我相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也希望能够跟随移动通信的发展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
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的相关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也希望能够参与到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进步。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54c4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9.png)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第一篇:移动通信总结第1章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一、本章知识概要1.1 移动通信概述 1.2 移动通信信道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5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二、本章重要知识阐述 1.1 移动通信概述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演进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发展基本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主要分为 1G、2G、3G、4G共四个阶段。
1.1.2 移动通信的基本组成移动通信网是系统的一个完整实体, 包括交换网络子系统(NSS)、基站网络子系统(BSS)和大量移动用户终端(MT)。
1.1.3 移动通信的特点1.1.4 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1.2 移动通信信道1.2.1 电波传播特性1.2.2 移动信道特征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经过多个路径的反射, 以至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各个分量的合成。
由于各个分量的相互干涉而产生深度的快衰落。
慢衰落:移动台接收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速起伏的瑞利衰落外, 其场强中值(具有50%场强的概率值)随着所处位置改变而呈现较慢的变动。
多普勒频移就是快衰落时场强的衰落速率。
它是指当移动台具有一定速度的时候, 基站接收到移动台的载波频率将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频移衰落储备:为了防止因衰落(包括快衰落和慢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 在信道设计中, 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小于规定的指标中的这种电平余量。
1.2.3 移动信道的传播损耗 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1.3.1 噪声的分类与特性1.3.2 邻道干扰邻道干扰是一种来自相邻或相近频道的干扰。
相近频道可以是相隔几个或几十个波道。
邻道干扰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由于工作频带紧随的若干频道的寄生发射产生的干扰;二是指移动通信网内, 一组空间离散的邻近频道引入的干扰。
1.3.3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扰, 亦称同波道干扰或载波干扰。
2024年移动公司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移动公司工作总结____年移动公司工作总结一、总结概述____年是移动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实现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下面是对____年公司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二、工作亮点1. 技术创新:在____年,我们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产品。
通过引入5G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网络速度的提升和无缝连接的体验,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
2. 市场拓展:____年是我们公司市场拓展的关键一年。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积极把握市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并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国内外市场上,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提升。
3. 产品创新: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我们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在____年,我们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设备等。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提高了用户体验,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4. 客户服务:在____年,我们公司重视客户服务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和机制,我们及时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和疑问,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用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存在问题虽然____年我们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竞争压力: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2. 用户需求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人才培养: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我们面临着人才储备和培养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谱分配方法:1. 为特定目的而分配的频谱段,以拍卖的形式进行分配;2.除拍卖以外,一些特定频段被作为开放频段而留出,只要符合一定的行业规定,就可以无需许可而免费使用; 3. 另一种频谱分配方式是重叠,就是在已经分配了的频谱上重复分配一个业务作为次要业务,原有的业务称为主业务;4. 全世界都在研究具有创新性的频谱划分规则如认知无线电。
标准:1.保证互通性和互操作性;2.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3. 标准的制定过程不完善,参与的公司都有各自的打算;4. 标准形成以后,想再加入某些创新或改进比较困难;5.标准的出台往往带有政治色彩。
技术挑战:1.Wireless channels are a difficult and capacity-limite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medium ;2. Traffic patterns, user locations, and network condition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3. Applications are heterogeneous with hard constraints that must be met by the network ;4. Energy and delay constraints change design principles across all layers of the protocol stack ;5. Spectrum limitation and incompatible standards 。
移动通信要点总结:1. 必须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传播特性差。
传播环境复杂:阴影效应和多径效应造成电波传播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用户高速移动:多普勒频移造成电波传播特性的快速随机变化。
2. 工作于复杂的干扰环境。
外部干扰:天电、机电和信道热噪声;系统内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邻道、同信道、互调、多址和远近效应。
3. 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复杂。
用户注册和登记,鉴权和计费,安全和保密。
4.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与日俱增。
用户容量问题,业务容量问题。
5.用户终端成为个人消费品。
第2章:传输基础 时域概念:;v f c f λλ==。
频域概念:基频,当所有频率是该频率的整数倍。
总的信号周期是基波频率信号的周期。
频谱,信号包含的频率范围。
绝对带宽,信号的频谱宽度。
有效带宽:当信号频谱无限宽时,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一个较窄的频带内。
数据速率和带宽:如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倍的带宽,数据速率加倍。
给定的带宽可以支持多种速率。
任何数字信号频谱都是无限宽;任何传输系统都是带限的;任意给定的传输媒质,所传输的带宽越宽成本越高;限制频带会带来信号的畸变。
数据:实际传输的信息、消息。
信号:数的电磁表示。
传输:经过信号处理的数据的通信。
模拟数据:连续变化。
数字数据:取离散值。
模拟信号:(根据频率的不同)可以在各种传输媒质中传播的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模拟信号可以传播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数字信号:一串电压脉冲,比模拟信号便宜,不容易受噪声干扰,受衰减影响很大,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数据与信号的组合: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编码设备和比数字-模拟设备简单,成本也低;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可以使用现代的传输和转换设备;数字数据-模拟信号,一些传输媒质只能传输模拟信号,如卫星;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模拟数据容易转换成模拟信号。
模拟传输:传输模拟信号不用考虑传输的内容;衰减限制了传输链路的长度;级联的放大器可以放大信号,但会带来信号的畸变,但是模拟信号允许畸变失真。
数字传输:需要考虑传输的内容;衰减严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只能在有限的距离传播;使用中继器可以扩大传输距离,需要考虑中继信号的恢复和重传。
信道容量:在一定条件下,信道可以传输的最大的数据速率。
奈奎斯特带宽:考虑一个无噪声信道,数据速率仅受信道带宽的限制。
带宽为B ,该信道所支持的最大的数据速率是2B 。
这个限制是符号间干扰。
信道容量:22,2log C B C B M ==,第一种是二进制,第二种是多进制,多进制可提高数据速率,但会增加接收机负担。
香侬容量公式:()22S log 1SNR log 1N C B B ⎛⎫=+=+⎪⎝⎭,增加信噪比可以增加信道容量,通过增加信道带宽也可以增加信道容量,但是传输媒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物理通路。
导向媒质:电磁波沿固体媒质被引导传播。
例如,铜质双绞线,铜质同轴电缆,光纤等。
非导向媒质:提供电磁波传输的媒质,但是不引导电磁信号的传输,即无线传输。
例如,大气,外层空间。
复用技术:频率分集复用(FDM):每一个信号都需要一定的带宽(以载波频率为中心),称为信道。
为了防止干扰,信道被保护带宽(保护间隔)分离,保护带宽就是频谱中未使用的部分。
时间分集复用:与FDM 类似,特定信源提供在特定的时隙发送数据,这个特定的时隙就是一个信道。
时隙的周期称为帧。
同步时分复用:时隙预先分配且固定,各源发送传输的时间是同步的。
异步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各数据源在媒质上的时间。
第三章:天线与电波传输1.天线:天线是电导体或电导体系统。
(任意的一个电导体都是天线。
)发射,将电磁能量辐射到自由空间。
接收,从自由空间收集电磁能量。
辐射方向:表征天线性能的常用方法。
在天线的传播方向上,传输功率与距离成一定比例。
波束宽度(半功率波束宽度):是天线方向性的度量,定义为天线波束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
与天线增益有关,一般天线增益越大,波束就越窄,探测角分辨率就越高。
半波偶极天线:包含两个等长的直线导体,两者被一个很小的间隙隔开;天线的长度等于所传输信号波长的一半。
抛物面天线:其方向相性与天线直径成正比,直径越大,方向性越好。
3天线增益:是天线定向性的度量。
与由理想的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上所产生的输出相比,天线增益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方向上的功率输出。
与天线增益相关的是天线的有效面积22244c A f A G eeπλπ==4传播方式:地波、天波、直线LOS5直线传播:一个天线到地平线的直线的无线电波:h d K =57.3两个天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2157.3h h K +K6直线传播主要的损耗:衰减和衰减失真、自由空间损耗、噪声、大气吸收、多径、折射。
7自由空间损耗:假设没有其他的衰减或损伤源存在,跨距离的信号传输也会有衰减,因为信号随距离的增加会在越来越大的面积范围内散布。
Pt 是发射天线功率,Pr 是接收天线功率,d 是两天线之间的直视距离;(考虑天线增益),()()()()22222222244t r r t r t r t r td d f d cd P P A A G G G G c f A A ππλλ====,()()()20log 20log 10log dB t r L d A A λ=+-()()()20log 20log 10log 169.54dBt r f d A A =-+-+,波长越长,路径损耗越大。
从第一个方程来看,增加频率会增加自由空间损耗;但是,从第二个方程来看增加频率会减小路径损耗。
原因是增加频率会使天线增益增加,这部分增加的量比所带来的路径损耗减小的量多,所以整体表现为路径损耗的减小。
自由空间不吸收电磁能量,其传输损耗表明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增大而引起的电磁能量扩散损耗;由自由空间损耗可看出:接收天线所捕获的信号功率仅仅是发射天线辐射功率的很小一部分。
8如果天线的尺寸和间距相同的话,载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则自由空间路径损耗越大。
频率增加,自由空间损耗增加。
9噪声:每个数据发射事件的接收信号都是由传输信号构成的,这些传输信号可能被传输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失真修改,还包括了在传输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某些地方插入的额外信号,这些额外信号就是噪声。
噪声是对通信系统性能带来影响的主要限制因素。
分类:热噪声、互调噪声、串扰、脉冲噪声。
10热噪声:()W/Hz k 0T N =k = 1.3803 × 10-23J/KTB N k = B T N log 10 log 10k log 10++=B T log 10 log 10dBW 6.228++-=11多径传播的原因:自由空间传播、反射、散射、绕射。
影响;多径衰落、时延扩展、相关带宽、多普勒频展。
12多径衰落:移动传播环境中,到达移动台天线的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众多反射波的合成。
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各条路径反射波到达时间和相位也不相同。
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有时同相叠加而增强,有时反相叠加而减弱。
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衰落。
这种由于多径现象所引起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13时延扩展:假设基站发射一个极短的脉冲信号S i (t)=a 0δ(t),经过多径信道后,由于路径长度不一样,则发射信号沿各个路径到达接收天线的时间就不一样,移动台接收信号呈现为一串脉冲,结果使脉冲宽度被展宽了。
这种因多径传播造成信号时间扩散的现象,称为多径时散,或时延扩展。
可直观的理解为在一串接收脉冲中,最大传输时延和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
14相关带宽:表示信道在两个频移处的频率响应保持强相关情况下的最大频率差。
强相关表示发射信号在信道带宽内具有不变的增益和线性相位。
15多普勒频移:由于移动台运动,接收信号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在多径环境,这种频移定义为多普勒频展,也称为随机调频。
当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16多径移动信道存在的两类扩展:多径效应引起的在时域上的时延扩展;多径的多普勒效应引起在频域上的多普勒扩展。
时延扩展在时域上使信号的波形展宽,并相应在频域上规定了相关带宽;多普勒频展在频域上使接收信号的频谱展宽,并相应在时域上规定了相干时间。
17多径衰落:快衰落、,慢衰落、平坦衰落、选择性衰落。
18快慢衰落:快——微观变化,接收信号包络在数十波长的短区间内的变化,服从瑞丽分布、莱斯分布等。
慢——宏观变化,接收信号包络在数百波长的区间内的变化,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19频率选择性衰落:衰落状况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成分衰落不一致,衰落信号波形将产生失真。
非频率选择性(平坦衰落):衰落状况与频率无关;各频率成分衰落一致,衰落信号的波形不失真。
信号带宽<相关带宽: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带宽>相关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
20衰落信号的特征:1)衰落率: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
是信号包络衰落的速率,是对衰落特征最简洁的描述。
与发射频率、移动台行进速度、方向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