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合集下载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章节练习(民俗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章节练习(民俗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16章民俗学研究方法一、填空题1.关于民俗是“文化遗留物”的说法,主要________学派的观点。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人类【解析】人类学派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哲学和方法论的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社会人类学。

泰勒是该学派的先驱者,安德鲁·朗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泰勒还以文化进化观为理论基础,创造了“文化遗留物”研究法。

“文化遗留物”指的是一系列的原始文化、仪式、习俗、信仰观念等。

他认为这些都是“初级文化的生动见证或活的文献”,也是“高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研究这种“遗留物”,将有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特别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演变轨迹。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心理学中的_________。

【答案】精神分析学派【解析】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心理科学在19世纪中叶以后有了长足进步。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

以弗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来论述、分析民俗文化的实质,就形成民俗学中的心理学派或称精神分析学派。

二、名词解释1.顾颉刚(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顾颉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

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

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其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

2.历史地理学派(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历史地理学派,又称“芬兰学派”,是20世纪初芬兰民间文艺学克伦父子创立的民间文艺学流派。

该派继承了传播学派的理论,认为民间故事是不断传播扩散的,并且在传播中不断复杂化。

因此,他们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民间文化异文的比较,对题材模式的迁徙和流变状况进行探索,力图确定其形成时间和流布的地理范围,从而尽可能地追寻这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

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上编第1章概述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15.1 复习笔记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民俗学研究方法16.1 复习笔记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上编第1章概述1.1 复习笔记一、民俗与民俗学(一)民俗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概 述)【圣才出品】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概  述)【圣才出品】

第1章概述1.1 复习笔记一、民俗与民俗学(一)民俗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民俗的起源: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3.民间:是指民众中间。

它对应官方而言。

即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

4.民间的组成部分: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5.风俗(1ore):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6.“民俗”概念的四种狭义理解(1)文化遗留物说。

是英国早期文化进化学派的观点。

(2)精神文化说。

是英国学者们的观点。

(3)民间文学说。

主要流行于美国和苏联。

(4)传统文化说。

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

7.民俗的广义理解: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8.民俗的范围: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9.民俗事象的分类(1)物质民俗①含义: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②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和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2)社会民俗①含义: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②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娱乐习俗等等。

(3)精神民俗①含义: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②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4)语言民俗①含义: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②主要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a.民俗语言广义: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和方言。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民俗理论:1民俗的基本特征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3民俗的社会功能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5民俗的集体性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物质生产: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5坐商的主要特点物质生活: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3家族祭祀的功能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岁时节日: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国民俗学史略)【圣才出品】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国民俗学史略)【圣才出品】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14.1 复习笔记一、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1.春秋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记录,从各方面表现了初民社会的古朴风俗。

它们对于殷周时期和稍后一段时间的社会信仰、习俗惯制、生产生活以及与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相关的采风活动,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如《尚书》中的《汤誓》《盘庚》等。

2.成书于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一些典籍,如《周礼》和《穆天子传》,主要记述了上层礼俗,描绘了贵族的生活和社会理想,说明当时上、下两个阶级之间的民俗已开始分化。

3.有的文献记叙了民俗的地区性差异,如《诗经》中的民歌反映了北方的民俗,《楚辞》中的唱诵则反映了南方楚地一带的风尚等。

4.特点以人论俗,是先秦伦理民俗观的主要特征。

(1)很多民俗资料出自当时史官记录的关于社会政治的重要史事和言论,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倾向。

(2)各种史籍反复使用这些民俗资料去勾勒上古社会的“理想国”的图景,先秦诸子则一再征引古代神话来说明各自关心的社会问题。

(3)民俗被吸收者们用来给动荡的春秋社会制定规范。

5.诸子的民俗观(1)孔子的民俗观①孔子从人学的角度来使用民俗资料。

他主要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古代民俗观改造成与礼治体制有关的学问。

a.他以“志古之道,居今之俗”为指导思想,让历史介入民俗;然后,抛弃传统民俗观中的“怪力乱神”的思维,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b.他以“民教俗朴”说为前提,致力于贯彻男女、父子、君臣、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

②孔子理解民俗,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如冠、婚、丧、祭等人生仪礼。

③孔子之后,孟子进一步发展了他的丧制学说。

④影响:孔子民俗观的历史方法和人文原则,对于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观系统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

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与信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荀子的民俗观①荀子的新命题是民俗的道德标准。

他主张按照美、丑、善、恶的道德概念去确立民俗知识,为民俗事象分类,选择美俗善政的民俗应用方式。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民俗信仰)【圣才出品】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民俗信仰)【圣才出品】

第7章民俗信仰7.1 复习笔记一、信仰对象(一)灵魂1.人类最初的信仰是从自身开始的,如对梦境和死亡的不解,导致人们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

2.在人们的意识中,最初的灵魂是有血缘、远近和亲疏之别的。

3.灵魂信仰不限于人,也涉及自然神、图腾,包括人类自身役使的牛马和使用的器物。

(二)自然神1.自然神是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

2.自然神的种类(1)天体,包括天神、日神、月神、星神。

(2)自然现象,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

(3)无生物,包括山神、土地神、水神、石神、海神、潮神,土地神,又称社神。

(4)生物,其中有两种,一种是动物神;一种是植物神。

(三)图腾1.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图腾,并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

2.在同一图腾内禁止通婚。

图腾还有一定的祭祀和禁忌。

(四)祖先神1.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

由于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人们认为,祖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者,也是人死后的管理者。

2.祖先神包括不同层次:有远古祖先或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

(五)生育神生育神是主宰生育诸神的总称。

它们大都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女神。

(六)行业神1.含义:行业神是指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

2.起源:它起源于生产的发展。

最初的行业神就是生产神。

二、信仰媒介人类为了取得与鬼神的密切联系,就必须有沟通人与鬼神的桥梁,于是出现一种媒介—巫觋或萨满。

(一)灵媒由于人、鬼、神的分野,人类要经常求助于鬼神,因此曾有一个时期,人人为巫。

后来由于宗教事务频繁,产生了一些专事通神的人,出现了人、鬼、神之间的媒介:这种人物,中原称巫觋,南方称灵子,北方称萨满。

(二)巫的种类1.巫觋巫觋通鬼神的两种方式:(1)请神附体。

请神附体有请神、探源、抓鬼和谢神四个步骤。

(2)过阴,即“灵魂出走”。

2.祭司祭司是由巫觋发展来的,是一种高级的巫,即大巫,皆由男性担任。

3.术士术士,即专门巫师,主要包括山、医、命、卜。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6章【圣才出品】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6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练习第1章概述一、填空题1.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有________、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文化遗留物说【解析】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四种。

对“民俗”概念的广义理解,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资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民俗”(folklore)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英国学者________1846年创用的。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汤姆斯【解析】“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

这个词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后来,该词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

二、名词解释1.民俗(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又称民间风俗。

在我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2.物质民俗答: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和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民间游戏娱乐)【圣才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民间游戏娱乐)【圣才

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13.1 复习笔记一、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特征、功能与分类(一)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1.起源于宗教原始初民由于对自然界缺乏知识,认为一切存在物和自然现象中都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即“万物有灵”。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多神崇拜,并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信力日益增强,宗教观念渐趋淡漠,祭祀活动也日益失去其严肃性,由娱神向娱人过渡,最终演变为民间娱乐项目。

2.起源于巫术(1)巫术与宗教的区别:宗教是通过祈祷祭祀,祈求自然与外界事物的恩赐;巫术则是操纵虚构的“超自然力量”,企图驾驭自然与社会,实现施行者的非人力所能实现的意图。

(2)巫术是在科学尚不昌明时代,人们认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实用手段,不少娱乐项目与之相关。

随着岁月的流逝,巫术性减弱,娱乐性增强,演变为惊险动人的杂艺表演。

3.起源于劳动“劳动”,广义地理解,包括人类战胜自然、发展自身的一切生产活动,它是大量娱乐游戏项目得以萌发的源头活水。

4.起源于兵事“寓武于娱”的竞技项目的形成,大多与军队训练相关。

(二)民间游戏娱乐的特征1.娱乐性与竞技性——基本特征(1)娱乐性游戏竞技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娱乐性。

游戏娱乐不仅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使人们的教育活动在愉悦的形式下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加强。

娱乐是游戏的灵魂,没有娱乐也就没有了游戏。

(2)竞技性竞技性,主要是就游戏娱乐活动中所包含的竞技心理即争胜心理而言的。

一般说来,游戏娱乐活动多含有程度不一的竞技心理。

2.阶层性与对象性(1)阶层性游戏娱乐作为生活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显现出阶层性的特征。

①在上层有宫廷游戏、文人游戏。

宫廷游戏娱乐多与宫廷的特定生活形态相关。

文人游戏较为古雅,以静态的文字游戏为主。

②社会中、下层的民间游戏丰富多样a.市民阶层的游戏娱乐第一,市民游戏的主要参加者:一为在城市居住的、有钱有闲的官宦富豪子弟,一为部分商人及某些无固定职业的城镇游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

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3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

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3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

9谈谈你对神话的理解
民间语言:
1理解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2英雄史诗的特点
3小戏的种类
民间艺术:
1如何理解民间艺术是艺术更是生活过程?
强调民间艺术的这一特征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有何意义?
2试述民间戏曲与民俗的关系
3简述民间艺术的特征与功能。

4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
5北方秧歌主要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民间游戏:
1民间游艺娱乐习俗的.. “寓教于乐”功能
2简述民间游戏娱乐起源的成因。

民俗学史:
1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

(汉魏时期有影响的民俗著作和与民俗相关的著作有哪些?请予简要说明。


2举例说明“民俗”一词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
3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4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

5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

6简述中山大学时期中国民俗学的成就
7简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我国民俗学发展的情况(民俗学的主要活动及其学术成就)方法理论:
1试述田野作业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2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3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4简述民俗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
5文献学方法之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性。

外国民俗:
1简述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特点
2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3简述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

4德国格林兄弟对民俗学有何贡献?他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5柳田国男对日本民俗学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其他:
1简述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2简述民俗学人类学派的主要理论方法
3简释“习俗化“
4简述民俗控制的类型
5简述语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6民俗学与社会学对群体特征各有什么样的概括?
7简述民俗符号学的一般规则
8什么是民俗研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0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

11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

12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13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14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
15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
16什么是故事类型?什么是故事类型学派?试谈两者的关系?17民俗与宗教的关系。

18.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