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知觉训练

合集下载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4、味觉
1、家长要积极预防可能对新生儿听觉造成伤害的疾病
一些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
炎、中耳炎等,都会对婴儿的听觉器官造成 不同程度地损伤,继而造成新生儿听觉障碍。 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因 此家长要对这些疾病进行积极预防,最有效 同时也是最主要的预防这些疾病的措施就是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给婴儿打防疫针。

婴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发展:
1个月:能用平静的眼睛运动跟踪一个慢慢移
动的物体; 3个月:像成人那样对物体实现聚焦; 6个月:视敏度大约为20/100。 2岁时: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扫视和追视能 力发展也很快。
视觉的重要性
1、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想充分认识 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就必须从观察开始。 对于宝宝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 察,同时,观察也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前提和智力 发展的源泉。一般来说,观察能力越强的宝宝, 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清楚、越深刻,将来知识的 学习与积累也就越迅速。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和生 活奠定一定的基础。
识事物,比如形状、大小、颜色等,能有助 于宝宝全面思考问题方式的形成,同时视觉 训练还能培养宝宝的耐心和毅力,等等,这 些对于宝宝的成长和发育来说,都能够起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2、听觉的发展
听觉——和其他感官功能相比,听觉最易被忽视, 但要想发展孩子的语言系统,就必须借助听觉训练 这台“助推器”。 听觉:学习和辨别声音的区别, 初步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听,不管是处于哪个成长阶段, 都需要有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听力来接受 声音并对声音作出反应,宝宝才能有正常的发育。

听觉训练是宝宝形成和发展有声语言的必要基础 学龄前是宝宝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其 学习语言最为关键的时期。 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靠听觉去完成接受这 种符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听觉训练对于宝 宝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宝宝学习语言, 主要是依靠模仿家长以及周围的人来完成的。而要 模仿,就必须首先要听到。可以说,宝宝正是通过 不断地听,才逐渐学习、掌握有声语言的。 因此,让宝宝从小就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力,对 其以后学习和掌握有声语言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

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

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

婴幼儿感知觉和语言、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感知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痛觉、温觉等)、动觉、平衡觉等。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受经验的影响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优势2、儿童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1)听觉•胎儿的听觉反应: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突然的声响能够做出动作反应:如翻身、踢腿。

母亲的心跳对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新生儿喜欢乐音而不是噪音,喜欢人的声音,偏爱母亲的声音•在3个月时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或者眼睛转向声源•7~8个月的儿童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主要发展对低频声音的反应敏锐度;•成年后听觉能力缓慢降低•老年期,高频部分听力丧失较多•环境的噪音对听觉是有害的。

人最理想的声强环境是15—35分贝•大声说话,声强可达60-70分贝•60分贝以上的噪音,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促使儿童听觉发育的方法1)多听优美的经典名曲:如莫扎特的音乐(莫扎特效应)经典曲目:土耳其进行曲第21号钢琴协奏曲小夜曲小星星协奏曲2)听音瓶准备3个矿泉水瓶(易拉罐),一个是空的,什么也不装;一个装约1/3的黄豆(沙子);一个装约1/3的水。

对于小月龄的婴儿,可以边摇边告诉他这是水摇动的声音;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可以让在其背后摇动,让他猜摇的是什么?3)动物的声音●引导孩子观察聆听不同动物的叫声●录制或者网上下载这些动物的声音●播放声音,让孩子猜是哪种动物的声音4)引导孩子观察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小鸟声、蟋蟀声、流水声、风声、雨声、打雷声等。

5)引导孩子观察聆听物体的声音不同物体的碰撞声、敲击声、拍打声等。

家中的器具都可以,比如勺子碰撞塑料杯、玻璃杯、钢杯的声音;炒菜用的铲子碰撞锅的声音等等。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一、视觉刺激
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张贴一些准确的亲人画像,例如爸爸、妈妈,使宝宝看看亲人的画像。

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平易近人地望着宝宝,使宝宝也看著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感官提振
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挑选一些短小、动听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醒来时,摆给宝宝听到,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演唱一些抒情、迷人的歌曲给宝宝听到。

三、触觉刺激
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不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抬起去,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抬起去。

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使宝宝轻拍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提振
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不好时,把宝宝拉到花园里,使宝宝闻闻花香。

0-3岁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训练指导方式

0-3岁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训练指导方式

0-3岁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训练指导方式作者:陈佳雪来源:《经济·艺术商业》2019年第02期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认知的基础,感知觉总的来说可分为“感觉”和“知觉”两大部分。

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和知觉是人体最简单的心理活动现象,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主观经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通过不同的感覺器官对世界的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应和认识,是对事物或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时,人的大脑对事物及属性的整体反应。

感觉是直观的感受,是人的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反映;是一种在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对事物的某一属性的主观反映,是单一的分析器活动结果。

知觉是一种准确的概括,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知觉是以一种以人们的生理机制为基础的心理活动;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应,是各个分析器分析结果的总和,它的结果是全面的。

感觉与知觉还有一个差别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感觉有可能一样,但知觉不一定会一样。

例如每个正常的人对于同一个道菜的颜色、味道反应可能是一样的;但当人们面对相同的数字时,如1、2、3,当学数学的看见这个数字他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数字1、2、3,但如果是学音乐的人看见这个数字第一个反应是哆、唻、咪。

感觉根据刺激作用于身体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感觉,例如我们常说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知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角度有: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的特性的不同,可以将知觉划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以及运动知觉;根绝占主导的分析器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产生感觉和知觉的生理装置叫分析器,感知觉的分析器非常重要,任何一部分受损都会引起感知觉障碍。

感觉和知觉的产生几乎是同时的,人们对于一个陌生的事物的认知,在感觉到事物的某些属性时,对事物整体的知觉就产生了,感觉既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也是感觉存在的条件,感觉和知觉是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没有清晰地区分,我们通常说的是感知觉就是感觉和知觉的分析总和。

幼儿早期教育方法

幼儿早期教育方法

幼儿早期教育方法
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培养孩子的感知觉:从新生儿开始,利用声音、语言玩具、实物等刺激其听、视、触、嗅觉等,促使他们在看、听、闻、摸、尝的过程中,获得各种印象,这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第一步,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训练语言和思维:与孩子进行语言交往,可以诱导、启发和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婴幼儿1岁半左右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此时小儿学说话最容易而且学得快。

3. 珍惜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提出问题时,要耐心而热情地倾听,认真简要而正确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从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4. 运动训练:如单脚跳跃、双脚跳跃、上下楼梯、向后倒走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运动发育。

5. 音乐教育:通过听儿歌、舒缓音乐、故事、英语等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

6. 故事教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 亲子游戏:通过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8. 鼓励探索: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和探索周围的环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10. 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这些方法都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最新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最新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121、大动作训练3同新生儿抚触及被动操。

2、精细动作训练45主要是手的灵活性的训练,可让新生儿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条、6小玩具等,不定时放于新生儿手中抓握。

(从新生儿手中取出抓物时,可轻触其7手背,新生儿会自动放手)83、言语训练9新生儿具备了笑和发音的能力,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时,与其面对面,10距离约20厘米左右,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对新生儿说话,具体11内容可以是儿歌、诗词或安抚性的交流等。

持续一会儿,可见新生儿肢体活动12增加,出现微笑等愉快反应。

13144、社会适应行为训练15新生儿对脸谱性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多给看脸谱16型挂饰或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交流,使其形成对自身以外的人的认17识。

185、感知觉训练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厘米处挂一些鲜艳的、色彩分明大一些的图片1920或玩具,以促进视觉能力发展。

21听觉: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活动觉醒或睡眠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22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佳),也可以播放儿歌、诗词朗诵等。

23触觉:同新生儿抚触及精细动作训练。

24【达标标准】25做新生儿期末生长发育测评时,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

26【注意事项】27以上操作程序并不固定,即每次训练不必按1--5项逐一做完,应视新生28儿情绪及生活规律,灵活操作。

29以上操作程序为统一整体,可多项同时进行,如做抚触时,可同新生儿30说话,播放音乐等。

新生儿室内不必过于安静,维持正常环境即可,但应避免噪音。

3132不要给新生儿过度的视听刺激,如播放音乐时问以每次20——40分钟,33每天3——4次即可,不要不停地同新生儿说话,应留给新生儿独处的时间。

【工具与材料】3435播放机、玩具、卡片等。

36【相关知识】37适当的延迟满足,即让新生儿在清醒时先独处一会儿、再同其交流,新38生儿会更积极的回应,获得更大的愉快感。

39。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视崖”实验
空间知觉--方位知觉:
3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内外方位; 4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远近、顶、旁等方位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中间、底、 跳过、前、后等
6岁儿童已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 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朱智贤 教授认为,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认知发展:通过动作和感知觉信息认知 世界,通过语言符号和直观的问题解决 认知世界与自己的关系、逻辑思维、推 理)
感知觉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感觉越精 细、越丰富、知觉就越准确、越完整; 离开知觉的纯感觉是不存在的,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 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 之中。
空间知觉--大小知觉
6-8周婴儿: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6个月:具有大小的概念,但需要在比较中建立; 3岁以上具备了找出最大、最小的能力,同时具有中等 的概念;
大小知觉:
有研究证明,儿 童从2岁半到3岁 判别平面图形的 能力急剧发展。
婴儿已具有物体形 状和大小知觉的恒 常性。
空间知觉---深度知觉 “视崖”实验
感知觉特性
感知觉特性
感受性 感觉的适应性 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 感受性与训练
感觉 知觉
• 知觉的理解 性
• 知觉的整体 性
• 知觉的恒 常性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出生伊始,通过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 等感觉认识和感知外在世界,并在感知觉的作用,逐 渐对外在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读,在逐渐的探索 过程中,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同时得到了发展。
感知觉在婴幼儿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2岁前主要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哈洛实验)

0-3个月婴儿的神经发育训练

0-3个月婴儿的神经发育训练

0-3个月婴儿的神经发育训练
新生儿期心理行为发育指导
1)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如按需哺乳。

3)新生儿喂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4)给新生儿抚触,让新生儿看人脸或鲜艳玩具、听悦耳铃声和音乐等,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1~3个月心理行为发育指导
1)注重亲子交流,在哺喂、护理过程中多与婴儿带有情感的说话、逗弄,对婴儿发声要用微笑、声音或点头应答,强调目光交流。

2)通过俯卧、竖抱练习、被动操等,锻炼婴儿头颈部的运动和控制能力。

3)增加适度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刺激,听悦耳的音乐或带响声的玩具,用鲜艳的玩具吸引婴儿注视和跟踪。

----------来自卫生部官网一、大运动的训练
二、精细动作的训练
三、语言的训练
四、认知能力的训练
五、社会行为的训练
来自《高危儿保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大动作能力训练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言语发展训练
社会适应行为训练
感知觉训练。

1.大动作训练
■同新生儿抚触及被动操。

2.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手的灵活性的训练,可让新生儿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条、小玩具等,不定时放于新生儿手中抓握。

(从新生儿手中取出抓物时,可轻触其手背,新生儿会自动放手) 3.言语训练
■新生儿具备了笑和发音的能力,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时,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对新生儿说话,具体内容可以是儿歌、诗词或安抚性的交流等。

持续一会儿,可见新生儿肢体活动增加,出现微笑等愉快反应。

4.社会适应行为训练
■新生儿对脸谱性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
可多给看脸谱型挂饰或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交流,使其形成对自身以外的人的认识。

5、感知觉训练
■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厘米处挂一些鲜艳的、色彩分明大一些的图片或玩具,以促进视觉能力发展。

■听觉: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活动觉醒或睡眠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佳),也可以播放儿歌、诗词朗诵等。

■触觉:同新生儿抚触及精细动作训练。

【达标标准】
做新生儿期末生长发育测评时,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
■以上操作程序并不固定,即每次训练不必按1--5项逐一做完,应视新生儿情绪及生活规律,灵活操作。

■以上操作程序为统一整体,可多项同时进行,如做抚触时,可同新生儿说话,播放音乐等。

■新生儿室内不必过于安静,维持正常环境即可,但应避免噪音。

■不要给新生儿过度的视听刺激,如播放音乐时间以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3—4次即可,不要不停地同新生儿说话,应留给新生儿独处的时间。

【工具与材料】
播放机、玩具、卡片等。

【相关知识】
适当的延迟满足,即让新生儿在清醒时先独处一会儿.再同他交流,新生儿会更积极的回应,获得更大的愉快感。

注:宝宝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在月子里就打下基础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宝宝作息习惯。

比如在白天,要把窗帘打开,屋子明亮,大家该说话说话,该看电视看电视,不要刻意放低音量,即使宝宝要睡觉,也要让宝宝习惯白天的时候稍微有些嘈杂的世界。

而到了晚上,要让屋内光线暗一些,降低电视、音响的声音,放低说话的声音,让宝宝知道“要睡觉了”。

白天营造一个稍微热闹些的环境还是对宝宝有利的,省得宝宝睡觉太轻,有点动静就惊醒,而晚上营造一个适合休息的环境就更有利了,只要在月子里面培养好习惯,宝宝日夜颠倒的问题就会发生的比较少(日夜颠倒不可避免,毕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时没有任何时间观念的,但可以减少),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物规律,在月子里很关键,有规律以后,即使在半夜醒来也会很快的再次入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