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董小林第三版课后答案第六章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六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六章

森林资源开发与管理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商品开发价值
森林资源最优开采利用决策
生物学上的最优开采决策
生物学决策规则是在平均年增长量最大时即70年(P47 页)
经济学上的最优开采决策
当考虑砍伐的成本时、贴现率、种植(重新)的收益时、 当前砍伐的收益时,此时的最优决策为经济学上的最优 决策
问题
可再生资源收获量和存量的关系


资源耗竭于否取

MSY
决于存量水平
h
N1
N0
N2
种群 数量
K
可再生资源的静态分析利用决策
可再生资源收获量和存量的关系

资源耗竭于否取决 于存量水平


N存〈 N1 ,N存 〉N2 N存=N1, N存 =N2
h
种群 数量
N1
N2
K
可再生资源的静态分析利用决策
努力水平和收获量水平
贴现率低以至为零时,最优决策表现为当前的开采减少, 渔业有趋向生物经济平衡的特性
当贴现率水平在零与无穷大之间时,贴现率越高,保存资 源的成本就越高
实例证明(见书中P124页)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数学证明
以1957年的Schaefer模型为例 假定鱼价为1单位,单位捕鱼活动的成本固定不变,不随鱼类资源 存量的减少而增大,单位捕鱼活动的捕鱼量的大小和鱼类的存量 大小有关。其中C为单位努力量的成本,F为单位努力量水平,Y 为产量水平
日本将一些公共水域授予渔民作为私有财产,从而可以提高 对资源的投资并改善管理水平
幼年鱼类人工饲养,成年后捕捞(太平洋鲑鱼等)
渔业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公共政策
政府管制
早期渔业政策采用管制的手 段对渔业捕捞进行管理,管 制手段实质是增加了渔业捕 捞的成本

《资源环境经济学》1-18章习题及思考题

《资源环境经济学》1-18章习题及思考题

第7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论述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 1、论述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 2、如何评价环境价值 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 3、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方法 4、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 义
第8章 一般化资源的稀缺与供求原理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1、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资源市场供求原理。 2、资源市场供求原理。 储量的概念与资源总量的构成。 3、储量的概念与资源总量的构成。 缓解资源稀缺的路径。 4、缓解资源稀缺的路径。
人口、资源、 第2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 经济的关系 1、中西方人口理论演变的比较。 中西方人口理论演变的比较。 人口数量控制的经济手段。 2、人口数量控制的经济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演变及启示。 3、人力资本理论演变及启示。 传统经济系统模型经济复合系统的区别。 4、传统经济系统模型经济复合系统的区别。 气候变暖的危害,人类的对策? 5、气候变暖的危害,人类的对策?
第14章 14章
污染防治与控制
什么是库兹涅茨曲线: 1、什么是库兹涅茨曲线: 2、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战略 流动源污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3、流动源污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论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4、论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 染的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染的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什么? 5、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保护生物多 样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样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第13章 13章
污染控制手段
污染控制手段选择的标准? 1、污染控制手段选择的标准? 污染控制手段的类型? 2、污染控制手段的类型? 简述排污税的原理、排污收费的作用、 3、简述排污税的原理、排污收费的作用、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 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在中国的适应性。 4、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在中国的适应性。 中国排污收费的基本政策、原则及成效。 5、中国排污收费的基本政策、原则及成效。

中国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课件之6.循环经济理论

中国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课件之6.循环经济理论
图示:1930年12月1-5日,河 谷内出现静风和逆温层,污染物在 低空聚集,难扩散到高空,污染物 浓度迅速上升。
结果: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 亡率增高,造成60多人在一周内 死亡;家畜死亡率大大增高。
9
(2)洛杉矶汽车尾气产生光 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 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
贡献:西露天矿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 开采垂直深度达350米,先后为国家生产煤炭 1.6亿吨。
新资源开发:在煤炭产量下降时,发现 了这里蕴藏的油母页岩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 力。据初步探明,抚顺的油母页岩可开采储量 达35亿吨,其开采量可以为一个中型炼油厂 持续利用40年到70年。
2002年起,抚矿出用油母页岩炼制原 油,将其作为企业转产和振兴的希望,并对油 母页岩炼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多项改进,提高 资源的回收率,实现废气、废渣的循环利用。
3、循环经济的阶段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排除废物 净化废物、利用废物 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15
广西贵糖集团循环经济模式
蔗田
蔗 杆
纸浆厂
造纸厂
废液
甘 蔗
蔗渣 糖渣
废酒精
化肥厂
废糖浆
制糖厂
蔗渣 糖渣
废废
糖糖
渣浆
养鱼厂
酿酒厂
蒸 汽
发电厂
飞 灰
水泥厂
16
循环经济使抚矿由煤田变“油 田”
图片:抚顺矿业集团公司西露天矿矿坑( 摄于7月11日)。
4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示:
发展循环经济要: 找到一个协调各方
利益关系的恰当方 式; 把发展循环经济变 为企业、政府、公 众的共同行为。
5
共识与问题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目录第一章导论 (3)一、单项选择题 (3)二、多项选择题 (5)三、判断题 (6)四、案例 (7)五、实训项目 (7)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8)一、单项选择题 (8)二、多项选择题 (10)三、判断题 (11)四、案例 (12)五、实训项目 (14)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4)一、单项选择题 (14)二、多项选择题 (16)四、案例 (17)五、实训项目 (18)第四章生产理论 (18)一、单项选择题 (18)二、多项选择题 (20)三、判断题 (21)四、案例 (22)五、实训项目 (23)第五章成本理论 (24)一、单项选择题 (24)二、多项选择题 (26)三、判断题 (27)四、案例 (28)五、实训项目 (30)第六章市场与竞争分析 (30)一、单项选择题 (30)二、多项选择题 (32)三、判断题 (33)四、案例 (33)第七章生产要素理论 (34)一、单项选择题 (34)二.多项选择题 (36)三.判断正误题 (38)四、案例 (39)五、实训项目 (41)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41)一、单项选择题 (41)二、多项选择题 (43)三、判断题 (45)四、案例 (46)五、实训项目 (48)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49)一、单项选择题 (49)二、多项选择题 (50)三、判断题 (51)四、案例 (52)五、实训项目 (57)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57)一、单项选择题 (57)二、多项选择题 (59)三、判断题 (61)四、案例 (61)五、实训项目 (63)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63)一、单项选择题 (63)二、多项选择题 (66)三、判断题 (67)四、案例 (68)五、实训项目 (68)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 (68)一、单项选择题 (68)二、多项选择题 (70)三、判断题 (71)四、案例 (72)五、实训项目 (75)经济学基础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经济学基础6第六章案例点评及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6第六章案例点评及习题答案

第六章案例点评及习题答案【案例讨论】漂亮的收益提示:一种解释是漂亮的外貌本身也是决定生产率和工资的内在能力之一。

一些人生来就有电影明星的气质,另一些人则没有。

在任何一种工人要在公众面前露面的工作中漂亮的外貌都是有用的——例如表演、推销和侍者。

在这种情况下,有吸引力的工人对企业的价值比没有吸引力的工人更大。

企业对有吸引力的工人愿意支付的更多,反映了其顾客的偏好。

第二种解释是报告中的漂亮是对其他类型能力的间接衡量。

一个看来很有吸引力的人还取决于遗传之外的其他因素。

它还取决于服装、发型、个人举止,以及其他可以控制的气质。

也许在调查谈话中成功地设计了有吸引力形象的人也是在其他工作中成功的有文化的人。

第三种解释是漂亮的贴水是一种歧视,以后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题目。

“一美元年薪”提示:劳动供给除了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变化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变化外,还受到人的自然属性方面(人口规模对劳动的影响;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性别、年龄、民族;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经济方面(劳动者对工作的偏好以及对工资的刺激反应;经济周期波动);社会制度(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等的影响。

【复习与练习】一、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边际效用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2.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

A.水平线B.垂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P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A和B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重合的水平线。

A.MRP曲线B.MFC曲线C.MP曲线D.VMP曲线5.个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注:此答案前两章有题目对应,方便核实是否题目对应,后面仅为答案,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第一章1、价格对资源短缺的正常反应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为什么?答:短缺将提高价格,因此降低需求,直到等于新的更少量的供给。

因为这导致减少短缺,而非强化短缺,所以这是一个负反馈循环。

但是,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提高,在价格升高前买进并囤积,强化了短缺,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

第二章1、假设州政府正决定一条景观非常怡人的河流的保护长度。

社区中有100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同样的逆需求函数P=,其中q是保护长度,单位是英里,P是他或她为保护q英里的河流愿意支付的单位价格。

如果保护的边际成本是每英里500美元,在有效配置的情况下,应该保护多少英里?经济剩余有多大?答:a、这是一个公共物品,因此将100条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到P=1000-100q。

这条需求曲线在P=500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时q=5英里。

b、净效益可一个直角三角形表示,其高为500美元,底为5英里。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5×500=1250美元。

2、假设一个正常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是P=80-q,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是MC=1q,这里,P为产品价格,q是需求和/或供给的数量。

a. b. c. d. 答:a、令MC=P,所以80-1q。

解得q=40,P=40。

b、消费者剩余=800美元。

生产者剩余=800美元。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1600美元=经济剩余。

c、边际效益曲线的斜率是需求曲线的2倍,因此MR=80-2q。

令MR=MC,得到q=80/3和P=160/3。

如右图,生产者剩余是价格曲线之下和边际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可以通过求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得到。

矩形面积=80/3×(160/3-80/3)=6400/9 直角三角形面积=1/2×80/3×80/3=3200/9 生产者剩余=3200/9+6400/9=9600/9美元消费者剩余=1/2×80/3×80/3=3200/9美元d、①9600/9美元>800美元②3200/9美元3、假设要求你评论一个拟议的控制石油泄漏的政策。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六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六章
r=0.10,f=0.10,
最优配置路线为:
q1=7.132,q2=6.523,q3=6.017,q4=5.610, q5=5.304,q6=5.099,q7=4.316,n=7,
t<7时qst=0,
t=7时qst=0.684, t>7时qst=5.000。
所有开采成本低于替代物的非再生资源在转换点(第7期)以 前耗尽
二、资源的跨时间有效配置: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情况
考虑如下情况:在使用非再生资源的同时,有一
种固定开采成本的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先使用成本 较低的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转移到可再生替代资源。 假定存在一种可再生的、完全替代的、供给量无 穷多的资源,其单位成本为d=6元。令qt为t年开采的、
固定边际开采成本的非再生资源的数量;qst为固定边
式中PVNB为净效益的现值。 以上目标函数受非再生资源总数约束条件的制约: Q 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q
t 1
T
t
0
a - b(q t q st ) - c - 0 t -1 (1)t=1,„,T (1 r) 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当qt>0时将是一个等式, 当a-b(qt+qst)-d≤0 t=1,„,T 时将为负的。
16 - 0.4q2 - 4 - 0 (2) 1.10
解以上联立方程式,结果为: q1=20.476,q2=19.524,λ =3.810 等式(1)表示在动态有效配置点,第一期边际净效益的现值 (16-0.4q1-4),必须等于λ。等式(2)表示在动态有效配置点, 第二期边际净效益的现值也必须等于λ。 两期边际净效益的现值应相等 。
T T a(qt q st ) - (b/2)(qt q st ) 2 - cq t - dq st 1 PVNB -f ( q) t -1 t -1 i (1 r) t -1 t 1 2(1 r) i 1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经济学董小林第三版课后答案第六章
1.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有哪些步骤?
1)弄清问题。

2)环境功能的分析。

3)确定环境破坏的程度与环境功能损害的关系,即剂量--反应关系。

4)弄清各种对策方案,改善环境的程度。

5)计算各个对策方案的环境保护效益。

6)计算各种对策方案的费用。

7)费用与效益现值的计算。

8)费用与效益的比较。

2.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分为哪几类?各类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环境影响的费用与效益评价技术分为三类,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评估法。

直接市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力资本法。

替代市场法:后果阻止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

意愿调查评估法: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德尔菲法。

3.什么叫直接市场法?应用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直接市场法就是直接运用货币价格,对可以观察和度量的环境质量变动进行测算的一种方法。

应用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增加或者减少商品
或服务的产出,这种商品或服务是市场化的,或者是潜在的,可交易的,甚至它们有市场化的替代物;
2)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观察出来,或者能够用实证方法获得;
3)市场运行良好,价格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的良好指标。

4.什么叫旅行费用法?使用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旅行费用法是指用旅行费用作为替代物来衡量人们对旅游景点
或其他娱乐物品的价值。

具备以下条件:
1)这些地点是可以到达的,至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到达:
2)所涉及的场所没有直接的门票及其他费用,或者收费很低;
3)人们到达这样的地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其他开销。

7.什么是费用效果分析?它与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有何区别?
费用效果分析又称之为费用有效性分析,它是一种通过费用与其达到效果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理想方案的费用评价方法。

费用效果分析是项目的结果起到的作用,效用和效能,是项目目标实现的程度。

费用效益分析,是对经济活动方案的得失,优劣进行评价、比较以提供合理决策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较多地用于工程建设的项目评价中。

费用效益分析还被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系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