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胶等级

合集下载

植筋深度表

植筋深度表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材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结构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

钻孔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MLJ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7d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

植筋锚固计算

植筋锚固计算

植筋锚固计算一、基本资料:工程名称: 工程一加固项目工程项目: 项目一加固项目植筋编号: 植筋1植筋直径d(mm): 20植筋间距s1(mm): 150植筋边距s2(mm): 75植筋级别: HRB400植筋受力状态: 受拉植筋胶为快固型胶粘剂: 否混凝土等级: C4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mm): 20箍筋直径d1(mm): 8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ψw: 1.1使用环境温度影响系数ψT: 1.0植筋新增构件类别: 一般构件场地类别: Ⅱ类设防烈度: 8度二、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三、计算结果:(1)单根植筋承载力设计值: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2-1:植筋钢材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N t b = (f y ×A s)/1000 = (360 × 314.2)/1000 = 113.1 kN(2)基本锚固深度计算:查《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表15.2.4: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 f bd = 5.125 N/mm2查《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表15.2.3:混凝土劈裂影响系数: αspt = 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3: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 l s = 0.2 ×αspt ×d ×f y / f bd = 0.2 × 1 × 20 × 360 / 5.125 = 281 mm(3)修正系数: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第15.2.5条: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为一般构件时取: ψbr = 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5: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ψN = ψbr ×ψw ×ψT = 1 × 1.1 × 1 = 1.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第15.2.2条:当混凝土等级高于C30时取: ψae = 1(4)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2-2: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 l d = ψN ×ψae ×l s = 1.1 × 1 × 281 = 309 mm(5)植筋构造验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3.1条:一般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min = max{0.3×l s, 10×d, 100}= max{0.3×281, 10×20, 100}= 200 mml d≥ l min,植筋锚固深度计算设计值满足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植筋规范标准

植筋规范标准

.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

.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

.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

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 植筋胶为A、B 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

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

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6.植筋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 .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钢筋、螺栓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

建筑植筋国家规范

建筑植筋国家规范

-9.滞80回0 环总-3面9.积130 (kN·mm)
3.944
15d
32757.81
产品B极限承载力
试件编号 Hmax+ (kN) Hmax- (kN) Hmaxavg (kN)
15d
126.66
139.10
132.88
20d
126.50
126.24
126.37
产品B位移延性比
试件编号 Dy+(mm) Du+(mm) Dy-(mm) Du-(mm) 延性比m
3.当采用植筋锚固时,其基本原则是保证钢筋屈服,并假定在使用 极限状态的粘结应力均匀地布置在整个钢筋长度上。
4. 设计目的是保证钢筋延性破坏,而避免混凝土(受压或受拉状 态)脆性破坏或劈裂破坏。
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M s≤ R
R Rk R*

式中
(4.2.4-1)
(4.2.4-2)
M ─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锚固,分别取1.2,1.1;
势,(作图分析,横坐标为钢筋植入段 某点和试件表面的距离mm,纵坐标为 钢筋内该点应力值N/mm2)应力差应在 10%之内。三组试验破坏极值差值也应 在10%之内。
力的传递很均匀地沿钢筋埋深分布 !
FFFooorrrccceee===122468024830002kkkNNN
steel stress [N/mm2]
从图中试验结果说明预埋钢 筋和后置式钢筋的平均劈裂 粘结应力的试验结果与修正 的ACI318理论的计算结果符 合非常好。
在混凝土保护层较小情况下的拔出测试
在有箍筋情况下的拔出破坏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不同箍筋 数量下的拔出试验。并根据 美国ACI318规范计算出了 Ktr 的数值。图6中给出试验结果 与我们提出设计理论的对比

非常详细的植筋规范和注意事项

非常详细的植筋规范和注意事项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湖北省基于上述规范出的地方标准里关于植筋的规定是:1、当充分利用植筋的受拉强度时,植筋深度C15(20d,22d),C20(18d,20d),C25(16d,18d),C30(14d,16d)前面对应一级钢,后面对应二级钢,钻孔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8mm2、当植筋间距较小时,宜采用切割成孔法3、在所植筋上进行焊接时,应在焊接部位与植入部位之间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一、材料要求:1、采用合格植筋胶2、拉结筋满足规范要求,有构造柱的伸入其中,同时深入墙体内长度:外墙大于1米,内墙大于0.7米,拉结筋为Φ6。

3、通长窗台应做钢筋混凝土压顶。

压顶纵筋应拉通,边缘锚入柱内250mm,钢筋采用2Φ8。

图一4、凡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构造柱)及墙板与砖墙连接处,自砖墙底沿柱高每隔500mm 设2Φ6钢筋与墙体拉结,伸入柱内200mm。

5、凡构造柱上部与梁交接处伸入梁内200mm ,采用钢筋4Φ12.6、墙高超过4米时,应在腰墙加设一道圈梁。

钢筋采用4Φ10.7、内外墙超过5米时,应每隔5米左右设一构造柱。

二、施工准备1、根据图纸尺寸(砖模数)进行现场放线,找准植筋位置。

2、保证墙体上口与梁下口3-5cm间隙。

三、操作工艺1、施工步骤:放线→钻孔→清理→注胶→植筋2、须植筋部位,构造柱与梁底连接处,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部分变更与修改处,圈梁门窗节点等。

3、注意事项:A、孔径要求大于钢筋3-5mmB、钻孔深度如一材料说明。

C、钻孔后必须严格清理孔内灰尘D、钻孔清净后,孔内注入2/3的植筋胶将钢筋插入孔中。

旋转、挤压。

直至胶泥外溢,注意拉结筋弯钩朝向。

E、植筋后3-5小时不得摇动所植钢筋F、对3-5小时后检查所植钢筋还不够牢度合格的钢筋应重新植筋,一定注意清净老胶泥及灰尘四、安全交底1、正确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超过2米时,要求搭设可靠脚手架2、检查电钻是否漏电,电源由专业电工接至现场3、注意冬天路滑。

植筋锚固深度表

植筋锚固深度表

26.09 31.30 22.22 26.67 16.67 20.00 15.79 18.95 15.00 18.00 14.55 17.45 14.12 16.94 13.71 16.46 13.33 16.00
26.09 31.30 22.22 26.67 15.00 18.00 14.12 16.94 13.33 16.00 12.97 15.57 12.63 15.16 12.31 14.77 12.00 14.4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RRB400
26.09 31.30 22.22 26.67 17.65 21.18 17.14 20.57 16.67 20.00 16.22 19.46 15.79 18.95 15.38 18.46 15.00 18.00
27.39 32.87 23.33 28.00 17.50 21.00 16.58 19.89 15.75 18.90 15.27 18.33 14.82 17.79 14.40 17.28 14.00 16.80
27.39 32.87 23.33 28.00 15.75 18.90 14.82 17.79 14.00 16.80 13.62 16.35 13.26 15.92 12.92 15.51 12.60 15.12
26.61 31.93 22.67 27.20 18.00 21.60 17.49 20.98 17.00 20.40 16.54 19.85 16.11 19.33 15.69 18.83 15.30 18.36
26.61 31.93 22.67 27.20 17.00 20.40 16.11 19.33 15.30 18.36 14.84 17.80 14.40 17.28 13.99 16.79 13.60 16.32

植筋技术说明

植筋技术说明

植筋要求本植筋工程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5)进行设计,施工中用相关材料、工艺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植筋材料(1)植筋胶材料采用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成熟产品且满足规范要求。

如喜利得 RE500植筋胶。

(2)对于本工程植筋结构用植筋胶,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

其性能必须满足A级胶的要求,同时植筋胶必须进行安全性检验,其性能合格指标如下:胶体性能:劈裂抗拉强度≥ 12 MPa ;抗弯强度≥ 90 MPa ;抗压强度≥ 95 MPa ;粘结性能: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 20 MPa ;约束拉拔条件下带肋钢筋与砼的粘结强度≥12.0(C30,Ø25,l=150mm)≥19.0(C60,Ø25,l=125mm)针对植筋胶长期性能,其钢-钢粘结抗剪性能必须经湿热老化检验合格,该试验在50摄氏度温度和98%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时间不少于90天。

试验后植筋胶抗剪强度衰减百分率不得超过10%。

(3)植筋胶材料除满足轴向拉拔测试和A级胶认证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认证:抗震性能报告、抗疲劳性能试验报告、室温下的长期性能、高温下的长期性能、钢筋焊接等试验报告、耐火报告-混凝土植筋结构在火燃烧高温中的表现。

其中耐火报告试验必须满足国际标准升温曲线 ISO 834的升温要求,同时针对不同规格的钢筋和锚固深度,必须提供相应的在不同耐火时限下的承载力。

(4)植筋胶应满足在潮湿环境下可以施工而不降低技术性能的要求,并提供相应认证报告。

(5)由于本工程所处的腐蚀环境比较严重,要确保植入的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性能达到预埋效果,所采用的植筋胶必须具有耐腐蚀性能试验评价报告来证明植筋材料本身不对钢筋产生腐蚀性,同时植筋材料的吸水率不得超过0.06%以避免渗入的水分腐蚀钢筋。

(6)为保证植筋胶的材料质量,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7)植筋材料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挥发剂。

植筋胶技术要求

植筋胶技术要求

植筋胶相关规定
∙植筋胶采用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公布的A级产品,不得现场拌合,造成人为偏差。

∙植筋胶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严禁使用乙二胺作为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结构构件需要满足抗震要求,植筋胶应具有抗震性能试验报告。

∙植筋胶应具有耐火性能,提供不同燃烧条件下的残余承载力。

∙植筋构造应满足焊接要求,焊接后承载力无下降。

∙植筋胶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模拟老化试验长期性能长于50年。

∙植筋胶必须通过毒性检验,提供实际无毒试验报告。

∙植筋胶应具有抗腐蚀性能,具有相应试验报告。

∙植筋胶亦应满足抗动负载抗疲劳的要求。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筋胶等级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植筋胶的概述
2.植筋胶的等级划分
3.不同等级植筋胶的特点及应用
4.选择植筋胶等级的建议
正文
【植筋胶的概述】
植筋胶,又称结构胶,是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连接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剂。

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中。

【植筋胶的等级划分】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植筋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
- Ⅰ级:适用于承受静载荷的结构,如混凝土梁、柱等。

- Ⅱ级:适用于承受动载荷的结构,如桥梁、隧道等。

- Ⅲ级: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的结构,如电梯井、起重机轨道等。

- Ⅳ级:适用于特殊工程和特殊环境下的结构,如水下工程、高湿度环境等。

【不同等级植筋胶的特点及应用】
1.Ⅰ级植筋胶: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抗压强度,适用于一般的静载荷结构。

2.Ⅱ级植筋胶:在Ⅰ级基础上,增加了抗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适用
于承受动载荷的结构。

3.Ⅲ级植筋胶: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的结构。

4.Ⅳ级植筋胶:在Ⅲ级基础上,具有更强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结构。

【选择植筋胶等级的建议】
在选择植筋胶时,应根据工程结构的具体需求、受力状况和使用环境来选择适当等级的植筋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