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一批)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动力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动力蓄电池行业的规范条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动力蓄电池行业的规范条件。
一、产品质量首先,动力蓄电池的产品质量是关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动力蓄电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生产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同时,采用高质量原材料和电芯,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生产工艺同时,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工艺也是关键,必须符合标准规范。
生产企业应具备充裕的资金和丰富的技术条件,采用精密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建立真正的以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以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高效和安全。
特别是要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精益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环境保护动力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必须注意环境保护。
生产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控系统,采用环保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应该积极开展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浪费。
总之,动力蓄电池行业的规范条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通过完善的质量标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动力蓄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政府、业界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规范、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动力蓄电池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4
判定标准:计算容量在企业所规定额定 判定标准:(1)计算容量在企业所规 常温放电容量
值的 100%~110%之间
定额定值的 100%~110%之间
(2)所有样品的计算容量极差(最大 和最小容量差)不得超过 5%(一致性 要求)
常温下以 C/3 充满电,在-20℃温度下 存储 20 小时,以 3/C 放电至截止电压,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常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 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 高低温性能等,建立了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安全、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 滥用防护、环境适应性、事故防护、用户手册和特殊说明等,范围覆盖了电芯、 模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这 4 个层级,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 /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基本上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尺寸和质量
用量具检测电池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 用量具检测电池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
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检测方法:C/3 充电至截止电压,C/3 1C 充电至截止电压,1C 放电至截止电
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压,计算放电容量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可重复 5 次 重复 5 次测试,取平均值数据
默认试验条件
相对湿度:25%~85%
相对湿度:15%~90%
气压:86kPa~106kPa
气压:86kPa~106kPa
1. GB/T 31484-2015 解读
GB/T 31484-2015 主要考核动力电池单体、模组和系统的循环寿命指标,涵 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不同的市场,以及功率型和能量型两种不同应用类型的 动力电池。对于电池单体和模组而言,大多数电池厂家的产品均可达到规定的要 求,对于动力电池系统而言,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较弱的 pack 企业,将面临较 大的挑战。相关检测内容如下表所示: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企业名单
1.云南科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昆明新兴新太阳能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3.昆明市恒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4.昆明市中金电池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玉溪市光明电力有限公司;
6.云南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7.云南恒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云南飞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昆明晨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玉溪市科技惠民有限公司;11.曲靖市新能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12.大理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3.云南绿色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4.红河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保山市天龙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6.文山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7.楚雄市星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8.临沧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9.德宏市新能源能动技术有限公司;20.丽江市能动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6年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

2016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自2016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一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新能源汽车“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已发布相关政策。
据统计,截至到2016年6月,国家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30项,其中推广政策出台7项,行业规范政策出台8项,充电基础设施政策出台4项,企业目录相关政策出台5项,行业管理相关政策出台6项。
以下汇总了目前已出台的2016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以供参考。
1、《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2016年新能源汽车各车型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并确定2017年至2020年的补贴退坡幅度为每两年下降20%。
2、《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为全面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深入落实《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57号),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月8日,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促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建言献策。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16年1月21日前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4、《住建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通知》为加快推进城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十大锂电池排名

随着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除了手机,现在有出现新能源电动车的兴起,这一块的需求也日渐加大。
在这个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谁又能走在世界的前列,笑傲群雄呢?而锂电行业又有哪些知名名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1、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锂电池领先者,以绿色能源享誉业界,集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于一体的大型企业2011年公司成立。
2015年,成为首批入选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十家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2017年,CATL 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成为工信部第一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合规企业。
宁德时代作为中国锂电代表登上央视《大国重器Ⅱ》。
2、比亚迪I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集团旗下,全球知名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以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电脑零部件及组装业务为主的IT产业,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发展包括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LED及电动叉车在内的其他新能源产品。
现有员工约22万人,总占地面积近1800万平方米,在全球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
2012年7月,“2012年(第26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10名)”(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0月,入选《财富》杂志2016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第6名。
3、力神LISHEN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专业锂离子蓄电池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锂电的引领者,天津市著名商标。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神电池)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业,创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约17.30亿元人民币。
具有100亿瓦时锂离子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锂电行业前列。
4、超威/CHILWEE(超威集团)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营、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汇总汇总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汇总一览2015年即将结束,在这一年中国家出台了不限行、不限购等诸多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
那么,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到底有哪些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呢?两部委: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新能源电池除外1月28日,为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15年2月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
适用税率均为4%。
对无汞原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又称“氢镍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
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税率征收消费税。
科技部:将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2月25日悉,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
目前,以动力电气化、结构轻量化、车辆智能化三大科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大变革正在进行当中。
意见稿当中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对电动汽车涉及的核心技术,如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驱动电机技术水平等涉及的具体参数提出了明确目标,将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
交通部: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望各地不限行限购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意见》提出,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运营权优先授予新能源汽车,并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倾斜或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企业。
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

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1. 背景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是全球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电池的回收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解决电池回收的难题,我国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推出了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
2. 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包括A、B、C三个级别。
A级别是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的企业,B级别是运营规模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C级别则是初创或新兴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示范引领作用。
3. 深度评估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名单中,大多数企业都具备了领先的电池回收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高效、高质的电池回收工作。
从产业化水平来看,这些企业不仅具备了规模化的运营能力,还充分发挥了产业整合的优势,形成了完整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
从环保角度来看,这些企业的回收工艺和技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广度评估除了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考量,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中的企业还积极参与了电池回收的相关标准制定、政策法规的落实以及行业合作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企业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密切合作,通过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深化和完善。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为行业各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健全和成熟。
工信部:自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工信部:自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作者:来源:《中国汽车市场》2019年第08期6月21日,中国工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也同时废止。
2015年3月24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自2015年5月1日起,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
《规范条件》明确,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如果没有进入目录,也就是俗称的“白名单”,那么该新能源汽车就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进而无法获得补贴。
因此,动力电池企业进入《规范条件》目录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获取补贴的前提条件。
2015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首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共发布四批,有57家企业入围其中。
三星、LG、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始终没有进入这一目录。
也因此原因,采用松下电池的特斯拉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
2016年11月,工信部再次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其中对企业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的要求。
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
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安全是促使白名单制度破除的重要原因,从开年的第一例特斯拉自燃事件,再到后来蔚来的两月三次起火,比亚迪也紧随其后,新能源汽车起火再次将电池安全推至风口浪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一批)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所在省市
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
2
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3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4
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6
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7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8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天津市
9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10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