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曲线及含量计算样板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岛津Shimadzu UHPLC LabSolutions Version 5.92的标准曲线并计算样品含量

• 选择你要存储这个标准曲线方法的文件夹,改一个文件名(建 议加上日期比较好认),然后点击“保存”。这里保存的方法 文件名为“绿原酸标曲方法20200506”。
• 然后会弹出“选择方法参数”对话框,没 特殊要求就直接点“确定”。
• 以上,建立方法完成。 • 下面,需要进行批处理再解析。
另外解释一下:批处理文件其实就是一个集合(里面有多个数据文件)。 你在进样品时,建了一个批处理文件a,表示当天连续进了这批样品; 你在分析样品时,可以新建一个批处理文件b,把你想分析的所有数 据都拖到b里面,b里的数据可以刚好等于a,也可以只是a的部分数据。
• 点击“下一步”
• 这里要选择你要做标曲的标准品峰,比如 我选择的3号是绿原酸,其保留时间为5.466。
• 点击“下一步”,要修改点击“上一步”
• 然后选择标曲的级别(就是要做几个点),浓度单 位等。
• 点击“下一步”,要修改点击“上一步”
• 然后选择标准品峰的识别方法。 • 点击“下一步”,要修改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一步”
• 最后,在化合物名那里写入你的标准品名字,比如“绿原酸”。 在浓度(1),浓度(2),浓度(3)…那里写入你进的几个标 准点的浓度(具体有几个浓度取决于你之前选择标曲的级别填 的是几),这个很关键,机器会根据这个浓度来计算标曲!点 击“完成”。如果要修改点击“上一步”。
• 点击“文件”,点击“方法另存为”
一个文件怎么区分是哪种类型呢? 文件名.lcd---------------数据文件 文件名.lcm--------------方法文件 文件名.lcb---------------批处理文件
• 新建一个批处理或调用已有的批处理(建议新 建一个批处理)。点击“主项目”,再点击 “批处理再解析”
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总黄酮含量是衡量植物中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准备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溶液。
通常可以选择相对纯净的总黄酮标准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实验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确保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 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以确定总黄酮含量与测定数值之间的关系。
3.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评估标准曲线的拟合度,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标准曲线的验证,建立标准曲线后,需要进行验证实验,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标准曲线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总之,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是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在建立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测定方法,注意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斜率和截距、相关系数等参数,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推动植物药材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曲线计算含量公式

标准曲线计算含量公式
在化学分析中,标准曲线是一种用于测定未知样品中物质含量的常用方法。
通
过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对应的光学信号,可以建立标准曲线,进而利用未知样品的光学信号来推断其浓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及其应用。
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通常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
假设标准曲线为
y=ax+b,其中y为光学信号,x为溶液浓度,a为斜率,b为截距。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光学信号,并据此计算出斜率a和截距b的数值。
一旦获得了标准曲线的方程,我们就可以利用该方程来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可以表示为:
\[ C = (y b)/a \]
其中,C表示浓度,y表示未知样品的光学信号,a和b分别为标准曲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将未知样品的光学信号代入,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需要在
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曲线方程,例如线性、二次、对数等形式,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是化学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测定未知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方程,我们可以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快速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及其应用,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分析结果。
磷含量标准曲线

磷标液体积V(ml)1248
磷含量(微克)50100200400
吸光度0.0560.1370.2160.417
磷标准曲线绘制磷含量计算公式
y=0.0012x+0.0160随着所配试剂吸光度的变
x=y-0.016/0.0012=(1/0.0012)*y-0.016/0.0012
x=833.33y-13.33/100
x=833.33y-0.133
y为试样的吸光度值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出标准曲线磷含量值。
最后再按书上的公式计算即可
最后除以样品质量
2017.6.27上午
磷标液体积V(ml)0124
磷含量(微克)050100200
吸光度00.0690.1470.28
x=714.28y-0.714
y为试样的吸光度值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出标准曲线磷含量值。
最后再按书上的公式计算即可
2017.6.27下午
磷标液体积V(ml)0124磷含量(微克)050100200吸光度00.0990.1750.361
x=558.87y-1.22
y为试样的吸光度值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出标准曲线磷含量值。
最后再按书上的公式计算即可
16
800
0.776
量计算公式
随着所配试剂吸光度的变化,此公式只做参考用。
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实验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实践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一、实践目的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
因此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6个;100mL烧杯。
2、药品和试剂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高锰酸钾样品溶液。
四、实践内容(一) 配制溶液1、配制标准溶液(125mg/L)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对照品0.125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1000mL 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25mg/L)。
2、配制标准系列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25mg/L),置于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5.0、10.0、15.0、20.0和25.0(mg/L)。
3、配制样品溶液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样品溶液5.00ml,置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即为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
(二)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测定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15.0mg/L和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从吸收光谱曲线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比较二者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
(三) 测定溶液吸光度1、标准曲线的绘制在λmax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
标准曲线计算含量公式

标准曲线计算含量公式
在化学分析中,标准曲线是一种用来确定未知样品中特定成分含量的方法。
通
过建立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吸光度或浓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标准曲线的计算含量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建立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通常是一条直线,其方程可以表示为y=mx+b,其中y表示吸光度,x表示浓度,m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建立好标准曲线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计算未知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了。
假设我们有一个未知样品,我们首先需要测定它的吸光度,然后利用标准曲线的方程,将未知样品的吸光度代入方程中,解出浓度。
最后,根据特定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得到未知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建立标准曲线时要尽量选择
浓度范围广泛的标准溶液,以确保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覆盖到我们感兴趣的浓度范围。
其次,测定吸光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波长,并进行零点校正。
最后,在计算含量时,要注意将浓度转换为适当的单位,并考虑稀释因素。
总之,标准曲线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准
确地计算出未知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进行操作,并注意实验细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建立标准曲线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建立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前提是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磷标准溶液。
这些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覆盖待测样品中磷含量的范围,并且要保证浓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利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测定这些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者其他相关性质。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通常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拟合标准曲线的方程。
最后,利用建立好的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或者其他相关性质,利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磷含量的浓度。
建立好的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可以应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等多种样品的磷含量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或者其他相关性质,利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磷含量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便、准确,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除了测定样品中磷含量的浓度外,建立标准曲线还可以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比较实测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的值,可以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而通过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评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总之,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是磷含量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样品中磷含量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因此,建立好的标准曲线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分析化学中的标准曲线

分析化学中的标准曲线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通常情况下的标准工作曲线是一条直线。
标准曲线的横坐标(X)表示可以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称为普通变量,纵坐标(Y)表示仪器的响应值(也称测量值,如吸光度、电极电位等),称为随机变量。
当X取值为X1, X2,…… Xn时,仪器测得的Y值分别为Y1, Y2, …… Yn。
将这些测量点Xi, Yi描绘在坐标系中,用直尺绘出一条表示X与Y之间的直线线性关系,这就是常用的标准曲线法。
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它的含量范围应包括试祥中被测物质的含量,标准曲线不能任意延长。
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图纸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标度以及实验点的大小均不能太大或太小,应能近似地反映测量的精度。
由于误差不能完全避免,实验点完全落在工作曲线的的情况是极少的,尤其是在误差较大时,实验点比较分散,它们通常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凭直觉很难判断怎样才能使所连接的直线对于所有实验点来说误差是最小的,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对实验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随机现象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当自变量只有一个或X与Y在坐标图上的变化轨迹近似一直线时,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2.6.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确定回归直线的原则是使它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极小值,设回归直线方法为(2-15)式中a表示截距,b表示斜率。
假设Xi和Yi (i=1,2,3,……,n)是变量X和Y的一组测量数据。
对于每一个Xi值,在直线( )上都有一个确定的值。
但值与X轴上Xi处的实际测定值Yi是不相等的,与Yi之差为:(2-16)上式表示与直线()的偏离程度,即直线的误差程度。
如果全部n个测定引起的总偏差用表示,则偏差平方和s为(2-17)在所有直线中,偏差平方和s最小的一条直线就是回归直线,即这条直线的斜率b和截距a应使s值达到最小,这种要使所有数据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求回归直线法称为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