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爱国诗篇
《书愤》陆游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题
• 书:写 • 愤:愤懑,悲愤
抒发心中的愤懑、不满
三、理解诗意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那:哪 中原北望:宾语前置,北望中原 气:豪情壮志 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北望沦陷的 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具体化。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小结:“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颈联是写现在还是过去? 现在
诗人运用“塞上长城”的典故有何作用? 用典明志。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的决心。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颈联的“空”和“已”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 “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 “空”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 而产生的失落感。“已”字刻画出诗人壮志 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
小结:“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①瓜洲渡口击退金兵进犯。 • ②收复大散关。
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说明什么?
• 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 也表明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 六个名词,纯意象的组合。(手法:白描) • 勾勒出了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场面,将诗人的
题为《书愤》,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
•忧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忧愤朝政 求和偏安、阻挠北伐、政治黑暗 •忧愤个人 年老体衰、功业未成、壮志未酬
体现陆游爱国情怀的诗

体现陆游爱国情怀的诗
陆游是宋朝时期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歌都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爱国情怀。
以下是一些体现陆游爱国情怀的诗篇:
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萧萧凉叶变,杳杳夜天开。
抱月吟行役,忧云如可排。
为荣平可以退,更莫选人才。
贤路信有望,今日慙身在。
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坟前云树长如剑,关上星河满眼中。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刁斗千里思乡泪,江湖一旦失身名。
莫嗟夫!须尽俦兮,一生奔波作磐石。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千载谁堪伯仲间,百年徽状笑何言。
这些诗歌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境况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世局的忧虑和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这些诗篇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成为了爱国情怀的典范。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解读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解读陆游(1074年-1132年),字务觐,号文山,今浙江绍兴人。
他生活在北宋末年,经历了军阀混战和外族侵袭的动荡时期。
陆游以清正、才情著称,他对民族的母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挚爱。
陆游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他的诗词中,表现为对国家的忧虑、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怀念。
以下将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进行解读。
一、忧国忧民诗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写道:“老大国久屯兵,薄暮江船半掩灯。
男儿还要感今诺,无泪复加收太平。
”这首诗表现了陆游对国家百姓的担忧。
诗中的“老大国久屯兵”指的是当时北宋和辽国的长期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而“无泪复加收太平”则表现出陆游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担忧。
他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太平,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之苦。
二、热爱民族陆游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对民族的热爱之中。
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贯穿于他的诗作之中。
在诗篇《秦王台》中,陆游写道:“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这首诗中,陆游以“含光混世贵无名”表现了他对古代的名贵之草的怀念,也表现了他对古老民族传统的热爱。
他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民族的自豪感贯穿于整篇诗作之中。
三、怀念祖国陆游在诗词中还表现出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国风土人情的留恋。
在诗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木芍供饯亲友以归》中,陆游写道:“大开东君坐,百步有馀尘。
片月颠南令,霜落春日替。
叶落栄林黄,飞鸟无宿客。
叨务空牢寺,含悲谁与订。
”这首诗写出了陆游在离别的情景中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他以描述风雨交加、昏暗凄清的环境表现了自己离别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对国家的忧虑、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怀念之中。
他对当时国家的危局和百姓的苦雾充满了担忧,对祖国的古老传统和文化怀着依恋之情,对自己的祖国民族则充满了自豪感。
这些都体现了陆游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对民族的无比热爱。
陆游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歌

陆游进士考试被黜落之后,回家乡山阴读书以待时机。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写了著名的《夜读兵书》: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投身抗战,收复中原,是陆游一生的志向,这首诗就是他的宣言。
他期待“执戈王前驱”,甚至不惜为抗战献出生命。
但是,“报国欲死无战场”的现实,使得陆游有志难伸,只能在山间读读兵书,借诗歌抒发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的愤懑而已,这首诗最后四句之所以悲哀叹息,原因就在于此。
以身许国、恢复中原的理想,是陆游毕生诗歌写作最重要的主题。
在朝中担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的小官时,陆游一位亲友要到扬州淮南东路安抚司担任幕僚,陆游于是写了《送七兄赴扬州帅幕》一诗为他送行,诗云: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行舟。
诗歌首句的“石头”,即今江苏南京,次句的“瓜州”,指今江苏扬州境内、长江北岸的瓜州。
就在陆游写这首诗前一年,金人又发动了南侵的战争。
到陆游写这首诗时,局势还未缓和,诗中“急雪”二句,生动地写出了他为国事忧虑的心情。
但是,诗人空怀救国之策,却不被朝廷“诸公”重视,只能通过诗歌向亲友诉说。
陆游在南郑军中热烈豪迈的生活却没有持续多久。
正当他满怀豪情,盼望着从南郑出兵北伐的时候,无心北伐的南宋朝廷把王炎调离了川陕前线,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
这对热情高涨的陆游是一次沉重打击,他恢复中原的理想破灭了。
干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他不得不离开南郑前线,到成都赴任。
经过剑门关的时候,天色阴暗,诗人骑着一匹毛驴,细雨洒在沾满征尘和酒痕的衣服上,冷风之中,他感到了透心的凄冷,种种复杂的感触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赏析的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轮台:北方边境地名,泛指边疆。
夜阑:夜深。
僵卧:直挺挺躺着。
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僵:僵硬,僵直。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
戍(shù),守卫。
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翻译】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
夜深了,听着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一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陆游(1125 -1210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同陆游的许多爱国诗篇一样,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爱国诗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如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是陆游创作的爱国诗篇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夜晚,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报国之志。
首先,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想到自己年老体弱,无法为国家效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其次,从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风卷江湖雨暗村”、“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这些诗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
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手法,如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
最后,从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诗人虽然年老体弱,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
他渴望能够为国家效力,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情感是全诗的核心,也是诗人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总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一首充满爱国豪情的诗歌,它以悲壮的风格和豪迈的气势,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烈的报国之志。
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认识陆游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要有爱国之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
的力量。
陆游写过哪些诗

陆游写过哪些诗陆游写过哪些诗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游写过哪些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5、《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8、《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9、《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10、《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1、《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经典诗词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经典诗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我在此整理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词11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2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3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宋代〕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的爱国诗篇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
和。
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
四年。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
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
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
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
瓜洲渡,在镇江的
对岸。
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
大散关,地名,
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
唐时属北庭都护府。
此泛指边疆。
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