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共30页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心气充沛----心脏提供充足的推动力。 血液充盈----血液量充足。 脉道通利----脉道通畅与完整。
医学课件
11
心主血脉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色、舌 色、脉象及胸部感觉四个方面反应出来。
心主血脉功 心血亏虚 能正常 面色 红润有光泽 淡白无华 舌色 脉象
胸部 感觉
喉亦为肺之门户,肺之经脉 上通于喉,是清浊之气出入 之要道,又是发音的主要器 官。 医学课件
第一节
五 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 为六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 等的关系。
医学课件 1
一、心 Heart
心的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之左, 居横膈之上,两肺之 间,脊柱之前,略偏 于左,外应虚里。 虚里— 左乳下心 尖搏动处,又名胃之 大络。
医学课件 4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医学课件
5
说明
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 以,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 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 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 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 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 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 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 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 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 及内分泌(心钠素)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6 医学课件
功能失常
肺主呼气 呼吸的调节 肾主纳气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肾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肾

第三章藏象学说——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即“腰者,肾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脏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在五行属水。

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藏,即闭藏,是指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对于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促进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气能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就其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

出生之前,是形成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死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人出生后,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和脾的运化而化生的水谷之精,转输到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以供脏腑生理功能活动之需,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

可见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肾中密切结合而成为肾精。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生成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充养和培育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

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脏腑之精充盛,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方能正常。

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
一般症状 面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无力
肾主水
相关器官的调节作用
1、肾中阴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
以及控制膀胱的气化与开合 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对人体津液代谢起着主持和调节的作用《素问.逆调论》 “肾者水脏,主津液”
2、肾阳的气化功能直接关乎到尿液的生成
肾主水
水谷
津液
外达皮毛 向上--呼气 向外--汗
04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听觉减退
05
或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06
耳实证从肝胆论治,
07
虚证从肾论治
08
二阴 前阴(外生殖器),排尿和生殖的器官
01
后阴(肛门),排泄粪便的通道
02
肾开窍于前阴
03
肾主生殖
04
膀胱贮尿和排尿的功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实现
05
肾的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就能适时开合及排尿
06
2
肾的位置:
肾的形态结构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的位置形态
1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2
“腰者,肾之府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01
02
03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概论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参见“整体观念”)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参见“整体观念”)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 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概论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 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 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核心部分。
2022/12/30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脏腑与形体官窍源自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2022/12/30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藏象─┤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脏 腑 │
└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概论
形态结构
功能特点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2022/12/30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 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 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 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

中基课件--藏象-肾

中基课件--藏象-肾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

凉润 宁静 抑制 沉降
肾阴
对立 协调
肾精

肾气
肾阳
温煦 推动 兴奋 升发
肾阴与肾阳的关系:
• • • • • • • “无形化有形” 一身阴气之源 具有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的作用 抑制和调控脏腑机能 濡养、凉润脏腑形体官窍。 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抑制机体新陈代谢
㈡肾主水
⒈含义: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 代谢的功能,故肾称“水脏》:“肾者水脏,主津液”

心 汗 液


上 焦 中 焦 下 焦
谢① 脏肾 腑气 调对 控参 促与 进水 作液 用代


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 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 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 环节。
肾阳
互相承制约束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阴
协调 对立
五脏 之阴 气, 非此 不能 滋
肺阴 心阴 肝阴 脾阴 胃阴
肾精

肾气
肾阳
五脏 之阳 气, 非此 不能 发
肺阳 心阳 肝阳 脾阳 胃阳
“久病及肾”之说
病理:
阳虚内寒 肾阳虚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二阴
病理意义:
肾气化失司——小便增多、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
肾中精气虚衰——阳痿、早泄、不育、月经不调、不孕等。
肾阴不足,肠液枯槁——大便秘结难解。 肠寒气滞,传导无力——大便艰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主要生理机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

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如肾气虚衰,闭藏肾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的精亏或施泄不行的精瘀病变。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充足则肾气充足,肾精亏虚则肾气衰弱。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和肾气的盛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

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
总结词
肾气充盈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不足可导致发育迟缓或生殖机 能障碍。
详细描述
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指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充盈, 人体的骨骼、牙齿、头发等发育正常;肾气不足,则可导致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牙齿 松动、头发脱落等症状。此外,肾气还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肾气充盈则生殖机能正常,
现代医学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现代医学通过检查尿液、血液以 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来 评价肾功能。
肾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 、MRI等,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 和血流状况,进一步评估肾功能 。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 尿蛋白定量等项目,可以反映肾 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状况。
血液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 项目,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和肾脏储备功能。
05
肾在临床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以大量蛋白 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 为肾病综合征与肾气不足、水湿内停有关,治疗上应以补肾 利水、益气健脾为原则。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 。中药汤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 可选用具有补肾利水、益气健脾功效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 取肾俞、脾俞、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肾功能逐渐恶化的 过程。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肾虚、湿浊、瘀血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补 肾排浊、活血化瘀为原则。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中药汤剂可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可选用具有补肾排浊、活血化瘀功效 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中医藏象理论 肾

中医藏象理论 肾
医学课件 30
病理:
肾骨 精髓 不空 足虚
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骨失所养 老年人骨质脆弱,易骨折
精神萎靡
脑失其充 思维迟钝
记忆力减退
医学课件
31
齿为骨之余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所化,故 称“齿为骨之余”。
肾精充沛— 牙齿坚固而不易脱离 肾中精气不足—小儿:可见牙齿生长迟缓 成人:可见牙齿松动早脱
34
肾在窍为二阴
含义:二阴的功能状态与肾密切相关 生理: 尿道 排尿 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前阴 男子——排精 有赖于
外生殖器
二阴 后阴
女子——排出月经 娩出胎儿
肾藏精 的功能
大肠的传导
肛门排便
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医学课件 35
尿频、遗尿 病理: 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失常—— 尿失禁、尿 少或尿闭等 肾精肾气不足,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 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
医学课件 37
4.肾在液为唾
含义: 肾在液为唾——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 分,由肾精所化,多出于 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 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病理: 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 肾阴不足——口干咽燥 肾阳不足——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医学课件 38
4.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寒冷,自然界万物静谧闭藏 同气相求 肾为水脏,润下藏精为封藏之本 病理 故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 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中医藏象理论
医学课件
1
肾 Kidney
肾的解剖位置: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左微上,右微 下。
医学课件
2
肾的形态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