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7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7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篇一对《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我观望已久。
祖国七十年艰苦奋斗,七十年披荆斩棘。
我们的。
祖国,经历了七十年的洗礼,迎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而这部讲述祖国发展的类纪录片,我从第一版宣传到上映,一直在雀跃等待。
学校的这次活动,正好从了我的心愿。
观影过程中,《护航》真的让我看的异常满足。
《护航》很飒,真的很飒。
尤其是我在大屏幕上看到宋佳带上墨镜,带上了头盔,带着自己的女队,慢镜头飒爽英姿的走来。
我忍不住捂住自己的嘴巴,憋着想要喊“太帅了吧”的冲动,疯狂抖动双腿,以发泄我的激动。
吕潇然很拼命,当然她也有一个好爸爸。
支持她剪短头发,在和男生打架以后选择不打不骂,还载着她回家。
后来吕潇然成为女飞行员队长,和男飞行员较劲,和自己拼命。
面对感情和事业的两难,她选择了继续飞翔;阅兵盛典,作为最好的飞行员却要执行备飞任务,她心中不甘,流着泪选择接受命令。
如果人生就是选择题,吕潇然永远用“拼”和“争”做答案,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物形象的一次塑造。
可是在最后关键时刻,她明明有机会代替飞机出故障的队友参加心心念念的阅兵,她却选择了帮助战友排除故障,助力战友前行,自己安静返航。
如果之前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绝不言弃的铮铮女性形象,而这最后一次的选择,则是吕潇然形象的一次境界的升华,队长,就是要翼护队员,她成全的是战友情,成就的是自我的大格局。
最后,男飞行员给她的敬礼,是尊重,更是敬意。
也是我们所有观众的敬意。
第一篇章《前夜》给人以庄严之感,令我尤其激动的是那个360度的旋转镜头,就在那一刻,也许这辈子都不如天安门国庆的国旗显眼和备受关注的他,仿佛和国旗一起,永恒的飘扬在祖国上空。
当电影结束,我们起立并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当千万张脸出现在大屏幕上,当我们随着音乐挥起小红旗,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从我的脑子里消失而去了。
我的脑海里只剩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只剩下了惊喜激动还有心潮澎湃!“红色血脉,永远传承”,“东风浩荡,雷霆万钧”。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15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15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首先,十分感谢学校可以提供如此珍贵的一次机会组织同学们一同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对我来说是一次不曾有过的体验,也是十分难忘的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宏大主题是一个故事所远远讲不完的,于是总导演陈凯歌就别具匠心的安排了七个故事,分别为《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许多历史性的经典瞬间。
该电影采取时间顺序,叙事巧用日记体形式,将五个由不同导演制作的七个短片连接起来,给读者清晰的思路。
同时又通过主人公字体以及书写工具的不同侧面展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时代背景,也体现了中国书法的磅礴之气,真可谓别具匠心。
无论是黄渤扮演的开国大典中国旗维修师林治远,还是张译扮演的为祖国原子弹事业人间蒸发三年的科学家高远,亦或是杜江扮演的为香港回归升旗仪式苦练的升旗手,还有许许多多的演艺界大咖,这部剧作中只充当一个一闪而过的配角,却都有着不同的不同性格,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大时代大世界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关联的这一主题。
其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十分印象深刻,就是在第一个故事中,林治远在距开国大典演练还有三个小时发现,旗杆阻挡球坏了,需要三种金属进行重新冶炼。
在当时物质贫乏的中国,这是一个天大的难事。
在欧豪扮演的一名无名的维修师助理爬上屋顶,拿大喇叭向市民们大声呼喊着求助无果后,电影仿佛在此陷入死胡同。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令人绝望的寂静。
一个灯笼、两个灯笼、三个、四个、无数个灯笼涌进小小的院子里。
市民们拿着各式各样的东西,热情地想为明天的开国大典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人拿勺子、烟斗、收音机,甚至还有孩子的长命锁都捐了出来。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这看似小小的物件,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这个短片看似只讲述了林治远的故事,实际上也讲述了无数无名群众和祖国的故事。
每个历史瞬间都有回忆。
每一个无名的“我”,都是历史书里看不到的,有血有肉,可爱而又鲜活。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5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5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5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个人认为七段当中最好的一段是陈凯歌导演的那一段,整个电影最漂亮的画面也是出自那一段中几个人在夕阳大漠下骑马奔腾,马蹄踏起的尘土又反射了阳光。
在看了前几段让人热血沸腾的片段之后陈凯歌导演做了抑制,整个片段当中没有招展的大红旗,没有成群喊口号的民众也没有令人振奋的配乐,而是描绘两个牧区的年轻人,在我们的技术可以造出载人飞船的时代,牧区的年轻人仍然吃不饱穿不暖,基层领导李叔得了重病没钱治病只能等死,牧区人的生活和载人飞船比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外表上看白昼流星是飞船返回舱而实际到最后旁白告诉我们这个白昼流星其实是那个帮助了他们的李叔...整个电影中最不流于外表的一段,也是画面最美的一段... 我们要航天事业的同时也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的客观国情,有些人觉得不好是因为这一片段没有让你热血沸腾,而是给你浇了一泼冷水让你看到了你不想看到的贫穷...《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2看《我和我的祖国》。
我最喜欢的是《前夜》,《北京你好》,其次《夺冠》。
葛优的奥运门票篇是剧情最完好,最有起承转合的。
《夺冠》那么最有兴趣性,拍出了一个男孩面临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儿女情长”的纠结。
而全片所有演员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任素汐。
听同事说陈凯歌的那章最弱,看的时候,一开场觉得还行啊,挺入戏的啊。
而当偷钱发生后,我不禁嘀咕这哪个编剧啊《悲惨世界》里主教那么经典的桥段也敢借鉴。
再到了后面,从神舟出现后开场迅速出戏。
虽然知道是要表达扶贫扶的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虽然人有时候的改变确实就是一瞬间,还是觉得牵强了。
感觉导演陷入了自我感动中,连带着让两主角看个返回舱就能强行洗涤灵魂似的……不过这一篇拍的很好,鲜衣怒马的少年在大漠奔腾时的景象看起来很美。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诞生于1985年,却在今年流行起来。
红歌大火的背后,折射着当今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电影观后感5篇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电影观后感5篇《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是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
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观影后整体感受来说,前夜、夺冠、北京你好是很棒的3段,相对来说,相遇、回归、护航基本及格,白昼流星垫底。
管虎导演的前夜,故事完整,情节有起伏。
徐铮导演的夺冠,切入角度很新颖,小演员演技很棒,笑点比较多。
北京你好,宁浩+葛优的组合,很幽默很出彩。
相遇、回归、护航故事脉络稍显平淡,没有太多看点。
白昼流星,将宇宙飞船比作流星太牵强,部分台词有点尬,主人公形象不饱满。
但是作为献礼片,已经很棒了!《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说实话这个电影就看一个情怀,第一个片子《前夜》从开头起就是一段很急促紧张的音乐,而且这这一条片子整个下来有大概一半的音乐都是这种很紧张的气氛。
音乐凸显气氛可以有,但是太多了会给人感觉整个电影太赶了,好像是这条片子就这么长时间要在这么长时间里把这么多内容情节都塞进去,不过最后升国旗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尤其是国歌响起的时候。
《回归》这一段我觉得唯一有一个细节不太严谨吧,就是两个明星踢的正步明显没有正规仪仗队踢的有劲,感觉没踢出一个气势,毕竟不是专业也可以理解。
最让我不太理解的是《白昼流星》,这个还是总导演陈凯歌亲自导的一部,从这个故事就有问题,没把故事讲明白,这并不是一部艺术片要有许多隐喻啊,电影符号啊什么的。
我搞不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要讲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还是要讲内蒙古地区脱贫攻坚,总之这个影片最后也没讲清楚。
反正,这个片子期待很久了,看预告感觉还不错,但是还是有点失望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虽然好多人说搞不懂凯子哥在讲什么,但我还是最喜欢《白昼流星》。
其他几部其实都是以小见大,用小人物讲述宏大历史事件。
只有《白昼流星》是用历史事件为讲述小人物命运服务。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15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15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15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奇迹和伟大的梦想就是在平凡中产生的。
——题记你们都知道吧?今年有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只要那优美的旋律一响起,不管是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是上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还是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都会唱上几句。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看了同名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这部电影用7个小故事演绎了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成长经历。
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让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没有林治远工程师争分夺秒排除万难,哪有开国大典国旗的顺利升起;假如没有科学家高远献身国防事业,哪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发;假如没有飞行员肩负重任背后的默默坚守,哪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他们都是普通人,却是平凡的幕后英雄,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这让我想到了今年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仪式,我们看到了整齐划一的解放军方阵;看到了精良的武器方阵;看到了欢腾的游行队伍。
非常震撼人心。
但你们知道吗?背后有多少人在为这场盛会默默地付出,这其中有凌晨就开始打扫马路的环卫工人;有给解放军修鞋的服务人员;有搭舞台搭花车的工作人员,还有无数导演和摄像人员们。
虽然他们都很平凡,做着普通的工作,却保证了这场伟大的阅兵仪式的成功。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力量。
我妈妈作为一名研究动物病毒的科研人员,他们最近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病毒进行着的刻苦的研究,保障百姓的生活。
国家正是有了成千上万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才有了大家的幸福。
平凡中的伟大就体现在这里。
作为步入四年级的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这种能力,但是现在的刻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做着平凡的事情。
但是平凡中也正蕴含着不平凡的伟大!《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2在寒假期里,我干了许多事情,其中特别让我难忘的是看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5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5篇《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是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一说实话,这种名字,还是七合一拼盘,看之前是有点偏见的。
觉得会像新闻联播那样通篇列实事讲实绩,于我来说就有些枯燥乏味。
怀着这种心态去看的电影,实在是大大超乎预期。
影片共七个片段,其中有不少笔墨讲的都是些小人物,上海弄堂里的小男孩,北京开出租的司机师傅,还有贫困地区的失足少年……这些片段里,同年的“国家大事”好像给“人物事迹”做了背景,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就像引子,一定要用“个人”把“引子”串起来。
只讲干巴巴的数据会失真,爱国情绪也不需要靠这些渲染,是一个普通人为祖国感到骄傲,是一个个中国人平铺出祖国的繁荣富强。
最后借用“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来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家国从来密不可分,大海因浪花而波澜壮阔。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二看完电影之后内心的第一在《你好北京》和《白昼流星》之间挣扎,没看到陈凯歌的时候我认为全场最佳当属宁浩和葛优,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对于奥运的那种感情,而且把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会完美融合,而且葛优与宁浩的组合是让你又哭又笑,笑中带泪,实在太喜欢葛优式的幽默了,必须吹爆久违的葛优大爷!至于《白昼流星》差评实在太多了,感觉大家似乎都觉得陈凯歌没有把故事讲好,然而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精神传承,白昼流星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所以兄弟俩会在看到白昼流星的那一刻突然间就幡然醒悟,而且李叔没死啊没死啊没死啊,刘昊然演技也很棒,陈飞宇也挺好的啊,陈凯歌明明交了个满分作文啊。
七个故事在我心中的排名,白昼流星>你好北京>回归>夺冠>前夜>护航>相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20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20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篇1这世上,有一种纯洁的、至高无上的情感,叫爱国;有一个温暖的词语叫祖国。
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
随着人流,我走出大厅,脑海里却仍回放着那一幅幅壮烈的,惊心动魄的场景,那一个个细微的,感动人心的故事。
影片由几个小故事组成。
《前夜》讲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自动升旗方案设计师林治远,在广场封闭的情况下,排查自动升旗装置问题的故事。
还有《遇见》,是研究原子弹的人员,隐姓埋名,赌上了一生,甚至最后连名字都没能留下……还记得《前夜》里的一个情节,人们在深夜举着火把,灯笼,拿着家里可能有用的东西去捐给林治远做电动升旗的阻断装置,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一片漆黑的夜,人流举着灯火,从小巷的四面八方涌来,捧着一颗赤热的爱国之心,拿着一件件金属物品,争着捐助。
一条长长的,灯火通红的队伍,映红了天空,与朝阳的曙光融合在一起,温暖照亮了心……强大祖国的背后,是多少人挥洒血泪,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赌上自己的一生才换来的啊!在这片名为中国的土地上,流趟着五千年文明血脉,建立过数十个王朝,有过多少光辉的历史;这群名叫华夏儿女的蓬勃的生命,用辛勤的劳动,坚强的守护,建立保卫了他们的祖国。
他们,用这双手,用勤劳,用智慧,让中国一步步地站起来,强起来。
祖国,我为你的强大而骄傲,我为你的崛起而自豪!我会怀着一颗热烈赤诚的心,为你的复兴而不懈奋斗!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篇2今天上午去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共有七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开国大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成功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与朱日和训练基地阅兵。
七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与蕴含的思想。
开国大典部分讲的是当时电动升旗这一种新技术在开国大典前几个小时临阵磨枪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国家多少大事背后都有一些奋力付出的人们,胜利是由不断的失败中取得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部分讲的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在原子弹爆炸前夕阻止了一次事故,自己却为此患上绝症,与女朋友偶然相见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7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7篇【篇一】观影结束,似曾相识的亲切,意犹未尽。
耳边仍回荡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已占据我自嗨曲库的榜首了,无论干什么,总是能不经意地哼唱起这首对祖国的赞歌!《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70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一次次惊艳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作为14亿人民的一员,我为之骄傲和自豪。
《前夜》中直到10月1日凌晨,林治远仍在策划和调试。
因为他坚定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所以克服恐高爬上旗杆,排除故障,只为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能够在开国大典顺利升起,稳稳停在旗杆顶端。
《相遇》中为原子弹研究奉献出生命和青春的科研人员,但身心即使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都义无反顾的将生命交给了国家,交给了事业。
《夺冠》,上海弄堂里充斥着庆祝女排夺冠的欢喜。
《回归》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在香港上空,大家刻苦训练。
《北京你好》中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
《白昼流星》讲述了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
《护航》让我们看到了细腻展现中国空军女飞行员的飒爽英姿和她们肩负重任背后的默默坚守与无悔付出。
虽然电影演绎的是我国的重大历史瞬间,但正因为离不开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的付出和努力,所以才更能引起我们对祖国感情的共振吧!作为祖国大家的一份子,我相信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哪怕贡献出的仅是渺小的一部分,都足以让我们开心和满足,因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是积我们的平凡点滴成国家的不平凡壮举。
在此,也希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培养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锻炼自己,培养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怀感恩之心,积跬步以至千里,乐观上进,诚朴勇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保持一颗求知的初心,紧跟时代步伐,并学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优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然而总有一些时间节点,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让所有人为之永生难忘。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在香港会展中心,五星红旗准时升起,猎猎飘扬!经历了154年风雨飘摇,血脉分隔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是祖国和人民不可磨灭的共同回忆。
《回归》这个片段,不仅将为我们呈现一场庄严的交接仪式,还将首度揭示香港回归谈判桌上,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纷争”。
这段聚焦的关键是要完成中央交给筹备组的一个重之又重的任务:确保中国国旗必须在7月1日的0时0分0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如期回归祖国。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
外交官安文彬先生曾经在朗读者节目中回忆道,“我们每一次的谈判都只为2秒钟。
我跟英方说我们的国旗一定要在0时0分0秒升起来,主权回归,分秒必争,这件事情毋庸置疑。
所以你们的旗子一定要在23点59分58秒降落,当时英方非常不认同,他们不给我们这两秒,所以我们前前后后为这件事情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
”
安文彬先生的谈判对手,是英国的戴维斯大使,他们进行了大约16次正式谈判。
而非正式会谈举行了多少次,安文彬先生已经无法记清了。
在最后一次谈判中,安文彬先生非常果决地站了起来,对英
方的谈判代表说了一段话。
“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了150多年!而现在我要的只是2秒钟,你却是这样无理相拒。
我认为英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人不能容忍,世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
如果不是一位中国外交官用坚定的立场、强硬的态度为国家争取到这短短的2秒钟,恐怕香港回归也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154年的血脉分离,寸土必争,秒秒必争!香港这条回归之路漫长坎坷亦波澜壮阔,其间也是无数幕后英雄不舍昼夜的血泪史。
在《回归》这部影片中,当我们看到演员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整齐的正步出场时,那庄严肃穆又铿锵有力的步伐,仿佛又将我们带入了22年前的历史性一刻,扬眉吐气,振奋人心!“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70年风雨兼程,大陆和香港始终一路同行。
这种关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