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清理自查情况报告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贵单位要求,对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农村土地整治是我国农村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障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我部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工作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确保农村土地利用达到规划要求,保护好耕地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全国统一的清理检查方案,组织开展清理检查工作,加强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二、工作进展和成效自去年起,我部针对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先后派出了多个工作组,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明确了清理检查的标准和程序,并发布了专门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清理检查工作。
今年以来,清理检查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地纷纷按照要求,成立了清理检查工作组,提供了专门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工作组组织人员对农村土地进行了详细的清理和调查,发现了大量存在问题的土地,包括违法占地、闲置土地、荒地等。
同时,工作组还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政策进行了审查,确保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一些地方对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重视不够,行动不力,导致清理和调查工作进展缓慢。
其次,对于一些查出的违法问题,相关部门处理不当,没有形成有效的惩处机制,影响了工作的推进。
最后,由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地方在制定具体的清理检查方案时存在不足之处,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工作难以推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督促各地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第一篇: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晋中市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3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1]358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各相关部门、各县(区、市)局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2006年以来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自查。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根据省厅要求,市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成立了“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领导组”(市国土资发[2011]178号),由赵春雷局长任组长。
领导组负责统一部署清理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督导和抽查,并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保障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项目清查具体情况1、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完善规范项目管理我市实施各级土地整治项目以来,便严格遵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以及省级有关政策文件。
2008年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08]98号),在明确落实“五项制度”的基础上要求执行“审计制”,完善项目管理。
近期,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1]181号),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领域制度建设和源头治腐。
2、2006-2010年全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情况。
2006-2010年晋中市共立项土地整治项目378个,总规模25.3455万亩,可增耕地8.7195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3799亿元,其中验收项目319个,总规模11.3385万亩,新增耕地5.292万亩,投资达2.7194亿元。
县农村土地政策落实自查自纠工作综合督查通报(共五篇)

县农村土地政策落实自查自纠工作综合督查通报(共五篇)第一篇:县农村土地政策落实自查自纠工作综合督查通报县农村土地政策落实自查自纠工作综合督查通报一、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信访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镇**村**组村民***与***、**村**组村民***2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目前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努力协调下,已经以土地转让方式达成一致性调解意见:一是***的850平方米承包地以13260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耕作,日后双方不反悔;二是***原先调出的3人承包地以无偿转让方式转出,现无偿转入2人承包地归***耕作。
督查中,镇村正在按照调解意见落实2起纠纷案件的相关工作。
二、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大多数乡镇权证实际到户率要比自查自纠登记表上报的权证到户率低一点,有的乡镇甚至要低好几个百分点;当然,有的乡镇目前权证到户率也要比自查自纠登记表上报的权证到户率高出好几个百分点。
合同到户率则要比权证到户率稍低一点,而且农户因重视不够、保管不善、搬家等原因造成合同丢失现象较为严重。
(二)权证、合同、表册填写不够规范,表现在以下方面:1、权证。
(1)大多数权证漏填“农地承包权()第号”或错填或填写不完整;(2)有的权证发证时间漏填或错填或填写不完整;(3)有的权证合同编号漏填或编写错误;(4)有的权证承包期限填写错误,比规定期限提前2个月、20年或推后1个月或少1天、30天、1年、10年;(5)有的权证发包方未填写全称而是简写或者只填了村民小组;(6)有的权证承包方式、土地用途填写不完整或漏填或错填;(7)有的权证承包方住址填写不完整;(8)有的权证漏填承包共有人年龄、性别,或将共有人年龄错填成出生年月,有的权证共有人有关情况则一字未填或很不完整;(9)有的权证漏填承包总面积、地块数量;(10)有的权证承包地块情况(地块名称、面积、等级、地类、是否基本农田、四至界限)填写不完整或者漏填;(11)有的权证承包地块分块面积抄写出错;(12)有的权证承包地块总数与实际分块登记的数量不一致;(13)有的权证漏盖“换证章”;(14)有的权证用圆珠笔填写;(15)有的权证填写马虎潦草,涂涂改改太多。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2)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2)3、多元筹集,落实资金。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
5年间全市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7个,省级项目19个,争取资金3.19亿元。
二是加大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
首先是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耕地占用税等涉地费税的收缴力度,在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的同时,不断增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
市级财政做到了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投资金足额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2017年到2017年,仅市级安排项目就投入资金1.3622亿万元。
县级是实施各级各类造地项目的主体,也是实现耕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主体,近年来全市实施县级项目305个,新增耕地5.2658万亩,投入资金1.8665亿元,大部分县级政府都能克服财政困难,保证了造地项目所需资金;三是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金多元化地投入土地开发整理中。
4、严格把关,落实奖惩。
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保护耕地政策的相继出台,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效,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首先是通过预算监管保证将专项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其次是对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稽查、审计;同时,对项目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估,保证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在不断加强监管的同时,他们启动了激励奖惩机制。
市政府连续几年拿出专项资金,对项目实施好的县(区、市)或完成好的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对于项目实施差的县(区、市)或单位,则采取点名、通报批评或约谈等方法,促其高度警觉、迎头赶上。
比如,针对三个县(市)有2017年前批准的项目仍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2017年4月份,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春雷与所在县(市)的分管县(市)长和国土局长进行了约谈,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促其承诺限期完成。
约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土地整治自查情况汇报

土地整治自查情况汇报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进行汇报。
一、自查范围。
本次自查范围包括我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资源,共计XX万亩。
二、自查内容。
1. 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包括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土地复垦等情况。
2.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对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等情况。
3. 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对土地非法占用、乱占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排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三、自查方法。
1. 走访调查,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2. 数据核查,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现场检查,对疑似违法违规行为的土地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情况。
四、自查结果。
1. 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良好,各类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流转、承包经营秩序良好,土地复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工作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 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对疑似违法违规行为的土地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部分地区存在土地非法占用、乱占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2. 整改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和落实,推动土地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六、自查总结。
本次土地整治自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以上为土地整治自查情况的汇报,请领导批示。
土地整理自查报告

土地整理自查报告一、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整理工作愈发重要。
为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对已进行的整理项目进行自查和总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整理工作的建议。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进行自查,为后续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科学、规范和可行的建议。
二、自查内容和方法1. 自查内容(1)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的编制情况(2)土地协调资源利用的措施和效果(3)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方案的编制情况(4)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监理和验收情况2. 自查方法(1)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2)走访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土地整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3)对已进行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现场查看和核实三、自查结果1. 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编制情况自查发现,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对薄弱,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方案的编制缺乏细化和深度,对项目特点和环境因素的考虑不足。
(2)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2. 土地协调资源利用的措施和效果自查发现,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对资源的协调利用措施不足,导致部分土地资源浪费。
(2)土地整理项目后,对整理后的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不明确,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方案编制情况自查发现,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对薄弱,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方案中存在不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
(2)设计方案的施工图缺乏完善,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和效果。
4. 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监理和验收情况自查发现,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监理和验收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使用,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2)监理和验收工作不够严格,导致部分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问题分析1. 规划方案编制工作不到位,导致整理项目的实施和效果受到影响。
2. 土地资源协调利用的措施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用不充分。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报告(完整版)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报告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报告201X年10月10日土地整治是切实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和提高土地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为全面清理检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管理情况及成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和改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财政厅制定的《全省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方案》要求,我局结合我市实际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国内深入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201X年以来的项目进行自查。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农村土地整治基本情况(一)201X至201X年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情况。
**市201X年至201X 年期间立项的项目共有43个,整治规模共计2864.7077公顷,新增耕地共计939.719公顷,预算投资共计8832.9万元。
其中:使用新增费地方留成部分安排项目4个;使用耕地开垦资金安排项目39个。
(二)201X至201X年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及项目效益情况。
**市201X 年至201X年期间共有32个项目通过各级验收,完成整治规模共计4822.34公顷,实现新增耕地1633.7067公顷,实际支出11684.78万元。
其中包括201X年以前立项项目6个,201X至201X年立项项目28个。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平整土地面积1633.7067公顷;修建灌、排渠管道共计980.328千米,投资2288.56万元;打机井共计167眼;修建田间道共计227.402千米,投资877.76万元;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共计4822.34公顷;新增粮食产能共计14703360公斤;收益人数共计99993人;新栽农田防护林工程148404株。
收集(三)201X年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情况。
201X年**市土地整治项目立项2个,整治规模共计3806.6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共计240.76公顷,预算投资共计14196.71万元。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3)

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3)模1191亩,新增耕地407.7亩。
项目实施后,使这个360人的小山村人均增加耕地1亩多,全村人均增收700元。
通过归并分割零碎的地块,形成了规模经营的条件,由此出现了许多种植大户。
村民郑生江原有耕地17亩,在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原有耕地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而且使他耕地面积增加到23亩,2017年全部种植了土豆,每亩收获3000斤,全年增收8000多元。
榆社县讲堂乡土地整理项目也是2017年批准实施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567.5亩,新增耕地248.31亩。
项目实施前,该项目区全部为旱耕地,只能种植玉米、高梁等耐旱的大田作物。
通过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配套,项目区已全部变成水浇地,为种植结构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有14户农民在项目区种植茴子白50亩。
3、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加快了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太谷县任村乡牛许村实施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是通过将占地190亩的旧村庄整理为水浇地,不仅增加了140亩的优质耕地,还使该村村容村貌得以改观。
榆社县将土地整理与迁村腾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近几年来,全县共实施旧村复垦工程5个,涉及413户农户,投入资金317万元,新增加高标准农田2230亩,年增加农民收入217万元。
和顺县横岭镇旺盛村是由壁则、蚕儿等8个村整体搬迁合并成的移民新村,共移民136户,718口人。
移民后村民种地最远的10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为了解决移民住宅与耕种分离的突出问题,横岭镇政府在移民新村附近选择了一条荒沟,于2017年10月开始进行开发造地,2017年已完工。
该项目总规模946亩,其中新增耕地650亩,覆垫耕地296亩,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3亩。
原蚕儿村村民杜建武一家新增耕地5.2亩,耕种面积达到18亩,按每亩收入500元保守计算,年收入可增加2600元。
土地开发整理,使这个移民新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整治清理自查情况报告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国土资【2016】384号)要求和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培训会议部署,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2016年以来全区农村土地整治进行专项全面清理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土地整治基本情况(一)清理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9月18日全省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培训会后,南谯国土分局立即将本次清理检查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向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汇报,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以南谯国土分局局长桑东风、区财政局副局长徐友林为组长,两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清理检查工作,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清理检查的范围、工作重点和具体工作部署,全面摸清情况,不拍暴露问题,不走过场,把查找问题与总结经验并重,既总结好的做法,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清理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2、全面清理,不走过场。
按照部、省、市清理检查工作部署,对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梳理;对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特别是对沙河镇土地整理项目、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法人制、招投标制、公告制、合同制、监理制等制度执行情况,项目立项论证、审批、实施、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后续管护及群众参与、土地权属管理和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并针对沙河镇土地整理项目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开展整改工作,加快项目验收进度;对2016年以来全区实施的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在增加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建设成效进行全面清理总结,对成功实施了2016年11月26日全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开工仪式举办地的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做法与经验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梳理和总结;对全区土地整治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梳理,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监管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开展整改工作。
(二)土地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推进南谯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土地整治机构建设,2016年10月成立了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南编字【2016】01号),将我区土地整治工作推向新的里程碑。
中心成立后,切实加强了土地整治制度建设,强化了土地整治各类项目实施管理。
1、项目立项情况。
2016年以来,共立项各类土地整治项目31个,整治总规模公顷,其中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个,整治规模公顷;国家和省投资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1个,整治规模公顷;1个市级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试点土地整理项目,整治规模公顷;28个区级立项补充耕地项目,整治规模公顷。
24个2016年验收2016年立项项目,整治规模公顷。
2、项目进展情况。
31个各类土地整治项目中28个区级补充耕地项目和1个市级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试点项目已竣工并经省厅验收确认;1个国家级投资沙河镇土地整理项目已竣工,现正在组织申请省厅验收材料;1个国家和省级投资南谯区腰铺镇姑塘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农地整理已完工,村庄整理完成85%,年底前竣工并组织材料申请省厅验收。
3、项目验收情况。
2016-2016年经省厅验收确认项目53个,新增耕地公顷,分别是:2016年2月28日经省厅皖国土资(确认)【2016】5号文确认验收2016年立项的24个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公顷;2016年1月29日经省厅皖国土资(确认)【2016】4号文确认验收14个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公顷;2016年8月9日经省厅皖国土资(确认)【2016】78号文确认验收14个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公; 2016年2月10日经省厅皖国土资(确认)【2016】7号文确3/ 18认验收南谯区施集镇大林村废弃河流水面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4、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2016-2016年立项项目总投入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万元,其中新增费万元;耕地开垦费万元,统筹使用资金万元;2016-2016年土地整治验收项目实际支出资金万元。
我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资金按规定设立专户,专帐核算。
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根据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规定,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二、土地整治成效2016-2016年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我区不仅增加耕地数量公顷,分别是已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项目53个,新增耕地公顷;已竣工的沙河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新增耕地公顷;正在实施的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农地整理新增耕地公顷,村庄整理新增耕地公顷,安置点新村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公顷,节地指标公;而且提高了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和粮食生产能力;在防治自然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项目区土地流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降低了劳动生产强度和生产成本,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地就业、转移了部分富余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了农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特别是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的做法和经验,为下一步土地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强化组织协调,层层落实。
为了加强对腰铺镇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领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德义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国栋、区国土分局局长桑东风为副组长,区财政、水利、农委、建设、林业、发改、监察、环保、交通、审计、公安、信访、广电、腰铺镇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将项目实施列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从区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协调和调度工作。
工作职责:根据项目批准下达的年度计划和投资预算,组织项目工程实施和资金运用,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检查,协调项目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权属争议、施工争议等,组织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的检查工作,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同时区国土分局也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5/ 18小组设立技术指导组、监督检查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导组,针对项目特性制定项目实施具体流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区住房和建设局迁头组成拆迁安置住房工程质量指导组、区纪委监察局牵头组成项目建设督查组,专门负责督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项目所在地腰铺镇也成立了专门领导组织,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明确分管负责人专管,并设立宣传综合组、规划建设组、拆迁安置组、土地整理组、治安维稳组、后勤保障组,组织人员专抓;姑塘村建立了土地整治质量监督理事会,对土地整治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从而实现区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共建机制。
为了加强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现场管理工作,成立了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由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现场代表和腰铺镇、姑塘村代表组成,负责项目进度督促、质量把关,现场安全监督,召开工程调度会,编制工程进度报表,资金支出审查,协调相关问题的解决。
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高标准、严要求,严把质量关、切实督促各施工单位抢抓进度,确保不误农时,按时、按量、保质完成任务。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项实施目标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制订了项目公告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度、工程调度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审计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质量与进度检查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勤政廉政制度。
在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告制、资金报账制、项目跟踪审计制和竣工审计验收制,实现项目立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在项目实施推进上强化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任务安排上采取倒排工期,实施计划上细化到周到日,加强工作调度,实行工作汇报、现场办公、定期通报和每周五例会等制度。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制度、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勤政廉洁制度建设和项目统计报表制度建设;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兑现奖惩。
(三)加强项目实施规范与质量管理。
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市南谯区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市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试行)进行组织实施。
工程质量上严格按经省厅批准的《安徽省**市南谯区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和《安徽省**市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检验评价标准》(试行)及《安徽省**市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行)进行施工;质量管控上7/ 18严把监督体系建立关、施工操作工序关、责任追究关,建立专业技术人员驻点监督、监理公司专业化监督、项目区群众日常监督、姑塘村质量监督理事会每日监督、腰铺镇党委政府每日督查、区直相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六级监督体系,确保土地整治各项工程质量按照项目设计报告和项目设计图纸的要求,农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均达标。
(四)加强资金筹措和调度。
加强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调度,区财政局预先精心测算,合理安排,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农地整理配套;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资金用于村庄整理。
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筹措足额到位,保证项目建设需要。
(五)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报账制度,区财政局对项目资金设立专户,专帐核算。
为规范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根据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规定,由审计部门对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1、严格项目账目建立。
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原则。
项目资金专款用于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区财政局设立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专户,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和工程进度,负责对项目资金的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
项目资金分项目单独核算,实行区级报账制管理,南谯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为报账人。
区财政局设立资金专户,建立专帐,配备专人负责报账资金的日常核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