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教案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实务教案

企业所得税实务教案

课程名称: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慕课版)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20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慕课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运营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网店卖家、创业人员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运营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主要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对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进行了全面介绍。

全书共分为8 章,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电商与农产品电商、农产品营销与运营准备工作、农产品电商营销方案策划、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技能要求、农产品短视频营销与运营、农产品直播营销与运营、农产品微信营销与运营、农产品微博营销与运营等内容。

本书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还配套了丰富的案例及扩展资源,且都提供有对应的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可直接查看相关知识或观看视频,加强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丰富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案例与实训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寻找一个店铺并进行分析,进入深入学习;3. 加深学生对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的了解。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农村电商》,柳西波编著,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出版教材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书兼顾农产品电商的系统性,以及1+X“农产品电商运营”证书的要求,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地对农村电商运营进行了全面介绍,从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的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深入了解农产品电商市场分析和农产品营销策略,包括农产品电商化的前期准备、农产品电商运营方案,再拓展到具体的平台运营流程以及营销方法和技巧,包括农产品短视频、直播、微信、微博等内容,帮助读者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

3.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常见优惠政策和避税策略。

二、教学内容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a.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范围b.企业所得税的税法依据和主要条款c.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和纳税期限2.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a.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b.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公式c.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流程和填报表格d.企业所得税的预缴和年度结算3.企业所得税的常见优惠政策和避税策略a.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介绍b.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策略和案例分析c.企业所得税的合理规避和合规经营建议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计算方法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流程和预警措施。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和避税策略。

四、教学流程1.第一课时: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a.介绍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范围b.解释企业所得税的税法依据和主要条款c.讲解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和纳税期限2.第二课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a.解释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b.讲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公式c.介绍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流程和填报表格d.解释企业所得税的预缴和年度结算3.第三课时:企业所得税的常见优惠政策和避税策略a.介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b.分析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策略和案例c.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合理规避和合规经营建议五、教学评估1.参加课堂小组讨论,并提交讨论总结报告。

2.参加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的练习,并提交计算结果。

3.参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避税策略的案例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六、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纳税实务指南》2.课件和习题集:包括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申报流程和优惠政策的介绍。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

《纳税实务》教案项目五企业所得税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3.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4.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结算程序。

二、教学内容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2.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3.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4.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结算程序。

三、教学过程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包括计税周期、税务登记、计税依据、税务检查等内容。

2.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包括税率的不同档次和变动情况、计税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3.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创业投资企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4.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结算程序。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结算程序,包括税务登记、年度申报、季度预缴、年度结算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介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税率和计税方法、减免和优惠政策、纳税申报和税款结算程序等内容。

2.分组讨论法:学生分成小组,就企业所得税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企业所得税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企业所得税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企业所得税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纳税实务》教材;2.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笔等;3.网络资源: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和案例。

企业所得税教案

企业所得税教案

企业所得税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企业所得税相关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企业所得税的实质,并掌握相关的核算和申报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目的;2.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3. 理解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4. 熟悉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申报流程;5.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流程;2. 难点: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目的;2.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3. 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4. 企业所得税核算和申报流程;5.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了解和应用。

2.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企业所得税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法律法规;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3. 实例演练: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合作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企业所得税问题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 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和国家财政的重要性;2.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讲解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税务处理等核算要点;3. 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及其适用范围。

3. 实例演练:1. 案例一:某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2. 案例二:企业所得税税率及税务处理的实际应用;3. 案例三:不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下的计算。

4. 小组活动:1. 分组讨论某一特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核算和申报流程;2. 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评价:1.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2. 补充其他应注意的企业所得税实操技巧。

六、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1. 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相关文件;2. 企业所得税计算表格和申报表格。

企业所得税的教学设计

企业所得税的教学设计

企业所得税的教学设计一、引言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所得的一种税收征收方式,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财经、税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3. 理解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优惠政策和计税调整;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企业所得税计算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范围;-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则:普遍性、一律性和适应性。

2. 企业所得税的分类和税基确定- 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综合所得税和分配所得税;- 税基的确定:应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要素。

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税率和差别税率;- 优惠政策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4.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调整和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调整:加计扣除和减免等;-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总体计算方法和具体计算步骤。

5. 实际案例分析与解决- 利用实际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分析;- 探讨企业所得税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全面系统地介绍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内容和计算方法,注重概念的讲解和理论的阐述。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理解和掌握。

3. 板书演示:在课堂上使用板书和PPT等工具,以示例和图表的形式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测验:通过课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企业所得税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企业所得税计算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企业所得税教案范文

企业所得税教案范文

企业所得税教案范文一、课题介绍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税率对其年度利润按规定比例缴纳给国家的税金。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重要的纳税项目之一,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所得税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纳税义务;2.掌握常见企业所得税计算题目的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2.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3.企业所得税申报和纳税义务;4.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背景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例题,讲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纳税义务。

重点强调常见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3.例题讲解(4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例题的讲解和讨论。

学生通过合作解答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案例分析(40分钟)教师以真实企业案例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优惠政策。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对企业所得税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和学习任务。

五、教学资源1.PPT教学素材;2.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3.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和案例分析资料。

六、教学评估1.小组合作讨论的活跃程度;2.个人解题情况的评估;3.个人和小组的总结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是,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企业所得税教案精编版

企业所得税教案精编版

企业所得税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企业所得税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二、教学重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三、教学难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区分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内容(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注意】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有()。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个体工商户D.股份有限公司『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中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是()。

A.设在北京市的某国有独资企业B.依照百慕大法律设立且管理机构在上海的某公司C.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D.依照美国法律成立,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某公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居民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例题·判断题】A企业是按美国法律成立总部设在纽约的公司,在我国没有设立办事机构,因此,在我国不用交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企业虽然属于非居民企业,如果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题·判断题】非居民企业仅就其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简案

企业所得税简案
3、财产转让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5、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8、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9、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以上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做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六)亏损弥补
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税法规定,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而且,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