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8篇老人与海鸥的教案篇一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结合老师的指导自主感悟和内化的。
遵循这样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在读的过程中促进理解。
通过研读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通过朗读感悟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
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课文语言朴实、结构清楚,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2、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三篇

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景色。
以后老人逝世了,好意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塑像,安置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久望着他的海鸥。
这尊塑像叫做海鸥老人。
试试运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指引学生走进自主研究的境地,使学生感觉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睦。
教课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退色、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经过细读品尝、想象画面、能有感情地朗诵老人专心照顾海鸥的句子,感觉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感情。
3 初步意会作者经过细节描绘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 实、写详细的方法。
教课过程一、立足起点,聚焦亲情和我们人类同样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智慧。
今日,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人与动物的世界。
齐读课题这是发生在昆明翠湖的一个真切的故事。
2检查预习状况出示两组词语撮嘴呼喊抑扬顿挫亲昵说话啧啧夸赞翻飞回旋扇动翅膀肃立不动白色旋涡1 读词;2 看着这两组词,你忧如看到了哪两幅画面?板书喂——送二、扣,感觉情那么,在一喂一送之,能达出老人与海之怎的深厚感情呢?同学翻开本,迅速地文1—— 13 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老人喂海独出心裁的地方。
一 1—— 13 自然段,划出老人喂海独出心裁的地方的句子。
二沟通老人喂海独出心裁的地方出示老人把干丁很当心地放在湖的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群呼。
马上便有一群海声而来,几下就得干干。
1抓住很当心、退开一步、撮嘴呼、声而来、马上领会关、默契、相信、熟、熟习等。
2系下文体会呼在海的喊声里,老人抑挫地唱着什么。
耳听,本来是昵得了的地方——独脚灰嘴老沙公主⋯⋯1同学系上下文,看看老人的呼与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2若是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抑挫地呼些海的名字呢?从学生的朗价中领会抑挫的意思。
3句式一声声撮嘴呼,一个个昵的名字,分明就是一首歌,在首歌中,我听出了出示老人着杆走放,海依他的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板有眼的曲谱。
1抓住起起落落,品尝节奏的快慢,领会默契。
2抓住有板有眼想象在这有板有眼的曲谱中,你忧如听到了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这丰富多彩的声音和画面构成了一篇有板有眼的曲谱,假如我们要给这曲谱取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词?三、拓展资料,升华亲情老人与海鸥怎么能这么亲近无间这么其乐滋滋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出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退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养过的小动物,分享与小动物相处的趣事。
2.导入课文《老人与海鸥》,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3.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三)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
3.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结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提问:课文中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二)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如老人与海鸥相识、相知、相依的过程。
2.体会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海鸥飞翔的壮观场面,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如老人的孤独、海鸥的陪伴、老人与海鸥的依依不舍。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2.讨论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如关爱生命、珍惜友谊等。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结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提问:课文中的老人与海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二)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启示,如关爱生命、珍惜友谊等。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生命的作文。
2.为老人与海鸥的故事绘制一幅插图。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是否有所感悟?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地巩固所学内容?1.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9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一【设计思路】《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老人去世后。
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感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针对于这样一片精读文章,结合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我把文章脉络、过度段落、喂养海鸥、句意解读等教学内容和环节做了大胆的舍弃和弱化,而将情感的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索,贯穿整个课堂。
并链接了“白鸥飞出带诗来”和“老人的资料”。
力争达到震撼人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段落,营造氛围1、谈话,出使段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文章。
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时,最让我感动的段落。
课件出示:海鸥们急速煽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个段落,一定要认真。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一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3、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4、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并会组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重点理解“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的意思。
.2、初读课文,画出句子,并在旁边适当的做批注。
①、画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用“——”画出)②、画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用“ ”画出)③、画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
(用“ ”画出)3、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题目上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与人,人与动物都是如此。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朗读。
二、新课导学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然后对个别词语进行讲解,如褪色、撮(cuō)、抑扬顿挫、滇池、守灵、旋涡等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一三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教案【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2、抓住重点词句领悟海鸥的灵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文,了解海鸥灵性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这个真实的故事。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理解“亲人”。
二、送老人,感悟海鸥灵性1.背景介绍老人有关情况。
2.默读课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
3、学生交流。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a、此时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b、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c、为什么与平时大不一样?指导读。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a、你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b、从“急速”你能看出什么?c、指导读。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a、“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b、深情地再读这句话。
(4)当我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a、“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哪?b、从两个“扑”看出什么?c、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是指什么?如果你就是这“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想说些什么?(5)齐读第15至17自然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人与海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人与海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
1.3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习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3.2学习老人的坚韧精神,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老人与海鸥的初步印象。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老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去喂海鸥?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二、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我和大自然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构思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关爱自然的实际行动。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老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三、课外阅读1.教师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如《老人与海》等。
2.学生自主阅读,分享阅读感悟。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课内容。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二、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课外拓展2.学生完成作业,分享成果。
人教版六年级上《老人与海鸥》语文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老人与海鸥》语文优秀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老人与海鸥》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和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测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同学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同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身的爱憎、自身的情怀。
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同学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同学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
4、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同学把课文分作两局部: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示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同学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同学理清的脉络,并进行内容概括的练习。
四、再读课文,质疑1、同学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考虑: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帮助学生学会“褪、撮、挫、昵、啧、瞻”6个会认字和“鸥、褪、饼、挫、昵、俯、驻、歇、瞻、涡”10个会写字;掌握“海鸥、褪色、饼干、抑扬顿挫、亲昵、俯身、驻足、瞻仰、旋涡”等词语。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吗?这尊塑像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里,但它不是政府拨款所建,也不是财团出资,而是市民自发捐钱塑造的,它成为昆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位老人与海鸥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使得市民会这样做呢?走进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
二、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驻”、“瞻”是翘舌音;“挫”是平舌音;“饼”是后鼻音;“昵”字念第四声。
字形:“褪”字是衣字部。
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
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
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文章在叙述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中,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想想课文内容,你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幅场景?
四、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你最意想不到的句子,并有感情读读。
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意想不到的事情“、指名反馈出示重点句子。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2.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
)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
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
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
(3)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
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
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
3 指导朗读:同学们海鸥能认人,真是太神奇了。
(悲伤地、语调低沉、语速慢点).
4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配乐有感情朗诵这些句子。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象画面的内容,体会这感人的一幕。
设置了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五、学生质疑,教师创设语言情境
1、学生质疑:海鸥为什么要轮流飞到空中?海鸥为什么会肃立不动?
2、教师:同学们,要想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走到老人生前去看一看。
请同学们大声自读老人喂海鸥的段落,想一想老人喂海鸥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3、教师指名反馈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读读这段话,小组讨论:看看哪些词让你们的心头有一股亲情般的温暖,请圈一圈。
(“小心”“饼干丁”“退”和别人喂海鸥不同。
别人把饼干扔在地上,而老人却把饼干丁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方便海鸥有足够的空间吃食。
撮起向海鸥呼唤引起海鸥的注意,让海
鸥来吃。
)
4、联系上下文找找老人是怎么呼唤的?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A.
B、是啊,多么朴实的名字,这一个个名字中凝聚着老人对海鸥的关心与呵护。
请你亲昵地呼唤一下海鸥,再请你抑扬顿挫地呼唤一下海鸥。
声声呼唤,多像一个父亲在呼唤自己的孩子啊。
5、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老人喂海鸥的这段话。
请女同学念海鸥的句子,男同学念老人的句子。
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和谐的场景,它成了昆明市翠湖公园最美丽的景色。
6、教师:在饼干丁上还有一个故事
出示补充材料: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
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每天步行二十多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他往往到中午12点多才能赶到翠湖,喂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三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
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
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7、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多年来,宁可穿着褪色的旧衣,背着褪色的布包,甚至用着褪色的塑料袋,也要把钱省下来买饼干,一到冬天,每天步行二十多里,给海鸥送餐去。
怪不得朋友告诉我——(生读)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
8、老人虽然离去了,但是,我们的眼前时常浮现他喂海鸥的身影,我们的耳畔回响着他呼唤海鸥的声音,我们还依稀记得他向别人谈起海鸥时的话语。
请同学们也学着老人的样子来谈谈海鸥。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
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
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
“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
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A、谁是朗读高手,请她读读。
B、从她的朗读中,你听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生接(称赞,不舍,喜爱,赞叹……)
C、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人的眼睛写满了对海鸥的爱哪。
同学们,你们看,当海鸥快要回滇池歇息去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海鸥,眼睛里带着企盼。
他在企盼什么呢?一起带着企盼读读老人下面说的话。
六、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2、生想象写话:(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
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七、总结全文,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
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课件),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
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
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八、布置作业
写一份动员大家保护动物倡议书。
板书
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
美好和谐。